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热衷于名利者的本质,不过是梦的影子。”毕竟,人生只是一个竞技场,当你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场上,自由吸、呼着生命的阳光时,也许你并未觉察到生命、自由的宝贵,而一旦将失去这些,除了懊悔与自责外,更多的是加倍珍惜。珍惜生命,不在乎得到多少钱财和权势,而是生命有没有充分的燃烧!
其实人世间,除了权力、金钱、声望、暴力等等之外,还有一个给人成功;有了它,一个人的潜能可以成倍、成倍地施展出来,它就是——正直!
有道是:世事茫茫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正确的人生态度,应当是:精神贵族化,物质平民化——删除贪欲之念,选择洁身之好;设置廉政之路,取消不正之风;粘贴爱民之举,复制光明之旅!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包拯)因在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县)明察善断,办案如神,政绩卓著,升任岭南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一州的最高长官)。
端州,是“端砚”的产地。早在唐代,端砚即负盛名。它漆黑发亮,细润如玉,花纹美观,视之玲珑剔透,磨墨毫无音响,堪称世上珍品。当时,端砚与山东的鲁砚、安徽的歙砚、江西的龙德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与徽墨、湖笔、宣纸合称文房“四大金宝”。唐朝诗人李贺在《青花紫砚歌》诗中赞道:
端州石工巧如神,
踏天磨刀割紫云。
北宋年间,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十分惊讶,当即了解原知州的下属官员。官员们皆异口同声地说:“大人,你哪里知道,前知州为贿赂当朝权贵,才动得大手大脚啊!”包拯诙谐地说:“对待权贵,恐只能小手小脚吧?”于是他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
端砚不仅砚石好,琢砚工艺也极高明。有的富丽堂皇,有的纤巧玲珑,实为文房珍宝。一方上贡的精致端砚,甚费工时,日以继夜地琢磨,一个月才能制成一块,工本费不下金子百两,且质料很不易选。
一日,一个贵门亲临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砚,说道:“大人每日躬笔耕耘,急需上砚。现送得一方,呈与大人,以为万民造福。”包拯说:“我这多年皆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罢,他坚辞不受。
包拯常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后来,又有人来送端砚,他开着玩笑拒绝说:“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受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吗?”直到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当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赠给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因此,人们奔走相告,盛赞包拯为官清明。为此,后人还给他编了一段美丽的故事:
那是包拯离开端州之时,端州百姓将他送到船头,知道包拯没带一块端砚,便将一块最上等的端砚用黄皮包好,悄悄放进舱内,想包拯到了地方也就收下了。
船儿行至羚羊峡口(今广东省肇庆县附近的西江上),忽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包拯眯眯着眼睛看看前方,担心船儿行驶下去凶多吉少,便下令停船。他暗自诧异:“我包拯在端州清淡如水,如何惹得天公这般动怒?”思索着,他在船舷转了转,除却风沙迎面而来,什么也没发现。等他烦闷着进入船舱,却瞥见厮角落有一黄色东西。打开布包一看,竟是一方精美端砚!他拿着端砚走出舱,手臂一挥,将砚掷于水中。
风停了,浪静了。那落砚处渐渐涌起一座美丽的沙州,因系端砚所在,人们便管它叫“墨砚沙”。
当地人请了雕刻名匠,为“墨砚沙”铭联永念。那副对联是:“星岩朗耀光山海,砚渚清风播今古。”联中的“星岩”,即举世闻名的肇庆七星岩;“砚渚”即墨砚沙。对联的大意是:七星岩上包拯题名,使山河生辉;砚渚上廉洁的清风,流古传今。
即使贪腐成了时尚,良知也要抵住物欲
认真做事、清白做人,之所以说它是人生的坐标、做人的准则,是因为它串穿一个人的思想到行动、精神到行为,反映出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真、善、美的崇高品质;直接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发展科技的目的在于改善物质条件,它的进步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使人类的欲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升级,造成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现代年轻人奉行的是能挣会花的生活原则:拼命地挣钱,拼命地花钱,看起来似乎是工作、享乐两不误,但大家想过没有,大家在享乐中花掉的是什么?是大家的生命!因为挣钱是要花时间的,而时间就是生命。其实,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条件来解决。
在物质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因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获得轻松,相反,我们比以往活得更累。当我们面对一桌丰盛菜肴的时候,我们的味觉已完全被它们所麻醉;当我们面对闪烁着霓虹灯的街道时,我们的视觉已完全被它们所占据……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挣钱,结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们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到底值得么?
