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9956900000019

第19章 冬寒凛冽中的气

经过了秋高气爽的秋季之后,就进入冬季了,从此将北风呼啸,雪花飘舞,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进入冬眠状态。冬季里的六个节气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那么,这六个节气又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习俗呢?

立冬习俗。

立冬是我国气候寒来暑往的一个分界线,立冬之前为深秋,立冬之后严寒将至。或许是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民间因此流行许多习俗。

补冬。

为了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调整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全国各地在立冬日纷纷进行“补冬”。闽南地区家家杀鸡宰鸭,并加入中药合炖,以增加香味和营养素;也有的把西洋参或高丽参切片,包在鸡、鸭肫之中缝好合炖,让小孩子吃了长身体;有的用党参、川七合炖,以加强骨骼健壮。总之,大家都是想方设法大力进补。出嫁的女儿给父母送去鸡、鸭、猪蹄、猪肚之类营养品,让父母补养身体,聊表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养冬、入冬。

浙江地区将立冬称为“养冬”,要吃各种营养品进补,如在洞头,这天要杀鸡或鸭给家人补身体;也有吃猪蹄进补的,说是吃前蹄可补手,吃后蹄可补脚。在台湾基隆,称立冬为“入冬”,当地的习俗为杀鸡鸭或买羊肉,加当归、八珍等补药共炖;也有的将糯米、龙眼干、糖等蒸成米糕而食。

吃甘蔗、炒香饭。

潮汕谚语说:“立冬食蔗不会齿痛”。据说这一天吃了甘蔗,可以保护牙齿,也有滋补的功效。有些汕头市民在立冬日还吃炒香饭。用莲子、磨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深受汕头市民的青睐。

吃咸肉菜饭。

江苏苏州传统风俗是立冬吃咸肉菜饭。咸肉菜饭用正宗霜打后的苏州大青菜及肥瘦兼有的咸肉,以及苏州白米精制而成。过去苏州人家烧咸肉菜饭非常考究,都在砖灶上烧。砖灶是用砖砌成的烧稻草的灶头。灶上有根长烟囱穿过屋面,其灶头拔风性能好,火候可根据柴薪多少进行调节,烧出的咸肉菜饭又香又糯。

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吃饺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除夕夜吃饺子代表新旧两年的交替,而立冬则是秋冬季节的交替,所以也有吃饺子的风俗。天津立冬吃倭瓜饺子。立冬时,市场上很难买到倭瓜。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有别于大白菜,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吃荞面。

北京人在立冬喜欢吃荞面。《京都风俗志》说,立冬日,或有食荞面等物,谓能益人。配上两碟现腌现吃的大白菜、萝卜或小黄瓜,加点麻油和醋一拌,吃起来十分爽口。

扫疥。

上海人在立冬时“扫疥”。民初胡德编著《沪谚外编》上卷说:“立冬日,以菊花、金银花、香草,煎汤沐浴,曰‘扫疥’。”华北、华中一带,冬日天冷,洗澡不便,疥虫、跳蚤等寄生虫便乘机在人身上繁殖起来,皮肤病也容易流行、传染,上海人在立冬这天洗药草香汤浴,正是希望一举把身上的寄生虫全部杀死洗干净,整个冬天不得疥疮。

腌菜。

立冬这天有的地方会祭拜地神,表示欢迎冬天的来临,更把初熟的新鲜蔬菜加以腌藏,以备冬日之需。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形容当时汴京人在十月立冬时忙着腌菜的情景说:“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

小雪习俗。

北方地区立冬前后开始腌藏寒菜,而位于华东的江浙一带因冷得较晚,小雪来时才腌寒菜。清代厉惕斋《真州竹枝词引》里形容江苏仪征在小雪时腌寒菜的情景说:“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除了腌寒菜外,仪征人还把糯米炒熟贮存起来,好在寒冬时泡开水吃:“炒糯米曰‘炒米’,蓄以御冬。”

除了腌菜炒米,江浙人还在小雪天里酿酒。《清嘉录》卷十说:“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酒,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

陕南秦巴山区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趁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香、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分,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做柴草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熏干而成。熏好的腊肉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祛寒、消食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大雪习俗。

