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压力社交
20278600000006

第6章 没什么不能谈:零压力社交的人际沟通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更没有完美的人,造物主在造物时给每一样事物都会留下缺陷,所以世界才会形形色色、生动精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缺点,因此与人交往就不能求全责备、要求完美,否则你永远也找不到朋友。

有相当多的人不习惯于赞美别人,包括最亲近的人。别人有优点或有进步,就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别人做错了什么事,反而会立刻对其进行指责。这样说话和做事是不合时宜的,只有顺其自然,及时地对别人的成绩和成功给出重视和赞美,才能增加对方对你的信赖和友好,使彼此的关系更讲一步。

选择一个好话题,敞开心扉进行交谈

如果我们懂得自如地与人交往,就能扩大我们的交际圈,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与人交谈时“不知该如何开口”、“不知该说些什么”,这是很多现代人的通病。比如,在聚会上,找不到幽默风趣或言之有物的话题;求职面试时,拼命地想给人留下好印象,结果却弄得一团糟。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尤其是不太熟悉的人,心里难免会七上八下,不知道怎样进入正题。也有一些人,在与人交谈时,会很快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并能获得对方的积极回应。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4届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二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3位总统之一,他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191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结束了对非洲的考察,回到美国,准备参加第二年的总统选举。很多人都十分看好这个年轻人,因为他不仅是美国前总统西莫多·罗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律师。

但是,罗斯福开始时非常不顺利。虽然很多人认识他,但是他并不认识那些人。一次宴会上,很多人和他打招呼,他也礼貌性地给予回应,可是他发现,人们尽管都和他打招呼,但脸上的表情却是冷漠的,似乎看不出他们对自己有什么好感。

罗斯福认为自己必须改变这种对他不利的局面。罗斯福想到了一个接近自己不认识的人并同他们交谈的方法,他对坐在自己身边的好友陆思瓦博士悄悄说:“我很想认识这些人,但对他们不太了解,您能给我介绍一下他们的大体情况吗?”陆思瓦博士十分热情地帮助了他。

这样,罗斯福的心里就有了底。他热情地走向他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向他们提出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从中了解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知道了他们曾经从事的职业、做过什么事情、最得意的事是什么,掌握了这些,罗斯福就拥有了同他们交谈的资本,并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可以与人分享的乐事,许多人会因为自己和别人见解的不同而不愿表达,但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人生才能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如果我们能找到共同的话题,能坦诚相待,彼此就能谈得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与他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呢?

首先,我们内心要有一个同人交谈的愿望,愿意与人交谈,这是解决交谈这一难题的关键。我们与人交流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彼此不太了解,因此,同人交谈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尽快熟识对方,消除彼此间的距离感。

在与人交谈时,要特别注意对方的职业、性格、爱好、兴趣等。在对方谈话过程中,适时地插入一两个小问题,或由衷表示我们的感受:“啊,这真有意思!”“真是这样的吗?”让对方觉得我们很乐意听他谈话,并因此在谈话时就把我们看成他的知己。

同人交谈,我们还要努力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说话要直率而自然,不要遮遮掩掩,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对方有约束感,特别是对那些比较害羞、很不习惯同人交谈的人,我们一定设法使他放松。我们可以先同他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越随便越好,就跟老朋友谈话一样轻松、自在,要尽可能多让对方说话,要注意对方态度的变化,不要自顾自地说个不停。

话不要说绝,要留有余地

电影《风云》里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话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去尽,规矩不可行尽;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如果凡事把话说绝,事情有可能就会走向你的对立面。

古人言:“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善于交际的人往往虚怀若谷,在谈话中给别人留一片天地。而自以为是之人常常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给别人不留说话的空间。后者把自己看得很重,常常会让别人敬而远之,而前者常常把自己放得很低,虚心接受,自然会赢得大家的尊重。社交中多一点谦和、谦虚、谦让、谦恭,能让你在危急时刻获得绝处逢生的机会。

科学史上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年轻人正是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将“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词用对了,修饰程度不同,说起来分寸就不一样。如“好”一词,可以修饰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这些比较级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没听天气预报,即使听了,明天还没到,便不可以说:“明天一定会下雨。”一个人的文章写得一般,客气地说也只能是“还好”,怎么能说“非常好”呢?

