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2003300000019

第19章 放手,促使孩子去独立(3)

这样,桐桐知道了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也知道了简单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是我教给桐桐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桐桐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妻子要洗衣服,桐桐跑过来说:"妈妈,你上班太辛苦了,我来帮你洗衣服。"妻子也觉得这是锻炼桐桐自理能力的好机会。

那是桐桐第一次洗衣服,自然还没有掌握洗衣服的要领。妻子在一旁给她指导:"要先将衣服分类,能够水洗、不能够水洗的分开;再将褪色的单独分出来。"还教给她如何放洗衣粉、放多少水等。

在妻子的帮助下,桐桐学会了洗衣服。桐桐还要妻子教她如何做家务。妻子很开心,因为她知道,经过这样的锻炼,即使我和妻子不在家,桐桐也可以照顾自己。

说到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情绪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桐桐很小的时候,我和妻子工作忙,她就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疼爱孩子,把孩子视为"小祖宗",什么事情都顺着桐桐的性子来。桐桐说吃橘子,就不能给她拿苹果。

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桐桐变得蛮横,在别的小朋友那里,也不受欢迎。桐桐快上幼儿园了,我们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才发现她的情绪那么不稳定。

有一次吃饭前,桐桐要吃薯条。如果吃了薯条,吃饭的时候,桐桐就会吃得很少。我和妻子给桐桐讲道理,她就哭闹不停,根本听不进去我和妻子的话。

妻子和我使了个眼色,我们就去餐厅吃饭,只留桐桐一个人在客厅。过了一会儿,桐桐的哭声小了。我和妻子还是继续吃饭,桐桐见我们真的不答应她,就不再做声,乖乖来吃饭了。

那次之后,我和妻子不答应她的时候,只要告诉她理由,她就不会哭闹。

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需要你用些方法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

成老师心语

古人云:"君子慎独。"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不是要求你完全放手,而是要求你由"明推"改为"暗拉",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孩子一旦掌握了管理自己的能力,就会对他的未来有很大帮助。

让孩子经受挫折的洗礼

孩子只有经受了挫折的洗礼,对挫折的承受力才会提高,挫败感才能减弱,能力才会增强,成就感才会更大,人生的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一天去超市,我看见一个六七岁大小的男孩,拿着一双溜冰鞋不撒手。旁边的妈妈说:"孩子,家里不是已经有一双溜冰鞋了吗?等那双穿坏了再买新的。"

"不行,我现在就要买。"男孩固执地说。

妈妈见孩子不通情理,自顾向前走。男孩看她走了,在超市地上打着滚大哭,以吸引妈妈注意。妈妈不理男孩,头也不回地朝前走,男孩见自己的哭闹没有收到效果,爬起来哭着去追赶,不再喊着要买溜冰鞋了。

这时候,妈妈停下来,给孩子一边擦拭眼泪一边说:"孩子,妈妈爱你,但溜冰鞋你已经有了,现在不需要再买。以后,随着你逐渐长大,还会有更多想要的东西,但并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你必须学会调整自己。"

孩子抽噎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很欣赏这位妈妈的做法,她给孩子讲明了不买的原因,并坚持到底,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要求不合理就不会得到满足,这样以后孩子再有类似的想法,就会控制自己。

同时,她还让孩子明白这样的挫折日后还会有很多,面对类似的挫折,只有调整自己,别无他法。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将来更理性地面对挫折。

桐桐舞蹈跳得不错,老师多次夸奖,她也自我感觉良好。

有一次,幼儿园举行少儿舞蹈比赛,桐桐觉得自己能拿第一,我和妻子也这样认为。但在比赛中,因为桐桐不小心摔了一跤,只获得了第三名。

桐桐很伤心,从台上下来一直不说话,我看到她眼圈都红了,十分心疼,但却使不上力。

这次挫折让桐桐受到的打击很大,她从来没有这样难受过。

我上前抱着她,安慰说:"桐桐,爸爸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不过,你想想那些没获得名次的同学,还有那么多不会跳舞的同学,你是不是比他们强多了?"

桐桐点了点头,我看她情绪好转了一些,又说:"这次失误了,以后吸取教训,同时刻苦练习,争取下次夺得冠军,这才是你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你说是吗?"

桐桐听我说得有理,又点了点头。看桐桐的心结解开了,我放心多了。

我想,如果下次桐桐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伤心了,也应该知道如何去做了吧?

