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公平的,输赢共存。所以你没必要事事争胜,这决不是聪明人的想法。在某些情况下,求胜心切反而会导致功败垂成,一切应顺其自然,适当的把握“废”与“置”,才能使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才能坚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甘当小学生,眼睛向下,一点一滴地从小事做起,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人人皆知的李嘉诚就是一个稳健、不浮躁的典范。李嘉诚11岁那年来到香港,14岁时,由于父亲去世,他被迫辍学打工。后来,他舅父让他到自己的钟表公司上班,但他却婉言谢绝,因为他要自己找工作。
从他年纪轻轻就不肯受人帮助而要靠自己争取这点上,就表现出他的自强、自信和独立的性格。正是这种刚强的性格,培养出了他以后稳健前进的工作作风、永不浮躁的工作态度。
早在当堂倌的时候,他就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一步步稳稳地走向目标。他所做的小事其实很简单:他给自己安排课程,以养成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习惯。这些课程包括:时时处处揣摩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然后找机会验证;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心甘情愿付钱。
那个时候,他每天都要工作近20个小时,尽管如此,他还是给自己定下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后来,他觉得待在茶馆没有前途,就进了舅父的钟表公司当学徒。勤恳好学的他,很快便学会了钟表的装配及修理的有关技术。其后,他建议舅父迅速占领中低档钟表市场。舅父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大获成功,因为香港当时对低档表的需求的确很大。
1946年,17岁的李嘉诚辞别舅父,开始踏上自己的创业之路。尽管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他却从不浮躁,而是沉着冷静、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终于,1950年夏天,年仅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自己的长江塑胶厂。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也是他稳健的思考观察的结果。通过分析,他预计到全球将会掀起一场塑胶花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花市场却是一片空白。由此可见,他有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种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和不浮躁。
塑胶花使李嘉诚创办的长江实业迅速崛起,并为他冠上了“塑胶花大王”的美名。
对于稳健、不浮躁的人来说,往往要具备这样的品质:不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决不轻言放弃的。可李嘉诚并不会因为这小小的成功而就此满足,此刻他早已制定好新的发展方向。他决定进一步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然后在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
1957年末,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就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60年代百业萧条的时期,李嘉诚再次以他一贯的稳重作风审时度势,洞察先机,稳中求进。
1972年7月,李嘉诚借香港股市处于牛市顶峰期的机会,将长江地产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正式挂牌,法定股为2亿港元。
这一重大举措,意味着从此长江实业公司站到了公众面前,树立了公众形象。从此以后,长江实业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股票市场的监督和检查,也必须遵守证券交易所的各项规则和所有挂牌证券的各种要求。而身为长江领导人的李嘉诚,如果不希望在残酷的商场竞争中被击败的话,就必须在进行每一个商业行动时,都要对公众股东负责。
这也是李嘉诚在商业上成熟的标志。
不同的心态导 致不同的人生
同一件事抱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其结果则相反,心态决定人的命运。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拥有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得好,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样的想法。后者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她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者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思维者,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和应对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积极的心态是人生取胜的法宝,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而消极的心态则是通向目标或希望的最大障碍。有道是:“物随心转,境由心选,烦恼皆由心生。”说的就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所以心态左右着人们的情感,决定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对自己的能力与向往的目标缺乏信心,自卑迷茫,那么即使客观条件再好,他也无法使自己获得成功。故而,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拥有积极的心态。
只要善于培养和拥有良好的心态,整个生命就会变得快乐、坚强,就不会被任何难题所控制、阻挠,就一定能发挥巨大的潜能,从而谱写出最绚丽的画卷。
有的时候要敢于吃亏
做事有长远计划的人,应该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这对荡涤名利思想、平和浮躁心态会大有裨益。
“吃亏是福”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而是福祸相依的生活辩证法,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相信“吃亏是福”,可以使心胸变得宽阔,心态更加乐观、积极,而且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帮助。
清代画家郑板桥做知县时,就写过“吃亏是福”的条幅。相传他的叔叔因一宅墙要与邻居打官司时找他帮忙,他却说“让他一墙又何妨”。叔父听了他的劝告,也觉得即使赢了官司也会伤害邻里感情,便放弃了告状的念头。后来,这位板桥先生因“开仓济民”的思想,得罪了好多官员,被罢了官,只好以卖画为生。他吃了“亏”,却因此更受到世人的尊敬。
英国哈利斯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有一次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则又会影响食品的保鲜度。
亨利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他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告诉了每位顾客,随之又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他做出这样的举措之后,使他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食品销售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攻击,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的公司的产品,亨利的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的食品加工公司已经无以为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