好的修饰词使意思表达完整,恰到好处;过于夸张或过于缩小的修饰词,则会与客观实际相冲突,陷入两难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中,皮卡索夫与罗亭有一段对话:

罗:妙极了!那么照您这样说,就没有什么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皮:没有,根本不存在。

罗:您就是这样确信的吗?

皮:对。

罗:那么,您怎么能说没有信念这种东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个。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个“根本”,把话说绝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一定要多用“可能”、“也许”、“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义的词,使自己的判断留有余地。

话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多,而事实上往往可能相反,所以俗语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在人际沟通中,说话切记不要旁若无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应该给人留余地,让别人也有讲话的机会,这才是智者所为。

放低说话的姿态

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放低姿态,不是让你低声下气、奉承谄媚。说话时放低姿态是一种艺术,特别是当对话的双方地位悬殊时,地位高者采用适当的低姿态会满足普通人的自尊心理需求,这样的讲话方式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对方的欢迎。

美国有位总统,在庆祝自己连任时开放白宫,与100多位朋友亲切“会谈”。

“你小时候哪一门功课最糟糕,是不是也挨老师的批评?”小约翰问总统。“我的品德课不怎么好,因为我特别爱讲话,常常干扰别人学习。老师当然要经常批评的。”总统告诉他说。

总统的回答,使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后来有一位叫玛丽的女孩,她来自芝加哥的贫民区。她对总统说,她每天上学都很害怕,因为她害怕路上遇到坏人。

此时,总统收起笑容,严肃地说:“我知道现在小朋友过的日子不是特别如意,因为有关毒品、枪支和绑架的问题,政府处理得不理想,我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正义事业之中。也只有我们联合起来和坏人作斗争,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这位总统紧紧抓住了小朋友的心,使小朋友在心里面认为总统和他们是好朋友。即使场外的大人们看到这样的对话场面,也会感到总统是一个亲切的人。

总统告诉小朋友们,自己过去和他们一样,也常被老师批评,但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成长为有用的人。总统在认同小朋友对社会治安担心时,还鼓励小朋友参与正义事业,因为那样正义者的力量会更大。

总统放低姿态的谈话方式使小朋友们发现,总统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也像他们一样是普通人,是可亲近的、可以信赖的“大朋友”。

大人物和普通人说话时放低姿态,不仅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而且更容易沟通,更容易让对方从心理上接受自己。

身在职场处于优位时,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如果别人一奉承,你就马上陶醉而喜形于色,这就会无形中加强别人的嫉妒心理,所以,面对同事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这样不仅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同事对你的嫉妒心理,还能博得同事对你的敬佩。

在办公室里,言谈中多一些谦虚的话,就能有效地减弱同事们的嫉妒心理。

劝说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劝说,必须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大下功夫,而在劝说者与被劝说者之间矛盾尖锐、情绪对立时,说理往往难以奏效,这时,就需要“动之以情”了。换言之,用充满感情的话语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服。

简单的事情、小道理,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再加上简明、扼要的分析,道理就可以讲清楚,但是,复杂的事情、大道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触动一点就牵动全局,则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一系列的说服工作,从多方面展开心理攻势,并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后才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最好是不要由自己单方面推断出来交给对方,应当以征询意见的口气引导对方同你一起来推理,共同探讨得出结论。让他把你的意见、主张当做自己寻求的答案,自愿接受、自动就范,这样的说服才是高明的说服,因为对于经过自己头脑思考发现的真理,人们更坚信不疑。晓之以理,要满怀信心,争取主动,先取攻势,当对方已明确、坚决地表示不同意见之后,再说服他,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当然,争取主动仍要运用委婉、商榷的语气,切忌盛气凌人、以势压人。

