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20203000000023

第23章 进退荣辱——进一步未必是荣,退一步更非是辱(1)

进和退如阴阳之行,是随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退中有进,进中含退。退时当思进,进时当思退。进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高歌猛进,而要为自己想一想退步的余地;退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畏怯地一退到底,而是以退为进,为自己留下再次前进的“桥头堡”。

——佚名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轻意爽

退让不是懦弱,不是胆怯,也不是无能,而是一种坦然和释怀,凡事退让一步,迎接你的将是更广阔的天空。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非原则的问题上或在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上,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就能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对于别人的过失,虽然必要的指正无可厚非,但是若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世界上许多的悲剧,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肯退让而造成的。然而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大部分都是“小事”,并没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些细枝末节不同罢了。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所以应当以己心来忖他心,如果换成我是他,会如何如何。这样与人相处时,就能够看到对方的好,而一些小小的不如意,就会忍一忍、让一让了。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两位朋友一起去旅行。三人行至一座山谷时,阿里的朋友马克失足滑落,阿里的另一个朋友雅吉拼命地拉住马克,才将他救起。马克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了:“某年某月某日,雅吉救了马克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他俩为一件小事而吵了起来,雅吉盛怒之下打了马克一个耳光,马克又在附近的沙滩写着:“某年某月某日,雅吉打了马克一个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克:为什么要把雅吉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将雅吉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克回答:“我永远都感激雅吉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按照一般常理,任何人都不会把过去的记忆像废纸一样地抛掉,就某些方面来讲,人们有时会怀念很深的小事情,甚至终生难忘。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故事才体现出另一种人生的智慧:为人处世要心胸豁达,不要计较太多,要在生活中学会“以忘记旧恶为退,以宽容过错为进。”

《菜根谭》有语云:“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需让三分之功。”大意是说,世间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人生的路也是崎岖不平,不如意的事情时常伴随在身边。因此当你遇到困难或前路行不通的时候,必须要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即使你的事业和生活都处在顺境中,没什么阻碍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应随时保持让人三分的胸襟和美德。此中所说的退和让,是让人要有一份接纳的胸怀,如同大海,能够接受大大小小的支流,不计前嫌地以博大的胸怀来包容一切。只有懂得退、让之道的人,才具有非凡的气度和成熟的思想。

在生活中学会退让,是不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它是一种可取的人生态度。因为每个人所面临的社会关系不同,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路人,在不同场合交往或接触时,总免不了会有与人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些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家主动退让一步,宽以待人,少一点计较得失,这样减少矛盾,人际关系自然和谐,于人于已,都是有益身心的。这种退让的精神,可使各民族和家庭关系保持稳定,人际关系也得以和谐发展。

生活里多一点退让,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和爱心,心灵就会多一份温暖和阳光,而我们前行的路才会宽坦。也只有能够在生活中退让自如的人,才能站在云端,俯视尘世,看破三千繁华,静享清明世界。

在中国历史上,仁义巷的传说,一直作为一种美谈被人们津津乐道,它所张显的那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告诫世人的典范和楷模。

仁义巷是明朝太傅郭朴郭阁老的祖宅所在地。当年郭家邻居王三成家建房造屋时,挤占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人气不过便和王家论理,一来二去矛盾不断升级,双方各不相让。郭家情急之下派人到京城将此事回禀已位居“宰辅”的郭朴,希望他能出面为家人“撑腰打气”。

郭阁老看完书信,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马上叫人润墨,写了一封回信,让人带了回去。

郭夫人一见回信,心中甚是欢喜,急忙拆开细看,只见信中写着四句诗:

千里捎书仅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还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郭夫人看罢书信,觉得还是“阁老”有修养,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于是又让家人从自己宅院的一边让出了三尺宽的地方给王三成使用。

再说王三成,见郭家不仅不争被自己多占的地方,反而又给自己让出了三尺,很受感动,不禁想,看人家郭朴在京城做宰相,权高势重,还给咱一让再让,真是高风亮节,令人敬佩,而自己却占人家的地方,真是太不应该了。于是,他就主动把自己的墙拆了,往后退了三尺。

郭阁老一封书信,寥寥数语,吹散了满城风雨,邻里两家和好如初。最终,两家你让我,我也让你,谁也不曾想到,竟让出一条街道来。人们为了感念“郭阁老”义让宅基的品行,便给这条小巷取名叫仁义巷。

人生在世,许多时候要学会退让,纷繁复杂的社会,就如同烟波渺渺的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有的地方隐藏着暗礁,有的地方弥漫着迷雾,小小的我如汪洋中的一叶孤帆,如何才能达到光辉的彼岸?这就要审时度势,懂得进退之理,如果只知冲杀,不知退让,反而会耽误行程,使自己的目标迟迟难以实现。蔺相如不畏秦国,不辱使命,是因为他要维护赵国的利益,只有赵国强盛,才会有他的一切。所以,他选择了进;廉颇与他争锋,将相失和,会使赵国内乱,给对手以可乘之机,如果对手借此灭了赵国,则他的名誉、地位等等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此时,他选择了退。这一进一退间,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博大的胸怀,更重要的是非凡的智慧。

削尖了脑袋争,不如以不争为争

不争不是真不争,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发展的争,是为了以后争的更多,得到的更多。