大雪节气,全国各地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一段话描述了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山雪人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大雪白天短、夜间长,人们便利用这个特点,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如手工的纺织业、缝纫业、纸扎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这就是“夜作饭”的由来。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饮食店、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十分兴隆。

我国北方冬季均有食饴糖的习俗。每到十月,街头出现不少敲铴锣卖饴糖的小摊贩。铴锣一敲,便吸引许多小孩、妇女、老人出来购买。妇女、老人食饴糖为的是在冬季滋补身体。

冬至习俗。

冬至又叫大冬、正冬。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黄河流域也称“冬除”、“冬住”或“冬除夜”,上海、江苏称“冬至夜”,江苏连云港称“冬晚上”。冬至后一天,在山东叫做“至后”。

古人将冬至看成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天赐之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备受官民重视。商周和秦代,将“冬至”作为一年的岁首。汉代之后,确立冬至为“冬节”,官府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叫“贺冬”。《后汉书》称,冬至前后,“百官进行祭天大典”。

冬至的活动曾经十分丰富,民间称为“肥冬瘦年”。

祭天。

冬至日,古代朝廷有郊祀祭天的典礼。《礼记》卷二十六《郊特牲》说:“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可见在周朝时就有皇帝率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冬祭天了。此后,历朝在冬至都有这种典礼,礼成后百官还互贺冬节;唐代崔立之《南至隔仗望含元殿炉烟》说:“千官贺长至,万国拜含元。”

北宋时,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汴京城南一里多的郊天举行郊祀,对昊天上帝和太祖皇帝祭拜;南宋在杭州城南嘉会门外三里净明院附近的郊坛举行郊祀。元、明、清的郊祀,在北京南郊的天坛举行,礼成后回朝举办筵席。明代于慎行《冬至恭侍庆成大宴》说:“南郊夜燎泰坛烟,内殿朝开大庆筵;两陛衣冠承湛露,千门钟鼓震钧天;亲瞻玉几云霄上,久泛仙日月边;温旨三传咸已醉,欢声动地未央前。”可见朝廷里冬节庆筵的盛况。

清朝在冬至这天郊祀如仪,民初徐珂《清稗类钞·冬至郊天》说:“每岁冬至,太常侍预先知照各衙门,皇上亲诣圜丘,举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驾宿斋宫,午夜将事坛上帑幄皆蓝色。执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坛旁有天灯竿三,高十丈,灯高七尺,内可容人,以为夜间骏奔助祭者之准望。届期,正阳门列肆悬灯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庙宇不准鸣钟擂鼓,亦不准居民施放鞭炮,以昭敬慎。”

拜冬。

拜冬又称“贺冬”。宋代,人们每到冬至便更换新衣,庆贺往来,有如过年。清代顾禄《清嘉录》卷十一说:“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徐士宏《吴中竹枝词》说:“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辛亥革命后仍然保留了这个习俗。上海地区过去最看重冬至节,冬至前夕称冬至夜,全家合聚欢筵,出嫁的女儿一定携带女婿回娘家吃晚饭。筵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粳粉圆子,然后在盘中垒上肉块祭祖,有的人家还悬挂祖先遗像。晚饭后,小辈向长辈拜礼。

履长。

冬至对长辈们表示礼敬的习俗称为“履长”。《太平御览》引崔浩《妇仪》说:“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这是履长风俗最早的形式,表示为长辈添寿。献履袜的风俗在魏晋时期尤其盛行,才高八斗的诗人曹植写有《冬至献袜颂表》,其中都是“迎福践长”一类的语词,所取的也是吉祥平安之意。

隆师。

隆师即拜师,敬师,在中国伦理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长和亲长具有几乎等同的地位。

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之说。这天,教书先生带领学生拜孔子,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并牵头宴请先生。在山东潍坊,家塾学生在冬至日清晨更换新衣,去拜老师。河北新河的乡塾子弟还要携带酒肉拜谒。山西《虞乡县新志》说:“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学生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名为‘豆腐节’。”

在河南洛宁,家塾、私塾全部放假,祭祀孔子,中午设宴款待老师。在陕西某些地区,冬至日馆东要带领家长和学生,手端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酒杯,到学校慰问老师,学生向老师叩头请安,家长再和老师相互作揖问候。

