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消遣活动,现在的人可以上网打游戏、看电子书。其实在古代百姓们也同样有很多的消遣活动,有一些活动让人觉得很奇怪,比如斗蟋蟀、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古人所喜爱,就是现代人也很着迷。
玩昆虫的游戏,斗蟋蟀
蟋蟀
斗蟋蟀又叫“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在古代,上至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下至斗升小民、平头百姓,无不对这一小小的昆虫趋之若鹜。斗蟋蟀不但成了家喻户晓的娱乐游戏,而且渗透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当中,像济公斗蟋蟀这一类脍炙人口的有关蟋蟀的民间故事已经在中国流传了数百年。到了清朝,不用干活、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更是把对它的饲养与打斗推向极致,再加上一掷千金的赌赛,使这一小小的昆虫身价陡增,同时还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好此道者真是成千累万。
古人记述有一蟋蟀方首斗金鸡的故事。故事说,准蟀方首战胜了强敌,正振翅有声,以鸣得意。忽有金鸡闻声而至,猛然啄之。方首机警,跳出盈尺。鸡再逐,见方首已在爪下。现者汗背,寻之不果。但见金鸡伸颈摇冠,咯咯乱叫,不能自已,方见方首已跃上鸡冠,力叮不释,迫使金鸡败北。这故事自然是夸张的,但却写出了蟋蟀不畏强敌的精神。难怪其优胜者常常赢得人们给予的“铁枪”、“无畏”,乃至“大将军”,“威猛将军”、“虫王”等雅号美称了。凡目睹过斗蟋者皆知,蟋蟀之勇猛精神,实不减于雄禽猛兽。
斗蟋蟀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民间故事传说。
蟋蟀生长的适应性很强,只要有杂草生长的地方,就可能有蟋蟀生长生存。如果要求蟋蟀生长的个大体强,皮色好,与地质、地貌、地形就很有讲究了。古书上说,北方硬辣之虫与生于立土高坡,这就说明地形地貌与蟋蟀的发育体质很有关系。很多书上也提到,深色土中出淡色虫大多善斗,淡色土中出深色虫必凶。
蟋蟀从原先的听其声,发展到现在的观其斗,从这一微小的侧面,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至于斗蚰蚰这一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至今仍没有资料可以证明,在赵宋时代,在朝野内外大兴斗蟋蟀之风,并将“万金之资付于一啄”,这已是历史事实。
总之,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到了清代时,活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势不两立的斗鸡
斗鸡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游戏。斗鸡时将把两只性情凶猛的公鸡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激烈地互相啄咬起来。斗鸡的场面是相当激烈的,两只鸡斗得难分难解,势不两立,斗完后鸡冠流血,啼叫无力。
斗鸡是我国古老的鸡种,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和《汉书》上多处记载有关“斗鸡走狗”之事。公元前770年,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季平子与邻昭伯以斗鸡而得罪于鲁昭公,竟互相打起架来。据山东《成武县志》记载:“斗鸡台在文亭山后。周渲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以宋背北杏之会,曾搂诸侯伐宋,单伯会之,取成于宋北境时,斗鸡其上。”可见当时奴隶主玩斗鸡已颇盛行。魏曹时代,魏明帝于太和年间,在邮都(今河北省魏县)筑起了斗鸡台,赵王石虎玩斗鸡于此,曾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的诗句。
在唐朝,斗鸡算是普及率非常高的运动,不光在民间有着大量拥趸,即便是在皇室贵族中也大受欢迎。王公贵族们不光要比金钱权利,有时还要靠鸡争口气才行,甚至于因为斗鸡而引发皇室矛盾,也是常有的事情。
唐高宗时期,亲王、大员们狂爱斗鸡运动。一次沛王与英王在群鸡会战中斗争激烈,诗人王勃专门为沛王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文中写道:“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决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
唐代文学家陈鸿《东城父老传》记有:“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家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放鸡坊。”可见当时玩斗鸡到了何等程度。明高启著有《书博鸡者事》。今陕西宝鸡还有以“斗鸡台”为地名的史迹。由此可见,中国斗鸡的形成已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传统骨牌与多米诺
在千奇百怪的牌种中,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牌种,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常德被人们称为“骨牌”,不知道的人可能会吓一跳问:“是骨头做的牌吗?”不错,的确是用骨头做的牌。
骨牌的得名是来自于它的制作材料,由于骨牌大多是用牛骨制成的故称骨牌。骨牌也有用象牙制成的,故亦称牙牌。骨牌最早产生的时间大约在中国北宋宣和年间,因此也被称作“宣和牌”。
骨牌是由骰子演变而来的,但骨牌的构成远较骰子复杂,例如两个“六点”拼成“天牌”,两个“幺点”拼成“地牌”,一个“六点”和一个“五点”拼成“虎头”。因而骨牌的玩法也比骰子更为多变和有趣。在明清时期盛行的“推牌九”、“打天九”都是较吸引人的游戏。麻将是骨牌中影响最广的一种游戏形式。
麻将是骨牌中影响最广的一种游戏形式。牌类娱乐用具,亦用作赌具。每副三十二张,用骨头、象牙、竹子或乌木制成,上面刻着以不同方式排列的从两个到十二个点子。俗传始行于宋代。也称牙牌。
骨牌的发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徒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最早的扑克,叶子戏
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代。见于唐人苏鹗的《同昌公主传》,内有“韦氏诸宗,好为时子戏。”的记载,据考证,发明“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供玄宗与宫娥玩耍。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于戏。以后传人民间,文人学士趋之如骛,很快流传开来。到了五代时期,记载纸牌戏的书已经大量涌现,著名的有《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等。
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已经成为社会上非常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当时的叶子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印有骨牌图案的骨牌叶子,这种叶子戏实际上是骨牌的翻版,只不过是将牌的材料由骨制改为纸制而已。但由于改成了纸制,骨牌叶子的流传就较原来传统的骨牌广泛得多。原来的骨牌体积大,分量重,制作不易,因此不利于普及推广。改为纸制后,其制作过程变得十分容易,价格成本也要远远低于骨牌,因此这种形式在当时社会,特别是在广大下层市民中广泛流行起来。很多贫苦的市民无力购买骨牌,但却可以用这种纸牌来代替,以解其博瘾。
古代的叶子戏与现代的扑克有着极大的渊源。关于现代扑克的多种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至伪清,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法国的学者莱麦撒也说:“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以形状、图式、大小以及数目,皆与中国人所用的相同,或亦为蒙古输入欧洲。”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甚至有“中国是桥牌的故乡”一说。叶子戏于元代传到西方,变化成了塔罗牌及现代扑克,而在中国,则逐渐变成麻将及牌九。
叶子戏的玩法是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与西方纸牌是一脉相通的。牌未出时部反扣为暗牌,不让他人看见;出叶子后一律仰放,由斗者从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竞技,和扑克牌的打法相差无几。
古人也玩摔跤,角抵
古代一种较力游戏,类似今天的摔跤。它们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
角抵的起源我们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据古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后,搜集各国民间乐舞,以观民风民俗和宴享娱乐,八方乐舞齐聚秦都咸阳,“后宫列女万余人,气冲于天”,遂创设乐府,并首倡“角抵”之戏。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却声势赫赫。始皇陵出土的乐府钟,为错金银钮,钟钮一侧刻篆书“乐府”二字,它是秦代乐府使用的乐器。“角抵”原出古代冀州(今河南、山西等地)一带,是祭祀蚩尤的“蚩尤戏”。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