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种武器、是一剂良药、是一缕春风,它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改进,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品质、情绪、记忆、健康等个性特征,心理学都能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我们的社交、婚恋、学习、工作、管理、成功等社会活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部表情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人类的面部表情是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透过脸上表情的变化我们可以窥探出一个人内在的动机,把握其情绪变化的尺度,进而就可以了解那个人的心理。所以,人的表情就是其心理信息传递的显示器。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表情往往最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假若我们善于借助面部表情去推测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在交往中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住对方的意图,从而达到我们与人交往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一则关于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故事。
李阳曾做过一次声情并茂的英语演讲。他十分擅长观察听众的表情。演讲的时候,他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听听李阳是怎样读英语的?
台下的学生自然是十分高兴,异口同声地说:想。
于是,李阳开始疯狂地读了一段英语,非常流利、非常好听。这个时候,大家被他地道而流利的英语吸引而流露出敬佩和羡慕的表情,他就马上提高了嗓音说:“你们想达到我的水平吗?”
学生们当然又是异口同声地说:想。然后他就开始向大家讲怎样做才能达到他的水平。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全神贯注地听他讲如何如何学习好英语。如果李阳不注意下面学生的表情而按传统死板的方法自顾自地讲,学生们多半会没有多大反应,心不在焉,你去讲如何学好英语,认真听的人必定寥寥无几,自己演讲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了。
在演讲的过程当中,李阳很注重时不时地观察学生的表情,假若学生东张西望、面无表情,他就会请学生站起来,举起书,读几句励志的英语名言,这样大家就又有精神继续听演讲了。李阳之所以能成功地举办一场又一场的演讲,他善于读懂学生的面部表情这个策略一定是帮了他大忙。
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特别是在与对方谈话的过程中,我们要留心他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在交往的时候人们都会无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除非他是一位不露声色的高手。
一般来说,愉快的表情较为明显,其特点是:
1.嘴角稍向上翘起;
2.眼睛微微闭合,鱼尾纹增多;
3.眉部肌肉舒缓。
不愉快的表情特点有:
1.嘴角下垂;
2.面部下拉,双唇紧闭;
3.双眉紧锁,有的形成“倒八”字。
下面就脸部具体的部位做一详细的介绍。
眼睛: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人的各种心思最容易在眼睛里表现出来。当对方认真地与我们交流时,他的目光一定会时不时地注视着我们。办事当中,我们一旦发现对方显出疲倦的样子,比如两眼不住地看其他东西,此时就显示出对方已不想再听我们说下去,我们最好能够把握住好时机,适可而止。特别是在与领导、上司交谈的时候,最忌讳没眼力、废话连篇。
眉毛:我们观察对方眉毛的变化最好要结合额部,因为二者的表情往往是连在一块的。当对方赞同我们的观点时常出现舒展双眉、额部肌肉上扬的表情;对方眉头突然紧皱一下,表示对我们的观点感到惊讶或否定。若对方一直皱着眉头凝视着某一个东西听我们讲话,那我们最好简短作结。
鼻子:鼻子的表情动作一般不多,但含义通常较为明确。表示厌恶或不屑时,人们往往会耸起鼻子,愤怒时鼻孔张大,紧张时鼻腔收缩。若对方在谈话的过程中不断用鼻子吹气,则表示对方遇到了困难或不顺,希望能得到我们的帮助。
嘴:嘴部的表情一般体现在口形的变化上。伤心叹气时嘴角容易伴随鼻子呼气而向下撇,欢快时嘴角会向上翘,委屈时通常会撅起嘴巴,惊讶时会张大嘴巴,忍耐痛苦或思考问题时往往是紧咬下唇或紧闭双唇,龇牙咧嘴则是残暴者发怒的凶相。
我们通常可以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中,推测到那个人当时的心理情况,并能进一步了解到他的性格特征与真实意图。按照人们的日常行为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如果一个人正在专心工作时,忽然停下来沉默不语,并明显地流露出不悦的表情,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并且是突如其来的坏事。在这个时候,他因为难以承受一时的压力才会表现出如此失常的表情。他属于那种心理欲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又缺乏耐性的人,面对事情不能做出镇定的分析,只是惊惶失措,一般想不出什么好的处理方法。这种人的性格相对比较懦弱,缺乏坚强的定力,并带有一定的消极因素与守旧思想。这时,这种人是最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帮助的,如果我们诚心实意地去帮助他的话,他会知恩图报,并把我们视作是其挚友。
