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9956900000053

第53章 稀奇古怪的休闲娱乐(2)

可见角抵的起源为原始社会的格斗,武舞,它反映了黄河流域黄帝领导的氏族与蚩尤领导的氏族间的一场激烈战争。战国虽留有角抵相扑的铜牌,但秦始皇是第一个把带有表演和角力性的“角抵戏”引入宫廷的。秦时“郡县兵器,聚于咸阳,销为钟鐻,讲武之礼,罢为‘角抵’”。收天下兵器,目的是巩固他的统治,而提倡徒手搏斗的角抵,却在文艺史上开后世角抵百戏的先河,绵延至今并饮誉世界,功不可没。后来角抵戏发展为包括各种技艺的综合性表演,即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为角抵俳优之观”。1975年,湖北江陵出土的秦代角抵漆绘木梳,其背面绘有一角抵场面:帷幕下有二人跨步伸两臂相搏,左一人平伸双手,一人为裁判。(三人均赤裸上身,腰束长带,着短裤,足穿翘首鞋、,为角抵文物之精品。西汉帛画角抵图(摹本)中间一人戴长冠,着宽大罩衫,腰系红带,右侧一人头戴箭形茨菰叶,双手戴红镯,三人正摩拳擦掌准备进行角力,左方一人为裁判。二人角力的体育比赛,后来演变为表演性的杂技艺术。

到了汉代时期,角抵活动十分普及,尤其是在冀州一带民间,经常有这种游戏活动:“其民三三两两,头戴兽角相抵,名唤蚩尤戏。”从这一记载中将角抵称为“蚩尤戏”,以及角抵时要进行化妆的情况来看,很明显角抵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富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汉书·武帝本纪》中也有关于角抵戏的记载,据载当时的角抵戏规模宏大,轰动京城,老百姓们甚至宁愿跑几百里的路去观看助威,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角抵游戏的喜爱。

到了唐代,角抵戏更是盛及朝野,其游戏色彩也更浓,当时它经常是作为一种百戏的形式出现在皇廷、官府、军队和民间集会等场合中。如《旧唐书·敬宗本纪》引《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云:“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宋元承袭五代遗风,角抵活动十分盛行。当时或称“相扑”、“争交”。

北宋城市瓦肆,已有“小儿相扑”和成人“角抵”,有人因此而出名。

南宋市镇角抵更发达。出现了“角抵社”、“相扑社”等专门组织,其成员大多为职业摔跤手。如著名的周急快、董急快、赛关索、杨长脚……等,女子则有扈三娘、黑四姐等等。

当时相扑活动形式大致分二类。一类为正式争胜负的比赛(如“打擂”),由官府出面组织。如在临安南高峰露台上的比赛属此。“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头赏有旗帐、银杯、彩缎、绵袄、马匹等”;另一种是平时在瓦舍等市民游艺场所进行表演的。带有群众娱乐的性质。“乃路歧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标手之资。先以女颭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管力者争交。”

当时相扑(争交)时,上身全裸(女人穿短衣),下身光腿赤足,足下登鞋。

辽、金、元的角抵活动也非常普遍。辽时,册立皇后,必“呈百戏、角抵、戏马以为乐。”(《辽史·乐志》)皇帝诞辰、宴群臣及诸国使节时,也多有角抵表演。金国非常重视角力,并从中选拔武士以充侍卫。金人蒲察世杰“为人多力,每与武士角力赌羊,辄胜之,能以拳击4岁牛,折胁死。”

角力是蒙族“男儿三艺”之一。元代统治者颇重角力,元代史书中记载角力史实甚多。不仅男子,女子也善角力。《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记载海都之女艾吉阿姆用角力选婿,结果没有一个男子能战胜她,她因此而赢得了一万匹以上的马。

这些,对后世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摔跤活动有深远影响。

清代称摔跤,较唐、来更为盛行。满语称“布库”,汉译谓之“撩跤”。原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入关后盛行不衰。

角抵也是古代武术搏击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战国,汉代角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较高。唐周缄《角觝斌》有这样的记载:”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这与当今的摔跤大致相同。

男女老少皆宜的藏钩

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 汉武帝钩弋夫人,容貌秀美,本姓赵,河间人,据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时,发现了她,为她扒开双手,她的手从此能伸展自如了。武帝娶她回宫,号为“拳夫人”,又称“钩弋夫人”。 据《三秦记》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