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亨利了。哈利斯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哈利斯公司在很短时间内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2倍。哈利斯食品加工公司一举成了英国食品加工业的“龙头公司”。吃亏并非是损失,吃亏是一种谦让的精神,一种成全他人的品德。
深圳有一个农村来的没什么文化的妇女,起初给人当保姆,后来在街头摆小摊儿,卖一个胶卷赚l角钱。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1角。现在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门面越做越大,还是一个胶卷赚1角;市场上一个柯达胶卷卖23元,她卖16元1角,批发量大得惊人,深圳搞摄影的没有不知道她的。外地人的钱包丢在她那儿了,她花了很多长途电话费才找到失主;有时候算错账多收了人家的钱,她心急火燎找到人家还钱。听起来像傻子,可赚的钱不得了,在深圳,再牛气的摄影商,也得乖乖地去她那儿拿货。
“吃亏是福”道出的是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做事的方法。
据说有个沙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可以贫穷但要有风度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直接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得失,它甚至比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瞩目。因而米德尔顿大主教告诫人们:“高贵的品质,一旦与不雅的举止纠缠在一起,也会令人厌倦。”热情有礼的举止有如和畅的春风,它常常会催熟成功的硕果。而粗鄙的言语与不良的举止,会使你的交际面临重重障碍。
哈金森就是一个有风度有魅力的人。对于他的举止,哈金森夫人曾有过详尽的描述:“他这个人宽容大度而坦诚,对于那些地位卑下者,他从来不曾有丝毫怠慢;对那些出身显贵者,他从来不阿谀奉承。在闲暇时间,他总是和那些最普通的士兵和最穷困的劳动者在一起,他从心底里尊重他们。”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因此,这些仪表风度就意义重大、不容忽视。爱默生说:优美的身姿胜过美丽的容貌,而优雅的举止又胜过优美的身姿。优雅的举止是最好的艺术,它比任何绘画和雕塑作品更让人心旷神怡。优雅的行为举止被认为是那些出身高贵的人所特有的风度。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上层人士的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文明环境,饱受熏陶。但这并不能成为那些下层的人们举止粗鲁的理由。穷苦人更应该和那些上层人士一样,懂得互相尊重。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家里,他们都要意识到,优雅的行为举止会带给他们无穷的快乐,即便是一名工人也能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以自己文明优雅、亲切友善的行为来感染他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还是一名工人的时候,就以自己的高雅行为改变了整个车间的工作气氛。
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温文尔雅,总能让人欢快、愉悦。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发现,有的人身居陋室,却志趣高雅,家中虽然并不华贵,却干净整洁,让人感到爽快和舒适。高雅的情趣令寒舍生辉,而美好的举止也胜过任何华贵的衣裳。一个人优雅的风度,创造出一种环境,能让人如沐春风。
敢于挑战权威才能进步
权威不都是正确的,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质疑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论点。就好像一个孩子要真正成长,就必须独立于父母之外的思想,否则就只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拥有出色贡献的科学家,都是不断推翻了前人的成果,成就自己的科学;工作生活中,墨守成规的人缺乏活力,他的生活只是不断重复再重复,在现今社会,没有突破就必然会被淘汰。
敢于挑战权威是一种思想,一种行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能力,别人有他的想法,我有自己的想法,世界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当一个人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一个社会交织着不同的想法,他才会进步,权威是一个标志,是一个目标,我们要不断进步,就要敢于挑战权威。
苏格拉底觉得自己的学生们过于依赖自己了,以致于他们很少有自己的主见,而只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他想教育一下这帮学生。
一天,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到街上去散步。他的学生们也像往常一样在广场上等他。他到广场一角坐了下来,学生们都围了上来。他们已经习惯每天听老师讲授幸福之道。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着这些虔诚地望着他的学生们说:“这是我刚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看起来是熟透了。你们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他的第一个学生闻了闻,想了想说:“是苹果的香味。”第二个学生也闻了闻,抬起头,对苏格拉底说:“是苹果的香味。”其他的学生都闻了一下,都表示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只有柏拉图没有说话。苏格拉底见了,问道:“柏拉图,你闻到什么味道?”柏拉图看着老师,说:“我什么味道也没闻到。”
苏格拉底微笑着看着柏拉图:“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他把那个苹果给各个学生传看,众人呆住了——那只是一个蜡做的苹果,不可能闻到任何味道。苏格拉底对他们说:“学生们,你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选择地相信真理。你们总是过于信任我,就像认为一件经常发生的事必然发生一样,这无疑是错误的。我说这是从果园里摘的苹果,你们就相信,甚至不假思索。而且有一个人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他可能是嗅觉产生了问题,你们这么多的人都错,只能说明你们人云亦云。这是没主见、放弃自我的表现!为什么你们宁肯相信我的话也不相信自己的真实感觉呢?为什么你们在不确定的时候宁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呢?不挑战权威,永远无法进步。一味地相信其他的东西,只会让你失去自我。我希望看到你们做真正的自己,用主观意识来判断事物,而且不要人云亦云。”
没有永恒的真理,也没有绝对靠得住的印象。所有的事物都是要靠自己的研究发现才能下结论。无论多么权威的经验,也不要轻易相信。只有质疑权威,你才能去实践、去领悟、去推翻并不正确的道理,让你自己成为权威。一味地相信权威,相信经验,是非常容易被现实蒙蔽的。
学会装糊涂
本来,领导者的头脑并不糊涂,但要表现出糊涂,这就得装糊涂。要使糊涂装得好、装得像,不弄巧成拙,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装法:
第一,装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