如果某个公司职员对其上司有所不满,但只是敢怒不敢言,他就会装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做事情提不起丝毫的激情。此时,作为领导的就要留意观察属下的表情了,以便及时纠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此外,还有两种毫无表情的情形。一种是漠不关心,另一种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不屑一顾。此时我们最好不要打扰这类人,或与其谈论什么事情。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人本来内心非常热情,可表面上就像是一块冷冰,他是不愿让人轻易地就看出来。
综上所述,交往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对方的表情,抓住对方的表情才能知晓对方的真实情绪。从对方的面部表情察觉出对方心理的变化,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无裨益的。
尊重对方,不要去触“地雷”
“做个重要人物”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动机。有时候,我们请对方帮自己一个忙,这样不但能使对方感到自己重要,也能让我们赢得友谊与合作。
众所周知,使自己成为重要人物,是每一个人内心里最强烈的欲望。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脸”,说的就是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是使双方的交际得以继续开展的前提。若是让他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双方不但无法顺利地交谈下去,甚至还会导致双方无法合作,甚至后果更为严重。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工作。上班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原来旁边有一个同事正在说话,他发现原来是这个人有口臭。于是,他就大声嚷道:“大哥,你今天刷牙了吗?我都快要被你的口臭给熏死了,简直就像地沟的味儿。”说着他好心地递给同事一块口香糖,“快吃一块吧!”周围的同事都看着他们,有几个女同事还在那儿窃窃私语着,几个男同事则发出了笑声,而那个有口臭的同事霎时面红耳赤,不但没有接他的口香糖,反而摔门而出。
从那以后,那个同事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可是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从语言表达上来分析,上述这个大学生说话过于直接,不太会表达,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无意间就伤害了那位同事的自尊心。
一个人的自尊主要来自于自我价值感的体验,而自我价值感又源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的肯定会使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增强,而别人的否定则会让我们感觉到自我价值感受到了威胁,这就是为何人们对交际过程之中人们向他传达的否定性信息如此的敏感。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肯定他人,从而增强其自我价值感,维护他人的自尊心,让他人感觉到自己受尊重和重视。在人际交往中,凡是弱点、缺点、一切不如别人之处,都有可能是他人所忌讳的,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去碰触这些“雷区”。
善于察言观色,做个肢体语言观察家
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学会察言观色,是说话办事之道必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倘若说话办事之前不懂得察言观色,只凭着自己的臆想,说一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情话,到头来不免误人又误己。
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以便携带雨具,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情绪。面部表情的色彩不同,其情绪也不同,学会察言观色,实在是不可忽视的说话办事之道;反之,说话之前不懂得察颜观色,不懂得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人情话,最终会毁了自己。
唐朝人孟浩然,早年即显示出超人的才华,且名传京师,也很想在政坛上去一展身手,却因为一时不慎将话说错,而导致一生与仕途无缘。他与王维交好,王维在内署值班时约孟浩然诵读自己的诗作,不料,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一句惹怒了唐玄宗。唐玄宗以为孟浩然是在讽刺他不分贤愚,埋没人才,孟浩然不但没得到什么官做,还触怒了龙颜。孟浩然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一下仕途更加无望了,于是告别友人,离开长安回到故乡,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孟浩然由儒而道,只有在山水田园诗作中倾诉痛苦、消磨时光。
古往今来,因为不懂得察言观色而凭着自己的臆想说话的人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三国时有名的杨修正是因为不懂察言观色,屡屡以言语冒犯了当时的主子曹操而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人类的每一个无声的动作和表情都精心捕捉隐藏其间的各种隐性信息,并且乐在其中。在各种公共集会上,比如在海滩上、在电视中、在办公室里以及任何人际交往可能发生的地方,肢体语言观察家都睁大了双眼,仔细观察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能够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人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渴望能够对同伴们的各种行为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其最终的目的——更加真实、充分地了解自己,掌握改善同他人关系的好方法。