很多说服者在说服他人时,往往能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对听众施加影响,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对于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青少年儿童,对于多数平日没有深刻理论思维习惯的人,以事比事,将心比心,运用其自身或熟人的经验教训,再加上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去进行绘声绘色的诉说,易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受道理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数学家苏步青上小学时,因为贪玩成绩并不怎么好。有一次他又逃课了,老师找到他,告诫道:“你不读书,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你呢?看不起你的原因,不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吗?如果你考前几名呢?你知道牛顿吗?他也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念书时成绩也不好,同学都欺负他、瞧不起他。一次,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还故意把他打得趴在地上。他凭什么?不就是成绩比牛顿好、身体比牛顿壮吗?别看平时牛顿不敢惹他,这回可不一样了。只见牛顿猛地翻身跳了起来,将那个打他的同学逼到了墙角。那个同学一见牛顿如此勇猛,不由得害怕了,只得认输,从此再也不敢欺负他了。从这件事上,牛顿得到了启发,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从此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师在一系列的反问中,苏步青第一次听到了一位大科学家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奋发图强的事迹,这无疑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老师列举的牛顿的典型事例,使苏步青感受到了前进的力量。从此他不断地发奋学习,终于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根本的改变。苏步青的老师通过充满感情的话语来进行说服,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愧疚、自责、害怕、焦虑等情绪中时,较易接受劝说信息,因此,说服者应设法通过具体生动的现身说法,帮助说服对象,再以利害关系的强烈对比等方法去感染和警示对方,使他悔悟。那些实惠观念很强的人,理难服他,情难动他,但是,如果你能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对他剖析得明明白白,他一定会仔细考虑你的意见,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人类是感情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每当受到了他人的关心,随之而然便产生了感激之情,就很容易地接受说服者的意见和建议。说服不是压制,心理学上有“对抗理论”,人们都喜欢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动,而不愿听从他人发出的强硬的命令,任其摆布。鉴于这种心理的存在,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感情,至少要用商量的语气,以保证不伤及对方的自尊,这样才利于取得良好的说服效果。

诚心诚意是赞美的重要原则

称赞别人一定要发自内心,发自内心的称赞是容易被对方接收的,如果称赞不是发自内心的,对方听了肯定会觉得虚伪。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更希望获得别人称赞。在人际交往中,赞美是沟通桥梁,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磁铁,因此,在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的时代里,我们必须学会赞美。

“赞言一句三春暖”。赞美别人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的表现,那种自私得不愿意给对方一个微笑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社会呼唤和言、悦色,需要沟通、理解。称赞别人很简单,不外乎“你今天真漂亮,这件衣服穿到你身上像定做的一样……”这些话大家都会说,对方听了也会产生愉悦的心情。称赞别人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称赞是容易被对方接收的,对方在接收你称赞的同时,也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有知识趣味、有涵养的人,一个可以结交可以信赖的人。如果称赞不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对方本身长得对不起观众,你还叫他 / 她帅哥、美女,对方听了肯定就会觉得你虚伪,觉得你在奉承他/她。以下是几点有用的称赞他人的方法,值得借鉴:

1.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种赞美方法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会欢欣鼓舞,而有的人却可能无动于衷。赞美是否起到意料到的作用,完全取决于赞美是否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是否符合对方的个性特征,所以,赞美也要因人而异,方式要灵活多样,不能千篇一律。

2.情真意切

每个人都渴望赞美,赞美是人类的天性。这绝不是虚荣心的表现,而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有时候,一句赞美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父母经常赞美孩子,使得家庭气氛和睦;上司经常赞美下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被激发、被调动;朋友之间互相赞美能增进友谊;夫妻之间互相赞美能使夫妻感情更加深厚。然而,赞美别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真心诚意,贵在确有实效。所以说,我们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真诚,要做到情真意切。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乐观、欣赏的态度。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凭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对方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为你是个虚伪的人,说着违心的话语;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真诚的赞美是不同于虚伪的阿谀奉承的。阿谀奉承是完全没有效用的,因为它是肤浅的、自私的、虚伪的。人最渴望的就是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得到心甘情愿与自己合作的人的赞美。

