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民主权
在强权控制下长大的孩子,不是在压迫中沉默,就是在压迫中爆发。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绝对不是孩子的司令,所以,不能强制要求孩子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
只有那些想把孩子培养成机器的父母,才会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一言堂"的结果,不是和谐,而是更大的矛盾。孩子表面上是听话了,实际上心里却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一旦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反抗了,那么亲子关系就会破裂。
春茗是我的发小,我们在一个胡同里长大。他一生最崇拜的人是他的爸爸,最痛恨的人,也是他的爸爸。
春茗的爸爸是一名司令官,我很小的时候,特别羡慕春茗有一个军人爸爸,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酷毙了"。当然,军人爸爸也是春茗向我们炫耀的资本。春茗以爸爸为榜样,事事学着爸爸的样子,一丝不苟,端端正正。我和其他几个发小嫉妒得牙酸。
初中后,春茗一改往日的心境,开始说他爸爸的坏话。他说他爸爸喜欢强权,家里不能有第二种声音,否则就会勃然大怒。我不能原谅他对那么好的人亵渎,还为此擂过他一拳。春茗气愤地回了我一拳,说:"你没有经历过,你就没有发言权。"
"所有的父母都要教导孩子,这是正常的事情。让你一说,却成了强权。那按你说的,父母都不管孩子才好?"我问他。
"好,我问你,你知道我将来想要做什么不?"
"知道,你想成为一名诗人。"
"没错,可是你知道我爸怎么说我吗?做诗人,想什么呢?你的命运就是做一名军人。你没有选择。"
"做军人很好啊,要是我爸让我进部队,我得一蹦三尺高。"
"问题是我不喜欢。打个比方,以你这个体格,能在一部话剧里扮演公主吗?"
"开玩笑,有这么魁梧的公主吗?"
"就是,我怎么能接受我无法完成的角色呢?"
这些话,我当时似懂非懂。
春茗在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军校,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不是变得特别精神,而是变得特别颓废。我这时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强权。
强权控制下的教育,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不自由感,孩子自然会产生抗拒,不是伤害父母,就是伤害自己。
桐桐现在很喜欢评论时事,虽然大多是人云亦云,但我喜欢她这样做。
那天,桐桐对药××一案发表看法:"爸爸,我听新闻阿姨说,药××的爸爸对他太严厉了,他爸想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这才让他对他爸产生了仇恨。你可别这样,我不想恨你。"
听着桐桐稚嫩的声音说出这样的大道理来,妻子忍俊不禁,她问道:"那爸爸做了什么,你会恨爸爸?"
"我想想,就有一件事,我恨过爸爸。"
"哪件?"我一听,很紧张。
"就是我放在书桌上的纸条被你收进了垃圾桶。你怎么可以不经过我的同意呢?这是暴力,你知道吗?"
我连忙悉心认错。桐桐潇洒地摆摆手说:"认错态度好,原谅你了。"妻子在旁边哈哈大笑。
当父母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说话的民主权,那么孩子就会忘掉父母无意间对自己的伤害,并愿意和父母保持亲密关系。
我到北京一所中学做演讲时,有一位妈妈问我:"请问成老师,我怎样才能让我的儿子乖乖地听话?"我对她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你能保证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吗?如果不对,那是不是误了孩子?"
那位妈妈听了,愣了半天,才说:"也是啊。我无法保证我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另一位妈妈也加入了话题讨论中,她说:"成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我总觉得现在的父母,就喜欢拿自己的模具来套孩子,像个工匠,对孩子一通削削砍砍,使孩子残缺不全。"
我说:"是啊,孩子又不是木头,为啥要乖乖地任凭父母削砍呢?父母太强势,必然要遭到孩子的反抗。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不敢反抗,可是到了青春期肯定会突然爆发,并一发而不可收。"
提问题的那位妈妈连忙说:"那你说,我说得对,他也不听,怎么办呢?"我问她:"你总是以命令的口吻来和他说话吗?"那位妈妈想了想,不是很肯定地说:"没有吧,我只是说:小慧,你不要这样,这样不好。"
"这就是命令啊。即使没有进入青春期,孩子也不希望自己总是被命令,显得他没有任何作为。你为啥不这样说:小慧,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和孩子商量着说话,就等于让孩子自己进行反思。"
"我明白了。你是说,这样做,孩子就不会想着和我对抗,而是专心想问题本身了。是不?"那位妈妈问道。我点点头。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考虑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民主权,而不是强权压迫,让孩子唯命是从。压迫和反抗,两者之间从来就不能和平共处。
成老师心语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自由意志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强权下成长的孩子,自由意志受到摧残,孩子变得不自信、逆反,而又没有上进心。孩子的全部身心都在进行反抗,反而疏忽了学习和成长,这又会成为强权父母的打击点。至此,亲子关系成了打击和反抗关系,并会形成恶性循环。
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你应该适当为自己减负,给孩子留出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孩子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会度过快乐的童年,这是奠定幸福一生的基础。
有位朋友是一所学校里的班主任,他说前段时间,学校让老师把班级里学生在校外报辅导班的情况统计一下。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才发现现在的孩子那么忙。
他班上有个孩子,报了三个辅导班:奥数、钢琴、新概念英语。朋友说他知道后,心情很复杂,既有欣喜,也有同情。那时,他也突然记起曾有个孩子给他留过一张纸条:老师,您能少布置点作业吗?我没时间做。他现在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每天在学校里,要认真学习必修课,课下还要做家庭作业。而你,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还为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不可否认,有的孩子确实是想通过培训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更多的孩子,是迫于无奈,甚至在一次习作中,一个学生惊呼道:"我哪里还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啊?我完全成了时间的傀儡!"
