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迪克认为这个故事对他很有启发。于是,六个星期里他每天都去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儿,他盼着银行家把他叫进去,问:“你是个乖孩子吗?”然后问“St.John”是什么意思,他就会回答是“咸约翰”,接着银行家请他做合伙人并把女儿嫁给他。终于有一天,一位银行家问斯迪克:“小孩子,你捡什么呀?”“别针儿呀。”斯迪克谦虚有礼地说。“让我瞧瞧。”银行家接过别针。斯迪克非常兴奋,他摘下帽子准备跟着银行家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然后再娶他女儿为妻。但是,事情并没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银行家说:“这些别针是银行的。快点离开,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瞎转悠,我就放狗咬你!”斯迪克走开了,那别针也被吝啬的老头没收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别人能做好的,你未必能行。聪明的人会探究别人做得好的深层原因,而不只是模仿着“去捡别针”。
控制自己的情绪
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的房子,准备在那儿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俩一起工作,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那里买了一块地,事先商量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出一个花园,这样他就无法得到预想的一车干草了。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反唇相讥,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几天后,吉布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巴里斯特的马车撞倒在地上。这位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名人也昏了头,告了官。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热闹的官司,结果使吉布林携妻永远离开了美丽的家。而这一切,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事——一车干草。
我们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更容易掌握命运。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高手,他们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所以,成功,也更容易被他们得到。
如果你是个不易控制情绪的人,不如在事情发生前,赶快离开现场,让情绪缓和了再回来;如果没有地方可暂时“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说话,这一招对克制生气特别有效。同时,寻找你生气的原因也是必不可少的。情绪陷入低潮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压抑情绪,有时还会迁怒于他人。生某个人的气时,我们真正气的可能是自己。很多情况下当你一直受困于某种负面情绪时,就必须改变想法,想想造成你不良情绪的是否有其他原因,而不要只是一味地钻牛角尖。
只要找到原因,就会有办法处理情绪。我们可以采用前述第二种排除负面情绪的方法,问问自己什么事情让你悲伤。当找到悲伤的原因时,怒气就会慢慢消失,你也会变得宽容了。有了宽容心之后,你就能变得更开朗、更体谅别人。心情恢复平静后,负面情绪也就烟消云散了。
婉转激将,深藏不露
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樊口,势单力薄,继续与曹军对抗已毫无前途可言,除与盘踞江东的孙权联手外已别无他计。
刘备身边能胜此任的唯有诸葛孔明,他自荐过江,求取吴国出兵伐曹。后来他终于说动孙权,成功完成联吴拒曹的使命,以至促成三国鼎立之势。
诸葛亮是怎样打动孙权的呢?此时的孙权仅是一个26岁的青年将军,血气方刚,自尊心强得很。孔明就是利用孙权这个弱点,用言语刺激孙权的自尊心,最终使他的意志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向转化。
诸葛亮先对孙权说这样一番话:“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举兵,刘备在江南集结,目的都在与曹操争夺天下。眼下曹军势如破竹,威震天下,空有英雄气概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加上刘备之军渐渐败退,将军您宜早做应对,好生斟酌才对。如果贵国的军力能够与曹操对抗,就立即与他断交;如果无力与其对抗,那干脆就迅速解除武装、俯首投降算了。可依我看来,将军似乎在表面上要服从曹操,其实内心里很是犹豫不决。目前,形势已很急迫,没有多少时间让您犹豫了,希望马上定下主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愣了一下,反问道:“照你说的形势如此严峻,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孔明回答说:“君差矣。齐国壮士田横您该知道,他在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宁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备是汉室后裔,具有英雄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士慕其英名,源源而来投靠。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不成,只有靠天命决定,岂可向曹贼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拥有吴国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更岂可轻易言降?”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又向孔明问道:“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刘备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作战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
