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流行的看法是:豆腐在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制。这个观点在元、明、清时期流传颇广,影响很大,至今仍受到不少人的赞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化学史》中,作者李乔苹专列一节“豆腐之肇始”论证了豆腐始作于刘安。其引用的史料是《天禄识余》所载:“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还有谢绰所著的《拾遗录》中“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有此物,至汉淮南王安始传其术于世。”除此以外,在不少食品烹饪史著作与文章中,刘安始作豆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所论证的史料除上述两书外,有的还牵强附会或曲意杜撰。如有人曾指出,刘安始作豆腐一事在他本人所写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明文记载。可是人们查遍《淮南子》全书,并没有看见刘安发明豆腐或其他有关豆腐的记载。《淮南子》一书,只在第十四卷中有一个“豆”字,而这个“豆”并不是指豆科植物的豆,而是指一种古代的餐具。
明朝李时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见卷二十五)对此,在李时珍之后,明末清初时期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一书中说:“朱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盖‘本草’言豆腐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者也。”(见卷六)据此,有人指出,朱熹的“这首诗可能被明朝人误解为刘安发明豆腐,造成了后来不可靠的误传”。(见袁翰青《关于“生物化学的发展”一文的一点意见》载《中国化学史论文集》,又见袁翰青《关于豆腐的起源问题》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二期)
在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列有“豆腐”专条。该书认为:“豆腐的制作技术始于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这里把豆腐的起源置于400多年的长时间跨度中,并不断言是何人、何时所发明,较之前说,更为委婉、谨慎。
如果说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那么,在当时或后代与之相近的文献中,应有蛛丝马迹可寻,但从两汉到隋及唐末,这900多年中,人们至今尚未发现豆腐和豆腐制品的确实文献。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众所周知,成书于5世纪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记载农产品加工的一部系统农书,但书中大量有关食物制作的记载中,并没有涉及豆腐。在其他通常记载食物较多的有关农家、饮食烹调、医家、本草医方、杂家等书中,以及丰富的唐代诗文中,豆腐始终没有踪影。难道是人们漏记了?这在情理上也说不通。所以,袁翰青、曹元宇等人均否定了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之说。
但仍有人以新的论据支持了豆腐起源于汉代说。认为我国古代食豆历史悠久,而且早就有了石磨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加上刘安的方士懂得炼丹术(化学),在汉代发明豆腐是理所当然的。或曰:刘安讲求黄老之术,陪伴他修炼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而研制出了豆腐,并把它献与刘安享用,于是,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刘安的名下了。此外,持论者还指出在1959年至1960年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有豆腐作坊的石刻,图像上有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的情景。(见周光武《中国烹饪史简编》)此画像石的内涵是否确实,还待考证。
从目前的豆腐史料来看,除了五代时期谢绰的《拾遗录》外,陶谷的《清异录》披露了豆腐的明文记载:“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因此,曹元宇认为,在10世纪左右,豆腐在华中一带已是日常的食品,它的创制年代虽然还要更早一些,但不会太早,因为到唐末以前的豆腐资料尚未见到。他推测,“豆腐的发明年代,可能是在9世纪末叶。”是谁发明的呢?据他推想:“可能是农民和乡村医师。创制豆浆的想法是农民,但他们手中无凝集剂,而医师有之。我又推想,可能是医师想改变‘白虎汤’,以豆腐浆来代替‘白虎汤’中的粳米而偶然发现凝集作用,因而发明了豆腐。”(《豆腐制造源流考》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4期)袁翰青也认为,豆腐的起源无法证明其早到唐朝,很可能是在五代的时候,即9世纪或10世纪这段时间里发明的。
豆腐在国外也大受青睐。有人认为(包括一些日本人),豆腐制作法在唐朝就已传至日本,是由鉴真和尚带去的。(参见《鉴真东渡与豆腐传日》载《中国烹饪》1980年第2期)但此说在史料的证据方面很不充分,仅能作为传说而已。
此外,《事物原会》一书曾说过“孔子不食”豆腐一事,言下之意,豆腐在春秋时期就已产生了,但《论语》等记载孔子的古籍中均未言及此物。所以,此说殊不可信。
总之,我国豆腐起源于何时?目前主要有前述的两种说法。对于五代已有豆腐一说,基本上已能肯定,而汉代起源说还有待继续辨析后得出结论。
至于豆腐是由哪个人发明创造的,看来是难以说清楚的,权且把它作为一个谜存疑于食品史中吧。
古代的“鞋”
你见过用铜、用银、用陶、用泥、用纸、用石头做成的鞋吗?也许你不会相信,然而,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史中不仅确确实实有过这样的鞋,而且历经数百年、千余年后,依然完好地保留至今,从而成为人类不可多得的一份历史遗产。
铜鞋制于波斯时代,鞋帮和鞋底全部采用铜皮,以锡焊制而成。鞋呈卯形,供波斯妇女在伊斯兰教堂内穿着。如此,铜鞋与宗教礼节产生了必然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根源又何在呢?在古代人类尚未发明胶雨鞋时,雨天穿着的鞋无奇不有,而以焊锡法将铜皮制成整鞋正是最好的防雨鞋之一。
牛鼻鞋是德国16世纪的一种胄甲靴。其鞋帮和鞋底是用十块皮料缝合,形似“百页”。如果不加说明,谁也不会认为这是鞋。可它千真万确是四百年前的武士靴。牛鼻鞋是古代日耳曼民族对牛崇拜的反映。在他们看来,牛以无穷的力量成为必胜的象征。“百页”结构也未失其实用性。行军打仗时,对高频率的脚部弯曲是适宜的。那么,武士脚是怎样穿进去的呢?谁也无法回答。
浙江衢州出土的一种南宋银鞋,系由银质鞋面二片、银质鞋底一片焊接而成。鞋头尖而翘,口沿錾忍冬纹一周,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并刻有“罗双双”字样,估计为女主人姓名。鞋长仅14厘米,是我国几千年来唯一的银质“三寸金莲”。用银制鞋是不实用的,那么,女主人仅仅是为了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吗?
