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9956900000009

第9章 源于动物崇拜的生肖风俗(1)

在人类历史上,人与动物就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认为与动物有着血缘关系,因此,对它们的崇拜,胜过了对人自己。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生肖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十二生肖起源趣话。

提起生肖,我们先从属相说起。属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它将我国农历干支纪年法中的十二个地支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替,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1984年是甲子年、子属鼠,就是鼠年;1985年是乙丑年,丑属牛,就是牛年;1986年是丙寅年,寅属虎,就是虎年,依次类推。

十二生肖。

所谓生肖,是指某人所生的那年的属相,如鼠年生人属鼠;马年生人属马。民间传说的某人与某人生肖相克纯属封建迷信说法。生肖习俗源于中国,可以说是我们的“国俗”。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地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和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其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的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释支干》中讲“ 十二肖像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

生肖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十二生肖的记载在,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我们讲到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

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巳,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

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

酉为月亮出 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

接着亥时到,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十分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十二生肖解疑。

对于十二生肖,有很多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如,为什么是十二个而不是十个或别的数字?为什么要选择鼠牛等动物?为什么鼠最小却排在第一位?等等,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解开这些谜团吧。

十二生肖兽首。

(1)生肖为何取数十二。

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应该跟古代人计数有关。《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邀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干地支,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中指出:“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日‘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日几草矣。”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衡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确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被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2)古人为何选择了鼠、牛等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天下动物很多,野兽如狮象狼豹,家畜如驴猫鸭鹅,等等,但是古人为何选择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明代的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中,为每个地支以及生肖动物都作了详细的解释。

关於子如鼠,他是这样说的:“然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天开於子,指的是子时为一天的开始,此时正值夜半,人都处於休息状态,正是鼠辈们活动的最佳时期,自然子属於鼠!

丑和牛的关系,《松霞馆赘言》如是:“地辟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原来他把丑比为辟地的表征,如此一来,自然和耕田的牛,形象相吻合了。

接下来是寅和虎,他把寅解释成杀和畏之意,於是有了以下的结论:“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卯和兔,李长卿的看法还是来自於吐而生子:“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

至於辰、巳和龙、蛇的关系,完全照应在时令气候特征上:“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巳属蛇。”所谓巳时蛇不上道,是指巳时己近中午,气候炎热,冷血动物的蛇,一般都不会跑到路上来的意思。

午时属马,他的类比也很妙:“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午为少阴,我们可以理解,马何以被视为“阴类”,唯一的理由,似乎只是因为马永远在地上跑。

羊和未的解释,可能也令现代人难懂:“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原来古人牧羊,喜欢午后喂食,认为这时候羊儿吃的草容易上膘,也就是最容易吸收,最容易长得肥壮的意思。

排名在羊后面的是猴子,猴何以配申?《松霞馆赘言》认为:“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简单的说,就是申时为日落之期,是猴子出来活动的时间,如果猴子不能出来活动,恐怕就要狂作横行了。

鸡的形貌,向来被塑造成“金鸡”,以对应於“玉兔”,《松霞馆赘言》也 不例外:“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

狗向来主司守护家门之职,因此被安排到入夜之时:“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

亥和猪的关系,《松霞馆赘言》形容得更妙:“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也就是,亥於黑夜,天地只见混沌,而猪只知道吃,更是混沌之物,两者因混沌而近似,自然猪成了亥的属相。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3)十二生肖为何鼠为首。

相传在混沌初分、干支刚定之时,玉皇大帝下旨选天下的十二属相。四大天王一致认为:鸡司晨,狗守门,兔拜月,牛、马耕田,虎、猴镇山,龙、蛇治水,猪、羊供人食用,均可人选,只是要举行个仪式,定个先后顺序为好。玉皇大帝定于正月初一在南天门选序,谁先进到玉皇殿就排定谁为第一位,谁后到谁为次,按顺序排列,由四大天王通知动物们按时参加。

这年除夕,憨厚的牛披星戴月大步流星地赶往南天门,路上遇到了老鼠。老鼠对牛说:“我们赶路好寂寞,听我唱支歌好吗?”牛说:“好是好,只是你脚步那么小,听你唱歌岂不误了我的行程。”老鼠说:“这好办,让我骑到你的背上.唱着歌给你助兴好吗?”牛答应了。

正月初一这天,南天门鼓乐齐鸣。天兵、天将分列两旁迎接前来参加选序的动物。一阵震天鼓响,牛最先到南天门,众将吆喝道:“牛到得最早!”待牛跃过南天门,老鼠从牛背上蹿下来,一个箭十二生肖动物是十二地支的符号吗?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