张飞强养了许多品种极佳的小猪及纯种的白脸猫,它们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是曾在乡村集市与州牲畜展示会上获得过金牌。张飞强把荣誉丝带别在一块纯白棉布上,每当朋友来访,他就将这块棉布展现出来。这些猪和猫并不在意它们所赢得的荣誉,但张飞强却十分在意,因为这些金牌丝带满足了他的成就感。

人类有着如此强烈的情感追求,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正是这种强烈的自尊心,使人类有了不同于动物的地方。

有些人会好好地照顾孩子的身体,却很少注意到他们自尊的发展,有些人会准备很多营养丰富的肉类、奶制品来增强孩子们的体力,却不肯给他们一个衷心的赞美,不肯给他信心和快乐,这是一些人的弊端。在西方,人们都不吝惜去表扬别人,也不像某些人那样只注重孩子的发展而不顾自己,他们会很在乎自身的发展,会很看重自己的生活享受

3.赞美下属要诚心诚意

赞美一定要真诚,唯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赞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上司对下属的赞美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心实意。要做到这一点,上司必须做一个细心人、热心人,从内心关心他们、热爱他们,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发现他们的每一个细小的优点,及时进行赞美,切忌虚情假意。有的上司在赞美下属时说:“哎呀,你工作搞得挺好嘛。”语气中明显带有一种调侃的味道,这很容易使下属产生被嘲弄的感觉。真诚的赞美还体现在不能说空话、套话和和模糊不清的话上,否则就会让下属觉得虚伪。

以对方为中心,多给对方展现的机会

人们大多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别人的事情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关注了,所以,我们初次与人见面的时候,不妨多谈些关于对方的话题,这样对方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样一来,后面的交往就会自然而然的了。

为了能够很顺利地与人打交道,我们在开口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对方穿的是什么衣服、在做什么事情、在说什么话、在观察什么东西,然后,我们再以对方为中心进行交谈,这样就会得到对方热烈的回应。

比如:

“你这件夹克很有特色,能不能说一下,这个标志代表的是什么啊?”

“你是我们这里射箭射得最棒的。你都参加过哪些训练呢?”

“你在董事会上的发言真是精彩啊!能不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销售环节做得不够好?”

“你看上去好像不太高兴啊?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假若对方是一个警察,我们就可以说:“当警察很威严吧,你能不能告诉我想当一名警察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在餐馆就餐时,你可以与人说:“不介意我坐在你身边吧?”

在聚会时,我们可以与人说:“你也来参加聚会啊?”

一些人倾向于直接谈论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嗨,你看上去文静,能够认识一下吗?”或者:“嗨,我在这儿看见你好几次了。看来我们有缘啊,我有必要自我介绍一下了……”

为什么谈论以对方为中心的话题在人际交往中会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呢?

心理学家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就开始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都是为我服务、听我差遣的。我们那个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人儿,我们的小脑瓜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本能地问:“那和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长大后,这种思维习惯实际上也几乎没有改变,只不过作为成人的我们学会了用文明礼貌的面具去竭力掩饰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识。而我们的大脑依然直接、本能、一成不变地在我们和外界打交道时,会这样提醒我们自己:“那和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的事例能够对这个道理进行更好的说明。

比如,在某大学校园里,一个男生看见了一个女生,很想认识她,就想了一个“请她吃饭”的主意,他就对那个女生说:“咱们学校外边刚开了一个听说很不错的餐馆,晚上一块去那里吃点儿什么怎么样?”那位女生在作出答复前,心里肯定会做这样一番盘算:“这主意不错。”或者“他说的是饭菜还是饭馆的装修呢?”她甚至会继续想:“说的应该是饭菜吧,他说‘很不错’,我会不会也喜欢呢?”她这么一想心里就开始犹豫了,那个男生也可能会察觉到对方的犹豫,如此一来,谈话也就不怎么让人觉得高兴了。

可是,如果是换一种说法,那个男生可以选择说:“咱们学校外边刚刚开了一家餐馆,你肯定会喜欢的。今天晚上咱们一块去那里吃点东西怎么样?”

