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20038800000042

第42章 医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1)

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就斐然。医中的圣手,甚至可以与治国平天下的良相媲美。我们这里所说的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既包括怀着悬壶济世理想的名医,也包括混饭吃的江湖郎中。他们之中有不少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神医”,其治病救人的神奇传说被千古传颂。

■ 巫医——中华医家的最初形态 ■

在中国,远在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生存。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同疾病和伤痛进行斗争。在还没有专职医生的时代,巫师兼行医生的职责。

商代巫医最盛行,其地位也很高。当时,奴隶主阶级为了欺骗人民,大力提倡鬼神迷信。巫师能歌舞音乐,代鬼神发言,并参与国家大事、祭祀神祖、呼风祈雨、医治疾病等活动。

在古文献中,“医”字从“巫”。巫医给人治病,常用祝祷的方法,称为“祝由”。《素问》中说:“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唐朝的王冰注曰:“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祝由十三科自叙》则云:“有疾病者,对天祝告其由,故名曰祝由科。”

祝由靠的是祝祷、画符、念咒,当然不能治病,但古人很信这一套。《韩诗外传》中就说祝由能治病,并举例说,上古有一医者叫弟父,在为人看病时,用草编织成的刍狗作为献祷之仪式,面北向神灵祝祷,然后念咒,不一会儿,病人“平复如故”,说得神乎其神,但有时候就连古人也不相信祝由能治自己的病。

越治越病

清代,湖南一带祝由治病较兴盛,凡四肢损伤,都用符水、禁咒治之。有个人手臂疼,众人便劝他用祝由治病。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请了两位巫术士来看手臂。术士看后说,伤已附在你手臂上,先要把它赶走,然后再用符水医治。不过,病人要不顾臂疼,先频频举动,直到手臂肿疼病怪才会出来。病人一听吓坏了:“这么折腾,岂不越治越病!”连忙作揖谢绝。

上古时,祝由以祭祷念咒为主。汉朝后,就用画符箓代替献刍狗的祭祷仪式。

宋代,祝由科归入疡科内,称为“画禁科”,但并无专职人员和机构,形同虚设。祝由科的势力主要在乡间。祝由科的治病原理,是把病种从体内引到体外,并自称能收伏一些病怪。有些巫医用祝由为人看病,实际上是采用道家气功导引术。如治感冒:“以两手捧患者之面,引其鼻向之,略一虚气,脱然痊愈。”有的也杂糅按摩、推拿,诊治一些疑难杂症。

巫医中,除祝由科采用画符念咒法治病外,有些巫医虽在形式上用巫法,而在实质性的治病过程中却使用药疗。商代有名的巫医如彭咸等,就是如此。

巫、医分家是在东周以后至秦、汉之际。春秋战国时,医学已经很发达,分科医生也开始出现。东周时,有一部分巫医专用药物治病,医、巫开始分业。《史记》曾引扁鹊之说,谓病有六种不可治,“信巫不信医”,也是不可治的一种。

巫和医虽然在行业上分开,但巫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就是在有知识的上层人士中,也有许多人信巫。如孔子生病,子路就请巫来祈祷。

秦、汉时期统治阶级往往羡慕海外仙山,派人到蓬莱、方丈、瀛洲等所谓神仙居处,取长生不老的仙药。虽然没有成功,但此风历久不衰。

巫医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有人信任,有人贬斥,今天在偏远的乡间,还有巫医在活动,或装神弄鬼,或骗人钱财。

■ 古代医生——大夫、郎中、杏林 ■

在古时候的中国,替人看病疗伤的人被称为“大夫”“太医”“郎中”“杏林”等。考察这些名称的由来也是很有趣的。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为人治病的人,“医生”一词,其本意是“学习医学的人”,“生”指学生。如《唐六典》中说,“医生四十人”,就是说学医的学生有40个。后来,人们才把行医人叫做医生。

唐朝的医疗行政机构叫太医署,它既是医务行政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太医署设医科和药科。医科分为四部,即医部、针部、按摩部和咒禁部,每一个部门都由博士担任教学工作。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就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批准成为合格的医生。“医生”一词由此而来。

宋代承袭唐制,也称医生。《宋史·职官志》中写道:“太医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医生,额三百人。岁终,则会其全失,而定其赏罚。”

坐堂医

坐堂医,指旧时民间在中药店内坐堂行医的医生。据传,“医圣”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时,常在公堂上为百姓诊病,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张仲景,就把中药店聘请来的医生誉为坐堂医。此外,自家开药铺兼行医的人,也称坐堂医。