观察家与高谈阔论者有何区别呢?前者通常手持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而后者则只有一张嘴。
人们的喜怒哀乐总是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当你睁大了双眼,仔细观察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表达一定的意义,都会反映一定的心理状况。当你真正地关注别人的肢体语言时,那么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好。
解读身体语言背后的心理
在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简单的身体语言,人们往往很少去注意思考其中所隐含的真正含义,其实,每一种姿态都代表一定的含义,当你真正地理解了他人的姿态语言时,便能够在瞬间看穿别人的内心。
在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简单的身体语言,人们往往很少去注意思考其中的真正含义。例如,当两个人互相拥抱时,他们在松开臂膀前会轻拍对方的后背,还会做出象征性的亲吻动作——在对方的脸颊旁发出亲吻的声音。这些身体语言在大部分旁观者眼中,都被默认为是亲近友善的表示。可是事实上,职业摔跤选手在比赛时也会使用轻拍对手后背的动作——提醒对手结束拥抱的姿势,以便打破扭成一团的僵局。如果你跟一群朋友会见某个你并不熟悉的人,其他人都跟这个人热情拥抱,以至于你不得不勉强效仿时,你很可能会在跟这个人拥抱之前,就已经伸出手去轻拍对方的后背。象征性的亲吻(包括这个动作所伴随的亲吻的声音)其实也是人们在不愿意亲吻对方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代替真正的亲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体语言:
1.点头的动作
在大部分文化中,点头的动作都用来表示肯定或者赞成的态度。这个动作属于很多人都用拍打对方肩膀的方式来打破僵局,也就是逃离那诚挚得令人窒息的拥抱。
鞠躬的简化形式,就像一个人正准备鞠躬,然而动作只进行到头部就戛然而止,最后以点头的动作象征性地表示鞠躬这一姿势。这种姿势隐含着顺从之意,所以点头的动作也显示出我们对其他人的观点表示赞同。研究显示,那些先天性聋哑或者失明的人,也会用点头的动作表达肯定和赞成。由此看来,人们很可能天生就会用这一动作来表示顺从的态度。
假如聆听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向说话人做出点头的动作,每次做这个动作时点头次数以3次为宜,就会激发说话人的表达欲望,能够让他比平时健谈3至4倍。在有些文化习俗中,头部左右摇摆,也就是摇头的动作,是用来表达肯定和赞成的。这种奇怪的习俗令西方人和欧洲人非常困惑,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个动作一般是用来表示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在日本,点头的动作未必意味着“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它往往只是表示“是的,我听到了你所说的话”。
2.摇头
一般情况下,摇头的动作通常表达“不”的意思。进化生物学家们认为,摇头是人们降临人世后学会的第一个动作。当新生儿吮吸了足够的奶水后,他就会左右摇摆脑袋,以此抗拒母亲的乳房。与之类似,幼儿在吃饱了以后,也会用摇头的动作来拒绝长辈们喂食的调羹。
摇头的动作起源于襁褓中的哺乳时期。当有人对你的意见表示赞同,并且努力让这种赞同的态度表现得诚实可信时,你不妨观察一下他在说话的同时有没有做出摇头的动作。如果一个人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我非常认同你的看法”,或是“这主意听起来棒极了”,又或者是“我们一定会合作愉快”,那么不管他的话音显得多么诚挚,摇头的动作都折射出了他内心的消极态度,所以,要是你足够聪明的话,最好多留个心眼儿。
假如一个男人一边摇头一边说“我爱你”,那么一定没有哪个女人会相信他的表白。
3.低头耸肩
低头弓背的姿势,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微小,以免打扰到其他人。向上耸肩,同时把头低下,缩在两肩之间,这样的姿势能够保护柔弱的脖子和喉咙免受攻击。当人们猛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巨响,或者担心会有什么落物砸到自己时,通常就会做出这种姿势。如果你在个人交际或者商务谈判的场合做出这样的姿势,那么就意味着恭顺地向他人道歉,所以,如果你想展现信心十足的面貌,就千万不要做出低头耸肩的动作,那只会给你的形象减分。
如果我们从一群人身边经过,而他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聊天、看风景,或是专心致志地听取领头人的发言,那么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通常会在经过的时候缩着肩膀,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弱小和不太引人注意。
这种姿势就是低头弓背。下属靠近自己的上司时,往往也会采取这种姿势。这样一个微妙的动作能够揭示两人之间的地位和权力关系,这种姿势就是低头弓背。下属靠近自己的上司时,往往也会采取这种姿势。
4.清理“不存在”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观点或者态度持有反对意见,但又不愿意直言,那么他会利用某些手势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许这些肢体语言看起来与谈话内容毫不相干,但它恰恰暴露了当事人有所保留的态度。从自己的衣袖上摘去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就属于这样的肢体语言。假装在摘东西的人,通常会双目低垂,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似漫不经心地做着无关紧要的小动作,而这样的小动作正是通常用来表达反对态度的信号。不管他在口头上如何表达自己毫无异议,这个动作都会泄露他内心的想法:他并不是真心地赞同其他人的观点。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对摘东西的朋友摊开手掌,诚恳地问他:“你是怎么想的呢?”