清白做人。就是要:养浩然正气,葆清廉之德,立诚信之品,取宽宏之量;善行解人之危,常怀博爱之心;育健康之心身,造清白之名声。
清白做人。就是要:谨守伦理道德,两袖清风;迸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暖,行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诚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做到“身不涉于污垢之壑,心不惑于非份之得,手不伸于贪赃之边,目不淫于炫耀之色”。总的一句话:走正路、行正道、有正气。
戴敦元(1767—1834),字吉旋,号金溪。衢州开化(今开化县华埠镇)孔埠村人。幼时读书聪慧,过目能诵,有神童之称。10岁那年参加县学考试为学使彭瑞元所赏识。自此读书更为勤奋,“通宵达旦,常而有之”。15岁考取举人,24岁中进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此后40年,历任刑部主事、高廉兵备道、江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湖南巡抚、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一生清正廉明、勤朴节俭,为时人所称道,为后人所赞誉。
嘉庆初,戴敦元任刑部主事,因他精通典律,嘉庆六年(1801)参加续修《大清会典》,担任副总纂,随后出任总办秋审事。这时戴自知名噪权重,而更加细心谨慎,不使待罪之人有所冤屈,也不放过有罪之徒。时有太史杨某上书言朝政之事,触怒帝威,嘉庆皇帝要治他重罪,处以极刑。戴敦元为此案力呈,直言不讳上书:“圣君应以德振威,不可以权代威。”同朝官员也为此案详呈始末,澄清杨太史上书动机,嘉庆帝迫于众议,同意赦免。秋审结束,戴敦元声誉渐高,京中考核被列为“京察一等”。
嘉庆二十五年(1820),戴敦元出任高廉兵备道之职。清代京官外放是个捞钱的好机会,不仅任内可以搜刮民财,就是沿途迎送馈赠的礼仪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他不是这样,轻车微服南下。行至苏州南濠,当时这里是江南贸易中心,广东一带的商人云集于此做买卖,来去如梭,他就以客商的身份与粤人同寓,出访广东的民情风俗,官吏清浊,作为初任地方官的第一手材料。继去高廉,行至南雄驿站,回想沿途所见、出访所得,遂在馆壁题诗一首:“卅载清华屡沐恩,五旬持节荡南蕃。平生志学难斯信,前辈风流严若存。报道无才勤补拙,安民有愿尽除冤。寸香片石皆尘砾,莫遣归装玷此言。”以表自己此行的心志;担任高廉道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因他熟谙民情,办案清正,深得民心,百姓称之为“神公”。
道光元年(1821),戴敦元任江西按察使,凡事都亲自动手,阅案卷、兴调查、酌量刑、昭冤雪,不数月清理全省积案千余件。适逢中秋佳节,他让从属官员回家与亲人团聚过节日,唯独自己夜宿衙门,办事如平日。有属员感其恩德,准备宴请戴敦元,他不仅拒绝赴宴,还告诫属员:“为官食禄,为民办事,典章自是规定。宴请利索,典章遗训无文墨记载,我可不敢而为之。”
道光二年,戴敦元升任山西布政使。从江西解职回京,着家人先行,自断其后,防止属司任意收纳馈赠之礼仪,以污自己的清白。时布政使称“方伯”。方伯,大官也。清制陋规,凡大官升迁,过境州县应设公馆迎送。地方官借此送厚礼、宴请,奉承拍马拉关系。而戴敦元素以廉洁自律,只雇一车一马一夫,像商人回家模样,启程返京;每日以6个面饼充食三餐,夜晚睡在车中,黎明即催促车夫起行。回京行数千里,驿站、车夫皆不知他是个升迁的藩台老爷。山西任内,他还革除了藩台衙门官员私分“厘头银”的陋规。道光三年,升调湖南巡抚。年底,调回京都任刑部侍郎,历l0年。道光十二年出任刑部尚书。
戴敦元任刑部尚书时,曾假归故里。途经杭州逗留期间,适逢浙江巡抚寿诞,举办寿宴,勉为应酬。是日恰遇大雨,他穿雨屐带着油纸伞前往参加。宴后,其他官员呼车备马,笙箫鼓乐。唯独戴敦元拱手辞谢,撑开雨伞,慢步走向茫茫雨中。
《清史稿》有传记,戴敦元由刑部主事累官至刑部尚书,治狱无纵无滥,克持情法之平,性廉洁。死后,京邸中只留下几架诗书、一具文房和几幅字画,“其产不能百金”。道光皇帝赐国葬于杭州西湖之南山陆家埠,追赠“简恪”,倡臣奠祭。祭文中称:“惟臣之情,斯世共闻,立朝四十,蔚为名臣。匪特慎刑,始终以勤。三衢阅道,德必有邻。”戴敦元一生清正廉洁,确为朝野所称道。
今天,我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和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时,“无欲则刚”这一警语可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南。被“物欲”充刺头脑的时候,没有道义,没有天理,尔虞我诈,必然是被金钱所奴役的腐朽的结果。人若没有私欲,品格自然高峻洁清,不染尘泥,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社会上还存在着假、恶、丑现象,有了“无欲则刚”的操守,将使人们能在障眼的迷雾中辨名方向,勇往直前,挺立世间,永不摧折。
别人享他的豪门宴,我自品我的清香茶
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并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