这让我记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的自己每天都在轻松和快乐中度过,上学、放学,很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作业、无忧无虑的假期……
记得当时,我们班上有位同学,他家里有架漂亮的钢琴,我们都很羡慕他。可是他好像并不这样认为,他说,他一点也不喜欢弹钢琴,现在一接触到琴键,他的手指就变得僵硬。没办法,家里给他买了,他不想辜负大人对自己的期望,只能违心地将其作为自己的兴趣了。
他没有时间和我们一起踢球,一起捅马蜂窝,一起听老爷爷讲故事……自然也就错过了很多童年的乐趣。偶尔,我们邀请他和我们一起玩,他说:"我哪有时间?回家就要练琴。"说得很落寞。后来,我们满心以为,他会成为著名的钢琴家,可是,他却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而被机会挡在门外。
占据孩子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得到的,也并不是你最初所想的,这不得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和悲哀。
上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为人父母的我们不自觉地会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孩子长大后,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呢。所以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着手培养他们,免得和现在的我一样,什么技能都没有,单位如果让下岗,咱肯定是最先被考虑的。"
"可不是嘛,我家孩子报了奥数班,最初我也觉得孩子没必要学那个,可是,我一看培训班门前前来送孩子的和咨询的家长,我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也不想打孩子时间的主意,可是真是没办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功利心很重的你,在社会上承受压力,于是,你也将这种压力传达给你的孩子。你为孩子选择培训班,将孩子看电视、写作业、睡觉的时间挤占得满满的。
你也许没有想过,这样做的效果好吗?孩子会按照你的想法和安排发展吗?有的孩子惧于你的权威,可能会听你的。但即使孩子听你的,他的内心还是会很抵触。这样容易造成你和孩子之间关系的紧张。
刚上初中那会儿,我喜欢在晚上睡觉之前做作业,而不是放学回家后立即写作业。最初,妈妈不理解,觉得我是在偷懒,她还是希望我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再吃饭,然后睡觉。
妈妈的严肃语气最初让我没法反抗,只好按照她说的那样做。可是,事实表明,我按照妈妈的安排去做,不仅作业质量不高,而且对知识的记忆也不牢固,远没有按照我自己的打算那样有效。
一天晚饭后,我主动找妈妈,说:"妈妈,您让我自己安排时间吧,您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效果比较好,那您就让我自己安排,好吗?"
因为我给妈妈下了保证,所以,妈妈答应了我。我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作业,看书……妈妈不再参与管理我的时间。半个月之后的考试,我的名次在班上也上升了。这下,妈妈才放心。我的成绩不错,家里的气氛也轻松了很多,充满了欢声笑语。我的读书生活也变得快乐起来。
成老师心语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对孩子要解放头脑、双手、眼、嘴、空间、时间。实质就是要求给孩子多一些自由。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则是首当其冲的。
你应该适当为自己减负,给孩子留出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孩子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会度过快乐的童年,这是奠定幸福一生的基础。
给孩子发表言论的权利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无论面对什么事情,父母都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嘲笑孩子。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过于教条,只给孩子规则。让孩子做好自己,还要能让孩子睁眼看社会,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因为即使你不这么做,孩子也得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也得服从于这个社会。
桐桐是一个管事精。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学会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句话,就身体力行起来。
那天,桐桐和奶奶去买菜,在小区里的收废品处,碰到两个人在吵架,一个是小区里的住户,一个是小区里外来的收废品的。
住户把自己的废旧电脑给卖了,可是收废品的刚走一会儿,住户就后悔了,他立马去追赶收废品的。可收废品的已经把那电脑拆了,把好的零配件装在了自己的机子上。
住户仗着自己是本地人,有点欺人,非要收废品的人赔,还要搬走那台新修好的机子。收废品的很生气,说:"我都已经付钱了,我又不是抢的,你怎么这么不讲理呢?"