竞争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国家与民族之间通过竞争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企业之间通过竞争,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人与人之间通过竞争,共同进步,不断求得对自身的超越。竞争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竞争可以克服惰性;竞争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竞争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要把握好竞争的“度”,让它成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包袱。

相传,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很难活着上岸,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沙丁鱼,返回岸边后,他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沙丁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沙丁鱼,回港后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沙丁鱼价格要比死亡的沙丁鱼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的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沙丁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沙丁鱼的鱼槽中,放进几条鲶鱼。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高等的品德就如同水一样,因为水能无私地滋润万物但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水总是能心甘情愿地处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之地而无怨无悔,所以水的品德已经接近于道了。老子希望人们应该安于自己处所的地位,心像深渊一样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只有具备了这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才不会犯什么过错。

如今的我们都处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那么,老子强调“不争”,强调“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堕落?非也!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类并不是一种纯理性的动物,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是“跟着感觉走”,而不是按智慧办事。常人的习惯是,依附有权势的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见利益就蜂拥而上,你争我夺。假如所有的人都用一样的方式思考做事,结果肯定会互相打得头破血流,真正能得到的一定是十分有限。

不争之争,实际上一种立足于长远的牺牲或退让,为了发展,只要能够发展,牺牲眼前利益就是必要的,俗语称这叫以退为进,实际上,所有后退都是为了前进,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这个理很多人明白但做不到,做不到明白也是白明白。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智慧,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主动建立这样一个环境。

其实真正讲明白不争之争道理的是老子。不争所以难是因为人很难摆脱眼前利益,我们说一个人欲望很强,是因为他眼前利益看得很重,而且,欲望一旦起来又会蒙蔽双眼变得不会退让,不争基本上就会成为一种奢望,争了就得了眼前忽略了长远。老子说:自胜者强,胜不了自己就强不了哪去,所以,争是现实,不争是奢望,最后,不争的人以后胜了,眼前争得胜利的以后输了。

我们看,不争不是真不争,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发展的争,是为了以后争的更多,得到的更多,所以,整个争的比较有味道,比较有点阴谋,这是不争之争的一解。后世有些不明大道之徒叫老子为阴谋家,大多源于此,其实,这是大智慧。你争了一辈子,一辈子不快乐,一辈子可能也不成功,到死时什么也带不走,你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任君原来只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普通员工,几年前同事们谁都没把他放在眼里,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却连连升迁,几乎跌破众人的眼镜。

想当初他应聘时,连薪酬都不提。进入岗位后,遇到别人不愿干的工作也总是他痛痛快快地接过来。别人都说他傻,可他却认为,领导站的高,看的准,安排的周全,听领导的话永远没错。在同事们的印象中,他从来不参与任何争权谋利的事情。

二三年过去了,任君工作很努力,但进步仍属中游,他还是那样不争、不要、不急、不躁。

一年前,公司筹备成立一家控股子公司,上面的领导希望在公司内部提拔一个人来管理。一时间风生水起,许多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抢到这一肥缺。最初,领导想让总经理的亲信孟凡做这个位置。但孟凡平日仗着自己的背景,谁都不放在眼里,背地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高层。上面的领导左右权衡下来,最终还是决定让任君来挑这个大梁。这主要是因为,领导觉得任君群众基础很好,没有什么野心,而且工作能力也很强,比那些寸利必争、精于算计、勾心斗角的人用起来更放心。再加上他早来晚归的工作态度也给上面某些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就定下了他。

如今的任君已做到了副总的位子上,成为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

所以,不争者,反倒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不争,你就不会被人当作眼中钉、肉中刺,别人也不会去攻击你,要攻击你也没有目标。当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相持不下时,就显出你的分量了。要知道,你每打败一个对手,就多了一个敌人,你前进的道路就多了一道障碍;你每帮助一个人,就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拥护者,前进的道路就多了一分顺利。不争,更显出一种大智慧。

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

人们在做事时,要先做好规划,为自己留一个退路,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不顾后果的盲目去闯。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在这里强调了做事之前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的重要性。事实上,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有一个商人,在小镇上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到后来,他竟然失败了。当一位债主跑来向他要债的时候,这位可怜的商人正在思考他失败的原因。

商人问债主:“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是我对顾客不热情、不客气吗?”

债主说:“也许事情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你不是还有许多资产吗?你完全可以再从头做起!”

“什么?再从头做起?”商人有些生气。

“是的,你应该把你目前经营的情况列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再从头做起。”债主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详细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是要把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是的,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债主坚定地说道。

“事实上,这些事情我早在15年前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喃喃自语道。后来,他确实按债主的主意去做了,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成功了!

记得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只是要注意这种分配不可过于细密琐碎,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地瞎忙等于乱放空炮。” 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成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用来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是很有道理的,有了一个既定的方针和目标,且做事始终围绕着这个方针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走下去,成功的把握就会很大。

涉身职场的人们,拾级而上也许还不会让人们满足,因为前面还有更高的职位和权利;打拼生意,步步皆赢不能止息人们的欲望,因为始终相信下一单总是最好的;踏进股海,步步掘金无法阻止人们靠近诱惑,因为谁都想站在最高的峰顶!职场有沉浮,生意有成败,股海有涨跌,人们义无返顾,人们竭尽全力,人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各种利益的最大化!可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些什么,或者是忽视了某些规律,你被回击的力不能比你打出去的力更重。你只能得到你付出的。你不能触摸任何东西,而不被这个东西所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