这样说的时候,强调了“你肯定会喜欢的”,男生已经预先潜在地帮女方解答了心里将要出现的问题,这样女生就会更容易接受男生的邀请。

这就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巨大力量。

假设我们正在参加一个关于新产品发布的研讨会议,一个与会者提出了某个问题,他肯定喜欢听到我们说“这个问题提得不错”,不过,如果我们跟他说“你这个问题提得真是好”,他听后心里肯定会更加高兴。

假如销售人员对客户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就不如对对方说:“你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一般不说“事实将证明……”而通常会用“你会看到事实将证明……”来代替。

在允许的范围内,与人谈话的过程中我们使用“我”的次数越少,我们在对方的眼里就越显得有理性。事实上,那些善于交际的人相互间谈话时使用“你”的次数要远远多于使用“我”的次数。

因此,我们在跟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每个句子前面都要尽可能地加上“你”字,这样会立刻抓住对方的心。运用这个技巧可以获得很多积极正面的反应,比如可以使对方产生自豪感,省去额外的思考。

总之,想要拥有一个好人缘,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一定要记得随时随地把“你”字挂在嘴边。

与人交往要保持距离,把握分寸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对自身的保护。感情容易滋养人心,也会轻易伤害人心,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海誓山盟的爱情,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刺痛对方。

刺猬是一种全身披着刺的针毛动物,这种动物通常群体而居,自成一个小团体。西方有一种刺猬定律:每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会彼此靠拢在一起,但是它们之间会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如果相互距离太近,刺猬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但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又达不到相互取暖的效果,于是刺猬们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彼此刺伤。

在职场上,也有所谓的“刺猬理论”,我们称它为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认为与别人的交往越亲密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注意保持距离、把握分寸,就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

在目前的企业中,最可怕的莫过于人际关系濒临破裂,以及严重压力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几乎每家公司的人事经理都表示,上班族人士由于同事间纠纷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我们可以把“刺猬理论”运用到领导与部属、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保持互不伤害的适当距离,达到共存共处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这样做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事实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会让人产生“距离美”的感觉,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好朋友之间也应当注意保持距离。朋友间相处,也需要有一些空间,太过亲近而不小心忘了分寸,口无遮拦,会造成彼此间关系的紧张。另外,大家来自不同的环境,接受过不同的教育,时间一长,即使再亲近的朋友,也难免会出现问题。感情往往是最脆弱的,太过疏远难免淡漠,太过亲密难免疲惫,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保持和谐。

就算是关系最亲密的夫妻,相处的时候也需要有些距离,要有属于个人的空间。人们常把夫妻比做两个相交但又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夫妻共同的世界,两人在这儿尽享亲密和温馨;不交叉的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天地,这里有丈夫和妻子不同的色彩甚至隐私,任何恩爱夫妻都不能因亲密无间而慷慨地全部让出,也不能因一时的矛盾而无限地扩大自己的空间。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对自身的保护。感情容易滋养人心,也会轻易伤害人心,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海誓山盟的爱情,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刺痛对方。

留出距离就是给彼此的感情腾出一个足以盛放的空间。为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远方的距离承载了更多的向往和更多的牵挂,距离换取的是更多的珍惜而不是摩擦。

提问要讲求技巧

与人交往,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知道多了反而惹事生非。

有个人家里出了一点麻烦,可他并不想让别人介入这件事。可是有个朋友一次到他家去,感觉气氛不对头,于是就不断问:“怎么回事?你家出什么事了?”搞得他很无奈。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不堪忍受。假如有人没完没了地打听你的生活,你肯定也会很烦。

与人交往,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知道多了反而惹事生非。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保密的东西,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某些事的权利。你的朋友因一个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事闹得情绪很低,而你又敏感地从他的神色上猜出了他有心事,于是就问对方遇到了什么麻烦,可对方觉得告诉你不好,不告诉你又怕得罪你,这不是难为他吗?

