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20156200000040

第40章 兵学名句——战争智慧(6)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如果要合理运用开放和封闭的规律,要从阴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与处于“阳气”中的人谈论,可以用崇高的语言来说服他;与富有“阴气”的人交流,则要用低微的语言引导他。用卑下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当说则说,当停则停,出入自如,天下便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没有人不能说服了。谋事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说服普通民众,可以说服一个家族,甚至可以掌控一个将相王侯,可以游说天下国君。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出自《鬼谷子·反应》)

【译文】古代以大道教化众生的圣人,其作为都是与无形的自然规律相伴而生的。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出自《鬼谷子·反应》)

【译文】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出自《鬼谷子·反应》)

【译文】自己首先认真确定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就可以称为“天神”。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出自《鬼谷子·内揵》)

【译文】想要游说君王的谋士,务必要事先揣摩出君王的心思;想向君王进献策略的谋士,务必要循势而为,因势利导。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出自《鬼谷子·内揵》)

【译文】所以说,在没有了解对方想法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定然没有好结果。只有了解情况,依据实际确定策略,才能够充分施展自己驾驭形势的计谋,推行自己的主张。这样才能进退自如,随心所欲。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出自《鬼谷子·忤合》)

【译文】世上没有永远显贵的事物,事物没有永恒的师长和榜样,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办成要办的事,重要的是不违背预定的计谋。如果为了自己的君主,合乎这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那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出自《鬼谷子·揣术》)

【译文】揣摩人情,游说人主的谋士,应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游说,要使其欲望极度膨胀。只要对方有欲望,他就不愿隐瞒事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对方怀疑,戒惧时去游说他,则要使其对所厌恶的事情恨至极点。倘若对方有所厌恶的事,此时也不会隐瞒其真实情况。

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出自《鬼谷子·揣术》)

【译文】如果遇到其情感受到触动却不能体现其内心善恶、好恶变化的人,就暂且搁置起来,不与他交谈,应该去了解其所亲近的人,从而从侧面了解其外表不为所动、处之泰然之时的内心真实情感。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出自《鬼谷子·揣术》)

【译文】因而,决策国家大事的人,必须会权衡得失利弊;同理,游说人主的谋士,也必须会揣摩人主的心理。策划、谋略、探察人的欲求,均同此理。揣情之术,可以使人富贵,也可以使人贫贱;可以使人有重权,也可以使人微不足道;可以使人受益,也可使人受害;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败。这些都是揣情之术产生的后果。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惟圣人然后能任之。(出自《鬼谷子·揣术》)

【译文】因此,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周到缜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主张;办事,最困难的就是必办成功。需做到这三点只有圣人才能胜任。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出自《鬼谷子·揣术》)

【译文】所以说谋划必须周到缜密;游说要选择与自己观点相通的对象。所以说:“办事情要稳健,无懈可击。”

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出自《鬼谷子·揣术》)

【译文】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成功,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所以说:“客观规律是与天时互相依附的。”进行游说的人必须使自己的说辞合于情理,合情合理才有人听。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出自《鬼谷子·权术》)

【译文】所以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与博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愚笨的人谈话,要以锋芒毕露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然而不少人却常常背道而驰。

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出自《鬼谷子·权术》)

【译文】听话贵在聪明,要听出对方真实的想法,智慧贵在高明,要总结出规律,言辞贵在奇妙,要语出惊人。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所以,事物不断变化,才能产生问题;因为要解决问题才需谋划;只有通过谋划才会产生计策。研究计策才能产生相应的方法;有了方法才能游说决策者,使前进,进而不通,再退一步,进退之中形成制度,以此制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此看来,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道理,控制万事万物也是同一法则啊!

