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9956900000081

第81章 寓意深远的祥瑞之物(3)

五福的说法,出自《尚书·洪范》。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亦即寿、富、康宁、好德、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生命即将结束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念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按照一般理解,只有五福全部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幸福美满,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会出大问题。例如有的人虽然长寿却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却贫贱度日,有的人富贵却短命,有的人富贵却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最后却遭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因此,只有五福全部拥有才是完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古人认为,今生的境遇不好,都是由于过去(包括前世)所造的恶行(恶业)的结果。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杀害动物的人,今世就会得短命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生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过去或前生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人类或其他动物,今生就会不得好死。

长寿而贫贱的人是因为他过去慈爱动物,而却吝于施舍,富贵而短命的人是因为爱施舍财物,而却杀害动物,丑陋而富贵的人是因他过去慷慨大方,可是却容易发脾气,容貌端庄而地位卑微的人是因为前世有容忍心、持守戒律,而轻视他人所导致的结果。总括一句话,五福有缺陷,主要是由于行善和积德不完全。

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古代中国人认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随时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能带来高官厚禄的禄星

“咚咚锵,咚咚锵!”在一阵阵开场锣鼓声中,一个身穿大红官袍,戴着白色面 具的官员,手抱朝笏,缓步走上庙台,绕场三周,笑而不言,下场。二次进场,手里抱着个道具一小孩,依然绕场三周,下场。最后出场,站在台中,喜笑颜开,双手扯一“加官进禄”的赐赠红幅,向看戏的人们祝福升官发财,再绕场三周下场。这就是旧社会传统庙台戏上所演的彩头戏,“跳加官”。这位红袍白面者,就是禄星,民间称为“司禄神”。

禄星,顾名思义,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和天官福星一样,他也是由一颗星辰演化而来。但他的形象变化却远比福星要复杂许多:有人认为他就是著名的文昌星也称文曲星,保佑考生金榜题名。也有人认为他原本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道士,擅长弹弓射击,百发百中。还有人认为他就是那位著名的美男子兼亡国之君-,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因为他英俊潇洒的形象,博得众多女性的好感,最终又附会他为最出名的送子神仙,张仙。

古代封建社会以科举取士,士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便可以做官发财。禄,即官吏的俸禄。高官厚禄是士人一心向往的,于是便产生了禄神崇拜。由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做文章,禄神崇拜便也包含对文运的祈求,所以禄神又不仅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一般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爱的吉祥神,或可称文神。

当然,也有读书人不要当官,不要禄位的,《宋史·陈仲微传》所说“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就是一例。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也写到,贾政要宝玉读书上进,以求取功名利禄,遭到贾宝玉的蔑视和拒绝。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像粪土一样,并把专门投奔功名、猎取利禄的人骂做“禄蠹”。

在封建社会里,十年寒窗,读书做官,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因此,过去读书人常把“金榜题名”时,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影响所及形成民间对“禄星”的崇拜风俗。《史记·天官书》记载,文昌官第六星是专管司禄的禄星。关于禄星,民间有几种说法:一说,张仙,姓张名远霄,五代眉山人,入青城山,学道升仙(见《苏老泉集》)。一说,张仙,姓张名恶之,越嵩人,晋末后秦人(见朱彝尊《重修张仙祠》)。另一说,张仙就是宋后蜀主孟昶,他原是孟知祥第三子,后来平步青云,当了皇帝。他曾为自己画《张弓挟弹图》。后来,宋平了蜀,花蕊夫人带了此图到宋宫,将画中此人托名为张仙,说能使人有子,才祭祀他。传人民间就把他作为祈子之神,称为“张仙送子”,也就是传统戏曲中所唱的“禄星抱子下凡尘”。

备受喜爱的“寿星”

寿,就是寿命。《史记·封禅书》司马贞《索隐》云:“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

寿,自古以来,有“五福寿当先”的说法。寿神即寿星,又叫南极老人星,是二十八宿的角和亢。传说只有天下太平之际才能见到,没有它时,便兵荒马乱。每当它一出现,人们便争相向它祈求享福和长生。自周、秦始都把祭祀寿星列为国家祭典,一直到明代始罢。东汉,国家还将祭老人星和敬老结合起来,为全国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分发饰以鸠鸟的玉杖。

传说,北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一位来路不明的老年道士出现在京城,相貌奇特,好喝酒,时而转来转去,时而停下占卜,惊动了仁宗皇帝,传旨召见。老人进宫,落落大方,毫无惧色。皇帝赐予一石酒,老人手舞足蹈,像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喝酒,如久旱逢甘露,喝了七斗酒后,悠然而去。人们猜测他就是寿星的化身。

寿,在民间美术中,常常用鲜桃作为象征。表现寿星的年画和民间工艺品被用来作为向老人祝寿的礼品;“寿星”、“老寿星”、“寿星老儿”也常常成了对高寿者含有敬意的称呼。

而在民间,寿星被刻画成老态龙钟的老人模样,满脸白须,持龙头拐杖,头部长而隆起。民间叫做“寿星头”。民间艺术品中的福、禄、寿三星,以寿星的形象最有人情味,身量不高,大耳朵,长眉白发,弓背弯腰,拄弯弯的龙头拐杖,杖上还挂着一个盛着灵丹妙药的葫芦,手托仙桃,突出的大脑门,俨然是个慈祥和善的老者,深得人们的喜爱。

关于寿星的形象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说寿星母亲怀胎九年,寿星尚未诞生。他母亲十分着急,问他:“儿啊,你为何还不出世?”寿星在娘肚内回答:“如果家门口的石狮双眼出血,我就出生。”不料,此事被隔壁屠夫知道了,他就用猪血涂石狮双眼。他母亲见了,就告诉儿子。寿星急忙从母亲腋下钻了出来。因为年份未到,他的头就变得长了。因为一般凡人都十月怀胎,传说寿星要十年怀胎。当然,这是一则解释型故事。至于“寿星”究竟是何人,有的说是彭祖,有的说是张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民间的其他祥瑞之物