或是:“我感觉你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方便告诉我你的想法吗?”然后,把你的后背贴在椅子上,舒展双臂,手掌置于身体前方,静静地等待他的回答。如果他仍然坚持声称自己毫无异议,但又继续在袖子上假装摘东西的话,那你就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获知隐藏在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大部分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脸部,而且还会有意识地控制其面部表情和姿势。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反复操练,熟练地掌握一些表情。例如,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表达反对态度的眼神、强颜欢笑,等等。如果奶奶在你过生日时又送给你过时的内衣,相信你一定能毫不费劲地展现开心的笑脸。可是除了脸部以外,我们很少注意到双臂和双手的姿势,胸部和腹部也一样不受重视,更不用提腿部的动作,而双脚则几乎完全被我们忽略掉了。
一个人走路时的姿势可以显示出他的个性,或者是他希望向你显示的个性。当年轻、健康又动感的人走路时,他们的速度明显快于老年人,而且双臂前后摆动的幅度也更大,有时甚至像急行军一样。这要部分地归因于年轻人轻快的步伐以及良好的肌肉柔韧性。正因如此,部队行军的规范姿势也逐渐演变成比较夸张的步态,目的就是塑造军人们年轻健壮、精力充沛的形象。很多想要展现健康活力的政治家和公众人物,也纷纷采用这样的步态,这也就是政治家们总是大步流星的原因。女人在走路时,手臂向后摆动的幅度更大,因为女人的肘部向外弯曲的能力更强,这一特点让她们在背着孩子时能更稳地托住孩子。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腿部动作主要服务于两种目的:一是向前走以获得食物,二是在遇到危险时逃跑。由于人类的大脑直接关联着这两种基本目的,走向自己想要的东西和远离自己讨厌的东西,所以人们的双腿和脚部能够显示他们内心的动向。换句话说,通过观察别人的腿部,你就能知道对方到底愿不愿意跟你继续交谈。不互相交叉或者大幅叉开的双腿展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或是处于支配的地位;而交叉的双腿则显示出一种保守的姿态,或是没有把握的态度。
这意味着腿部和双脚是何等重要,它能够能够泄露出人们内心的秘密。因为大部分人都对腿部和双脚的动作不太关注,根本不会考虑掩饰或者伪装这部分的肢体动作,而这种掩饰和伪装常常都会在人们的脸部上演。一个人或许可以假装出镇定自若的表情,可是如果他的双脚不断地轻敲地板或者双腿一直微微晃动,那就说明在镇定自若的神情下,他的内心充满了想逃却逃不了的挫折感。
1.立正的姿势
这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站姿,显示出一种中性的态度,不表达任何或去或留的倾向。在异性间的面谈中,女人比男人更常使用这个姿势,直立紧闭的双腿传达出“不置可否”的信号。学校的学生们在跟老师说话时经常保持立正的姿势,下级跟上级汇报工作、或者雇员跟老板交谈时,也都采用这个姿势。
2.双腿叉开
这是一个传达支配意味的动作,属于非常典型的男性身体语言,如同展示胯部的站姿。这个站姿会把双脚坚实地踩在地面,仿佛在清晰地告诉别人,自己毫无离开的打算。展示胯部的站姿之所以成为典型的男性姿势,是因为这个动作能够强调男性的生殖器官,而这一点使得这个站姿显得颇有男子气概。
在体育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我们常常看到男队员们围成一圈站着,每个人都做出展示胯部的站姿,而且还不断变换着胯部的姿势。这种变换跟身体发痒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动作能够展现他们的雄性气息,而全部队员都采用相同的站姿则能够表现出队伍的团结。
3.稍息的姿势
稍息的姿势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一侧的臀部和腿上,这样就能让另一只脚伸向前方,稍事休息。在中世纪的画作里,那些身份高贵的男主人公总是保持着稍息的姿势,因为这样的站姿能够让他们展示自己精美的袜子、鞋子和裤子。
这个姿势非常有助于我们判断一个人当下的打算,因为人们伸出的脚尖所指向的方向,往往就是他们内心里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这个姿势看起来也就像是一个人正要准备迈步的样子。如果是和一群人在一起聚会,我们伸出的那只脚,总是会朝向最幽默或是最吸引我们的那个人;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离开的话,那只脚就会朝向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出口。
4.双腿交叉
有一些人在参加会议时,他们总是让双臂和双腿都保持交叉的姿势,而且还会跟其他与会者保持较远的距离,比人们惯常的普通社交距离要远得多。如果这些人穿着外套或是夹克,那么衣服的纽扣很可能都是扣上的。这也是大部分人在身处陌生的环境时下意识的一种反应,所以,你若是和这些人交谈的话,你会发现他们跟其他的与会者互不熟悉。
双腿叉开的姿势展现出开放或者支配的态度;双腿交叉的姿势则显示了保守、顺从或是戒备的态度,因为这种姿势象征着拒绝任何人接近自己。
剪刀型站姿表达“不置可否”的态度,但并不打算就此离开。
双腿叉开是男人自信不疑的表现;双腿交叉则是男人沉默寡言的表现。
还有一种人,他们站着的时候双臂舒展,手掌置于身体前方,外套的衣扣是松开的,外表显得非常放松;他们的身体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自然地伸向前方,脚尖指向其他的与会者。他们频频做着各种手势,来往于各自的私人空间。他们彼此之间是朋友,或者是有过一定的私交。而之前那群双臂和双腿保持交叉姿势的人,或许他们也会有着轻松的表情,跟其他人的谈话听起来也很自然随意,但交迭的手臂和双腿告诉我们,在和其他与会者交往时,他们并不像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放松和自信。
试试这个举动:加入一个相谈甚欢的小群体,确保你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让你的双臂和双腿紧紧交叉,并且保持严肃的表情,很快,这个小群体的其他人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做出双臂和双腿交叉的姿势,直到你离开。你不妨走远一点观察,看看这个群体的人们是如何一个接一个地又重新恢复最初那种开放的身体姿态。