古人还常将医生尊称为“医官”,如《金瓶梅》中常为西门庆家看病的任医官就是例子。医官是一种总称,自宋代以来,医官中最高一级的官职是大夫,依次类推为郎中、医效、柢候等。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较高的官职,春秋时大夫有上、中、下之分,到了秦、汉,又有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但医官的职位还没有达到大夫一级。自从宋朝设“大夫”级医官后,民间就把医生称为“大夫”,北方尤其如此。特别是正规部门的医生,如太医等,则一律称“大夫”。对有些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和教育的医生,有时也称”医官”“大夫”。

“郎中”也是官名,不过其职位要比大夫低。唐、宋时期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大夫”“郎中”就可以随便叫了。

不过,“大夫”和“郎中”也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设馆医病的医生称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或走乡串镇医治杂科的医生,都称为郎中。而且,北方人称“大夫”的多,南方人称“郎中”的多。

挂牌医

绝大部分医家都自己开药铺,或游荡江湖,行医兼卖药。也有少数人挂出招牌,只管诊病开处方,不卖药。这些人中大多数医术很高、名气很大,前来求医者车马盈门,所以不用卖药谋生;也有少数人刚刚从医,没有资本,开不起药铺,所以只看病不卖药。上述只看病不卖药的医生,常被称为“挂牌医”。

医生也叫“杏林”,这里有个典故。据传,三国时东吴有位与华佗和张仲景齐名的医生董奉。他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医德也高。他晚年为贫民百姓治病不收诊费,也不取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必须到山上种植杏树,重病者种植三五株,小病者种植一株,名为“康乐杏”。不到几年,杏林遍山。后来,“杏林”一词常用来专指那些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家。

■ 药物疗法——内服外敷药到病除 ■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材料,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其中尤以植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主要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中药以内服为主,主要通过肠胃的吸收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其中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滋药、丹剂等。

汤药,以药物配成方剂,加水煎煮、去渣而制成。汤药是中医应用最早、最为普遍的剂型。大多数中药通过煎煮后,可使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饮后易于人体吸收,收效较快。煎汤药的器具有沙锅、沙壶、瓦罐等。

神农尝百草

《淮南子》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中也有关于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事实上,古人在动植物知识还极为贫乏的情况下,难免误食有毒植物,从而引起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不过,他们同时也发现,服用某些植物可以解除某些病痛。

丸剂,是将中药研成细末,掺上水、炼蜜或其他辅助成型的材料,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多用来治疗慢性疾病。按照赋形剂的不同,丸药可分成蜜丸、糊丸、水丸、蜡丸、醋丸、药汁丸、树脂丸等数种,尤以前面四种最为常用。丸剂发挥药力比汤剂慢些,但药效却更持久,对患有慢性病和体弱的病人较为适用。

散剂,是用一种或数种药物的干燥粉末,按处方剂量规定均匀混合后,通过内服或外用来治疗疾病。无论内服或外用散,制法都基本相同,一般须轧为细粉,混合均匀。其中,用于眼科、喉科的散剂,对粉末的细微程度要求更高。

膏滋药,是用中药加水煎煮后滤渣,将药液浓缩,再加冰糖或蜂蜜等辅剂制成的膏状剂型。多数膏滋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成,药店也有成品膏方出售。膏滋处方配齐后,要通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贮藏等工序。服用时,以开水冲调。膏滋药对体质虚弱者及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比较适用。

丹剂,是在高温条件下,将汞及某些矿物类药物,烧制成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再配制成丸剂、散剂或锭剂,它源于秦汉时期方士的炼丹术。

外用中药,以局部涂搽、敷贴、熏洗、点眼、吹喉、滴鼻为主要形式。它们具有解毒消肿、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杀虫止痒、止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痈疽疮疖、疥癣、外伤、烧伤、虫蛇咬伤以及五官科疾患等。有些外用药还可内服。

汤熨,即将药物加热后置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进行热敷或往复移动,以促使其腠理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运行,从而解除疾苦的一种外治方法。熨剂的配制主要有药袋、药饼、药膏、药汁、药酒等。

药浴疗法,即通过药物和水作用于人体皮肤或黏膜的一种治疗方法。药浴分为全身药浴、半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全身药浴适用于内科疾病的皮肤病、婴幼儿疾病以及某些骨伤疾病。半身药浴适用于截瘫以及下肢疾病。局部药浴又分为足浴、坐浴、手浴、肢体浴、头浴、面浴等。

敷贴疗法,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的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若选用自身含有汁液的鲜品药物,只需捣烂外敷即可。如用干品,则须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糖等,调成糊状敷用。

