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避者——直面心灵深处的渴望
回避型人格又称为焦虑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懦弱胆小,容易受惊发怒;有持续和广泛的紧张、忧虑感觉;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偏偏不安;有自卑感,不断追求受人欢迎和被人接受,对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日常生活中惯于夸大潜在的危险,以回避某些活动;个人交往十分有限,缺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勇气。
【专家诊断】
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
> 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 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 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 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害怕惹人笑话或者回答不出问题
> 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 很少有或者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若较有权威的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易产生自卑感。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面临新局面时,会先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有了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不佳。同时又会形成一种消极信息的反馈,这样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强了自卑感。
挫折的影响。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心理处方】
⑴消除自卑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会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自卑者的这些优点: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自卑者应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
⑵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应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制订一个交往计划。医生一般建议患者采用的交往计划为:
第一周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10分钟;
第二周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10分钟;
第三周保持上周的时间量,找一位朋友做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周保持上周的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第五周保持上周的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周保持上周的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可能会觉得很困难,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分裂者——与人建立温情的联系
分裂型人格常见于那些学习落后、工作成绩差、在群体中地位低下的人身上,女性多于男性。有些人可能保持终生,其中部分人的分裂型人格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的病态人格基础,以致发展成为神经分裂症。但分裂型人格还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它不伴随出现病理性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思维与行为紊乱等精神分裂症的特殊症状。
【专家诊断】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也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的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呆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这类入的性欲淡漠也颇为突出。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内心世界极其广阔,常常想入非非,但常常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缺乏进取心。他们总是以冷漠无情来应付环境,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逃避现实,但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外表不能压抑内心的焦虑和敌意的痛苦。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
导致分裂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是个体不能适应环境。有分裂型人格的人在青少年时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但由于各种原因使他们经常遭受挫折、失败、屈辱,长期得不到尊重,因而自卑、怯懦、胆小等特点逐渐发展、强化和巩固下来,成为他身上稳定的人格特征。例如,好高骛远,能力不足,或缺乏合作经验,因而遭受挫折;缺乏机会,与他人合作不好,人际关系不融洽,因而很少获得成功;经常受到家长过分苛责和打骂、教师或上级过分严厉的批评指责、他人当众羞辱,等等,都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受环境压抑或社会观念影响(如女不如男聪明、遗传决定论、宿命论等),承认自己天资不如人,或时运不济并以此来解释自己的处境,聊以自慰。其结果必然助长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好交往,使他们不了解周围的人,别人也不了解他们。他们难以得到他人同情、谅解和帮助,于是自卑、怯懦、胆小和内向等人格特征更加强化巩固。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 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 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 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 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 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 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心理处方】
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要纠正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 兴趣培养法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认知。要求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应使其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是一种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宇宙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奇趣欢乐的道路上旅行,这样才能充满生活乐趣和前进的动力。
(2)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
(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内容有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
> 自我调适法
分裂型人格常从童年期形成就维持一生,很少改变,而且各种表现比较稳定,不易发生衰退。迄今无特殊药物治疗这种病态人格。不过有分裂型人格的人智力尚属良好,有的人还能获得杰出成就,中外一些艺术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属分裂型人格。因此,有这种人格症状的人不要自卑,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人格缺陷,注意多与他人接触,不要老是担心会被人耻笑或误解;要尽量轻松愉快地与人谈话、交往,在与人交往中跟他人相互了解,争取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用友谊来取代孤独。别人由于你给予他的帮助而称赞你,这是有助于帮助你摆脱和克服自卑、怯懦,增强成功感和自信心的。此外,必须摒弃遗传决定论、女不如男和宿命论的观点,努力实践奋斗,以勤补拙。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至理名言。只要选准适合自己特长和条件的奋斗方向,经过自己努力,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另外还可以通过饲养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来激发生活的情趣,实现自我满足感和改善其冷漠的心态。
3、反社会者——不做悖德狂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专家诊断】
根据犯罪学的研究,任何犯罪都有切实的利益目的:涉及财产的犯罪目的是钱财,性侵犯的犯罪目的是发泄性欲,情杀和仇杀的目的是缓解内心无法解开的情结。理智的罪犯就像精明的商人一样,会计算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对盗窃一只袜子的窃贼判处死刑,那么所有的小偷都会转行成为诈骗犯。不过有一种人,他的犯罪似乎没有什么犯罪动机,恐怕连罪犯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干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1835年,德国心理学家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moralinsanity)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也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这个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反社会型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30%~60%的人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如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一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者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
患者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30岁以后,大约有30%一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者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人,其一,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羞愧心理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控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衷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心理处方】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长期形成的产物,改变起来相当困难。因为多数患者不主动求治,所以一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疗效甚差。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在儿童、少年期一般都有品行障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儿童、少年的品行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让儿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不能光享受,还应履行义务和责任。
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儿童、少年的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进行教育、批评,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包庇纵容,以免酿成恶果。
4、表演者——给行为加点理性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专家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