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说:“别人有过错时,而你要去帮助他纠正,这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你的劝说他听不进去,或者,你的献策他不能接受,那里由于你没有能够充分地阐明你的观点。如果已经充分说明了你的观点,却不能为对方所接受,那是由于你对自己的观点坚持得不够。如果已经固执地坚持了你的观点,但仍然行不通,那是因为你的观点与对方的内心爱好不尽一致。如果能够清晰地阐明你的观点,其道理充分且又有说服力,并且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论点,而又能顺应被说明对象的内心爱好,那么,你的劝辞就会变得神奇而美妙,清晰而分明,能够打动对方的情威。像这样的游说还不成功的,天下未曾听说过,这样的游说就叫做善说了。”
从前子产善于言辞,进而受到赵武王的尊敬;王孙满讲清道理,进而使楚庄王戚到惭愧;苏秦用机辩的辞令,使六国接受他的连横之策,进而使六国得到了一时的安定;蒯通也是因为被杀前善于陈辞夺理,进而才使自己死里逃生。由此可见,善于言辞,能够使国君更加尊贵,使劝说者受到重视,使国家获得安定,使人们生命得到保全。因此,言辞不能不讲究,劝说不能不巧妙。
大臣们“切谏”唐宪宗为什么“不纳”?就是因为话没有说到点子上去。“国家建别都,本备巡幸”,裴度此话就说到皇帝的心坎上去了,再来个“但自……仓卒无备,有司且得罪”,这种劝说就有力量了。难怪帝悦曰:“如卿所言,诚有未便,安用往耶?”结果,“止不行一便由别人的劝谏而变成了皇帝自觉的行动了。”裴度这种先顺后逆、逆中有顺的劝谏说法,对今人也无不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李纲荐张所
唐高祖的礼部尚书李纲想重用张所,但张所曾经批评过宰相黄潜善,李纲十分为难。一天,李纲遇到了黄潜善,他缓缓地对黄潜善说:“如今正当艰苦创业的时候,我们肩负着天下的重任,而四方的士大夫们,都不愿应召前来。前些时候我们曾商议要设置河北宣抚司,只有一个张所可以任用。但他又曾经因为狂妄,出言不逊,得罪了你。如果张所没有这件事,谁会认为不合适呢?但如今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试用了。如果将他放在御使台、谏议处等机要的地方,那是不行的。让他当个招抚官,冒死立功以便赎回他的罪过,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当的。”黄潜善欣然允诺。
智囊
李纲欲起用张所,但张所又曾得罪过宰相黄潜善,故“纲颇难之”。于是,他面见潜善,直言相劝,陈叙得失利害,果然征得黄的首肯,起用张所。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和意见时,有时直话直说,坦诚相见,博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进而较容易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的目的。不少人有一种偏见,认为:曲言、讽刺较易为对方所接受,其实不然,兵以诡胜,但也并不排斥正取,一切都不能绝对化。兵家曰:“兵无定法。”关键在于因时因地因人而宜:舌战亦是如斯,关键在于因人而设,因情而用,不拘一术。况且正奇之术,相克相生,听惯了假话,真话更显得珍贵:曲言转弯抹角,有时不免口是心非,而直言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陈肺腑,发言而吐真心,出语而见肝胆,故更能为当事人所欣然采纳。
李晟软挫李怀光
