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精神愉快,这并不是一件十分难做的事情,难的是如何摒弃过去所接受的“应该”必须”等框框。要想主宰自己,你首先要有一种自我意识。尽量不要说“他伤了我的感情”一类的话。你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对于人的思维习惯来讲,温故知新”这一原则也是同样适用的,当然,你可能已经习惯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法,总是认为你的各种情感是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要知道一点,你原来的思维方式是经过了成千上万个小时才得以形成和巩固的,因而你也需要花费成千上万个小时来掌握并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对自己情感负责的思维方式。掌握新的思维方法并不容易,因为你已习惯于一定的思想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消极观点,而摒弃迄今为止所养成的旧的思维习惯,非得花大气力不可。下工夫保持精神愉快是很简单的,但要学会摆脱精神不愉快却并不容易,甚至很难,但难又有什么关系呢?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掌握和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法。
你现在所养成的各种习惯是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而逐步养成的,由于你自幼便开始学习和接受传统的思维方式,你一直在接受着自己的行为,从未对它提出质疑,因而你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一种不愉快、生气、伤心或苦闷之感。然而,既然你能够学会选择精神不愉快、生气、伤心或苦闷,你也同样可以让自己学会不去选择这些自我挫败的情感。
例如,有人告诉你,找牙科大夫看病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一定很痛苦。因此,在你心里,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件很不愉快的事,你甚至会说:我恨透了那个牙钻。然而,这些都是你逐步学会的一些反应。只要你想让看牙成为一种令人愉快的趣事,整个过程便成为趣味盎然的经历。如果你愿意,每当听到牙钻转动的声音,你都可以想象这种声音是一种美好的、能引起快感的信息,从而促使自己去想象生活中令人兴奋的时刻。你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所谓的痛苦,并努力体验一种崭新的愉快情感。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宰并调节自己在看牙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消极的忍受痛苦,那将是多么有趣而令人兴奋啊!
你或许对此表示怀疑。你可能会说:我可以做到让自己愿意想什么就想什么,但只要他一开钻,我还是难受得要命。如果是这样,那么请回想一下当初学开车的情景,当初你是从何时开始相信自己能够驾驶汽车的呢?只有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之后,一种认识才可能成为一种信念,如果仅仅尝试一次,便以失败为理由放弃努力,那么认识永远不可能转变为信念。
一个人要想主宰自己,仅凭一种好奇心理去接触新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下决心保持精神愉快,对使你产生惰性的思想提出质疑并彻底加以摒弃。
也许你一再坚持认为:我也不愿意让自己精神不快。那你不妨设想这样一种情况:每当你精神不愉快时,就要受到某种令人厌烦甚至是可怕或者难以忍受的处罚——单独关在一间屋子里达数月之久;在拥挤不堪的电梯里站上三天三夜;没有吃的,或被迫吃一些你极不喜欢的饭菜;受到折磨——这些都不是你对自己的精神折磨,而是别人对你的肉体折磨。试着想一想,假如不摆脱上述不愉快心情,你就要忍受这些惩罚,那么,你能否让自己保持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得学会支配自己。所以,问题并不在于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情感,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这样做。你要受到何种折磨之后才会做出这一选择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宁愿发疯,也不愿控制自己的情感,还有些人则干脆放弃努力、苟且偷安,因为在他们看来,别人施舍的怜悯要比自己的精神愉快更有价值。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你是否在生活的任何时刻都能选择精神愉快,或至少不选择不愉快。这个观点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在你对此做出否定回答之前,首先应该认真加以考虑,因为摒弃这一观点就等于背弃自己。如果你否认这一观点,那就说明你认为主宰你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其他什么人,尽管如此,选择精神愉快可能要比处理令人烦恼的日常琐事还要容易一些。
你可以选择精神愉快,摒弃精神不愉快。同样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选择自我充实行为,摒弃自我挫败行为。如果开汽车,你会遇到交通堵塞。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生气吗?你会咒骂其他司机、迁怒于他人他物吗?你如何为自己这种行为辩解?说你一碰到交通堵塞便感到焦躁不安、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吗?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已经对自己在交通堵塞时的行为产生了固定的看法。不过,假如你决定思考一下别的事情呢?假如你以积极的方式利用自己的大脑呢?虽然这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但你可以学着改变思考方式,逐步适应各种新的行为,譬如吹口哨、哼哼歌、打开录音机口述几封信,你甚至可以推迟三十秒钟再发脾气。这样,你并没有学会喜欢交通堵塞,但你已开始逐步进行新的思考。你已经决定摆脱不自在的感觉,选择用健康的新情感和新习惯逐步取代昔日的自我挫败的情感。
显而易见,做任何事情时,你都可以尽力获得乐趣或启发。无聊的宴会和事务性会议都是你培养新情感的好场所。当你感到厌烦时,你可以积极地利用大脑,或者用几句关键的话扭转整个谈话的主题,或者思考你那部小说的第一章,或者制定出避免今后再面临同样厌烦情况的计划。积极地使用大脑意味着:对你感到最为头痛的人和事做出评估,然后通过新的精神努力使其为你服务。比如在饭馆里,你如果常常因为服务质量差而恼怒,那么首先你不妨考虑一下:为什么仅仅因为某人或某事不合你的意就大为恼怒?况且为你生活中如此微不足道的一个人而恼怒,实在太不值得。然后,你可以设想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离开这家饭馆,或者采取其他办法,但绝对不要自寻烦恼。利用你的大脑,你最终一定会养成随遇而安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