住户很蛮横地说:"说我不讲理,我就真不讲理了。我的东西,我有权利支配它,你要是不给,我就有资格搬走这台新的。告诉你小子,你要是不给,我叫你明早就从这里消失。"
明摆着,这是欺负人的事,桐桐看着看着就生起气来,她就走上前去,拽了拽那个住户的衣服,说:"叔叔,讲文明懂礼貌。你不能做坏人。"
桐桐奶奶一看吓坏了,她本性善良,不愿意惹事,赶紧拉着桐桐走,但桐桐却好不甘心,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晚上回来,桐桐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非常害怕小女孩在外面管事时遇到伤害,但是还是肯定了她的这种做法。
孩子的眼睛有时候比大人还雪亮,因为大人常常被懦弱和世故蒙蔽了双眼。我们既要保护孩子的安全,也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博友聚会的时候,"将军二世"讲了他和儿子的事情。
"将军二世"和儿子一起去看一个亲子表演,演员里有一个是当时很著名的演员。在进入剧场的大厅时,"将军二世"和儿子看到了那位著名的演员。
很多人都蜂拥过去,让那位演员给自己签名,"将军二世"的儿子也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他们很靠后。"将军二世"只好把儿子举过头顶,让他越过人群和那位演员说话。
那位演员很快就看到了"将军二世"的儿子,还主动问他问题:"你喜欢我表演的节目吗?"
"将军二世"的儿子在看到那位演员的时候,非常兴奋,因此,"将军二世"以为,儿子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喜欢。"
谁知儿子却说:"不太喜欢。我觉得你的声音有点假,要是声音再真点就好了。"
那位演员非常尴尬,一旁的工作人员连忙打圆场,说演员要上台了,得回去准备了,然后就前呼后拥着走了进去。
"将军二世"说,听了儿子的话,他比那位演员还尴尬,等到演员一走,他将儿子放下来,训斥道:"你怎么这么不会说话?说什么不好,偏偏说人家声音不好听。不好听你还天天听?"
儿子被"将军二世"训哭了,不愿意再进剧场。"将军二世"想了想,觉得自己有点过了。
所谓童言无忌。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多长几个心眼,别傻呵呵的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其实纯真是做孩子的幸福,也是孩子的最大资本,干吗要排斥孩子说真话呢?
我和妻子在商场给桐桐买衣服时,卖衣服的大姐认出了我。她高兴地说:"您今天买什么我都给最低的折扣,就是有一个条件:能否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我问她什么问题,她说,她有个儿子,叫志明,上五年级了,最近和同学一直在名字上较劲,其实这事还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志明和几个对文学感兴趣的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文学社,名字叫春芽。班里一个叫付明时的男生做了社长。志明一直不喜欢这个社长,说他浪得虚名。
文学社开了几期之后,社长就让每个人起一个笔名。付明时和文学社里一个叫张燕的小姑娘起重了,都叫新蕾。在社里公布时,张燕一听重名了,就连忙说自己会改。
志明马上提出异议,他说:"新蕾更像女孩子的名字,要改也应该是社长改。"付明时一时有些下不来台,就没有同意。
志明就对文学社的其他人员说,付明时没有气度,没有才华,他不应该当上社长。付明时一时生气,就打了志明。之后,老师也找志明谈话。
大姐讲了这件事后说:"成老师,我告诉儿子,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呗,管那么多干吗。他天天跟我犟嘴,说他就要说。这两天正闹得凶,还要找校长,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这位大姐并不偏袒自己的儿子,这难能可贵。但是我对她说:"文学社是自由的,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的观点不过于主观就行。"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在外面得罪人,因此,不管孩子的观点是否正确,都以不惹事为原则教育孩子。但即使孩子错了,你也应该让孩子说,只有说出来,被众人检验后,他才能醒悟。
成老师心语
当孩子对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言论时,不管是幼稚的,还是偏执的,抑或是危险的,都应该允许孩子说话。能说话的孩子才有想法,敢说话的孩子才有胆识。但是当孩子说错的时候,父母要负责帮助其纠正;孩子说的话会得罪人,有危险,父母要能够适当地保护孩子。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自己的,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是件美妙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比自己做决定更能唤起孩子的美好感受了。
桐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时,我和妻子便在为她上学的事情奔波了。我们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让桐桐去一个离家远,但是声誉比较好的学校;另一个是选择离家近的这所幼儿园,但是教学条件没有前面提到的那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