双腿交叉的姿势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消极和戒备的情绪,它让一个人显得没有安全感,而且还会引发身边的其他人也做出相应的动作。
满足他人需要让人最开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类需要中,只有第一类是完全属于人的生理需要,第二类介于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之间,后三类完全是心理需要。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假若我们懂得适当地迎合一下别人,那么彼此间的相处就会和谐融洽许多。
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注意过这样的情景?当婴儿哭泣的时候,母亲一般不是拼命地摇晃再对着孩子喊“安静”的。做母亲的一般做法是抱起婴儿,模仿其哭声“噢噢噢、啊啊啊”地假装陪着孩子哭上一阵,大人一哭,婴儿自己反而不哭了,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其实这是一种迎合婴儿的技巧,相信每个做过母亲的人都会使用这种迎合的技巧。
我们的交谈对象其实也像婴儿一样,我们如果想让他们停止“哭泣”,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身上,或者满足我们什么别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学会迎合他们的心理需要。
与人交流时,要想获得对方的好感,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揣摩对方的心态,根据对方的心理,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说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闲谈时,要把它当成是在唱歌,不要当成是在说话。先把我们的谈话对象——伴奏音乐的调子弄明白,然后随着对方的节奏来唱我们的歌,那样歌声才能动听,这种技巧实际上就是投其所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要。
有一个学者,在几年前,某个著名的演讲协会曾邀他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他找到地方时,活动已经开始了,酒店里到处都是演讲协会的会员。他拉着行李车走进电梯,电梯里也挤满了他们的人。电梯往上行驶的时候,不知是什么缘故开得很慢。
“天哪,”他有点担心,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说,“这电梯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这几乎引发了所有演讲协会会员的长篇大论,他们好像都觉得不能错过表现自己卓越口才的机会,都争先恐后地给这位学者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能是刮到护栏了。”一个声音说。
“继电器接触不良也会造成这种毛病。”另一个争着说。
他听了一会儿,感到脑袋嗡嗡作响,恨不得立刻就能够逃离这些所谓的演讲精英们。
过了一会儿,当这位学者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的时候,他又想起那些会员的谈话,忽然觉得那些话其实十分有趣。为什么他当时会觉得他们善意而有趣的言语相当无聊呢?或许有着种种的原因。可能他们说得太快了?或许他自己太累了?也许是他们的紧张和活力使习于懒散的他感到了不舒服?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直接陈述事实的。与人交谈有点像演奏,它强调节拍、调子,不同乐器之间应该相互关照、保持和谐一致,所以,与人交谈时首先应揣摩对方的情绪状态以及心理需要。
在那位学者无精打采的状况下,演讲家们要是避免那些严肃的话题,说一些轻松关切的话,比如“是啊,电梯怎么就这么慢呢?”“你看样子是刚到,长途旅行一定十分劳累吧?他们要是能先给个提醒。咱们就备把椅子带来坐了。”“别着急,很快就到了。”那位学者肯定也会愉快地回答说:“是啊,可不是吗?”然后经过一段过渡,他的精神就被调动起来了,说不定那位学者会跟那些演讲家门好好地唠上一唠。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正经历着一种心态,而别人是另一种心态,两个人一接触,就会因为彼此不合拍而感到非常别扭。假若我们的一个神经兮兮的同事,劈头盖脸地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还能保持快乐轻松的心境吗?或者相反,我们正在赶某些会议,已经迟到了,一个熟人忽然拦住你,跟你讲一个冗长的故事,不管故事本身有多么吸引人,我们肯定是没有耐心把它听完的。
“随便”并不随便
“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一个代名词。中国人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中国人常把“随便”挂在嘴边上。请客吃饭时,总是说:“没有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实际上菜肴十分丰盛。反过来说,客人真的随便吃喝,丝毫都不客气,即使宾主交情甚深,主人看在眼里,也会不太舒服:又不是只有你我两人,当着我的妻儿,你也未免太随便了!
“随便”的意思有两种:一是“随意、任意”,一是“不拘束、不认真”,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起来却有3种含义:
1.“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
如果有人问你要什么?你说“随便”,意思就是说:衡量你自己的能力,可以提供什么。中国人认为,我说“随便”是不想为难你,如果你真的“随便”,就是轻视我。如果我到你家做客,你问我喝什么,我说“咖啡”,你没有,岂不是很尴尬?所以我只能说“随便”,给你留了面子。你虽没有咖啡,但是给我端上一杯好茶,我自然也很高兴,因为你没有“随便”应付我。但是,你真要“随便”给我一杯白开水,那我肯定不高兴:“如果只有白开水,何必问我喝什么?”