这种“藏钩”姿态为后被用来作为皇宫中宴请宾客之后的娱乐助兴节目。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 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射之,在下曹即上曹射之。”参加的人分为两伙,以决胜负,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伙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伙或那伙,称为“飞鸟”。游戏时,一伙人暗暗将一小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后代酒令中有“猜花令”,方法是用十只杯子,其中一只杯子下扣一朵小花,由对方一伙猜揭,这种游戏就是从藏钩发展来的。

李白《杂曲歌辞·宫中行乐词》:“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玄宗时后宫以藏钩为乐。

张说《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十五红妆侍绮楼,朝承握槊夜藏钩。”除了藏钩,握槊也是流行于宫廷的一种博戏。

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欲得藏钩语少多,嫔妃宫女任相和。每朋一百人为定,遣赌三千疋彩罗。”(《宫词丛钞》第二六)

“两朋高语任争筹,夜半君王与打钩。恐欲天明催促漏,赢朋先起舞缠头。”(《宫词丛钞》二七)

花蕊夫人《宫词》:“管弦声急满龙池,宫女藏钩夜宴时。好是圣人亲捉得,便将浓墨扫双眉。”不是罚酒,而是用墨画花脸。

由于这种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玩法又较为简单,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受到了广大妇女儿童们的欢迎。晋代时每逢腊日祭饮以后,妇女们便要用玉钩、银钩等物玩藏钩之戏。特别是在每月的十九日,古称”下九“,这是一个古代妇女的节日,届时妇女们要置酒畅饮,并“以是夜为藏钩诸戏,有忘寐达旦者”。唐代的藏钩之戏也十分盛行,唐时许多诗人都作过这方面的诗咏,如李商隐诗云:”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皮日休诗云:”投钩列座围华烛,格塞分朋占靓妆。”诗中描写了当时人们饮酒作乐、藏钩射覆的生动场面。

力量与气势的对抗,拔河

多个人在一起较力,分为两组,拔一根绳子,在人数对等的情况下,哪方能把对方拔过来,就算获胜,这就是拔河。其实在古代,拔河就已经成了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

拔河在最初是被叫做“牵钩”,它的产生和军事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在春秋时期,“牵钩”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运动主要是在楚国产生的。当年,楚国为了出兵吴国和越国,于是大加练习水军。当时最主要的一个训练项目就是“牵钩”了。楚军在水战时发现,有时敌船离自己太近时,是很不方便进攻的,于是一些将军就用竹子皮做成了一种“竹索”。当敌人的战舰离自己太近时,用这种“竹索”来抵住对方的船。同时,当对方想败逃时,还能用这个“竹索”套住对方的战船,把他们给“拉”回来。这样在大江上,两艘船便较劲了,当两只船靠在一起时,楚国的将士们就会杀到对方的船上,一通砍杀。

楚国将官认为这个“竹索”很有用,但前提是你得有劲才行。于是,在一般的水兵训练中,将官们便让士兵们用“牵钩”做对拉的练习,分为两拨人,中间画线,一方把另一方拉过线,那就算获胜。这么有趣的训练,不但能训练出力量来,同时也能改善军营中单调的训练生活。

后来,民间百姓也看到了军队中的这种训练。人们就学着军人的样子,改用绳子来拉扯,这样拔河就成了民间重要的游艺活动。

在唐代的《封氏闻见记》中就记载有拔河的活动。当时拔河用的是大麻绳,绳子长有40余丈,人们分为两队,而把麻绳系在胸前。在两队麻绳的中间,是要立一面红旗的。比赛之时,各个拉拉队擂鼓助威,最后被牵过红旗的一组就算输。当时的场面宏大,盛况空前,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就连皇宫中的皇帝也要拿拔河来取乐。唐中宗在位时,就曾让手下的百官拔河,宰相和驸马一组,其余百官在另一对,拉的也是大麻绳,而且每方保证九个人。开始拔河的时候,两方面还能对峙一下,时间久了,驸马这边年轻力壮.很快就把对面的绳子拉过来了,少傅和仆射倒地,竟然很长时间都没能爬起来,这可把中宗逗坏了。可见拔河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是没有贵贱之分的。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皇族贵胄,都很喜爱这项运动。

