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下艮上)
【原文】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译】
艮卦象征抑止,抑止于背部,看不见自身,行走在庭院中两两相背,更看不见整个人,没有灾祸。
《彖》解释道:艮,抑止之意。该止的时候就止,该行的时候就行。不论是行还是止,都要适当而不丧失时机,如此则抑止的道理自然就会光辉灿烂。“艮其(止)背”,止于他的处所;相应的上下爻刚柔相敌对,不是一刚一柔的相助,所以“不获其身”,好比一座大宅院没人住,没人用,但无灾祸。
《象》解释道:两山并立,象征“止”;君子因此所思所虑也抑止在适当的场合,不超越本位。
【智慧解读】
动极生静,震极艮止。艮卦由震卦转来,它反应的是事物经过大震荡之后又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艮卦是由单卦的两个艮卦组成,它是一阳爻居于两阴爻之上,阳爻主动,阴爻主静。二阴在下不动,一阳在上想动也动不了。所以,从爻象上看,艮卦反应的是静止的意思。艮又为山,两山相叠,其象也是止而不动。所以,从卦形上看,艮卦反应的也是静止的意思。但是,从卦辞分析,这种“止”也不是单纯的止,而是止于止是止,止于行也是止。这就是说,不论是行还是止,都要掌握适当而不失时机。它告诫人们:某种思想或行为是错误的,一经发现,就要立即停止,某种思想或行为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止”于这种思想或行为上。
【原文】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译】
初六,开始就抑止其脚,这样就不会受害,而且将有利于长久坚守正道。
《象》解释道:开始就抑止其脚,未违正道。
【智慧解读】
“初六”以阴柔而居阳位,本不得位,且居于艮卦之下,有大山压顶之象。但是正如爻辞所说,“初六”知道不可为,就稳住脚趾,只要脚趾不动,就迈不出步伐。所以,它仍不失其正,并且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告诉我们:在知道事情不可为的最初阶段,就要“止”而不能行,把不当的行为抑止于萌芽阶段,否则,一旦行为产生,再去抑止纠正,那就会事倍功半,以致无法挽回。
【原文】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违听也。
【译】
六二,抑制小腿肚的运动(使之不能自主),既然无法拯救别人,只好随别人行止,自然心中不会快乐。
《象》解释道:“六二”无法拯救别人,只好随着别人行动或抑止,这是因为别人不听从“六二”。
【智慧解读】
“六二”处于艮卦之下体,与上体“六五”不成对应的关系。同时又受到“九三”的制约,虽然它柔中得正,但是山阻水隔,没有一点儿主动权。就像人的小腿被抑制一样,当行不能行,当止不能止,只好随别人的行止了。此爻提示我们:在客观环境限制我们有所作为的时候,不能过分强求。
【原文】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译】
九三,抑止在腰胯之处,致使联结上下人体的结合部断裂开来,十分危险,如同烈火烧灼他的心一样。
《象》解释道:抑止在腰胯之处,说明“九三”此时的危险像烈火烧灼他的心一样。
【智慧解读】
“九三”是艮卦下体的主爻,它的上下爻都是阴爻,又处于水险“坎”中,因此不得动弹。而“九三”以阳爻得阳位,是为阳刚得位,该动不该止,因此处境危艰。正如爻辞所说,被抑止在腰胯之处,人的上下体结合部断裂,必然是十分危险,一定有钻心之痛!此爻提示我们:在事情发展到关键的时刻,一定要讲究进退,该进取则一定不能停滞不前。
【原文】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译】
六四,抑止自己全身不使妄动,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抑止自己全身不使妄动,说明“六四”能自己抑止自己,司守本位。
【智慧解读】
“六四”阴爻居阴位,位得其正。虽然没有中和之德,却能心静身安。它处于艮卦的上体,所以在抑止的时候,不再是止于一点,而是止于全身。正如爻辞所说,止于全身而不使妄动是没有灾祸的。此爻提示我们;只要善于控制自己,反躬修身,就能够平安无事。
【原文】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译】
六五,抑止自己之口不使妄说,说话很有条理,悔恨自当消亡。
《象》解释道:抑止自己之口不使妄说,说明“六五”能有中和之德。
【智慧解读】
“六五”以阴爻居阳位,居位不当,但“六五”得中,又有它上面的阳爻相和,是有中和之德。同时它居于震之上,艮之中,已远离震源又快到山顶,所以爻辞说,只要抑止自己之口而不使妄说,悔恨就会自行消除,很快就会获得吉祥的。此爻提示我们:在生活中,说话必定要有根据,不可妄言。
【原文】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译】
上九,抑止得更加敦厚笃实,吉祥。
《象》解释道:抑止得更加敦厚笃实而获得吉祥,这说明“上九”能够具有敦厚笃实的品质从而将抑止保持到最后。