有人请你吃饭,问到哪里用餐?你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提议上豪华酒楼,万一你认为那样不值得,对方岂不自讨没趣?不过对方也不愿意自贬身价,一开口就选择普通餐厅,非但显得土气,对方也未必领情,最好的办法,还是说“随便”。至少可以了解你认为拿什么招待我最合适,进而了解我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以便调整自己所应表现的态度。你经济拮据,只能够请我上普通馆子,我照样吃得高兴,因为你够诚意,我不在乎吃什么;如果你手头宽裕,豪华酒楼也请得起,却只请我上普通的馆子,我就知道你不够意思。
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之外,人际技巧也很重要,如果想圆满解决问题,在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艺术气氛。
2.“随便”表示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
以请客吃饭为例,主人即使准备很多佳肴,仍然说“随便吃点”,意思是这些菜虽然很好,但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才足以表达主人对贵宾的敬意。如果客人认为过于丰盛,就会说“太破费了”;如果客人觉得不过如此,既然主人说了“随便吃点”,那客人也不会不满。
假如东西非常好,中国人也会轻描淡写地说“随便买的”,这不是谦虚,而是中国人认为精神重于物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同时,也希望对方不会有“受之有愧”的负担。如果东西并不好,一句“随便”,表示“我已经尽力,希望你能够谅解”。中国人讲究“尽心尽力”,只要尽力而为,对方多半是会体谅的。
3.“随便”暗示“我有我的意见,只是不便说出来”
上司征求下属的意见,下属绝不敢说“随便”,而是请上司做主。因为说“随便”,就意味着下属有自己的意见,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随便”正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时时有变化,如果丝毫不加考虑,冒冒失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使对方为难,不如将心比心,先说“随便”,好让彼此有个商量的余地。
既然“无可无不可”,“随便”就不是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地”都通用的。有的时候,随便说“随便”也会给对方造成困扰。例如,晚辈对长辈最好别说“随便”,否则就显得太随便;朋友之间也有不宜说“随便”的情况,同是请客吃饭,说“随便”可以让主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但是如果主人境况不好,要保全主人的“面子”,就不宜说“随便”,最好说:“我最近肠胃不好,很怕油腻,就在附近这家饭馆吃点素菜就行。”
有人托你帮忙,要请你吃饭,你就要暗自盘算一下,“吃人家的嘴软”,背负人情太重,哪里敢说“随便”,赶忙借故推辞,心领即可。
“随便”并不是“差不多”,而是以“合理就好”为原则,应该说“随便”的时候,才可以说,不应该说的时候就不可以说。别人在对你说“随便”的时候,如果他不是随便说的,那就等于说:“你自己想想,怎样才合理;只要合理,我当然就随你的便!”
“随便”绝不是“马马虎虎”,我们将心比心,既不希望他人“马马虎虎”待我,当然也就不可以“马马虎虎”对待别人。该“随便”才能随便,不该“随便”绝对不可以随便。
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能符合合理的标准。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
圆通而不圆滑
圆通和圆滑仅仅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讨厌圆滑的人,任何人只要给人一种“滑头”的感觉,便成为别人心目中“狡猾的人”。
人们常常认为小人圆滑,因而对他们充满鄙视。君子当然不应该圆滑,但是要足够圆通,否则就会常常使自己在与小人的斗争中处于劣势。人们向来最讨厌圆滑的人,任何人只要给人一种“滑头”的感觉,便成为别人心目中“狡猾的人”,注定没有前途可言。
而圆通的人是我们十分喜欢的,但可悲的是,现代人脑筋逐渐扁平化,缺乏深度,看事情不能“入木三分”,所以“凡是圆通都看成圆滑”。圆通和圆滑虽然相似,但是二者的本质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异:第一,过程完全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后,把问题圆满解决掉,便是圆通;“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得不够圆满,那当然是圆滑。第二,圆通的人善于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行动方案,以便减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圆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时间拖延过去,以便逃避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想解决问题。第三,圆通的人用“推、拖、拉”来降低竞争的压力,使大家觉得经过“推、拖、拉”之后得到的答案,应该可以接受;圆滑的人,则希冀于不经由竞争便能够获得胜算,或者不愿意应付挑战,悄悄地逃之夭夭。
譬如介绍别人的时候,经常听见当老师的人说“这是我的学生”,而被介绍的人,却似乎并不认定介绍人是老师,反而淡淡地说“我们现在合作一些事情”,这岂不是很尴尬?当老师的人,如果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对方紧接着说:“不,我只是教授的学生而已。”是不是就能避开尴尬的场面?让别人承认自己,而非自己盲目乱认,这就圆通多了。
“面对现实”和“负起责任”可以用理智和科学来处理;“不伤害面子”却需要以感性和艺术来协调。圆通就是科学加艺术,理智加感性,所以很难做到。