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愚昧的人是容易蒙蔽的,不肖之徒是容易被吓住的,贪婪的人就容易被引诱;所有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强者是由弱小的力量不断积累而变成强大的;强直的形式是由许多微小的曲线而积成的;由于积累才使不足者成为富裕者。这就是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身处亲密地位而说话却虚伪而见外,就会逐渐被疏远;身处疏远地位而说话却情深意切,毫无顾忌,就会非常危险。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可以知心的人,就可以重用;不可以知心的人,善于谋划的人是不会用的。

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所以说:“办事情最重要的是控制人,而不是被人控制。”控制别人的人,手中掌握着主动权;被人控制的人,他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一般地说来,圣人处世之道称为“阴”——谋略原则为隐而不露。愚人处世之道称为“阳”——谋略原则为大肆张扬。聪明的人,成事容易;而愚鲁的人成事困难。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出自《鬼谷子·谋术》)

【译文】用智,就要用在一般人不能知道的地方,就要用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出自《鬼谷子·决术》)

【译文】圣人所以能成就大事业,有五种手段:有的用正面的道德教化;有的用暗地里的手段来对付;有的假托诚信之辞与对方结成联盟以借用对方的力量;有的用蒙蔽手段迷惑对方;有的却用一般化的手段迷惑对方。

《孙膑兵法》简介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出自《孙膑兵法·见威王》)

【译文】用兵之道,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这是先王所陈述的道理。一个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可以避免亡国,把江山世代延续下去。如果不能取胜,就会割让土地,以至危及国家生存了。所以,用兵不可不慎重对待。

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出自《孙膑兵法·见威王》)

【译文】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常遭失败,贪图胜利者常遭屈辱。所以说,用兵绝不能轻率,胜利也不是靠贪求而能得到的。用兵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付诸行动。

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出自《孙膑兵法·威王问》)

【译文】权力是保证军队整体指挥的必需;威势是保证军兵用命的条件,智谋可以使敌军无从防备;诡诈能让敌军落入困境。这些都有助于取得胜利,但又都不是用兵最要紧的事项。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出自《孙膑兵法·月战》)

【译文】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缺了任何一项,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

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出自《孙膑兵法·八阵》)

【译文】所谓懂得用兵规律的人,那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国内深得民心。对外要熟知敌情,布阵要懂得八种兵阵的要领。预见到必胜而出战,没有胜利的把握则避免出战。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足当重任的将领。

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出自《孙膑兵法·八阵》)

【译文】地势平坦的地方用战车,地势险阻的地方则多用骑兵,地势狭窄险要的地方多用弓弩手。但无论在险阻还是平坦的地方,都必须先弄清楚,哪里是生地,哪里是险地,要占据生地,把敌军置之死地而后消灭。

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出自《孙膑兵法·势备》)

【译文】用兵的根本有四项:第一叫兵阵,第二叫兵势,第三叫机变,第四叫兵权。懂得这四项,才能用来打败强敌,捉拿猛将。

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出自《孙膑兵法·善者》)

【译文】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善于审视地形险阻而加以利用,能够指挥全军将士进退自如,敌军兵多时能使其变少,敌军军粮充足时能让其挨饿受饥,敌军稳守不动时能使敌军疲劳,能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能使全军同心协力的敌军不和。

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故义者,兵之首也。(出自《孙膑兵法·将义》)

【译文】军队的将领绝不能不公正,如不公正就不可能严格治军,治军不严就没有威信,将领没有威信,那士兵就不会拼死效命。所以说,公正是统兵的首要条件,就像人必须有头一样。

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动。故仁者,兵之腹也。(出自《孙膑兵法·将义》)

【译文】军队的将领不能不仁爱,将领不仁爱军队就不会有制胜的能力,军队没有制胜的能力就不能使用。所以说,仁爱是统兵的中心事项,就像人必须有腹心一样。

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出自《孙膑兵法·将义》)

【译文】军队的将领不能不施恩德,将领不施恩德就没有威力,没有威力的将领就无法发挥全军的威力。所以说,恩德是统兵的手段,就像人必须有手一样。

将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则令不行,令不行则军不榑,军不榑则无名。故信者;兵之足也。(出自《孙膑兵法·将义》)

【译文】军队的将领不能不讲信用,将领不讲信用,他的命令就无法贯彻执行,军令不能贯彻执行,军队就不能集中统一,那军队就不会有声名了。所以说,信用是统兵的支点,就如同人必须有足一样。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日月是也。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出自《孙膑兵法·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