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20026000000035

第35章 让假期过得更有意义(2)

整整两个月的假期,安排一定比例的时间进行弱项学科的补习、兴趣与特长的培养,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意见,往往假期一开始就直接替孩子报名上各类补习班和兴趣班,结果导致孩子的反感和抵触,效果并不理想。

其实,不管孩子的年龄大小,都有自己的想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最为了解,因此,我们建议所有的家长民主的跟孩子探讨假期学习安排,尊重孩子的意见,并合理进行引导,在孩子理解并同意的情况下,再决定报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对于暑期学习的抵触情绪,才能化被动接受安排为主动选择学习,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合理组织假期活动。

假期除了学习以外,适当的休闲、娱乐、放松是必须的,但是孩子放假,绝大多数家长不放假,如何安排假期活动呢?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不同程度的“授权”,年龄越大授权越大,让孩子自主安排暑期活动,家长尽量帮助孩子实现其合理的想法。

比如,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正常的社交,并给孩子一些建议,协助孩子搞好家庭小聚会。如果孩子要跟其他同学一起出去游玩,家长不要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拒绝,而应该提醒孩子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如何面对突发事件等,并鼓励孩子接触社会,与同学一起活动。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最好有成人陪同。

加强假期情感交流。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放假,甚至希望学校不要放假。其实,不管学校是否放假,家长都必须跟孩子有一定的交流时间,特别是情感的交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能替代父母的地位和父母的独特教育作用。

假期间,孩子突然从学校集体生活转入家庭独自生活,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建议所有的父母抽更多的时间,用来与孩子交流,与孩子一起活动、学习、锻炼、旅游等。让孩子深切体会父母的关爱,体验家庭的亲情,减少孤独感,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从而健康的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家庭观、伦理观和亲情观。

愿所有的父母能安排好自己与孩子共同的假期,当你烦恼时,想想你也曾经是学生,你也曾经是儿女,你也曾经有假期……你也许就能更好的和孩子沟通并安排假期问题。

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放假期间,由于长时间在家待着的缘故,一些孩子出现了害羞、不愿和别的小朋友交往或者不爱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玩等情况怎么办呢?

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不可以代劳。

有许多父母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这是不现实的。这既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计地哄孩子或忙着帮孩子解决困难,而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2,鼓励要多于批评。

孩子缺乏社交经验,交往中遭遇挫折是难免的。父母不应嘲笑孩子笨,或责怪孩子这错那错。父母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并在克服困难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3,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父母应引导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并想办法克服困难。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父母应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造成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4,帮助孩子加强社交的目的性、计划性。

孩子在同别人交往时常常是无目的、无计划的。父母可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识地提醒他,设想交往的过程及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适当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对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教会孩子正确地面对交际交往,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适应社会,生活愉快,都非常重要,千万不可忽视。

假期,教孩子“亲近”什么?

假期到来,孩子的时间顿时充足起来。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既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

那么,家长又打算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呢?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期末考试没考好,便打算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去补课;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早日完成艺术考级,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去培训;还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准备把孩子“关”在家里……

亲近自然,陶冶情操。

“在决定是否送孩子去补习班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慎重!”一位小学校长说。他认为,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负担本就不轻,如果假期再送孩子去补习班,容易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堂。”他建议,家长应利用假期让孩子多亲近自然,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另一位小学校长认为,让孩子亲近自然,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深远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培养孩子认知能力和意识都有好处。

亲近家人,培养爱心。

假期里,孩子应多与家人亲近。不少学生都说父母与他们的交流很少,虽然与家人天天见面,但他们却因为缺乏交流而感觉到与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有家长表示,由于自己平时工作太忙,很少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时候是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分数。

有的家长说,孩子放学一回家就钻进自己的房间写作业,等饭做好了就来吃饭,吃完后又继续学习,然后睡觉,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发现孩子已经长这么大了,做父母的却不知道他的心里有些什么想法。采访中,许多家长都承认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太少了。

交流和沟通的缺乏,导致不少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正如一位家长说的,由于孩子与家人缺少亲近,从而造成了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存在障碍,因此一些孩子缺少爱心,对父母缺乏理解。一些中小学教师建议,家长应利用假期让孩子多与家人亲近,父母与孩子应多接触和多了解,共同参与一些家务活动,共同完成一些双方确定的计划,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从而培养孩子的爱心。

亲近生活,开阔视野。

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条件较为优越,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缺乏勤俭节约意识,爱与同伴相互攀比,由于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还养成了自私的性格。

把孩子送到乡下的亲戚家里,亲戚家有一个同龄的孩子,他们可以相互交朋友,让他体验一下农村孩子的生活,让他感受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这样对他的成长会有好处。通过在农村度过一个假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

一些教师建议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比如让城里的孩子到农村去生活,让农村的孩子走进城市,相互间交朋友,互相学习。

亲近书籍,增长知识。

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孩子还应该抽些时间多读些好书。有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语言枯燥、内容空泛、叙述不畅,这与学生读书太少有关,家长不妨利用假期时间,多让小学生读些好书,增长知识,充实自我。

阅读课外书不仅能使小学生增长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亲近书籍,让好书成为小学生的“朋友”。家长切莫为了省事,在假期把孩子“关”在家里,让他们成为“电视人”。电视看多了,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容易使他们上瘾,沉迷于电视。家长应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要保证他们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