【智慧解读】
“上九”以阳刚处艮卦之极,高山之巅,本有物极必反之象,即由艮止而放纵。但是“上九”具有敦厚笃实的品质,能够知足知止,它将抑止保持到最后,从而获得大吉大利。从“初六”止于趾,“六四”止于身,“六五”慎止于口,到“上九”止于顶,说明行事做人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尤其是到最后关头。
【经典例说】
当止即止,韬晦之计
进退的学问在《孙子兵法》中有述:“不以进为进,不以退为退,进中可退,退中可进。”兵法亦可以用于处世为人,曾国藩对此别有体悟。他说:审时度势,知进知退,应是造就人生进取的要件。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双慧眼、一种信念和一腔知识和学问。他的这种进退之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特别在人生的关键时候,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做到以藏代露、以退为进。此等智慧,决定了曾国藩为“中兴之臣”。
曾国藩认为大凡人在初创崛起之时,不可无勇,不可以求平、求稳,而在成功得势的时候才可以求淡、求平、求退。这也是人生进退的一种成功学问。
在曾国藩兄弟满门封侯,大功告成之日,本该是静思谦退,保泰持盈的时候,而这时,偏偏有些人在势盛之时,头脑发热,让欲望的火焰障住了双眼,总想再越雷池一步。当时风行一时的“劝进”浪潮,着实给曾国藩出了一道难题。
有一则笔记是曾国藩的一位朱幕府所记南京城攻破后湘军秘闻:当曾国藩攻破南京城,宣布太平天国覆亡。曾国藩进入残破不堪的南京城后,全城余烬未熄,颓垣败瓦,满目荒凉,惨不忍睹。一天晚上,约11点钟,曾国藩亲审李秀成后,进入卧室小憩,湘军的高级将领约有30余人忽然云集大厅,请见大帅。中军向曾国藩报告,曾国藩即问九帅有没有来(九帅即其弟曾国荃),中军回答未见九帅,曾国藩即令立即召见曾国荃。曾国荃是攻破南京的主将,这天刚好生病,可是主帅召唤,也只好抱病来见。曾国藩听到曾国荃已到,才整装步入大厅,众将肃立,曾国藩态度很严肃,令大家就座,也不问众将来意,众将见主帅表情如此,也不敢出声。如此相对片刻,曾国藩乃命随员去拿纸笔,随员进以簿书纸,曾国藩命换最好的大红纸,就案挥笔写了一副对联,掷笔起身,一语不发,从容退人后室。众将莫之所措,屏息良久。曾国荃乃趋至书案前,见曾国藩写了14个大字,分两行上下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荃读此联时,起初好像很激动,接着有点凄然,最后则是惶然。众将围在曾国荃之后,观读联语,有点头的,有摇头的,有叹气的,有热泪盈眶的,各式各样表情不一,然后曾国荃用黯然的声调对大家宣布说:“大家不要再讲什么了,这件事今后万万不可再提,有任何枝节,我曾九一人担当好了。”
这一段笔记显示了南京城破后湘军确有拥立曾国藩为帝的一幕,可是这种非常之举是成则为王、败则诛杀九族的危险举动。所以谁也不敢明言说出口。曾国藩明知众将来意,也不说破,只用十四字联语作答,相互之间都不点破。
其实,早在安庆战役后,曾国藩部将即有劝进之说,而胡林翼、左宗棠都属于劝进派。劝进最力的是王闽运、郭嵩焘、李元度。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欲以盛筵相贺,但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于是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为:
王侯无种;
帝王有真。
曾国藩见后立即将其撕毁,并斥责了李元度。在《曾国藩日记》中也有多处诫勉李元度慎审的记载,虽不明记,但大体也是这件事。曾国藩死后,李元度曾哭之,并赋诗一首,其中有“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句,潜台词仍是这件事。
一次,曾国藩寿诞,胡林翼送曾国藩一联,联说:
用霹雳手段;
显菩萨心肠!
曾国藩最初对胡联大为赞赏,但胡告别时,又遗一小条在桌几上,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见之,惶恐无言,将纸条悄悄地撕个粉碎。
左宗棠也曾做一联,联说: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左宗棠写好这一联后,便派专差送给胡林翼,并请代转曾国藩,胡林翼读到“似可问焉”四个字后,心中明白,加封转给了曾国藩。曾阅后,乃将下联的“似”字用笔改为“未”字,又原封退还胡。胡见到曾的修改,乃在笺末大批八个字:“一似一未,我何词费!”曾国藩改了左宗棠下联的一个字,其含意就完全变了,成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所以胡林翼有“我何词费”的叹气。一问一答,一取一拒。
曾国藩的门生彭玉麟,在他署理安徽巡抚、力克安庆后.曾遣人往迎曾国藩,在曾国藩所乘的坐船还未登岸之时,彭玉麟便遣一名心腹差弁,将一封口严密的信送上船来,于是曾国藩便拿着信来到了后舱。但展开信后,见信上并无上下称谓,只有彭玉麟亲笔所写的十二个字:
东南半壁无主:
老师岂有意乎?
