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9956900000018

第18章 秋高气爽中的气

炎热的夏天过后,时序就到了秋天。从这时开始,应该是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的时候了,但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在这一时期中,有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那么,这六个节气都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习俗呢?

立秋习俗。

“立秋”是夏秋之分的重要时刻,但是天气仍很热,晋南民谚:“秋后一伏,热死老牛。”不过立秋后可分前后晌,即早晚凉、中午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农家的大节气,民间十分重视。民谚有“秋收大忙,割打晒藏”、“秋收大忙,绣女下床”、“三春没有一秋忙,收到囤里才是粮”、“抢秋夺秋,不收就丢”。我国江南有谚“立秋处暑地起忙,收了早稻种杂粮”。旧时云南等地禁忌立秋日在田间行走。否则,以为对秋收不利。识字人多用红纸书“今日立秋,百病俱休”字样贴于壁上。妇女们也要用红布剪成葫芦形,缝于儿童后裙之上,用以祛病。山东莱西一带,禁忌立秋日洗澡,否则,以为身上会长秋狗子(即痱子之类)。黄县一带则以为秋日洗澡,秋后要拉肚子。

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立秋日还忌雷、雨、风。俗谚有“(立秋日)一雷波万顷”、“雷打秋,晚禾折半收”、“秋甲子忌雨,雨则多涝”、“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透底”,等等。这些谚语,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表达出了农家对立秋日的重视和祈愿风调雨顺的心情。

戴楸叶。

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形容立秋这天汴京人戴楸叶的情形说:“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也说:“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

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说:“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可见南宋在立秋这天戴楸叶的情景,与北宋相同。

楸是大戟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三丈,干茎直耸可爱,叶大,呈圆形或广卵形,叶嫩时为红色,叶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据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妇女儿童剪花插戴,可见这个风俗的古老。

近代,各地也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河南郑县男女立秋日都戴楸叶。山东地区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儿童采集来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

贴秋膘。

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这种习俗的来历普遍说法是,由于以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经过夏季辛苦劳作,为了弥补劳动者身体的亏损,到了立秋节气就要杀猪宰羊,做些营养丰富的菜肴,给那些壮劳力补补身子,也就是所谓的“贴秋膘”。后来,随着部分乡下人进城,这个习俗被他们带到了城里,渐渐地,城里也流行起“贴秋膘”。

摸秋。

安徽太湖、潜山、宿松西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在“立秋”之夜,人们结伴去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计较。这个风俗源于元代故事。在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不犯。

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士兵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准备将他们按军法治罪。村民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设法开脱士兵的过错,有一位老人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士兵因此获免无罪。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便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咬秋。

“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不放。北京的习俗是立秋那天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苏各地立秋时刻吃西瓜“咬秋”,认为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湖州,立秋日吃西瓜、喝烧酒,认为可免疟疾。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免腹泻。清代张焘的《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到立秋当天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咬秋这个习俗到上海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种的瓜,这天须吃亲友送来的瓜,除调换口味外,主要是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改进栽种技术。

其他的习俗还有,浙江杭州一带大人小孩在立秋时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辽宁地区立秋日“吃秋饱”,海城、锦县等地吃肉面,义县的城乡居民吃饼、饺子等面食,朝阳吃黄米面饽饽。

四川东西部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立秋水”,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莱西地区立秋吃“渣”,这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当地还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从唐宋时起,全国各地普遍有“立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风俗。取7-14粒赤小豆,用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方,据说可以一秋防痢疾。

处暑习俗。

处暑过后,秋天的脚步近了,天地间出现了肃杀之气,就古代中国人来说,这时是出征的好时刻,既不会妨碍农事,也配合了秋天的气氛;官吏也多半在这时处决死囚,称之为“秋决”。

处暑是农作物收成的时刻,经过了春耕夏种,到了秋天处暑,田里尽是一片金黄;笑容满面的农夫在收成后,还要举行谢田祖、谢土地公和祭祖等仪式。如在浙江于潜、杭州,农民带着酒肉到田边祭祀田祖。在安吉,农民宰杀牲口祭祀土地公。上海的农民在竹竿上悬挂纸幡,插到田中,各家还在此日祭祀灶神。在贵州仁怀,各家择期尝新,以新米煮饭,敬献给家中长辈。江苏常州的乡村拜祭猛将刘承忠,祈求驱蝗虫保丰收;在田间插三角形小旗,叫做“猛将令箭”,说能驱虫。

