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棒孩子
20134700000016

第16章 忌:拔苗助长,毁了孩子(1)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写道: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

“摧残”两个字,发人深省。家长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

多湖辉在书中写道:“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书中得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正是被他们的爸爸妈妈亲手掐掉的。”

只有错误的父母,没有错误的孩子。

许多知名的人在成年后都说过,他们年幼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度催逼,结果留下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父亲在他少儿时期就无情地催逼穆勒,不允许他有假日,惟恐打破他天天刻苦学习的习惯,也不给他丝毫的自由,事无巨细都对他严加管束,不允许他有“随意的”爱好。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在自传里,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受父亲压制的情景:

一有错误就得立即纠正。开始讨论时,父亲往往采用轻松愉快的交谈式口吻,一旦出现数学错误,这种口吻便会戛然而止。继而这位和蔼可亲的慈父就一下子变成了血腥的复仇者。

卡尔?冯?路德维希是一个著名而悲惨的例子。卡尔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但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他的学业半途而废了。卡尔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数学,强迫他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卡尔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三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

然而,开始的辉煌瞬间转为暗淡。卡尔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超高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发展就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所有的孩子本来都是可以成为天才的,但为什么只有少数孩子成了天才呢?

错误的正是父母,是父母错误的教育造成的。那些父母一心想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小天才或小神童,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孩子能有好的未来吗?

英国权威心理学家迈克尔?豪说,试图使孩子成为天才的父母经常向孩子灌输大量知识,结果,孩子到6岁时“会失去动力”。

父母扼杀、摧残孩子的天才,表现为两个最大的误区:

首先,把家庭早期教育当成是学校正规教育。

冬冬,自2岁起他父母就教他背古诗,开始这小家伙进步很快,家长也常表扬他,但慢慢地,厌烦感开始流露在他可爱的脸上和眼神里。那天,去幼儿园报名他能当场背诵许多首诗。令在场的老师和家长称赞不已。然而开学不久,老师就发现他虽有一定的记忆力,却少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在智力发展和活动能力方面,比其他同龄儿童大为逊色。对游戏活动和上课没兴趣。发给玩具,只是胡乱拨弄一番就兴致索然了。就是说,冬冬的综合素质很低。

像冬冬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许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灌输知识”,让他们早读书,早识字,从小就懂得许多知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一些父母对于刚刚学讲话或二三岁的孩子就成天叫他们识字、数数,强迫他们长时间学习那些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书本知识。

孩子记不住,或一时学不来,就骂他们笨,甚至进行恐吓和体罚,弄得孩子担惊受怕,无所适从;有一些父母只要孩子读“正经书”,连“小人书”也禁止孩子看,弄得孩子哭哭啼啼,好不伤心;有一些父母担心“贪玩”的孩子难以成才,就成天把孩子关在家里读书,不许他们嬉戏玩耍和外出活动,弄得孩子坐立不安。

上述做法,虽然出自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非但激发不起孩子学习的热情,反而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和自卑心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厌恶读书求知的不良种子,使成功的智力开发成为泡影。殊不知,孩子的生性就是好动、好奇、好玩、好胜。他们需要的是游戏、玩耍、交往活动、表扬和有趣的故事,甚至争吵和打闹。

父母不懂得这些,只一味强制灌输知识,必然行不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其次,强迫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一些父母鼓励孩子学画画,学乐器,学唱歌,学舞蹈,不惜重金购买钢琴,交纳学费,聘请名师,只为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以便孩子日后在升学、就业时事情好办一些。

某晚报曾登载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家庭,父亲一心希望孩子长大成为钢琴演奏家,他借钱买来钢琴,请来教师,强迫他4岁的孩子每天要连续弹奏好几首曲子,不然就是责骂和体罚。……结果孩子望琴生畏,竟然拿起菜刀把自己的手指和钢琴一起砍掉。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例子呀!

日本儿科学会会长内藤寿六郎认为,儿童大脑发育在5-6岁前是以情绪和感情为主,以后才以知识为主。儿童初期阶段实际上是打心理基础的阶段,此时如果心理安定,孩子会有丰富的心理世界,从而奠定一生的基础。当然,在5-6岁之前,如果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其知识领域也会得到正常扩展。这个阶段,孩子知识的扩展适宜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进行。蒙台梭利教学法主张让孩子决定他学习的时机,他想学习,父母跟进;他不愿意,不能强迫。在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会成长得最快最好。

父母之命: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求知兴趣。

天才总是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而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投入其中。一旦他或她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展。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灭。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从威特、塞德兹、巴尔等的培养过程,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诚然,自古以来,像威特、斯特娜夫人等那样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并不多,尽管如此,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天才。对这些天才的研究表明,他们的成功不仅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发展。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天才产生的秘密在于保护和激发孩子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热情。一般认为天才犹如抽签,几千万人当中只能有一人被抽中。因而,孩子多被丢开不管。努力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的父母几乎没有。然而,在良好的教育下,天才是可以大量涌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