这时后舱里只有曾国藩的亲信倪人皑,他也看到了这“大逆不道”的12个字,同时见曾国藩面色立变,并急不择言地说:
“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的字)他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
接着,曾国藩便将信纸搓成一团,咽到了肚里。
当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达开也曾提醒他,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曾国藩默然不应。
曾国藩熟读儒家经典,是晚清有名的理学家,在关键时刻,是进是退?何去何从?他还是看得非常清楚的。他坚拒纵横家王闽运劝其称帝的事,尤能反映曾国藩的品格特征和处世风格。
王闾运是湖南湘潭人,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但他通经在于致用,他的致用是将经与术结合起来。术是权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手段,所谓纵横之术。王闽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人成帝王之业。
王阊运的这种抱负因太平军起义的爆发而更趋强烈了。起义军入湘后,曾国藩奉清政府之命帮办湖南团练,组织湘军与起义军为敌。王闽运曾多次上书言事,得到了曾的重视。后虽因身系独子,未能从军,但从此与湘军将帅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在太平天国存在期间,他曾三度至曾国藩驻地探视,并参与谋划。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王闿运劝曾国藩自立不成。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再入曾府,仍喋喋而谈,其意也是“彼可取而代之”的意思,但曾国藩却正襟危坐,以食指蘸杯中茶汁,在几上点点划划。不多时,曾起立更衣,王闽运便站起窃视几上,只见上面依稀有个“妄”字。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此时的曾国藩正准备北上“剿捻”。一见王闿运到来.极为高兴,但因有了前两次“劝进”,曾国藩自然有所警惕。但王闽运这次却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只是与曾国藩讨论学问。但到后来,曾国藩还是听出了王闿运的弦外之音。原来还是让他做曹操!但曾国藩这次倒也平静,故作不知。王闽运自知他的帝王之术再无实现的机会,颇为沮丧。只得悻悻而归。
三次纵横计不就,王闽运对曾国藩的看法大为改变。说曾国藩再次出山已“变节为巽顺”,虽功成名就,但“避事”不敢担当。直到晚年,王闿运已经历了清亡、袁世凯复辟败亡等重大的历史事变,才对曾国藩当初不自立为帝的看法有了改变。自惭形秽,并书一联曰:“花鸟总知春浩荡。江山为助意纵横。”书毕,对身边的人说:“吾不敢著墨文正联上,以重污文正。另书此,纪文正之大,且以志吾过。”
王闽运对曾国藩的霸才悔过。对曾国藩恪守名份的行为赞叹不已,这说明曾国藩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为人之道的确是精深的。
【大师讲评】
识时务者为俊杰。曾国藩功成身退,德泽后世,如果当初听了属下之意,背叛朝廷,另立为王,带来的或许是国家的战乱和百姓的涂炭。他深知,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他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所欲为,最后吃亏的只是他自己。
人生在世,时空在变,世态也在变,因此人们一定都经历过或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境遇,而每一种境遇的抉择,往往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以后的命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依然是今天人们的行为准则。
上艮下艮,如两山重叠,静止不动。以此象征抑制邪欲之理。
本卦以山为象,讲的范围比较广,但其所揭示的基本道理是对事物和时势的一种认识,讲的是君子要自我抑止内心的邪欲和私欲,思虑不要超越本位.心无旁骛。我们知道物欲太盛会使一个人的灵魂变态,永不知足,在精神上也永无宁日,不会快乐。人生的欲望越小,才会越幸福,不属于自己的身外之物,切记不要强留。
一个人是无法去选择自己的出身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贫困时要有愈挫愈奋的精神和久而弥坚的意志,不要感叹上天的不公,也不要顾影自怜。“安贫乐道,恬于进取。”很多人不是因为知足而贫穷,而是因为不知足而贪心。富贵的人如果不懂得谦让三分,这种富贵也难以长久。
孔子称赞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一生虽然贫穷,但他并没有受制于贫穷。真正的贤者懂得如何去安于贫穷,奋而进取。富贵的人也要注意自我的修养,否则,在世俗的阿谀奉承和赞扬声中,就会迷失自我,甚至恃富而骄,盛气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