唐朝是很开放的时代,在那时女子拔河队就已经产生了。那也是唐中宗在位的时候,他让几百名宫女组队,在玄武门前进行拔河对抗赛。而在拔河之后,这些宫女就乘机跑了。这些事情在《新唐书》中都是有记载的。

为了显示国威,唐朝的皇帝还在番邦面前,进行了拔河比赛。像唐玄宗时期,他就在胡人面前举行了盛大的比赛。据记载,当时参加的人过了上千,欢呼之声震天,盛况空前。

唐朝的民间拔河风行,而在唐朝之后,关于拔河的记载就越来越少了,政府也不再以拔河为取乐的娱乐活动,所以民间的拔河比赛也就很少出现了。传统的拔河是从南方传到北方的。而在传统的元宵和清明佳节,人们也会在节日中进行拔河的活动。不单是为了助兴,同时也有祈祷丰年的祝愿含在其中。如今,拔河仍被流传下来了,而且时至今日,它仍是一项人们普遍喜爱的游艺活动。

火树银花的烟火

烟火

在重大喜庆的日子,我们都要放烟火来庆祝,在巨大的声音绚丽的色彩中,它所映衬的是一种祥和愉悦的氛围。其实,在古放烟火也是一项游艺活动。

放烟火的产生,还要归功于火药的产生,因为火药才是烟火的鼻祖。

在魏晋时期,一些道士在炼丹的时候,会突然发生爆炸,人们就发现是木炭和硫黄、硝石混合在一起起的作用,这便产生了火药。到了唐朝末年,火药被用于军事领域。人们用纸把火药包起来,然后又掺进了金属盐,这样在把它点燃的时候,就会产生五彩缤纷的效果。

大概在北宋时期,放烟火才正式成了娱乐欢庆的项目,它更成了“百戏”之一。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就多次记载有“烟火”的事。这样放烟火便成为一种习俗出现了。说到放烟火,在南宋的《齐东野语》中还记载着这么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皇太后在后宫举行晚会,在晚宴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烟火,人们都看得眼花缭乱了。就在这些烟花之中,有一个产品叫“地老鼠”,听其名就知道这种烟火在燃放时,就像地老鼠一样,能够到处乱窜,也不知道是谁想的,竟然把这样的烟火也搬进了皇宫。主要是因为这个“地老鼠”燃放时,就能蹿出一条火线,擦出的火花异常漂亮。但是在当天,其中的一只“地老鼠”竟蹿到了太后的座椅下,随即又钻到了太后的衣裙中,这可有惊驾的嫌疑了。后宫的一场烟火晚宴,就这样在太后的愤怒中结束了。

在《西湖志余》中也有记载,宋孝宗一年过元宵节,在宫中放烟火,一次就放了百余架。这就可以想象出,在南宋时,放烟火已经普及了。但直到明清时期,这项娱乐活动才真正盛行开来。

在明朝,除夕和元旦放烟火已经成了举国的习俗。而这个烟火和爆竹还不同,烟火主要是用于观赏的,而爆竹主要就是听声的。明朝的烟火,大体上是盒子的形状,所以当时这项活动又被称为“放盒子”。有的盒子有五层高,释放出来后,能形成葡萄架、长明塔等美丽的图案。

清代的历代皇帝都很喜欢烟火,可以说北京城是当时烟火最盛的地方。在乾隆时期,人们更制出了高级烟火,这就是“花盒”。在这个“花盒”中能装进各样型号的烟火,当点燃的时候,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除了喷放出图案,这清朝的烟火还能喷出字呢。像当时有个“三层盒”,放第一层时,烟火喷射到天空,就会组成“天下太平”的字样;第二层就会在天空出现各种鸟雀;而第三层则会出现小孩击鼓,而且还能跳来跳去。有的烟火在最后的时候,竟然能从烟火中飞出鸽子,这简直令人称奇。可见当时烟火制作技术的高超。

在民间,人们不能放大型的烟火,只能放小型的,当时有一种叫“小黄烟”的烟火就非常流行。在街上的货郎挑子中都有卖的。在南方有的地方,人们还在水中放烟火,烟火借着水光,更加美丽了。

至今,遇到盛大的庆典我们仍会燃放烟花,不仅为了烘托出节日的气氛,更表达出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第七辑 虔诚恭谨的礼仪风俗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文人之用于育人,官吏之用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中国传统礼仪的意蕴非常丰富,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