白露习俗。

福建许多地方“白露”祭扫坟墓。山西和顺祭祀火德大帝,设供祭拜,祈祷神灵庇护。江苏太湖祭祀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节、七月初七和白露节,这里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在上海,白露日取露水和墨点小儿额间、背心,以祛百病,名为“天灸”;家有孕妇的这天清晨割苦草储藏,备产妇煎汤。

在浙江苍南、平阳等地,民间这天采“十样白”煨乌骨白毛鸡,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术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在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不会发胃酸。福建福州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而且认为吃得越早就越好,所以不少人家大清早爬起来,就要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

白露以后,农村开始玩斗蟋蟀的游戏,称为“秋兴”;清代顾禄《清嘉录》卷八里做了详细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以头大足长为贵,青、黄、红、黑、白正良为优,大小相若,铢两适均,然后开栅门。时有执草引敌者,曰‘坚草’,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门’。分筹马,谓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不胜者输金,无词费也。”

秋分习俗。

古代中国,朝廷在秋分这天有祭月的仪式,称为“夕月”。夕是黄昏,月亮在黄昏时出现,在黄昏时祭它,所以叫“夕月”。《国语·鲁语》说:“天子少采夕月。”注:“少采,黼衣也;夕月以秋分。”《太常记》一书也说:“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夜明就是月亮,因为月亮在夜晚时大放光明,所以称为“夜明”。

天子为什么要选择在秋分时举行祭月仪式呢?因为日代表阳、月代表阴,秋分以后,阴气渐重,世界归月神主宰,所以要向月亮祈福。《宋史》上说:“秋分之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遂行夕拜之祭。”

由于中国在北半球,一年里只有从秋分以后才能看到南极星(也称 “老人星”或“南极仙翁”),并且一闪即没,到春分以后,更完全看不到了,因此把南极星的出现看作是祥端,皇帝在秋分这天的清晨,也要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去迎接南极星,称为“候南极”。《史记·天官》书上说:“南极老人见,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寒露习俗。

寒露,地上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在寒露喜欢登高,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都是登高的好地方,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此时,秋天加快了脚步,秋风已经吹到江南。华南的人们除了赏菊花,还要吃螃蟹、钓鱼。有个说法叫做“秋钓边”,其中的科学道理是:季节到了寒露阶段,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经晒不透了,鱼儿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这就是人们说的“秋钓边”。

霜降习俗。

霜降是秋菊盛开之际,民间在这时举行菊花会,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聚集,参加菊花聚会。菊花会的菊花不仅品种多,而且多为珍品。有的散盆,有的数百盆四面堆积成塔,称作九花塔,红、黑、蓝、白、黄、橙、绿、紫色彩缤纷。品种如金边大红、紫凤双迭、映日荷花、粉牡丹、墨虎须、秋水芙蓉等几百种以上。文人墨客从早到晚饮酒、赋诗、泼墨,直到掌灯时分才离去。

还有一种菊花会,是不出家门的,主要是富贵人家举办。他们在霜降前采集百盆珍品菊花,架置广厦中,前轩后轾,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摆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为序,鞠躬作揖祭菊花神。然后邀请至亲好友到家里饮菊花酒、食米糕、赋诗泼墨,自娱自乐。

朝廷在霜降有祭旗神和阅兵大典。阅兵时一定举行骑术表演,骑兵在马上演出各种惊险的特技。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二说:“霜降之日,帅府致祭旗纛之神,因而张列军器,以金鼓导之,绕街迎赛,谓之‘扬兵’。旗帜、刀戟、弓矢、斧钺、盔甲之属,种种精明,有飙骑数十,飞辔往来,逞弄解数,如‘双燕绰水’、‘二鬼争环’、‘隔肚穿针’、‘枯松倒挂’、‘魁星踢斗’、‘夜叉探海’、‘八蛮进宝’、‘四女呈妖’、‘六臂哪吒’、‘二仙传道’、‘圮桥进履’、‘玉女穿梭’、‘担水救火、’‘踏梯望月’之属,穷态极变,难以殚名,腾跃上下,不离鞍蹬之间,犹猿猱之寄木也。”这个活动直到清朝时仍有举行,厉惕斋《真州竹枝词引》说:“霜降节祀旗纛神,游府率其属,枯盔贯铠,刀矛雪亮,旗帜鲜明,往来于道,谓之‘迎霜降’。尝见由南城墙上,而东而北下至教场,军容甚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