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金匮要略》学生活
2018600000001

第1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1)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土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释讲

有人问: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事先治疗,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回答:事先治疗尚未形成的疾病,是因为疾病可以传变的缘故。例如,见到肝的病证,根据五行学说的规律,肝病可以传给脾,因此在治疗时,应当首先调养脾脏,如果此时脾脏还没有发病,就不可以用补法来补脾。

一般的医生不明白这种道理,每每一见到肝病,不懂得必须先调养脾脏,反而一味地治疗肝病。

岂不知,治疗肝虚证,可以用酸味的药物来补益,用苦味的药物来辅助,用甘味的药物来调和。这是因为,酸味入于肝经,苦味入于心经,甘味入于脾经。

如果脾土充盛,就能克制肾水;如果肾气亏虚,就会导致水液运行失常而停滞于下焦:当水不能上行来克制心火时,就会导致心火炽盛而伤肺;如果肺脏受伤,就会导致肺气虚弱;当肺虚不能克制肝气时,就会导致肝气充盛,如果肝气充盛,则肝虚证就可以自行痊愈。

这就是治疗肝虚证必须要先补脾的原因,但是,对于肝实证,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

内经上说:“如果用泻法来治疗虚证,就会导致虚证更虚,如果用补法来治疗实证,就会导致实证更实。因此,虚证要用补法,实证要用泻法。治疗肝病,应当先分虚实,治疗其他脏腑的病证,也是如此。”

临症意义

1.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其内部的脏腑,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2.本条,就是举肝病为例,以五脏配五行的克制规律,说明了人体内部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对我们初学者,很有启发意义:必须具有整体观念,才能掌握辨证施治的原则。

3.本条提出了“治未病”的原则。所谓“治未病”有二个含义:其一,是指未病之前的预防性治疗,即未病先防;其二,是阐明已病之后,要争取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已病防变的一个实例。对于其他病证,也都要根据其疾病传变的规律,治其已病之脏腑,安其未病而又可能受病之脏腑。

4.虚证、实证,是辨别疾病的两大门类,治疗中不能虚其虚,实其实,只能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这是治疗疾病的两大原则,要正确运用这个原则,临床中要特别注意“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之象,认真辨别病情,掌握病机,治疗时正确运用补泻原则。

原文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释讲

人体的生长,必须禀受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自然界的气候可以孕化万物,也能伤害万物,就好比水能浮舟,也可覆舟一般。如果人体的五脏真气充实,营卫通畅,就不会发生疾病;如果人体遭受邪气侵袭,就会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所有疾病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是经络先感受邪气,然后传入脏腑而引起疾病,这属于内因;其二是外邪侵袭皮肤,阻遏四肢九窍的气血运行而引起疾病,这属于外因:其三是由于房事不节、金刃、虫兽所引起的疾病,这属于非内外因。用这种方法来归纳,就可以概括所有疾病的原因了。

如果平时注重养生,防止外邪侵犯人体经络,便能保持健康。如果不小心感受外邪,则应在外邪尚未内传到脏腑时就立即治疗;必须在初步感受到四肢沉重不适时,立即采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来治疗,以免导致九窍闭塞不通。同时,还应注意不可触犯法律,避免受到禽兽伤害,房事有节制,衣着、饮食适中,五味调和,不要使身体遭受虚损,则病邪不能侵犯人体的腠理。所谓腠,是指人体三焦元气的通路,为血气灌注的地方;所谓理,是指人体皮肤与脏腑的纹理。

临症意义

1.本条强调“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思想用调节饮食、起居、房事等养生法以内养正气,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以祛邪,这对当代正在开展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非药物疗法的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本条把疾病病因进行归纳而分为三:①为内所因,是经络受邪以后,又传之于脏腑;②为外所中,是皮肤受邪以后,又传注于四肢、九窍、血脉之中;③为房室、金刃、虫兽所引起,这对后世的病因学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后世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就是在本篇第二条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见识,提出了外感六淫邪气为外因;内伤五脏情志为内因;饮食房室跌仆金刃所伤为不内外因,虽然不同于本篇的病因归纳分类,但实为在本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原文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原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

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释讲

有人问:病人的气色可以反映在面部,这要如何分辨呢,想听听您的意见?

老师回答:当鼻部出现青色,兼有腹中疼痛时,如果又出现严重怕冷的现象,属于危重症候;如果鼻部出现微黑,表示为水液停聚于内;如果面部出现发黄,表示为胸口中有阴寒停滞;如果面部出现白色,表示为失血过多所致;当人体失血过多时,如果面部出现微红的颜色,又不是因邪热所致,表示为虚阳浮越于上,阴阳离决的死证:

如果两眼直视,转动不灵活,表示为严重的痉病,属于不治之症。如果面色发青,表示为痛证;如果面色发黑,表示为肾劳;如果面色红赤,表示为风热;如果面色发黄,表示为大便困难;如果面部浮肿,并且颜色鲜明光亮的,表示为水饮内停之证。

临症意义

1.气色是五脏六腑的气血精华,藏于内者为气,现于外者为色,所以临床望色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盛衰,血气的有余不足。望色是望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医四诊中列于首位。

2.异常的气色反映于面部,由于气色不同,其主病不同:白色,多主虚寒病证和失血病证;黄色,多主脾虚病证和湿邪病证;青色,多主寒凝病证、疼痛病证、瘀血病证和惊风病证;赤色,多主实热病证和虚热病证;黑色,多主肾虚病证、水饮病证和瘀血病证。

原文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暗暗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释讲

老师说:如果病人平时安静无声,却突然惊叫的,表示关节疼痛:如果声音低微不清楚的,表示痰湿阻遏于胸膈;如果声音细小而呻吟不断的,表示头痛。

临症意义

以上以三种语音的不同测知了骨节间病、心膈间病和头中病三种疾患,这在临床上很有指导意义,说明了闻诊同望诊一样,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临床诊断疾病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原文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释讲

老师说:如果病人呼吸时摇动两肩,表示邪气壅塞于胸膈;如果呼吸时引动肺气上逆,则出现咳嗽:如果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表示为咳吐涎沫的肺痿病。

临症意义

1.“息摇肩”虽有虚实之别,但一般多为实邪之证。肺肾二脏关系呼吸,肺肾发生异常,则出现“息摇肩”。如病在肺,为邪阻胸中,肺气不利,为实证。除有“息摇肩”外,还伴有胸闷、短气、喘咳、脉实等症。如病为肾气不足,不能纳气归根,致使元气耗散于上,为虚证。除有“息摇肩”外,还伴有短气喘促,动则尤甚,声低气怯,肢冷汗出面青,脉虚浮无根等症。

2.“张口短气”也并非只见于肺痿之病,它可以见于多种病证:有肾气不足,不能纳气归根的“张口短气”;也有胸痞、痰饮等病证之邪气阻滞的“张口短气”。

原文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

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释讲

老师说:如果呼吸气息比较微弱而偏快的,表示病邪阻塞于中焦,如果属于实证,则应当服用泻下药;如果属于虚证,表示病情危笃。

如果病在上焦心肺的,则出现呼吸短促而困难:如果病在下焦肝肾的,则出现呼吸深长,两者都属于难治的病证。如果兼有全身动摇不止的,表示元气大亏,属于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