孔明早有准备,冷静地给孙权分析形势,打消了他的不安。孔明说:“刘备确实吃了败仗。但现在军力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远征疲惫不堪。这一次为了追击我们,曹军的骑兵一昼夜竟跑了三百里。再有曹军北兵不惯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之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可以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的只看将军您的决定了。”
经孔明这么一番分析,指出强敌之短处,强调刘、吴潜在之长处,最后把事情成败的关键又推给了孙权自己,可谓步步高棋招招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孙权最终断下决心,联军抗曹,以至后来发生了三国时代最大的决战——“赤壁之战”。
钟隐学艺
钟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位著名画家,家道殷富,倦于俗事,便学习前辈陶渊明先生做起隐士来。
隐居山林,除了修身养性,练练气功外,钟隐最爱做的一桩事就是画画。每日画画花竹禽鸟,山水人物,倒也自娱自乐。
不过,画了一段时间,钟隐就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钟隐经过冷静反思认识到,毛病就在于自己画技贫乏。于是决定下山求师学艺。下山后一打听才知道,当时画花鸟的高手叫郭子晖,此公笔墨天成,曲尽物性之妙,尤其擅长画鹜鹞。钟隐大喜,立即前往郭府拜师。
不料,郭子晖并非世中俗人,虽然身怀绝技,却不肯轻易授人,老先生作画总吩咐下人把门关上,唯恐马路上过往行人或是私闯进来的宾客,窥见一招一式。因此,钟隐兴冲冲来到郭府,连大门也没跨进,就让门房给轰了出来。
钟隐倒是很有趣,一拍脑袋把自己大骂一通:“真是该死呀,该死!上山隐居后竟然把世俗的规矩都忘光啦,想当年孔夫子收学生,还要拎十条腊肉来,我怎么空着手就跑来了呢?”
于是,钟隐回到家,叫人准备一车银子,风风光光地再次登门求见。谁知门房仍挡住不让进,还冷嘲热讽道:“你认为我们家老爷缺银子花吗?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用毛笔画个圈,就够你小子吃个一年半载的。还想到这儿摆谱,也不看清楚门牌号码!”
没办法,钟隐只好拉着一车银子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投师不成,钟隐茶饭不香、夜不能寐。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终于,钟隐想出一条妙计,既然走正道不通,那为何不走旁门左道呢?于是,他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毛遂自荐他跑到郭府要当奴仆,且一再强调只混口饭吃,不要工钱。他毕竟是个画家,化装后连门房都没认出来。由于他要求不高,郭府又缺人手,于是就被收下。
钟隐真不愧是天生做间谍的材料,一进郭府,就把上上下下哄得团团转,把那位郭老先生都给唬住了,老先生撤除了对他的所有防线,作画时竟然点名要他站在一旁磨墨,根本没料到他是个间谍。
此时,钟隐可是称心如意啦,他可以尽情地观看郭老先生作画时的笔法用彩,没过多久,就把老先生那套密不示人的技艺烂熟于心了。
谁知,画技学得越多,越是技痒难熬。有一天,钟隐实在忍耐不住,乘兴在墙上画了一只鸽子,神形俱佳。有人将此事向郭老先生报告,老先生闻讯前来观看,一看就吓了一大跳,知道这绝非外行所能画出来的。于是,召来钟隐盘问。
钟隐见纸包不住火,只好和盘托出,郭老先生听罢并没生气,反而大受感动,“相公为了学画,竟然不惜为奴,这叫老夫如何敢当?如此求学,真乃天下少见,老夫就破例把你收在门下吧。”
从此郭子晖老先生与钟隐以师徒相称,一个纵论画道,密授绝技;一个潜心苦学,仔细揣摩。果然,钟隐深得其旨,技艺突进,画有《鹰鸽杂禽图》《周处斩蛟图》等传于后世。
穴鸟抓羊的启示
《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羔羊叼走了。穴鸟见后,羡慕极了,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孩子们问那是什么鸟,牧人回答说:“明知它是穴鸟,可它自以为是鹰。”人们常用“自以为是鹰的穴鸟”来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不自量力,与优越者竞争,不但捞不着好处,反而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
但细细想来,穴鸟也有可取之处。倘若它不只是停留在羡慕鹰抓羔羊上,而是注意琢磨如何依据自身的能力,采取巧妙的、不同于鹰的办法智取羔羊,或许穴鸟也会一鸣惊人的。
历史上,众多有成就的科学家、探险家、军事家、政治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敢于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善于做“力所不及”之事,这样在机遇来临时,才能驾驭自如。
不妨来看看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登山家伦霍尔德·梅斯纳创造的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