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9956900000068

第68章 趋吉避凶的风水文化(2)

在郭璞还没有名气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郭璞选中一块很平常的地在那里安葬,这块地离水很近,一到夏天雨水增多就会被大水淹没,当时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郭璞没有理会,仍旧坚持自己的判断。说也奇怪,几年之后,沙土上覆,大水不但没有涨上来,反而自行退去,墓周围几十里都成为桑田。这件事情使郭璞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自己在风水届的地位。许多远方之人都慕名而来,请他前去相墓。

郭璞《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在郭璞看来,风水的本质就是阴阳,郭璞创造风水二字的原意乃是指龙的行和止,讲的就是阴阳相对、阴阳交媾。龙行必然呼啸而生风,风主动;龙止必有砂环水报而为征,水主静。风水的含义就是选择龙行止有度的地方,通过建筑的手段将其利用,从中乘龙之生气,收纳旺盛的堂气。

我们今天以科学的态度剔除其中的迷信色彩和玄学成分,则风水实际上是一门古老的环境学和场态学。是研究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古代风水学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是“天人合一”的,追求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这种哲学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郭璞首倡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迄今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大放光芒。所以,中国人习惯把郭璞称为风水鼻祖。

风水先生看龙脉

在风水术中,看龙脉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之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阳二宅全书·龙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

《撼龙经》云:“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龙身……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龙行飘忽,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山脉亦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

郭璞《葬经》所谓“委蛇东西,忽为南北”即是此意。辨龙首要分清枝干,寻得干龙而于支上点穴,大非吉事。

那么,古代的风水先生是怎样看龙脉的呢?首先是看来龙之祖山。因为祖山奠定了凶吉的根源。由远而近,祖山分别是太祖、太宗、少祖、少宗、父母之山,祖山好,才有好穴,也才有好运。

看了祖山,再看来龙。风水以土为龙之肉,以石为龙之骨,以草为龙之毛。龙有顺有逆,逆为贵。龙欲其聚,不欲其散。龙欲其止,不欲其行。龙有十几种,如游蛇龙、平冈龙、嵯峨龙、兴射龙、孤秀龙等。

龙脉有好有坏。凡是主山起伏逶迤、星峰秀丽、枝脚随身、山势巍峨,就是发福的山。凡是懒散怯弱、死硬臃肿、粗恶直长、散乱尖利的龙脉都不好。还要看支山,支山要是如仓如库,如旗如鼓,如天马贵人、笏印文笔、金箱宝剑,就属贵格。支山的作用是迎送、朝拱主山,使主山更加威形浩荡。

风水先生又用八卦解释龙脉,并且与人生祸福附会在一起。说干山主贵人高寿;坎山主忠寿贤良;艮山主人丁兴旺;震山主生男生女;巽山主山出贤婿;坤山主妇女高寿;兑山主科甲高中;离山主督目之灾。

风水先生用“气”解释山,说气不和山不植,气未止山走趋,气未会小而孤,气不来脉断续,气不行山垒石。又有所谓的五不葬山。一是石山不可葬,因气以土行。二是断山不可葬,因气以脉来。三是童山不可葬,因气以生和。四是导山不可葬,因气以势止。五是独山不可葬,因气以龙会。这五山又可变通,如石山有土穴、童山干燥,皆是可葬之山。

看罢了山,又要看地形,即所谓看人首。风水先生认为,龙之入首有五格(直横回飞潜),直龙是撞背来,顶对来脉结穴,气势很大,发福极快。横龙是从侧落。回龙是曲翻身。飞龙是结上聚。潜龙是落平洋。另有所谓的闪龙入首格,即龙脉躲闪,这是要考考风水先生是否善于识别。如果入首不佳,一切都是徒劳。

龙脉大致如此。风水先生看罢形胜,就用罗盘测方位。看入首在某字上,系四局中乙辛丁癸,何龙生旺之地。坐其生旺,避其八煞,依法定向结穴。

风水先生认为看龙脉绝非易事,盖龙脉绵亘,远者百里千里,近者数十里、二三里,自起祖发脉,以至到头入首,其间有太祖、少祖、穿帐、过峡顿跌、束气等处。既怕风吹脉露,又恐穿田脉隐。所以,看龙脉是风水中最难的事情。