要恰当,得体、有效地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1. 选好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问

(1)适应对方的年龄、身份、文化素养、性格等特点

你对小朋友可以问“你几岁啦?”对老年人就不宜这样问。再如你可以对一个中国人问:“你在哪儿工作?”“收入不错吧?”“家里有几口人?”这是关心尊重对方的表示;但这样问一个美国人,就是打听别人隐私的不礼貌行为。被问人有的热情直爽,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文静安详,有的急躁毛躁;有的高傲,有的谦虚;有的诚恳,有的狡黠。性格不同,气质各异,提问的方式也应当有相应的变化:或单刀直入、或迂回进攻、或直接发问、或试探而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2)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

在问答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的本身都会对被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问人必须根据被问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在提问的时候,被问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心境之中,比如我们去探望病人,对方正在为病情焦灼不安,我们就不应问:“病情会不会恶化呀?”

另外,被问人总会对提问人的问题本身采取一定的态度,从而产生种种心理活动,如抗拒心理、回避心理、揣测心理等。

2. 掌握双方问答进程,提问要有明确目的

提问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它决定了对方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也决定了双方的交谈程序和交际气氛。所以,提问也应有控制技巧。

(1)掌握社交气氛

两人问答,气氛是冷淡或是融洽,对社交的效果有很明显的影响。社交气氛可由提问的问题和方式来控制。选择问句的句式和严肃的语气,使气氛紧张,能对被提问人的心理产生压力。如审讯犯人:

“你昨晚去没去过会计室?”

“去过。”

“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一人。”

“去干什么?”

“偷钱。”

“偷没偷?”

“偷了。”

从此例可看出提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掌握由提问到表达的过程

有时人们提问,是要对方听自己表达,这就有个由自己提问到自己表达的转变过程。如:

电车上,一位中年人给一位妇女让座。这位妇女一声不吭就坐下了。

中年人问:“嗯,您说什么?”

妇女回答:“我没说什么呀!”

中年人说: “哦,对不起,我还以为你说了‘谢谢’呢。”

中年人的提问是为了引出自己后面对妇女的批评,显得含蓄而又有心计。

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时问:“假若一个人,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官吏不能管理他的部下,怎么办?”

齐宣王答:“撤掉他!”

孟子又问:“假若一个国家搞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这时只好看看左右而讲其他的了。

孟子先设两问诱导齐宣王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提出应该怎样处置不会管理国家的国君,使齐宣王无以对答,最后服从自己的想法。

3. 讲究方式提问,提高提问水平

(1)话题的选择是一大关键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要使对方乐于答话,不如挑他感兴趣的来说。其实,提问也如此。比如一个人羽毛球打得好,就可先问:“听说你对羽毛球很拿手,是吗?”问话的提问正像打羽毛球时的发球,你以对方的特长发问,就像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他当然乐意还击,一来一往,畅谈不休,所以,有人把提问称为“谈话的发球”,这一比喻是很恰当的。

(2)技巧要与实际相适应

有位青年人走进一家装潢别致的咖啡厅,拿起餐巾围在脖子上。店主看见了,就对伙计说:“你过去告诉他,他弄错了。不过讲话要注意方式。”服务员走过去,对顾客说:“对不起,先生,您要刮脸,还是理发?”这个青年人听后却拉下了脸。

这个提问由于不符合社交场合,谁也不会跑到西餐馆来刮脸或理发,于是这种委婉的提问在青年人听来就可能是讽刺与嘲弄,是达不到交际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