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所谓的养心,当然不是单纯地保护好他们的心脏就足够了,而是说如何才能更好地调控他们的心态,包括思想、感情、情绪、意念,等等。人的心态需要达到平和,就像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提示我们,老年人养生,首先就应当养心。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养心,恐怕谁也不能开出个一应俱全的药方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并不需要做出具体的回答,提出问题也只不过是想借此来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仔细观察生活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心理失控对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为有些老年人过分怀旧,他们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当中,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即使是非常美好的生活也觉得索然无味。而也有一些人却是过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都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泄气,经常都是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老年人由于存在着严重消极的态度,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已经被社会闲置,也被人们冷淡漠视,从而他们更加心灰意冷,萎靡颓废。
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因为贪欲的作怪,总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的财物很多,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松了自我的警惕与约束,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也拿,最后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但无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与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不伤及身体健康的,更没有不损坏美好生活的。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老年人养心,除了弄明白养心的重要性之外,还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养心。
养心贵在静心
人生在世,应该具有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明有《养生四要》一书,其中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就会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点也不过分。要想消除不良情绪,最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养生。而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静心的最高境界是乐心。如果中老年人的心里每天都是快乐的,那么,就说明在养心方面他们确实都是高手。
养心更要清心
一些离退休之后的中老年人想要跳出尘世的纷扰,看淡世间的所有琐事杂念,就一定要将外界的一切干扰拒之于门外,清心怡然,自得其乐。
养心重在养神
佛家有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在人的三宝中,精要化为气,气要化为神,而神是精气之和,神是人之灵魂。所以,养心、静心、乐心,最终要都要归结到养神上来。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养神,归根到底就是在净化人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那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而且会成为被众多人羡慕的养心专家。
养心务必养德
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简直太多了,但凡有可以让自己动心的都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关。有很多老年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大都与这个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养心务必要养德。尤其当面对太多的诱惑时,更应当把养德当做养心的根本。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才能神凝。而养德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尽量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如果老年人能做到视名利为草芥,视得失为无物,那就完全可以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了。
虽然养心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好用,但还是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良好的建议:
对自己不苛求;对亲人的期望切勿过高;不要时时处处与人争斗;暂离困境;适当让步;对他人表示善意;找人倾诉烦恼;帮助别人做事;积极快乐;知足常乐。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长期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之下,就会使自己的生活及生命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活得自在,祛病延年,一定要把养心作为人生第一要务。
养心必要忍心
“百事忍为上,能忍亦豪杰。”可见容忍大度既可以排除自己恶劣的心境,又能够促进良好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也能够自然乐在其中,所以养心之前必要忍心。
养心定要用心
人老了就不能光想着养尊处优,无所事事。而应该多动脑筋,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多阅读一些净化心灵的好书好报,这样既可以陶冶情操,使得心身康泰,也能够活得更加潇洒,过得更加自由。只有具备了上述六“心”,就一定会使你的生活越发地轻松自在。
子女奉孝箴言:
当年老的父母在人生的长河中已经走过很长的一段人生道路之后,再考虑问题就不应该再那么计较,而是应该更加豁达,以超越客观的种种限制为目的,消除相互攀比的计较心理,要明白自得其乐,知足常乐的养心原理,努力寻找让心快乐的因子,追求快乐的自我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