看风水需要悟性

在古代,风水属于玄学,不是每个人都能懂的。看风水吉地,要有极高的悟性。《青囊海角经·情性》云:“据星点穴是矣,有离星出脉者何以知之?据脉点穴是矣,有离脉出气者何以知之?若此者,非常法所能拟议,须于无中看有,去处求留,散中求聚,游神于牝牡骊黄之外是为得之,术家所以有道眼法眼之说也。又曰水底必须道眼,石中贵得名师,岂真有一道神光下烛九垓,若是之,异于人哉!盖其仰视后龙之势,俯察入首之情,旁观从佐,遍览朝迎,知其势之所趋,情之所至,不于此而必于彼也。此古人神解之妙,有独行独见不可以示人者。今人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遂目古人所为如神如鬼而莫之及,亦可一笑矣。”

所以说,看风水就要反对教条、反对生搬硬套。应该综观地形,“知其势之所趋,情之所至”,达到“神解之妙”,这才算得上“如鬼如神”的风水先生。谢和卿在《神宝经》中赞成这种观点,他说:“窝穴宜深更宜浅,天机切要心明。乳情宜下又宜高,秘诀全凭眼力。”一切风水理论都要通过眼力付诸实践,有眼力就有了悟性。有了悟性,就能相好地。

看地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更深的东西。高明的相地师能洞穿地下三尺,透视吉凶。《古今图书集成·堪舆·名流》记河南人毕宗义留心术数,有一次看见一座新坟,环视后说:“这个地很凶,葬后有祸。”墓主人追问他,并让他与原地师对质,原地师说:“这地是卧牛形,来山去水,无不合局,怎么能说有凶呢?”毕答:“此地虽好,但牡牛好抵触,土下三尺有异物可证。”墓主人掘土以验,果然有两块大石。众人皆叹服。

相地要十分细致,毫厘之谬,如隔万山;尺寸之违,便同千里。稍有疏忽,就把穴点坏了。

选择宅基地的宜忌

汉族作为一个定居的农业民族,不仅注重房屋的居住功用,而且将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家族、家庭都希望自己能够发展壮大,光宗耀祖。为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便在住宅的建造上大做文章,设法选择有风水龙脉、神灵保佑的区域建房,而一些建房的地点、方位及房屋陈设,由于不符合“风水”、“相宅”观念就被列为禁忌。

选择地址,俗谓“相地”,就是对客观事物环境的取舍,可谓建筑的前提。在汉族民间,农耕生产对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渐渐地,便赋予自然高度的精神象征意义,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导致人命运的吉凶祸福。因此,在建筑上,选择好的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宅基地的选择有许多禁忌。明代《阳宅十书》云:“南来大路直冲门,速避直行过路人,急取大石宜改镇,免教后人哭声顿。”“东西有道直冲怀,定主风病疾伤灾,从来多用医不可,儿孙难免哭声来。”“宅前有水后有丘,十人遇此九人优,家财初有终耗尽,牛羊倒死祸无休。”符、利经营符、保猪不灾符等。

这些符多用桃板书写,桃板的尺寸有规定。如宽一尺二,合十二月;高一尺二,合十二时,共合二十四气。板上画图,也有的仅仅写个“善”字或“福”字。

桃板写毕,还要择时悬挂。安善板是在四月初八辰时,请公平、正直、涵德并著者撰写并悬挂在显眼处。安吞符是在寅日寅时悬挂。有的符不仅钉在屋前,还要四面钉,甚至八面钉,使邪气从哪个方向都不能侵入。

常用的还有立石法。凡人宅舍有神寺庙宇相冲,就在大石上书写“玉清”二字。凡宅逢盗贼,就在大石上书写“玉帝”二字。凡庙宇房脊冲宅,就在大石上书写“摄气”二字。凡道路冲宅,就在大石山书写“泰山”二字。凡邻屋脊射宅,就在大石上书写“干元”二字。此外,又有写“金刚”、“天通”、“干罡戊己”、“天蓬圣后”等字的。这些大石都重50至100斤,以青石、赤石为吉。如安泰山石,高四尺八寸,宽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土八寸,在五龙、五虎日,于寅时立于地。当触犯了虎口之地、龙尾之地、太岁之地时,就以泰山石挡邪。

又有埋物法。以白杨木刻人形、牲畜形埋在土中,也有的用土和泥,做成泥人。土不是一般的土,要古城墙土、灶土、古墓土。水不是一般的水,要古井水、沐浴水。有时埋老鼠,马蹄、蛇皮、猪血、虎骨等。一般埋入一尺二寸深。