吉祥文化、祥瑞文化,表现了人类对于幸福美好追求的秉性,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也是幸福物得以孕育的基石。前面已经介绍了龙、凤、麟、龟、福、禄、寿,以下再介绍一些其他的祥瑞之物。

松柏

中国人视松为吉祥物,松被视作“百木之长”,称作“木公”、“大夫”。松的特点是凌霜不凋、冬夏常青。苍松劲挺,饱含风霜而生机勃勃!因此,古人视松作长青之树,古代有长生不老松之说,人们赋予其延年益寿、长青不老的吉祥寓意。松也是吉祥的梦兆。松更普遍地是被视作祝颂、祈盼青春永驻、健康长寿的象征物。

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宋代王安石在《字说》说:“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有人拆字“松”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现代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也写有“松树的风格”等等。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树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松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长寿不老,民俗祝寿词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在书画中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在书画、器具、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仙壶集庆”(松枝、水仙、梅花、灵芝等集束瓶中)。松是广泛被视为吉祥的树种。

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不同流合污,坚贞有节,地位高洁。”王安石在《字说》中云:“柏犹伯也,故字从白”。松为“公”,柏为“伯”,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中,伯列第三位,柏也比作“位列三公”。《风俗通》载:魍魅喜食死人肝脑,惧于虎、柏。故阴宅陵墓多植柏立石虎。民间习俗也喜用柏木“避邪”。《本草纲目》说“元旦以之浸酒避邪”(“柏性事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是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包饮,元旦以之浸酒避邪,皆取于些。麝食之而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亦其之正验矣。(毛女,《抱朴子》载,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见一裸女,全身毛,跳涧如飞,后合围捕获。问之,是秦之宫女,避乱逃入山中,饥无食,一老翁教食柏树叶实,遂不饥不寒,体轻如飞。至汉成帝时应已三百岁矣!)”《列仙传》也说“赤须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服柏子人长年。”《汉宫仪》云:“正旦饮柏叶酒上寿”。在民俗观念中,柏的谐音“百”是极数,极言其多其全,诸事以百盖其全部:百事、百鸟、百川等。故吉祥图案常见有:柏与“如意”图物合为“百事如意”,柏与桔子合成“百事大吉”(桔、吉音近)。《西湖游览志》有云:“杭州习俗,元旦签柏枝、柿饼以大桔承之,谓百事大吉。取柏、柿、大桔与百事大吉同音故也。”

常见的吉利画有《松龄鹤寿》、《松柏长青》、《松菊犹存》等。

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

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

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看起来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除此之外,鹤在中国的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鹤为长寿仙禽,具有仙风道骨,据说,鹤寿无量,与龟一样被视为长寿之王,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鹤常为仙人所骑,老寿星也常以驾鹤翔云的形象出现。

鹤也常和松被画在一起,取名为“松鹤长春”、“鹤寿松龄”;鹤与龟画在一起,其吉祥意义是龟鹤齐龄、龟鹤延年;鹤与鹿、梧桐画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

画着众仙拱手仰视寿星驾鹤的吉祥图案,谓为“群仙献寿”图。鹤立潮头岩石的吉祥图案,名叫“一品当朝”。两只鹤向着太阳高飞的图案,其吉祥意义是希望对方高升。鹤、凤、鸳鸯、苍鹭和黄鸽的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五种社会关系。其中,鹤象征着父子关系,因为当鹤长鸣时,小鹤也鸣叫。鹤成了道德轮序的父鸣子和的象征。

蝙蝠

蝙蝠(哺乳动物;又名仙鼠、飞鼠。)形状似鼠,前后肢有薄膜与身体相连,夜间飞翔,捕食蚊蚁等小昆虫。

元稹《长庆集》十五《景中秋》诗:“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 蝙蝠省称“蝠”,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民间绘画中画五只蝙蝠,意为《五福临门》。

旧时丝绸锦缎常以蝙蝠图形为花纹。婚嫁、寿诞等喜庆妇女头上戴的绒花(如“五蝠捧寿”等)和一些服饰、器物上也常用蝙蝠造型。

冯梦龙《笑府.蝙蝠骑墙》:“凤凰寿,百乌朝贺,惟蝙蝠不至。”它说自己不是鸟类而是一种四足动物.后来轮到麒麟过生日,百兽都来朝贺,蝙蝠又不到。这次它说自己有翅膀能飞,是鸟不是兽。这个笑话,讽刺蝙蝠是一个滑头的骑墙派。

云南省景颇族普遍认为,蝙蝠是阴险狡滑的象征.相传古时大阳的温度很高,地上的动物被烤得难以忍受,纷纷诅咒。太阳听了很生气,一扭头就上天去了。从此天下一片黑暗。于是众动物聚集一起,商定筹些金银去请太阳出来。当鸟向蝙蝠筹款时,蝙蝠收起自己的翅膀,说自己不属鸟类而属鼠类,不愿捐款。当老鼠找到它时,它又拍拍自己的翅膀,说自己属鸟类不属鼠类.也不捐款。蝙蝠就这样连骗带赖地分文未捐。因此,景颇族人称那些口是心非,随机应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为“蝙蝠人”。

在华夏的文化里,蝙蝠绝对是“福”的象征,这在许多留存古老的建筑,以及砖刻,石刻中几乎处处可以见到,不用多说。但如把人作为蝙蝠来称,则丝毫也没有吉祥的意思在里面,上面的传说已讲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