我们承认“圆通是高难度的素养”,一般人很难精于此道,何况一不小心,就会流于圆滑而遭人唾弃。虽然难学,还是要学,因为只有学会圆通,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圆通和圆滑仅仅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听到别人的夸奖,要针对不同的人回复不同的话:对西方人要说“谢谢”,对日本人要说“请多多指教”,对中国人要谦逊地说“哪里,哪里”。这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行为,就是圆通。如果对西方人说“哪里,哪里”,相信对方一定莫名其妙;如果对中国人说“谢谢”,对方会不以为然:“我不过说说而已,你还当真了。”
不可否认,圆通有圆滑的成分,但也含有不圆滑的成分。我们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分析圆通的要素,才可以学得圆通的精髓。
第一,将心比心是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比较容易吸取他人的经验,迅速成长。常以厌恶的心情来批评他人的圆滑,结果便只有生气的份儿,失去学习他人宝贵经验的机会。
第二,不要完全排斥或放弃“推、拖、拉”,也不能够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一不小心,就变成令人厌恶的圆滑之人。
不过,人们在“推、拖、拉”的时候,往往不认为自己正在做这种令人厌恶的动作,却自满于“事缓则圆”的解说,但是,看到别人“推、拖、拉”,却又立即觉察出来而心生反感。
圆通说起来相当简单,做起来难。因为圆通与圆滑的差距十分细微,稍不留意,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立身处世,糊涂有时更聪明
我们都喜欢与那些单纯的人打交道,因为与单纯的人相处使人觉得轻松自在,无须耗费心机,也不用防范戒备;反过来说,与太过精明的人交往,尤其与那种爱算计别人的精明人交往,总是让人不得不小心谨慎、到处提防,以免不慎落入泥淖或陷阱。朋友间的相处也好,事业上的合作也好,商业经营中的交易也罢,与那些太过精明的人接触越多就越会,让人感到身心疲惫。
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被别人比下去是件令人十分恼火的事情。
因此,在我们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方被我们超过,这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件傻事,甚至还会产生恶劣的后果。没有人愿意与处处显示自己聪明的人在一起,自以为比人强的人总是招人嫌的。
王鹏毕业于某科技院校,专业学的是计算机。他应聘进了一个新单位后,发现同事大多是40多岁的中年人,经验虽然比他多,但头脑明显没他灵活,对电脑等一些新事物的了解比他差远了。王鹏对此感到很是高兴,认为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开始在单位里卖弄起自己的那点小聪明来:“哎呀!电脑怎么可以这样用呢?”“这个地方应该……”“这事你得听我的,这方面可是我的强项啊!”“真是的,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呢?”……办公室里只见他一个人在哪里指手画脚、趾高气扬。
有一次,领导叫他到另外一个单位帮忙看一下他们的电脑出了什么问题。接待王鹏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热情地把王鹏请到了办公室,泡上一壶好茶,说:“你来了就太好了,我们这里有一台电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打开不到10分钟就死机了,麻烦你帮忙给看看吧。”
王鹏慢条斯理地说:“没事,电脑这方面我最熟了,我还没遇到过难倒我的问题呢。”等喝完了茶,王鹏才去查看那台电脑。不到5分钟,那台电脑居然正常运作了。
中年妇女很高兴,连连称赞王鹏厉害。王鹏有些飘飘然,说:“其实电脑本身没什么问题,主要是用这台电脑的人太笨了,他把一个程序设置成后台运行了,这个程序要占用很大的内存。如果再打开其他程序,电脑就反应不过来了,不死机才怪呢。”
中年妇女听了王鹏的话,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然后对王鹏就爱答不理了。王鹏没注意到对方的变化,还在那里自顾自地吹嘘自己怎样怎样的高明。
然而,不久后,王鹏因为一个不算重大的失误被所在的单位给辞退了。
事后,王鹏才知道自己被辞退的原因。原来那位中年妇女是领导的夫人。领导回家问起电脑的事时,他的夫人没有说王鹏的好话。回到单位,领导又向下属了解了一下王鹏的为人,很显然,没有一个人是说王鹏好的。
王鹏为什么会被炒鱿鱼呢?他总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聪明过人,总想着自己比别人知道得多。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最拙劣的,自以为是的人一味地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咄咄逼人,其结果只能是自己遭殃。
王鹏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想让别人从内心里接纳我们,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要在对方面前表现得太过精明。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尝试着将我们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别人的主意,让对方产生一些优越感。
法国有位哲学家说得好:“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很好办,你拼命地超越他、挤压他就行了;如果你想赢得些朋友,就必须做出点小小的牺牲,那就是让对方超越你,走在你的前面。”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想当重要人物的心理,一旦别人帮助自己实现了或让自己体验了这种感觉,他自然会对你十分感激的。
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我们不妨让其保持那种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别人之上时,他们的内心便会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会感到自卑,有的甚至会怀恨在心。