比赛就会有输赢,有前后名次。每个人都不会是常胜将军,谁也不可能永远拿第一。

这次孩子比赛失败了,你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让孩子从挫折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告诉他以后吸取教训,下次孩子才有可能夺得冠军。

前天,有一家三代七口人来找我,焦点是那个男孩,十岁左右;年轻的夫妇是男孩的爸妈;四个老人分别是男孩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他们来找我是因为男孩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上学了。

我听后问他们:"你们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事情吗?"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和,多次打架,与老师也发生过顶撞,现在孩子就是不愿到学校去了!"孩子的妈妈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不是因为你们对孩子太娇宠了,孩子平时要什么你们都给满足,从来都没有拒绝过孩子,没让他经受过挫折?"我已经基本上猜测出来了,所以直接问他们,六个成年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如果你们再这样下去,孩子依然不会适应学校的生活,将来受到的挫折还会更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经受挫折的洗礼,孩子无理的要求一定要拒绝。使孩子明白是非,教孩子与别人和平相处,帮助他适应群体生活,这才是真正爱孩子。"

六个人谢过我,带着孩子回家了。我希望这个孩子在经受挫折之后,能够很快融入到同学中去。

成老师心语

你要为孩子扫除生活中的障碍,不让孩子经受任何挫折,这样看表面上是为孩子着想,但实质上只会使孩子将来遇到的挫折更多,而且因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差,轻易就会被挫折击垮。

所以,你必须让孩子经受挫折的洗礼,该他去做的事情,拒绝插手。

因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孩子只有经受了挫折的洗礼,对挫折的承受力才会提高,挫败感才能减弱,能力才会增强,成就感才会更大,人生的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你要让孩子多做事,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还不要过多地去干涉,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但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桐桐小时候,我就注重培养她的能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让桐桐自己做,比如穿衣服;看似孩子不能做的事,如果她要做,我也会尽量支持,以提高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

有一次,我给桐桐削铅笔,她看着好玩,要自己削。

我觉得孩子这样做有些危险,弄不好会割破手,但想到她马上就上一年级了,在学校里铅笔断了,必须由自己来削,于是我就把小刀与铅笔递给桐桐,叮嘱她小心一些。

最终,小刀还是把桐桐的左手食指划了一个小口子,流出了血。

我十分心疼,急忙找来创可贴,止住血、包扎好。做完了这些,我把小刀与铅笔再次递给桐桐,让她把没有削好的铅笔完成。桐桐看着刀有些犹豫,不过最终还是接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削好了铅笔。

这次经历,桐桐受点小伤,不过她却十分高兴,而且特别自豪,经常在伙伴面前夸耀说:"我会削铅笔了!"

虽然孩子还小,我放手有些早,但为了孩子将来着想,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这样做。有时候,我会悬着心,而孩子也会偶尔有些磕碰、小伤,但这与孩子的收获相比,却不值得一提。

你不让孩子尝试着做事,孩子就永远不会做,生活不能自理,其他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你应该早一些放手,让孩子亲自去接触各种事物,学做各种事情,虽然这样会花去你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孩子也可能因为比较小容易受到磕碰,但相对他所获得的能力来讲,这样的代价值得付出。

一次,我到公园去散步,走累了坐在一个长椅上休息。

一会儿,走过来一对父子,坐在了我旁边。男孩大概五六岁,一坐下来,就专注地摆弄手中的拼图,一直不抬头。

可能这个拼图有些复杂,孩子第一次玩它,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搞定。父亲在旁边看着,十分着急,伸手把拼图拿了过来。

"不是那样,看我,应该这样拼。"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三下五除二,把图拼好了。

"给你,知道怎么拼了吗?"父亲嘴里说着,把拼好的图递给儿子。

"啪。"拼图被男孩扔在了地上,他还不解气,又上前狠狠地踏了几脚,然后往前跑去。男孩的父亲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尴尬地看了我一眼,急忙去追儿子。

孩子做事,因为手生,再加上没有经验,智力也达不到成人的高度等,往往一件简单的事情,会花费很长时间。这时候,你可能会看着着急,因此上前帮忙。这样看似在帮助孩子,但有可能会惹得孩子不高兴,并且你这样做,不但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权利,还会阻碍孩子能力的提高。

有一次,桐桐看我搬被褥晾晒,也自告奋勇地去拿。桐桐人小,个子也不高,力气不够大,根本就拿不起一床被子来。

我没有因此拒绝孩子,而是一边递给她被子,一边说:"桐桐,咱俩把它抬出去好吗?""不,我就要一个人拿。"

听桐桐这样说,我忽然意识到应该让孩子知道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了。于是,我一边直接把被子放到桐桐的小手上,一边说:"你自己拿吧。"

桐桐吃力地弯着腰抱着被子,下面的被角耷拉到了地上。

"爸爸,赶快接住,我拿不了,还是咱俩抬吧。"桐桐气喘吁吁地说。

我拖住下面的被子,与桐桐一边朝外抬,一边说:"你知道一个人拿不了了吧,以后你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所以你不能一意孤行,要学会征询别人的意见,提高合作能力,才能达到目的。"

"我晓得了,爸爸。"桐桐笑着说。我不知道孩子是否完全明白了我的意思,但这次我用事例告诫桐桐的结果,应该会影响到她今后的行为。

成老师心语

现在的社会,一个人要想有大的作为,就离不开与人合作。一个人的合作能力如何,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交际不多,与人合作的机会也少,喜欢一意孤行。所以,你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知道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的合作能力,孩子将来才会发展得更好。

你要让孩子多做事,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还不要过多地去干涉,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