节度使李怀光秘密与朱泚勾结,谋划造反,事情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将军李晟屡次禀奏皇帝,害怕发生事变的时候,将他的军队也卷进去,请求将部队往东移,屯兵在渭桥上。皇上还希望李怀光能收回反心,报效朝廷,因此将李员的奏章压下来没有批复。李怀光想延缓交战日期,并且激怒各路官兵,就说各路官兵的粮草供应都十分菲薄,只有神策军供应优厚,厚薄不均,难以迎敌打仗。皇上因为目前财力物力都十分窘迫,如果粮食供应都要比照着神策军拉平,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满足需要。如果不拉平,又违背了李怀光的意思,害怕各路官兵因为失望而怨恨。于是就派遣陆贽到李怀光营帐代表皇上表示尉问,并召李晟一同前往,参与其事。李怀光的意思是想让李辰自己请求减少粮草,使他在士卒中失去人心,削弱他的战斗力。于是说:“各路将士一样与敌人打仗,而粮草供应却不相同,如何能使他们同心协力去作战呢?”陆贽没有说话,多次转过头看李晟。李晟就说:“你是元帅,可以发号施令。我只是率领一支部队的将军,不过受人指挥打仗而已。至于增减衣食的事情,应当由你自己来决定。”李怀光没有话说,沉默不语。
智囊
曾记得现代有一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张巨形的大“网”中。自己既是“网”中的一只眼,同时,又深深地被困在这张无形的“网”中动弹不得,一些平庸者常常惑到自己身不由主地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窘况之中,只好得过且过,任其自然,自生自灭:而聪明者则不会被厄运所吓倒,而会高瞻远瞩,洞察一切,千方百计地将他人置于“网”中,而自已则跳出“网”外,得到解脱。如这个故事中的唐德宗、李怀光、陆赞和李晟都各有自己左右为难之处,李怀光首先发难,他“欲缓战期,一方面,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寻求时机,但另一方面,他又得加快叛乱的步伐,而以“诸军粮赐薄”为借口;“球”踢到了唐德宗脚下,使得皇帝陷入一种左右为难、无法应付的窘况之中:“若粮赐皆比神策,则无以给之;不然,又逆怀光意,恐诸军触望”,于是,便将这一“球”传给陆赞诏令他并李晟“诣怀光兵营宜慰”;赞、晟入“虎穴”后,果然怀光将这一“球”径直赐给了皇帝的使臣,使得陆费不得不面对李怀光的诘难;唯一可行的就只有神策委屈减少粮赐了,而这一点,搞得不好又会激起神策兵变的,这正好使得李怀光可以从中混水摸鱼,举起反旗,聪明的陆赞怎不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又将此“球”抛给了神策军的主帅同去的李晟:这便使李晟也陷入了李怀光布下的陷阱之中,若是违心地同意消减部将的粮赐,又恐激起部下的兵变;若是公开地反对这样做,又正好给李怀光留下以制造叛乱的口实:奸在他也不是“木鱼”脑袋一个,想到他这个节度使除了直接受高高在上的皇帝管以外还要受到眼前居心叵测的李怀光的节制,于是,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最后又将这个“球”踢给了李怀光,这下子,李怀光则陷入自己当初布下的这个迷魂阵之中了。唉,自己酿造的苦果自己吞食吧!到此为止,李怀光不得不默然了。大家看,这篇短短的文宇中竞蕴含了这许多内容!
李晟言难李怀光,关键在于他能从这无数的“网眼”中,看到人和人互相制约的关系,所谓“路线是个网,网举目张”。李晟最后那番话无疑是个“网”,欲削弱神策军的衣食,你李元帅有权裁决;但李晟深知,李怀光早就有这个贼心当皇帝,暂时还没有这个贼胆即绕过皇帝直接给神策军下令,于是,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网”,李怀光当然就没辙了。
以礼两挫契丹
契丹派遣使者到北宋朝廷,说中国书上讲什么大宋大契丹,好象并不是兄弟之国,而今应当立即改称甫朝北朝。皇上下诏令中书省、枢密院众臣都来商议。臣子们大多说:“如果不依从他们,将生出事端。”梁庄肃说:“这样改换称谓,我们就屈了。只需给他们回答说,宋是本朝受命之土,契丹也是北朝的国号,无缘无故改变称谓,决不是好兆头。”于是,第二年,契丹派来祝贺新年的使者,还是象过去一样称朝廷为大宋。
宋仁宗皇佑六年。契丹使者请求观赏太庙的音乐。仁宗就此事询问宰相,宰相回答说:“恐怕他们并不是为了奉献、祭祀,不能答应他们。”枢密副使孙沔 说:“应当以礼挫败他们,就说演奏庙乐,是本朝用来歌颂祖宗功德的,别国的人怎么可以观赏呢?如果使者能够与我们共同祭祀祖宗,那就来观赏吧。”仁宗听从了建议,如此这般答复了使者,使者再也不敢提出这种请求了。
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