书城童书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
19875200000020

第20章 顽强篇——苦难是成功的制造厂(4)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音乐史上的“歌曲之王”。代表作《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小夜曲》等。

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一个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自幼便接触钢琴和小提琴。但是,由于家庭贫寒,从16岁开始,他就放弃了学业。舒伯特热爱音乐,他的身体里除了流淌着血液外,还流淌着美妙的音符。

1816年的一天,舒伯特走上街头,贫困潦倒的他已经许多天没有吃饱一顿饭了,在那段日子里,音乐的灵感仿佛傍晚灰暗的天光,在逐渐离他而去,

一个卖杏仁糕的老者在路边叫卖着,声音虽然沙哑,却对舒伯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舒伯特捏了捏瘪瘪的兜,无奈地摇摇头。他有心向老者讨几个杏仁糕吃,但见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可以想象的出,老人的生活也不富裕。舒伯特是个习惯将悲伤和苦闷埋在心底的人,他不想再给老人增加任何负担,于是,继续向前走。

走不多远,舒伯特听到由腹内传出的鸣声,仿佛有人在他的肠子内叫屈。舒伯特浑身的力气越来越小,甚至迈出一步都很艰难。他咬着牙,拖着双腿,扶着路边的墙体慢慢走着。他不敢停下。他知道一旦意志松懈下来,自己就会倒下,那么,他就会沦落到乞丐的地步,也许永远都无法从事音乐创作了。

这时,一阵低缓的音乐从街边餐馆里传出。舒伯特在餐馆门口徘徊了半晌,终于鼓足勇气走了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老板过来问:“先生,您要点什么?”舒伯特想了想说:“来盘土豆牛肉吧。”说这话时,舒伯特实在是有气无力,几乎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空虚。等老板走后,舒伯特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报纸浏览着,有一首小诗吸引了他:睡吧,宝贝,妈妈的手轻摇着你,睡吧,宝贝,梦中有妈妈陪着你……

舒伯特轻吟着这首诗,干涸的心田里仿佛注入了一股泉水,身体慢慢地滋润了,温暖了。他想起了母亲,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寒风侵窗,母亲怀抱着自己的情景。

老板端了土豆牛肉过来,见舒伯特两眼潮湿,正在出神,便说:“先生,快趁热吃吧。”“谢谢。”说着,舒伯特并不急于用餐,而是掏出笔,低头在纸上写着。老板见他时而沉思畅想,时而笔如灵蛇,过不多时,纸上画满了音符。老板轻轻地哼着,一遍又是一遍,眼睛也湿润了。这首曲子仿佛是静夜里,母亲的低语和呵护,充满了温馨的情愫。

舒伯特对老板说:“你喜欢这首曲子吗?”老板激动地说:“写的太好了。”舒伯特脸一红,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用曲子换你的土豆牛肉。”老板笑着说:“一碗土豆牛肉算什么,你的曲子可是无价之宝啊。”

这首曲子便是之后传诵世界各地、温暖了无数儿女的《摇篮曲》。它与《纺车旁的格丽卿》一起,给舒伯特插上了一对艺术的翅膀,将他带入了神圣的音乐殿堂。

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柏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舒柏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摇风琴,或是“天堂门前”的云雀。谈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对《C大调交响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把我们引入一种境地,使我们忘却了以前曾有过的东西。”

舒伯特一生虽然短暂,却创作了《圣母颂》、《菩提树》、《小夜曲》、《美丽的磨房女》等优美的乐曲,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歌曲之王”。

阅读点睛:和海顿一样,舒伯特也流浪街头。但只是贫困潦倒,让舒伯特创作出流传于世的《摇篮曲》。苦难对于我们,虽然是一种折磨,但同样是一笔财富。往往,我们畏惧贫寒,而羡慕富裕的生活,事实上,苦难是成功的制造厂,一个人只有在岁月的不断磨砺下,才能攀上事业的峰顶。

献身革命戏剧的田汉

吴云

田汉,原名寿昌,1898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词作家、剧作家、文艺家。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等。

1932年的一天,在上海南京路一家酒楼里,几位神色庄重的人正聚集在一起,秘密举行中国共产党员入党仪式。此时正值中国革命内遭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剿杀,外有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之时。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面临建党十年来处境最为险恶的时期。入党仪式由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主持,宣誓者是一位气宇轩昂的青年。他双目炯炯有神,右手握拳,声音低沉而有力地朗读誓词。