酒为“百药之长”

《汉书》以酒为“百药之长”,《史记·扁鹊列传》中称,疾在肠胃,酒醪之所及。蒙古族可能早在汉代以前就能酿制马奶酒,在元代以前已开始用马奶酒治疗大出血昏厥的病人。藏族用青稞酒糟外敷创口。

膏药疗法,是以膏药敷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膏药是按处方将药物置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加入黄丹再煎后凝结而成的制剂。膏药的摊制有厚薄之分,薄型膏药适用于溃疡,应当勤换;厚型膏药适用于肿疡,数日更换一次。

■ 器物疗法——针灸、拔罐、刮痧 ■

除了使用药物之外,中医还使用各种器物治疗疾病。平常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银针、艾条、瓷勺、木片、陶罐这些东西,到了中医的手中都成了治病救人的法宝。更神奇的是,中医甚至可以不用任何器具,只用自己的双手和肢体,就能治病救人,是以人们都说神医能妙手回春!

针刺,是通过对人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针刺,以通行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人体有十四经络和奇经八脉,经络上分布着穴位,它们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器官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的功能活动得以协调和平衡。针刺就是通过刺激穴位,使机体恢复这种协调和平衡。针刺疗法可以分为体针、火针、七星针、三棱针等几种,其中体针疗法最为常用,适用范围也最广。

灸法,是利用艾绒或者其他易燃的材料或药物,在人体穴位上或患处烧灼或熏熨,借助火的温热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比针法更安全,也更易掌握,在民间的应用极为普遍。灸法可以分为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艾熏灸等多种。

从砭石到金针

针灸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砭石,即用石块磨制成的尖石,是最早的治疗工具之一。人们可以用它来挑破脓肿和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以解除病痛。1963年,在某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砭石。后世用于医疗的还有骨针、竹针、铁针、金针、银针、钢针等。

拔火罐,是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使之吸附在人体穴位或相应的部位上,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症、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等,尤其适用于小儿患者。

刮痧法,就是利用一定的器具,如铜钱、银元、瓷碗、蚌壳、檀木香板、木梳背等,蘸上水或香油等润滑剂,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刮摩,使皮肤发红,直到呈现一块块或一片片的紫红色斑点为止,以防病治病。痧,旧时指夏秋两季发生的病,症状为微热、头昏、恶心、胸腔胀痛、上吐下泻等。因为用工具刮摩皮肤时会出现紫红色的小如沙粒的红点子,所以称为“痧”。刮痧疗法最早专治此种病,后来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火的疗效

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沙土,熨烫腹痛或者关节痛处,会减轻症状,这就是后世热熨法的开端。人们还发现,用火烧灼局部的皮肤,可以治疗牙痛、胃痛等,这又是我国古老灸法的雏形。

推拿,是医生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性动作,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原理主要是在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上施用手法,通过经络内联外络,气血循行流注而产生局部及全身的作用。推拿手法技巧动作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常用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滚法、擦法、摇法、扳法、拉法、振法、击法、理法等。这些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手法结合起来组成复合手法。

■ 古代名医——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在几千年中出现了不少医术和医德俱佳的名医。他们怀悬壶济世之心,施妙手回春之技,将无数身染病痛的人救度出苦海,被人们传颂千古。他们中较为知名的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他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公元前310年,忌妒他的医学才能的秦太医令李谧派人在崤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97岁。

张仲景,名机,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名医,据说做过长沙太守。他“勤求古方”,博采众家之长,再结合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写出了我国最早的临床诊疗专著——《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医药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开“笑方”

南阳人沈槐年老无后,整天愁得寝食难安,终于忧虑成病。他的病,当地的医生谁也治不好。后来,张仲景给他开了个方子: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蛋形,外边涂上朱砂服用。

沈槐看了这个药方,不觉好笑。他命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了一个5斤重的大药丸,但并不服用,而是将其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把张仲景奚落一番:“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治病?笑话!笑话!哈哈哈!”

不知不觉中,他忧心的事全抛在了脑后。张仲景又来登门拜访:“恭喜先生的病好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

华佗,字符化,是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名医。他十分同情下层的劳苦百姓,所以不愿做官,宁愿摇着串铃四处行医,为人们解脱疾苦,同时也把精力集中在医药的研究上。华佗由于医术高明而闻名遐迩。传说,他给魏王曹操治疗头风病,需要做脑部手术。曹操却怀疑是华佗要谋害自己,就把他关进大牢。华佗自知难逃一死,便想将自己著的医书《青囊经》传给牢头。哪知那个牢头却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将书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