又有置镜法。有一种白虎镜,凡人家门前有高楼、庵观、寺院、旗杆、石塔相冲,用此镜悬于门上,镇之大吉。

还有泥墙法。用灶土、市铺土、古墓土、街心土、狗头骨烧灰、岁德方向土,按比例和拌,泥在墙上,在所泥之处贴符。

这些方法往往并用。目的只有一个:从心理上安慰人。实际上,这些方法都不能避祸,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那些土、石、符、镜都是不能为人避祸的。

门向选择有学问

随着住宅朝向的确定,门窗的方位也被确定。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是迈入室内的第一关口。古人认为门是住宅的吐、纳气之门户,故曰:宜开吉方旺方。

中国人历来重视各种门的处理,风水更是对其投以深切的关注:“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故大门名曰气口,而便门则名穿宫。”“地理作法……全藉门风路气,以上接天气,下收地气,层层引进以定吉凶。”

民间一般立门于南、东南及东三方,俗谓“三吉方”,又以东南为最佳,俗称青龙门。对照传统民居的大门位置,多与此说相合。古代门向的禁忌与住家的姓氏相关。《论衡·诘术篇》云:“《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无何集》云“角家门不宜西向,宫家门不宜东向”等,便是这种古俗信仰的例子。

门向禁忌更多的是涉及到门外的环境。在浙江金华,“旧时正门如果正对别家屋栋、墙角、山头、岩石等,认为是大不吉利的,必须祈求虎神相隔”。认为凡人家门前有西池,为哭字头,不祥;西边有池,为白虎开口,不吉,皆须忌之。天津旧时盖房,忌讳自己的屋门正对着别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尽死人”。尤以门小者更遭其害,俗话谓之“大口吃小口”。若不能避,须于各自门内垒影壁墙,以挡避邪物侵袭。门口正冲小巷及邻家房前兽头也不行,俗以为不吉,要设法破解。门还忌正冲房檐滴水,俗话说:“房檐滴水滴门帮,一年之内死一双;房檐滴水滴门口,不伤大口伤小口。”

总之,这一类关于门的开向、方位的禁忌多是为了避免“气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民间有一简便的方法便是在门边置屏墙一堵,或直或曲。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气畅”,因而屏墙多是不封闭的,如入口处的影壁等,使得内部空间还呈现与室外相融合流通的意向。

屋向背合、种大树之忌

古人在讲求自然地形之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相邻建筑位置及向度上的相互关系。总的要求是合乎情理,忌背合,即不能与众人的屋向相反。风水称与众向相反的建筑为“众抵煞”,有“烦恼皆因强出头”的说法。对于屋前空地(称做地台),不能两边低而自己独高,只可人高而略低,过低又不可,这正是中国“中庸”、“平均”思想在建筑上的表现。

另外,古人还忌在大门前种大树。即使种,也要有选择,“东种桃柳(益马),西种栀榆,南种梅枣(益牛),北种柰杏”。又“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相宅经纂》卷四)。

河南一带禁忌在院内种植楝树,以为楝子为苦豆,兆主人食苦果。南方沿海一带忌在房屋周围种芭蕉、香蕉,俗信易聚鬼,或令妇女得血疾。《无何集》说:“有指草木言者:如宅东有杏主败:宅西有李主淫;槐主富贵;芭蕉,招祸之类是也。”这些禁忌,貌似无稽,若考察这些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可知其中颇有科学道理。譬如槐树喜光不耐阴,适宜种于住宅南面。榆树速生,枝叶繁茂,种于宅后有利于防风、御寒。特别有意思的是榆树具有极强的吸附毒气、烟尘的性能,种于宅后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故有“百鬼不近”的说法。

而开封一带流传一种“宅忌”民谣:“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桑与丧字谐音;“柳”指父母死后,送殡多用柳枝做“哀杖”、“招魂幡”;“鬼拍手”是指杨树,多植于基地,其叶迎风作响,似人拍手。民间还有“屋后不栽槐”的说法。据说古时有尊槐之风俗,槐于古代是吉祥、长寿和官职的象征,因而民间禁忌植槐于屋后。

第十辑 摇曳多姿的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 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别以后,披看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 徘徊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