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20109400000007

第7章 奇伟瑰丽的地理风情(6)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为五岳中的北岳。恒山又名玄岳,集“雄、奇、幽、奥”特色为一体,尤以“奇”而著称。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气候凉爽,民俗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兼胜,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誉。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时,遥望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之后汉武帝首封恒山为神,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恒山山脉祖于阴山,横跨塞外,东连太行,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这也是恒山在五岳中最可引以自豪的。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米,被称为“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登上恒山,苍松翠柏、庙观楼阁、奇花异草、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十八景。十八胜景,各有千秋,犹如十八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磁峡烟雨、云阁虹桥、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仙迹、断崖啼鸟、夕阳晚照、龙泉甘苦、幽室飞窟、石洞流云、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脂图文锦、仙府醉月、弈台弄琴、岳顶松风,再加上世界一绝的天下奇观悬空寺,整个恒山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为五岳中的中岳。嵩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更以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著称。著名的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元代观星台、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初祖庵、嵩阳书院、刘碑寺题刻等。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的黄盖峰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我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风景秀丽的黄山

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雄伟,玲珑巧石,万姿干态,誉称“天开图画”,以伟、奇、幻、险著称。风景区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秀丽。“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高耸云外,鼎足而立。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这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6.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巍峨挺拔,雄奇瑰丽。古人评为“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可谓“集天下奇景于一体”。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黄山有如天造的画境,她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伟壮观的禅院宫观,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

黄山以奇松、巧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天下,遍布峰壑的黄山松尤其独领风骚。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另外,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坚韧傲然,美丽奇特。最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等31棵。黄山巧石有名可指的也有120多处,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著名的石景有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等。黄山是云雾之乡,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汽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整个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初,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具有神奇的功效。此外,黄山冬雪也值得称道,它不同于北国的冬雪,不是那种厚重严实,并且持久不化的雪,黄山的冬雪,妙就妙在与黄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结合,飞雪、冰挂、雾凇堪称黄山奇景。

黄山有丰富的原生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尤添黄山之魅力。另外,黄山的历史文化遗迹也非常多,历代遗留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共200多处,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间,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黄山脚下的歙县、屯溪等地也保存着许多古迹,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黄山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现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距离北京230公里,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组成。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北海公园的八倍。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占地10.2万平方米。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宫殿区是清帝理朝听政、举行大典和寝居之所。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正宫现为博物馆,陈列清代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正宫区藏有珍贵文物2万余件。其后的殿堂分别叫“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是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的地方。

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苑景区的精华基本上在湖区,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各区域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区的周围,因此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湖中的两个岛分别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如意洲”上有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风景区的中心。“月色江声”是由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和几座亭、堂组成。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平静的湖水,山庄内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在轻拍堤岸,发出悦耳的声音,“月色江声”的题名便是由此而来。

平原区位于山庄北部,占地60.7万平方米。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其中又分为西部草原和东部林地。草原以试马埭为主体,是皇帝举行赛马活动的场地。林地称万树园,是避暑山庄内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当年这里有万树园,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7丈2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万树园西侧为中国四大皇家藏书名阁之一:文津阁。另外还有永佑寺、春好轩、宿云檐等组建筑营构在草原、林地之间。

山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443.5万平方米。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五分之四,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的美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共占地47.2万平方米,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是清政府为安抚西北蒙、藏等少数民族,加强边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庙。寺庙之集中,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湛,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山区多处园林解放前已遭破坏,但现在山区景物仍然十分迷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内的各处风景,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承德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近24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青藏高原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5千米以上。所以说“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因而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湖泊众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著名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 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形形色色的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一大特色是面积大。位于西藏北部高寒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4.7万平方公里,不仅冠居中国和亚洲,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特大面积自然保护区。此外,西藏申扎、珠峰等保护区的面积也达到了3至4万平方公里。在漫长的地质发育与自然演替过程中,青藏高原不仅形成了与世迥异的高寒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还兼有沙漠、湿地及多种森林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蕴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也极为丰富多彩。

在青藏高原,人们既可以看到以保护高原特有的综合性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保护区,如拥有高山寒漠、草原与森林等山地垂直带的珠穆朗玛峰保护区;也可以见到以保护某一特殊植被类型或珍稀物种为目的的保护区,如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为主的墨脱保护区和专为保护林芝巴吉的古老巨柏林而设置的保护点。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着一些极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而专为保护这些“国宝”建立的保护区,更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学家所瞩目。如藏东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和昌都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等。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为在这一地区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繁衍场所。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著名动物都在其中。青藏高原地区有维管植物12000种以上,占全国总种数的40%左右,桫椤、巨柏、喜马拉雅长叶松、喜马拉雅红豆杉、长叶云杉、干果榄仁等珍稀濒危植物都在这一地区有分布或特产于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有“杜鹃花王国”之誉。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风光奇丽,具有许多特有的地质地貌类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四川南坪九寨沟保护区。此外,距九寨沟不远的松潘黄龙石灰泉钙华地貌保护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青海卓尼莲花山保护区和云南中甸碧塔海保护区等,也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涵盖着深邃的科学内容。在全球最高、自然环境最为独特多样的区域内所建立的各类保护区,几乎包括了我国境内所有的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尤其高原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及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与有关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奇异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而放射出的异彩,为世界罕见。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高原自然界的原始“本底”,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而且也为开展有关青藏高原的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基地和天然实验室。

高原圣殿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