冬至这天也有老师设宴答谢学生的。在河北定兴,“教授于家者,以此日宴饮弟子,答其终岁之仪,多食馄饨”。

拜圣。

拜圣是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河北《固安县志》记述:“冬至日,行祭先师礼,师生以次肃拜。”冬至也就成了拜圣的日子。

赠鞋。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送鞋子。《中华古今注》记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后来,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过去的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的,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

做冬至。

浙江民间冬至在家祭祀祖先,有的到祠堂家庙里祭祀,称“做冬至”。一般人家在冬至前剪纸做男女衣服,冬至送到先祖墓前焚化,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称“冬至酒”,这样既怀念了亡者,又联络了感情。

吃馄饨。

《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城人家大多吃馄饨。南宋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宋代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也称“健馄饨”。只是到了南宋,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在老北京,除了市面上叫卖的肥汤粉丝馄饨、白汤大馅馄饨、高汤卧果馄饨以及上海人卖的蛋片馄饨等各色品种外,各家还自己包馄饨、“喝”馄饨。

吃汤圆。

江南盛行冬至吃汤圆。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清代地方志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在广西龙州,冬至称为“汤圆节”,这天早晨,家家做汤圆祭祀祖先,然后老少分食,晚上办酒席致祭,祭后举行家宴。上海过去最讲究吃汤团。人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有诗写道:“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浙江温州的汤圆有甜糖、芝麻和咸肉等多种馅料。在宁海,用赤豆做馅制“糯米圆”,用肉做馅的称“肉炒圆”或“咸圆”。在宁波,汤圆称“冬至汤果”,有的在汤果中加番薯做成“番薯汤果”。

搓丸子。

冬至前夕,广东、台湾等地舂米“搓丸子”。丸子的颜色有红有白,有的被捏成猪头、猪脚、花鱼(三牲)、荔枝、桃、梨、柑橘、香蕉(五果)等小巧玲珑的玩具,象征兴旺吉祥,因此“搓丸子”又叫‘捏鸡母狗仔”。冬至早晨,农家要煮甜丸供奉祖先,然后当做早餐,还要将吃剩的几粒红丸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庆贺丰年,酬谢诸神。除此之外,许多人家还要蒸糕果、做寿龟、蒸年糕,象征年年高升,祈求福寿绵长。

捏冻耳朵。

河南人冬至吃饺子俗称“捏冻耳朵”。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

吃赤豆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传说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驱避疫鬼,祛病防灾。

分胙肉。

吃冬至肉的习俗流行于南方地区,肉主要用猪肉和酱烧熟。百姓们认为吃过冬至肉,能使身体强壮。有的地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口分发冬至肉,称“分胙肉”。

小寒习俗。

“小寒”是农历腊月的节气,古人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的本义是“接”,新旧交接的意思。进入腊月要进行重要的“腊祭”活动,《礼记·月令》有类似的话,季冬十二月,天子命典礼官吏举行大傩祭礼。“腊祭”的意思有三个,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做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辛劳,此时农事已息,借此游乐一番。

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腊祭”多在宗庙、家庙中进行,也有的在郊外祭祀对农业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灵。

大寒习俗。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这个“年”指的是农历年。再过十多天,“立春”踏雪而来,又是新的一年、新的一个季节了。

天津人每当腊月极寒冷之时,把若干好米洗干净蒸透,再铺摊在芦席上,等冷透后晒干,贮存到干净的瓷缸内,这种米叫“蒸腊米”,收藏几十年也不坏。老年体弱或有病人,用蒸腊米煮饭吃,有益脾胃;夏天吃这种米,可避免泻痢。

我国大多数地方,大寒之后开始进入繁忙的年货准备期。清代《真州竹枝词引》中有“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的记载。对于大多数人家,忙年货是一种快乐。

古代社会物质匮乏,生活单调,一年到头,大人孩子就盼着过年好好乐一乐。《燕京岁时记》载:“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印之日,各院部掌印司员必应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寓意深长的节日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月月有节,绝大部分延续了上千年。一般为中华民族接受的大型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另外,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节日和少数民族的节日,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