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记住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对自己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生的富贵与否,也许前世有定数,但那根本不重要。富贵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但是一个人的学问和人格却操之在我。多学一分,知识便多增长一分。何况富贵无常,得失难以预料!今天你还是一个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也许明天就沦落为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而学识却并不如此,只要学习,终有收获。
【智慧金言】
对一个人来说,人生的不朽,不是显赫的家世、高官厚禄,而是对学问、理想、人格、道德的执著追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达于至善,古人云:“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学者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只要我们能够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探寻到无尽的宝藏。
勤学好问无一苟且
读书是一门学问。读书的质量不取决于人的天资高低,而取决于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要做到勤学、好问、善思。
首先说是“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古人的学习观。不可否认,人们的天赋资质是有高低差异的,但“勤能补拙”却不容否认。正如高尔基所说: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
不辞劳苦地勤奋学习,是人们向科学进步、登攀、攻关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的公开秘诀。
其次是“好问”。顾名思义“学问”,“学”与“问”是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十分赞赏“每事问”的精神。老教育家陶行知主张“见疑有问”,他说: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好问是人们追求哲理的武器,也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孔子就曾向苌弘请教音乐,向老聃问礼。“问”是“知”的前提,“耻不知而不问,终于不知而已;以为不知而必求之,终能知之矣”。因此,问是读书释疑的钥匙、求知的妙道。
再次是“善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学源于思”,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才会释疑解难,增长学识,有所建树。忠厚是人立身处世之本。人走上社会,立身为业,不要嫌自己家庭出身的贫穷低微。只要为人忠实淳厚,做事稳重踏实,所作所为没有一丝一毫背信弃义之处,便能得到家乡父老的赞赏和器重,成为众人效法的榜样。一个人难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或富贵优越,或贫贱穷困,或书香门第,这都是前缘所定、不可择从的。但一个人却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确定立身为人的信念和成事立业的志向,或忠实厚道,或投机取巧,或谨严行事,或举端不轨等。
只有以忠实谨行为本,才是人生道路的正途。忠实谨行不是为了得到乡亲邻里的褒扬,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作为人生价值的所在,作为实现和升华人生的需要。“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王梵志诗,见《全唐诗补逸》卷2)做人贵在诚挚守信,具有这种高尚的品德,比拥有黄金要更加珍贵。诚实守信,是立身创业之本,谨行慎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
【智慧金言】
古人云:“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逊志斋集·慎斋箴》)也就是说,人在立身创业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审慎行事,才能获得成功,而放纵任性就会导致失败。审慎谨行,并非个性的自我抑制,放纵也不等于敢做敢为。人生价值不是孤立的我行我素的结果,它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体现,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
事不能“私”处书不能代读
事不能“私”处,“私”处必有非;书不能代读,代读非学问。因此,处理事情要多替别人着想,读书求知则要靠自己切实用功。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处理都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精神生活方面,人离开社会都很难“独立为生”。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处理的社会性。就某一件事而言,“我”可以是处事的主体,但它绝不可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我”必然要与“你”或“他”发生物质的、精神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唯我”必然排他,“全己”必会损人。
事实上,有的人在利益关系上,往往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人在对待婚姻恋爱问题上,一味追求个人的幸福甜美,就已经把辛酸苦果强加于他人;有的人以我为中心,精心设计自我的蓝图,也就踩在了别人的肩膀上。
这样的人是狭隘猥琐、私欲膨胀,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不仅将成为精神上自我萎缩的乞丐,而且在长远利益上是吝小亏大,窘迫无支的。可见,欲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就应在时时处处事事首先想到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予他人。
事可托人代劳,过可为人代受;障可求人代除,难可攀援同当;河可借舟泛过,桥可为人架起,但唯有书,既不可为人代读,也不可让人代读。因为:其一,读书是在“读志”。志不能托人代立,诚然书不能托人代读。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志向与毅力交织的艰苦劳作,业有所为必读书,读有所成必苦攻。苏秦的“刺股”励学,匡衡的“凿壁”借光,车胤的“囊萤”夜学,孙康冬夜“映雪”,司马光“警枕”苦读,等等,都说明,没有自我顽强拼搏的意志,坚忍不拔的奋战精神,是不可能读好书的。
其次,读书是在“读心”。心不能让人代使,故书也不能让人代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读书,只面壁思索,思的只有壁面而已;而只读书,不思考,也只能得几个字形符号罢了,不可能把知识变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有的人藏书颇丰,但自己不读,那便不是自己手中的书;读了不思考,也不是自己心里的书。
【智慧金言】
读书必须立其志、用其心、尽其力,才能有所立、有所成、有所为。
读圣贤书明圣贤理
人生的乐趣,莫过于与朋友交往共游;人生的明智,莫过于对圣贤言语的体味领悟。然而,怎样与朋友交游才能受益得利?怎样才算真正体味和领悟圣贤言语的妙道真经呢?这确是值得深思。
“人”字的结构,看上去就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支撑。没有人际的交往,就没有人类的共同生活;没有了朋友之间的交游,也就没有了人生的乐趣。“世界像个小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然而,朋友之间的交往,总是既诱之有乐,又说之有惑。说诱之有乐,是因为善于交友,取友之长,戒友之短,才能增进友谊,获得智慧,生发动力,不断前进,从而体验到人生乐观向上的志趣。说之以惑,是因为不善交友,是非不辨,则曲直一径,扑朔迷离,沆瀣一气,最终酿成苦果,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古人云:“结交需择善,非识莫与心。”明代学者苏浚曾将朋友分为四类:一类是“道义相砥,过失相畏”的畏友;一类是“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密友;一类是“甘苦如饴,游戏正道”的昵友;一类是“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贼友。由此可见,“畏友”可敬可畏,“密友”可亲可信,而“昵友”则需避,“贼友”则需防。
即使是“畏友”、“密友”,也各有其长短。与之交往,也不能一味游闲玩乐;而应在言行举止中,观其优长而取之,察其所短而戒之,以使自己做到在效优中升华,在戒短中扬长。
先圣先贤是不见面的最亲善的朋友,是谆教无声的师长。然而,对于先贤们的言语教诲,如果只是口诵心唯,而不将之付诸实践,那只能说是空对良言、愧对圣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魏源所著《古微堂集·默觚》里有这样一段话:“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里就表明了学以致用,以行为本的道理,正如墨子所说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事实正是这样,死读书不如不读书。一个死啃书本而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绝缘的人,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毫无用处。“口能言黑白,目不辨青黄”的书呆子,仅能有一点微不足道的谈资,而不可能有什么谋事成就的本领。
【智慧金言】
清代学者颜元说得好:“譬之学琴乎?故日以讲读为求道之功,相隔千里也。”这又说明,脱离实践的读书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只有一方面注意在实践中深化知识,使之成为充满活力、随时可取的潜在智能,一方面注意根据实践的需要和现实的变化而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达到真正掌握知识,把知识转化为力量的目的。因此,读圣贤书,功夫在书外;明圣贤理,妙道在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