1980年在湖北省安陆县唐代吴王妃杨氏墓出土了两件石质鞋形器,呈椭圆形。考古学家认为是鞋底。其正背两面中部突起,周边刻线条,一端有圆穿孔,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石质坚细。一只长24厘米,可能为男鞋,另一只长22厘米,可能为女鞋。除推断其为鞋底外,详细用途尚无史料辅证。
隋开皇二十年(600年)迁葬的王乾墓内有陶鞋一双出土于安徽亳县机制砖瓦窑场。陶鞋长12.7厘米,为女鞋形制。从实用角度论,陶质完全可以用来防潮,但如此脆弱的材料是经不住体重压力的,故而,它应该属于随葬品。可为什么偏要选择陶材料制鞋呢?它似乎告诉我们,墓主生前的所在区域为隋代“陶都”。
以上古鞋,无论其造型之古怪,材料之独特,技术之巧妙,还是用途之神秘,都令人百思不解。
算盘起源
为了记数,人们用十个指头、小石头或者在木头上刻的几条槽做计算。
人们在沙盘上划出几条痕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通过移动摆放着的石子的位置,人们就可以做加法和减法。把小石子安装在一些直杆子上同样可以起到计算作用。这种装置是算盘的起源。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认为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然而,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算盘的呢?从清代起,就有许多算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日本的学者也对此投入不少精力。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做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昕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宋末元初人刘因的《静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也是算盘在元代出现的明证。至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的《鲁班木经》中,已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尺寸,还出现了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盘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第三说。
其依据是: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县曾挖掘到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800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毫无两样。三、刘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盘》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算法统宗”条)。四、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2000年的筹算在此时演变为珠算,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
算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它的起源却争论了上百年,无法统一。但愿有更多的有志者投入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早日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告慰于古人,无愧于后代。
“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
随着最新一代的带有智能的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人们对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又表示出浓厚兴趣,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机器人”的雏形,有关“木牛流马”的争论又重新掀起。
“木牛流马”最有影响的记载是《三国演义》。该书102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说,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蜀军伐魏,从剑阁往祁山大寨运粮,为解决蜀道之难,诸葛亮教人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转运,昼夜不绝。”司马懿抢去了几匹,仿造后也用于运粮。但诸葛亮教将士用机关控制木牛、流马之法,让他们化装成魏兵截夺运粮车队,当魏军来抢夺时,扭转木牛、流马舌头,使其驱赶不动,魏军被打退后,又把舌头扭回,让木牛、流马运粮回蜀寨。司马懿不知所以,竟认为有神助蜀。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并非小说家罗贯中的编造。《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诸葛亮集》也有木牛、流马的记载。有关木牛一段有:“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曲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问题是,按《诸葛亮集》描述,木牛几乎具备了真牛的肌体结构与功能,倒真像“古代机器人”了。不过,根据机械工作原理,不存在不继续给予一定动力而能连续工作的机械,在15~16世纪有利用弹簧的弹力而自动行走的玩具人,在近代有利用电能的机械人,但在1700多年前,不可能真能造出这样的“机器人”。
所以,对木牛、流马历来存在争论。近年来,更是争论迭起、众说纷纭。
中国机械史的奠基人刘仙洲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根据《宋史》与宋代史籍的记载,认为木牛、流马其实是独轮车。例如,宋史载有宋真宗时杨允恭建议按照“诸葛亮木牛之制”,用“小车”运军粮。又如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记原》也有“木牛即分之小车有前辕者”。宋代离三国已有700年之距,史载是否准确,仍是悬案。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独轮车,而流马是四轮车。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所谓一脚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栓,行车停车时不容易倾倒。‘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就是人走一步,轮转四次。”流马正是由此改良,演化为四轮的。
1983年,同济大学著名专家陈从周及陆敬严著文提出,木牛流马是“具有特殊外形与特殊性能的独轮车”,陆敬严还到川北栈道遗址实地考察。并制成木牛流马模型。1986年,《中国机械报》开展了木牛流马的专题讨论,这场讨论产生了几件外形与性能各具特点的木牛、流马模型,它们现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近年,专家王湔宣称制造与验证了木牛、流马,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可归为奇异发明,是一种古代的“步行机器人”。有人高度评价王湔的研究,称他是“制造与验证木牛流马第一人”。有人则不同意这种评价,指出早在公元5世纪,科学家祖冲之就制造与验证过木牛流马,祖冲之才是“第一人”,把木牛流马归为奇异发明也只是一家之言,它并不是电脑时代的现代机器人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