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早已是古人的行为准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至行却未见在今人身上留下烙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省的高尚力量可以荡涤卑劣的思想,可以送人至人生的大境界。
——佚名
人最难能可贵者莫过于有自知之明
《老子》里写道: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一个人如果能够有自知之明,就能在复杂的人和事面前保持自己独有的明智,不会做出离谱的事。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人贵有自知之明。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而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
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
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多委靡少进取,总以为自不如人,自惭形秽,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知”既包括认知的过程,又包括认知的结果。“知人”的主体是自己,是主体;“知人”的对象是别人,是客体。所以“知人”就是主体认知客体,自我认知他人。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要真正了解别人的内心是不容易的。但比较起来,“自知”更难,自知是自己认知自己、主体认知主体。苏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认知自己往往带有自我喜好、情绪乃至价值观,所以往往容易片面甚至错误。其实“知人”和“自知”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知人”的基础就是“自知”,如果不了解自我,那么去观察认知别人往往也是不准确的。
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两则故事:一监察御史文笔不行却爱好写文章,人家奉承他两句,他就拿出一部分钱财请客。监察御史的夫人劝他说:你并不擅长文笔,一定是那些同事在拿你寻开心。这位老兄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不管别人怎么说,再也不肯出钱请客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开的挑战更危险。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满必溢。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在这方面古人有经典论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客观的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常常自我反省,少去怨天尤人
面对不如意,怨天尤人不仅不能改变什么,而且会让自己身陷在怨天尤人中无法自拔。在不如意面前,适度的自我反省才能让你看清问题的实质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古语云:正己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怨天尤人者,抱怨过去受到的伤害,就给未来的伤害创造了机会。想寻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的只能是轻蔑和嘲笑。聪明的人从不把自己的失败或耻辱公之于众,而只张扬别人对他的尊敬。
怨天尤人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所有的怀才不遇是社会对他太不公平,是人们没有对他进行公正的评价。遇到不如意的事,他要抱怨一番;遇到困难,他又要抱怨一番。喜欢抱怨的人,总能找到借口,为自己进行开脱。但是他们在抱怨之后非但不轻松,心情往往更糟。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能看到或遇到这样的事情:某一项工作、事情出现了失误,当事人在需要说明情况时,或推脱推诿,或寻找客观原因,很少从自身查找原因。自己需要完成的某项工作,在没有达到目的和完美时,自己也会原谅自己:别人也许还做不到这样呢。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
一旦出现事故则“怨天尤人”,却从不“正己”。正己就是反省,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如何避免。固然,一件事情和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不能武断的确认是内因或外因起决定因素的;然而“正己”和“怨天尤人”却有着态度和责任上的本质区别。
“正己”是站在主观的立场上来承担责任进行反省的:既然负责这项工作了,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都要负责;而“怨天尤人”则有旁观者之嫌了。
“正己”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后加以改正去完成;而“怨天尤人”则把原因推给也许有原因也许没有原因、也许原因大也许原因小的其他人,能不能改正、什么时候能改正也不是自己的问题了。其实缺点和不足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窗户上的玻璃,总会染上灰尘,只有“时时勤拂拭”,才能保持明亮光洁。而回避不足,只会留下隐患,妨碍自己的进步。所以,我们不可以陶醉于成绩,更不可以文过饰非。
自省是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省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才可以进一步纠正过失。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很多缺点都是通过旁人的指出才得以知道。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善意的规劝和指责,反省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们不易察觉的另一面,更好地进步。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夜夜露宿公园。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人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人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人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的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人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呢?”
老人又说:“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原一平接受了老人的教诲,他策划了一个“批评原一平”的集会。集会的目的是让别人能坦率地批评自己,所以他确定了下列三项原则:一是集会要使人人都能畅所欲言,所以人数不能多,以五人为限。二是为了要让更多的人都有批评的机会,每次邀请的对象不能相同。三是既然是他主动邀请别人来的,别人就都是他的贵宾,一定要热诚地招待他们。
一切准备好之后,他立刻去拜访几个关系较好的投保户,他诚恳地对他们说:“我才疏学浅,又没有上过大学,因此连如何反省都不会,所以我决定召开原一平批评会,恳请您抽空参加,对我的缺点加以指正。”这些人觉得这种性质的集会很有意思,都很痛快地答应了。
原一平把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都一一记下来,随时反省自己。随着批评会的定期举行,他发觉自己就像一条蚕正在“蜕变”。每一次的“批评会”,他都有被剥一层皮的感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会”,他把身上一层又一层的劣根剥了下来。随着他把身上一层又一层的劣根剥了下来,他逐渐进步、成长。他把在“批评会”上获得的改进用在每天的推销工作中,业绩直线上升。
《礼记·乐记》有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这就是反躬自省的最早出处,意思就是说,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情绪与态度,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不断完善自我。这是积极追求进步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如果不懂自省,他就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更不会有自救的愿望。做人,与其低着头埋怨错误,不如昂起头纠正错误。自省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自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机缘,使人达到更高的境界。
检视自己的背囊,丢掉役心之物更轻松
人生在世,总是带着行囊前进。财富,名声……在追求的过程中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要想轻松前行,不妨时时检视自己的行囊,丢掉那些役心之物。
当我们毫不犹豫地将交通工具异化为身价砝码,当我们推波助澜地助长“房子崇拜”,当我们变本加厉地加码孩子教育,是否想过,这当中也折射了我们内心隐秘的欲望:房子成为房奴“征服”城市的象征,孩子承载了“孩奴”对成功的渴求。物质的洪流漫过心灵的堤防,使得我们忘记了仰望星空,忘记了默观内心,忘记了幸福感真正的来源。
物质成了幸福的唯一来源,也成了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物质财富代表一切,甚至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精神生活的依托,科学被工具化、艺术被商业化、情感被功利化。
很久以前看过一则故事,讲的是圣诞节之际,一户穷人没有什么钱过节,于是夫妇俩就教孩子们唱歌。住在楼上的富翁听到他们快乐的歌声,孤单的自己却不快乐,所以就拎了一袋子钱给穷人,条件是他们不许再唱歌。
穷人答应了富翁,接过钱却总担心会丢掉,东藏西藏也找不到好的地方放。孩子们不能再唱歌,一个个面面相觑,家庭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冷清寂寥,穷人家也变得不快乐了。
不久富翁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却是穷人。穷人把钱袋递给富翁:“先生,我们不能答应您的要求。”于是,穷人的家里重新响起了孩子们欢快的歌声。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魂。”这是对渴望幸福的人们一种有益的提醒。人的幸福感,既要靠社会创造的各种“发生条件”,也有赖个人内心的积极营造。其实,让我们心灵受累的,何止物质?一些消极的情绪,错误的观念,解不开的情结,总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会面对,学会放下,才能收获一份幸福和轻松。
1.放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