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羡慕别人的代价,常常就是失去自己。不去羡慕别人,你的日子就会变得悠然平静,从容不迫。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你自己的事业,达到你自己的目标,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22岁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大公司,只有 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生活收入非常微薄,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老板。他们开着高档车子,住着大房子,带着漂亮的妻子。而王章程连女朋友都没有。好在他从来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虽然他的生活比别人差了几个等级,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糟的一种。
王章程却不管这些,10年中他默默无闻,如饥似渴地做着自己的研究。在他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多少年过去,在世界数学界,他被称为数学之王。
正因为他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才会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干自己的事,也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在这个世界有人开着高级轿车,有人住着大洋房,有人是显赫的高官,人士,富翁,及大财团的董事长,当然也有平民,百姓,普通人……每个人内心多少都有点虚荣的毛病。消除内心的挣扎,战胜自己的心魔。做到坦率,真诚,简单,平凡,内心清静就好。不要盲目去羡慕别人的富贵,繁华。只有不去羡慕别人,才会真正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天地,才有可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比如说,你已娶妻生子,因此无论到欧洲十国度假一年的想法多么诱人,你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然而即使在家,你也必须凭良知做事,善待自己。在家里,你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家人、供养子女的责任。在这种时候,对你最有利的事就是对家人尽职尽责、信守诺言。其实,无论经商,还是工作,或是讲学,任凭别人怎样劝说,你都要坚守住生活的目标和内心的良知。
当你充分领悟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涵义,就不会再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你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仅此而已,然后不抱任何期待。你只相信他们能够做好,至少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在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农夫。
和尚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看起来非常充实,令他相当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看见和尚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令他非常向往。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个新生活!”
有一天,他们碰巧见面了,两人商谈一番,并达成交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变成和尚,而和尚则变成农夫。
当农夫来到和尚的生活环境后,这才发现,和尚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那种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琐,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却让他觉得无所适从。
于是,成为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彼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
至于做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当和尚的日子。
因而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
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过自己的生活,多么美妙的想法,其巨大的潜能既让人心生敬畏又令人欢欣鼓舞。
我们的生活已经注入了有用的、艺术的、有益的、慈爱的、高尚的因素,我们都有很好的机会对生活精雕细琢。可是很多人为繁重的工作所累——忙不完的事,见不完的人,最后的期限以及各种契约合同。我们已经淡忘了,只要自己愿意,可以花些时间学习如何生活,学习如何用关爱、和平与希望创造幸福生活。
没有生气的生命附着在生物体上等于死亡——多么可怕的念头。要是没了活力,没了生气,日复一日地一成不变,与行将就木又有什么差别?电影《哈罗德和莫德》中,79岁的老太莫德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而年仅18岁的哈罗德却一心寻死,莫德对哈罗德说:“很多人都想品尝死亡的快乐,可是实际上并不敢死,这些人不过是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有些时候,特别是当别人的期待与我们自己的利益不谋而合的时候,迎合别人也无可非议,当然并非如此不可。过自己的生活,凭良知做事,善待自己,为自己甘心情愿为之承担责任的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