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20260600000073

第73章 《荀子》

【原文】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

【出处】《荀子·不苟》。

【译句】不隐瞒自己的优缺点,对实际情况从不掩饰,这样便可称为坦直的人了。

【原文】伯乐不可欺以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

【出处】《荀子·君道》。

【译句】只有伯乐最了解什么样的马是骏马,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

【原文】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出处】《荀子·乐论》。

【译句】艺术没有丰富性和典型性,就说不上是美的。

【原文】笃志而体,君子也。

【出处】《荀子·修身》。

【译句】有坚定的意志,为事业孜孜奋斗的人,就叫做君子。

【原文】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出处】《荀子·法行》。

【译句】年少时如不学习,年长了就没有才能;年老时如不对人教诲,死了之后就没有人怀念。

【原文】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出处】《荀子·天论》。

【译句】在天上的事物里,没有比日月更明亮的;在地上的事物中,没有比水火更能闪亮的;在所有的事物中,没有比珍珠、美玉更光彩耀目的;在人的行为举止里,没有比礼义更贤明的。

【原文】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出处】《荀子·大略》。

【译句】一国之君的职责是选用贤人,臣子的职责是处理分内的事务。

【原文】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

【出处】《荀子·议兵》。

【译句】君主英明,他的国家就会安定;君主没有能力,他的国家就会混乱。

【原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出处】《荀子·正名》。

【译句】名称没有本来就恰当的,是由人们约定好而给其起的名字。约定好了,习以为常了,便是正确的,和约定好的名称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

【原文】涂之人可以为禹。

【出处】《荀子·性恶》。

【译句】普通的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

【原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君子博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聪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原文】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对自己放纵松懈,灾祸就要发生。

【原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出处】《荀子·修身》。

【译句】好的品行在身,就感到坚定自信,自己必定喜欢;不好的品行在身,就感到全身污浊,自己必定讨厌。

【原文】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

【出处】《荀子·王霸》。

【译句】英明的君主善于抓住要领,而愚昧的君主样样都统抓在手。

【原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

【出处】《荀子·不苟》。

【译句】君子修养心性最重要的是诚信,达到最诚信的程度就不会有别的麻烦事发生了。

【原文】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

【出处】《荀子·修身》。

【译句】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自我强大,那么他的声名也可以与尧和禹这样的圣人相比。

【原文】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出处】《荀子·大略》。

【译句】一个人有好嫉妒他人的朋友,那么贤德的人就不会来亲近他;国君有好嫉妒他人的臣子,那么贤良的人就不会来辅佐他。

【原文】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出处】《荀子·大略》。

【译句】善于学习的人能彻底了解其中的道理,善于实干的人能探究其中的疑难困惑。

【原文】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出处】《荀子·宥坐》。

【译句】所以君子要做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搞好道德修养,端正品行,等待机遇到来。

【原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有德行人的学问,听在耳里,记在心中,流露在身体仪态上,表现在行为举止中。

【原文】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

【译句】不被赞誉引诱,不因为诽谤感到恐惧;按照道义行事,正直无私地改正自己的过错。

【原文】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射出一百支箭,只有一支没命中目标,这不能说善于射箭;走了一千里的路就差半步而没到达终点,这不能说善于驾车。比喻做事要做到完美。

【原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出处】《荀子·儒效》。

【译句】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实行。

【原文】夫大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出处】《荀子·正论》。

【译句】品德和地位不相称,能力和官职不相称,奖赏和功劳不相当,惩罚和罪过不相当,这样是最危险的了。

【原文】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

【译句】君子以品德修养不够为耻辱,不以受到了侮辱为耻;以没有诚信为耻,不以不受信任为耻;以没有能力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

【原文】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出处】《荀子·不苟》。

【译句】君子推崇别人的品德,表扬别人的优点,这不是阿谀奉承。

【原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译句】路程虽然近,但不走的话就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小,但不去做的话就不会成功。

【原文】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

【出处】《荀子·臣道》。

【译句】处罚那些忠诚的人,奖赏那些奸佞之辈,他真是糊涂到极点了啊。

【原文】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出处】《荀子·致士》。

【译句】国家政治腐败,士大夫和人民就会离开国家。

【原文】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出处】《荀子·大略》。

【译句】国家将要衰亡的时候,必定轻视老师,怠慢师傅。

【原文】悍戆好斗,似勇而非。

【出处】《荀子·大略》。

【译句】蠢直剽悍,喜欢战斗,这样看似很勇敢却根本不是。

【原文】福莫长于无祸。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没有什么比没有灾祸更幸福的了。

【原文】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信悫而后求知能焉。

【出处】《荀子·哀公》。

【译句】弓经过调整才要求它强劲有力,马在驯服后才要求它为良骏,读书人有诚信后才要求他聪明能干。

【原文】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出处】《荀子·儒效》。

【译句】不学习,缺乏正义感,只求财富兴隆,这是庸俗的人。

【原文】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出处】《荀子·法行》。

【译句】因此君子如果能够做到不以利益危害道义,那么耻辱也就没有理由到来了。

【原文】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

【出处】《荀子·不苟》。

【译句】看到它多利的某方面,一定也要看到它多害的方面。

【原文】不知其子视其友。

【出处】《荀子·性恶》。

【译句】不知道儿子的好坏,只要看看他的朋友也就明白了。

【原文】倾则不精。

【出处】《荀子·解蔽》。

【译句】心有偏向,办事就不能专诚。

【原文】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

【出处】《荀子·儒效》。

【译句】君子说话有界限,行为有标准,用心能专一。

【原文】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出处】《荀子·议兵》。

【译句】后羿虽然善射,没有好的弓箭也不能命中微小的目标;造父虽然善于驾车,马不听使唤也不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去。

【原文】不知戒,后必有,恨复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出处】《荀于·成相》。

【译句】不知警惕,还要重犯错误;拒绝规劝,坚持错误,必然让坏人钻空子。

【原文】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出处】《荀于·致士》。

【译句】取得大众的拥护就能干惊天动地的事业。心情舒畅可以延长寿命。

【原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站在高处向人招手,胳膊并未加长,而远处的人可以看见;顺着风对人呼喊,声音并没有更洪亮,但能使听者听得更清。

【原文】学不可以已。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出处】《荀子·劝学》。

【译句】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

【原文】欲观千岁,则数今日。

【出处】《荀子·非相》。

【译句】要观察千年以前的情景,就看现在。

【原文】苟不求助,何能举?

【出处】《荀子·大略》。

【译句】不求贤人帮助,怎么能办好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