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20109400000029

第29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14)

变法维新的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县人。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梁启超出生于~个耕读传家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时人目为神童。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并接受了康有为的思想学说,时人合称“康梁”。

结识康有为后,他走上了改良维新的道路。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到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并不遗余力地从事讲学和著述,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诗圣杜甫》、《屈原研究》、《中国文化史》等,主要著作收入《饮冰室文集》。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在北京因日本医生手术操作失误而不幸病逝。

梁启超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在史学方面,190l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在文学理论方面则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在晚清末期的混乱的政局中,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进,为中国的崛起和摆脱落后的局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因而受到后人尊敬,而他的许多先进思想在现在还因为有着独特的视角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湖女侠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年仅32岁,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秋瑾字“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1877—1907年),女,原名秋闺瑾,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着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瑾与王廷钧结婚。此时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王廷钧捐官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他们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秋瑾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第二年,秋瑾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第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这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这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性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随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 麟分头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情外泄,秋瑾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和宋庆龄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79年8月宋庆龄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近代实业家张謇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今南通)人。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亲教识《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遂进入私塾读书。10岁的时候,老师出对,上联“日悬天上”,他随即回答“月沉江底”。老师大为赞赏,目为神童。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但张謇的科举之路相当不顺,从16岁录取为秀才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但此后张謇四次参加会试又均遭失败。张謇曾一度对科举心灰意冷,但命运无常,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謇本来不愿再参加,但在父亲的催促恳求下,才再次进京参加礼部恩科会试。二月,礼部会试,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一等第十名;四月二十四日殿试,时翁同稣为主考官,而他之前非常欣赏张謇的文才,并同情其遭遇,因而命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后,竭力加以拔擢。翁同稣不但做了其他阅卷大臣的工作,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还在光绪帝引见时,特地介绍说:“张謇,江南名±,且孝子也。”张謇遂得中一甲一名状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但不久的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他人生道路的分水岭,深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鉴于国弱民贫的现实,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他先是在张之洞的支持下创办了大生纱厂。大生纱厂最初确定是商办,张謇试图通过官招商办、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筹集资金十分有限。张謇无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寻求援助,1896年11月,张謇通过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务大臣的刘坤一,将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之洞办“洋务”时用官款向美国买来办湖北织造局搁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经锈蚀的官机40800锭,作价50万两入股,作为官股,恰在此时,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形式垄断洋务企业的盛宣怀也正要买机器,便把这批机器与张謇对分,各得20400锭,作价25万两官股,另集25万两商股。官股不计盈亏,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变成“绅领商办”性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纱厂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闸陶朱坝破土动工,次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经过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该厂增加资本63万两,纱锭2万余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在崇明久隆镇(今属启东县)创办大生二厂,资本100万两,纱锭2.6万枚。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获净利约370余万两。此后,又相继兴建了三厂和四厂。一战期间,张謇的大生企业系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到1923年,它的资本总额达到了3448余万元。也就是说,仅仅23年之后,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的资本已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为当年申新、茂新、福新企业系统资本总额的3,5倍以上。此外,张謇所构建的产业链横跨了轻工业、运输业、农业,甚至金融业,旗下企业达数十家。如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可以说,这个时期,张謇所创办的实业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实力最雄厚的民族资本集团。

除了热衷实业外,张謇还钟情于教育文化事业。190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院。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即今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1912年,张謇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淞,故称“吴淞水产专科学校”(即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1917年,在张謇的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在上海成立(即今东南大学前身)。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

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他曾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立。1913年以60高龄,一度又入熊希龄内阁,任农林、工商两部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4年率实业团访美,并参观旧金山博览会。1915年袁世凯即将称帝时,他为免于牵连,遂辞去本兼各职,回到故里。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剑建共和的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897年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之后常以中山为名。

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鞋匠,后来又从事农耕。孙中山从小就喜欢听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故事,向来以“洪秀全第二”自命。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早年赴檀香山作雇工,后来经营畜牧业,逐渐发展成为华侨资本家。孙中山幼年在家参加农业劳动。13岁去檀香山,先后进入英、美教会学校读书,在此期间受到了良好教育。1 883年回国,后又进广州博济医院和香港雅丽医院学医。1 892年毕业后,在澳门行医。不料,却遭到葡萄牙同行的排挤,难以为业,这件事使孙中山对“国家贫弱,就摆脱不了受人欺辱”有了更加深刻的切身感受。从而,更坚定了他改变社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