他是谁?为什么要在革命最危险的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难道他不怕死吗?是的,他当真不怕死。他就是献身革命戏剧的硬汉子--田汉,是“五四”以来我国不可多得的杰出的无产阶级戏剧家、才华横溢的诗人、我国左翼电影的创造者之一。在革命最危险的时候也越能考验一个人的信念是否坚强,田汉毫不以个人安危为念,一再恳请加入共产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奉献给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田汉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戏剧性转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发生。湖南参与其事的仁人志士不少,如谭嗣同、蔡锷、陈天华、黄兴等。田汉的舅舅易象就是同盟会会员。先辈们的业绩与气概,很早就浸润着少年田汉的思想。各地不断掀起的起义和暴动,更引起了他极大同情和震动。青年时代,他就读于徐特立任校长的长沙师范学校,接触大量进步思想,深受徐校长教诲。日本留学期间,他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他把自己文学天赋及对戏剧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同自己拳拳赤子心合为一体,开始接触电影艺术,创作了多种话剧剧本。他自强不息、笔耕不辍,戏剧水平不断进步,在文坛上颇负盛名。

1922年,田汉满怀青春的朝气和激情回到祖国,从而开始了他为发展中国戏剧事业而奋斗和奉献的一生。虽然凭他的学识、才力和声誉,本不难取得优厚的待遇和地位,建立舒适安稳的生活,但忧国忧民的思想使他不能苟活于安分守己,宁可一文不名地作一个离经叛道的无产青年,献身于穷干苦干的戏剧事业。

1928年春,他组织成立了南国社及南国艺术学院,直至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前后历时8年,被田汉统称“南国艺术运动”。他的宗旨便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南国艺术运动”综合了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文学五个方面,而以戏剧为主。田汉始终是这一运动的核心和灵魂。

那是1928年的一天,在上海一家剧院,正上演田汉的新剧《名优之死》。它以近代著名京剧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塑造了一代名优刘振声,面对流氓绅士杨大爷的强大压力,拼死抗争的顽强性格;深刻揭示了在恶势力欺凌下,老少两代艺人不同的悲剧命运。由于故事取材现实,生动感人。演员表演投入,一代名优的悲惨命运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演出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观众们热泪盈眶,南国社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自此,南国社活跃在全国各地,演出了大量宣传革命思想的戏剧。田汉,以他渊博的学识、如火的热情、过人的胆略、正直的秉性,精神抖擞,走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战乱、屠杀,白色恐怖和文坛上的消沉与聊寂,南国社的出现,不啻是一团冲击历史铁壁的烈火;田汉的剧作则仿佛是一片划破时代的呐喊。

田汉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戏剧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创作之心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命运息息相通。“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妄图全面侵华。国家危亡,革命的戏剧家田汉忧心如焚,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剧本《风云儿女》。年轻音乐家聂耳一气呵成地读完剧本,作品中风云儿女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国献身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他。他以难以扼制的激情,挥笔写下那首令人荡气回肠、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谱好曲子,聂耳小声地哼唱首,此时坐在一旁的田汉正陷入沉思。“民族危亡之际,国民党反动派却一味妥协、退让。中国啊中国,你的出路何在?”正忧虑不安时,突然一段高亢激昂的音乐传入他的耳中。他仿佛看到前方将士浴血挥戈、誓与阵地共生死,“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他仿佛看到愈来愈多不堪被奴役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

“对呀,中华民族是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历史上有多少外族对他虎视眈眈,然而又哪里有一个敌人真正征服了华夏民族。对,只要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中华民族就是摧不倒、打不垮的!”想到这,田汉眼前一亮,他激动地一跃而起,“聂耳,这是什么曲子?”

“是我为《风云儿女》刚刚写好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好,太好了!我要亲自为这首歌填词。”拿起笔,田汉满腔热血沸腾了,一首摧人振奋、悲壮动人的歌词跃然纸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一曲高亢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荡着,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的激昂之歌,她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团结战斗的必胜信心。田汉的名字也成为反抗、斗争和高举爱国旗帜的象征。

1935年2月19日,田汉被捕。然而真正的革命者是关不住的、压不垮的,多次审讯,他始终不曾向敌人屈服。“生平一点忧时泪,此日从容作楚囚。乱我心胸无俗累,饱经风雨有同舟。娇儿且喜通书字,剧盗何妨共枕头。我谢故人相问讯,民间疾苦正堪求。”这是田汉被捕后,趁老母探监的机会,写给狱外同志、朋友以答谢慰问之忱并自明心迹的一首诗。正所谓高风亮节、正气凛然,田汉是一条真正的硬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