对症下药,说服他人有妙招
说服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服别人需要掌握一些说服的策略,只有懂得这些策略才能为我们成功办事打好牢靠的基础。
在语言的表达中,说服的语言是最有难度的。说服的语言中包含很多策略,只要掌握并运用好这些策略,说服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说服的策略。
1.明责自己,暗劝别人
“明责自己,暗劝别人”,是通过谴责或贬低自己来劝说对方,促其良知的醒悟、达到自我改错的目的的一种技巧。其思路是:责备自己——促其觉醒——改正错误。此法最适宜劝说上级、长者以及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之子重耳因国内宫廷内乱被迫逃亡,先后在狄国、齐国、宋国、楚国、秦国避难长达19年之久,直到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 ,才在秦穆公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返回晋国为王。就在秦穆公派公子絷率兵护送重耳渡黄河回归晋国本土之时,专门负责照料重耳饮食起居和行李炊具的近臣壶叔,忙着收拾行装,把一些坏边笾(盛果品的器皿)残豆(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敝席破帷,仍然当做宝贝一件件地搬到船上,就连吃剩下的食物也不肯丢弃。重耳见了不禁哈哈大笑,洋洋得意地说:“我今天就要回国当国君了,吃穿都不愁了,还要这些破烂货干什么?都给我扔了吧!”其舅狐偃对重耳这种未得富贵先忘贫困、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言行十分反感,他担心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后喜新厌旧、玩物丧志、居安忘危,但因重耳在兴头上,不便直言顶撞,于是审时度势,采用“明责自己,暗劝别人”的方法,旁敲侧击道:“公子此番渡过河去,便进入晋国地界,内有诸臣辅佐,外有强秦做后盾,以公子之才能,定能将晋国治理得繁荣昌盛。我伴随公子在外奔波了19年,年岁已老,体力日衰,就像那些余笾残豆,不可再盛,敝席破帷,不可再用。如仍继续留在公子身边,已于事无益,愿留秦邦,以终余生。临别之际,特献上秦穆公馈赠我的白璧一双,留作纪念,聊表寸心。愿公子大展宏图,晋国繁荣昌盛。”
一席出自肺腑的真情实话,立刻引发了重耳对流亡异国、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有国难投、有家难回的痛苦回忆。面对着跟随自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舅父狐偃,他不禁悲从中来,惭愧万分。他双手扶起狐偃,斩钉截铁地说:“我回国之后,如若喜新厌旧、沉湎酒色、忘恩负义,不同你们同心同德把国家治好,我就禽兽不如,子孙也不会容我!”说罢,同壶叔、狐偃一起,将已弃之物一一拾回。
此法的核心是启其醒悟,使其良知发现,自觉改正错误,切忌尖锐批评与讲空道理。运用此法时,要牢牢掌握“责”与“劝”的内在联系。“责”的时机必须恰当,责的内容必须与劝的内容紧密相关。“责”的时机不好,对方听不进去,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起反感;责的内容与劝的内容无关,则起不到启发的作用,也会令对方厌烦。只有审时度势,因人因事制宜,才能快速有效地启发对方的良知,使其幡然悔悟,痛改错误。上例中,狐偃的劝说是完全符合上述思路的。首先,他顺着重耳即将回国执政的兴头,祝愿他国运昌盛,以迎合重耳踌躇满志的心理,与他取得共识,令他听着高兴,这叫做审时度势;然后巧妙地贬低自己,谴责自己在国家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年岁已老,体力日衰,就像那些余笾残豆,不可再盛,敝席破帷,不可再用”,只好恳求退休,以免拖累对方。暗含重耳即将结束流亡生活,过上好日子了,对艰苦奋斗、勤俭度日的精神,也可能丢弃的批评,正话反说,令对方醒悟,这叫做责的内容与劝的内容紧密相关;最后,献上白璧一双,于情于理,情理交融,表示一片忠心和诚意。终于达到了启发对方认识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劝说的目的。
2.欲抑故扬,营造氛围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感到心态不平衡,遇到不如意的事爱发一点牢骚。要说服这一类常发牢骚的人,直言批评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运用一种“欲抑故扬,营造氛围”的说服技巧却能奏效。其思路是欲贬抑对方不妨先褒扬之,通过“故扬”,肯定其积极方面,缓解其不良情绪,为对方接受批评意见营造一个心平气和的氛围,然后再话锋一转,化“扬”为“抑”,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就能够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放弃偏激之见。
当面对一些情绪冲动的人的质问和无理取闹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用缓和的语气使场面冷静下来,再顺着对方的脾气对其大加赞扬一番,当时机成熟时再一语击破,使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现实。
在这里,周厂长面对因未涨工资而发牢骚的赵平,先耐心倾听他的意见,知道赵平主要是与一同进厂而涨了工资的王林、郑军攀比时,他心中就有了底。于是,他在说服赵平时,先夸赞赵平与王林、郑军一样,出勤状况好,工作认真负责,为企业作出了贡献,并勉励他要继续发扬这些优点。这使赵平感到领导并没把自己看扁,不满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然后,周厂长话锋一转,实事求是地摆出赵平与王林、郑军之间的差距,并指出小赵业余时间参与赌博的缺点,让小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周厂长再教育他要见贤思齐,并以希望激励之,使小赵真的服了。
由此可见,运用“欲抑故扬,营造氛围”的说服技巧,要注意以下三点:
1.言辞委婉,减压缓冲
这种说服技巧的要点是以委婉的说辞柔化批评的锋芒,建立一个心理上的“缓冲带”,为心情郁闷的对方减轻压力,有助于对方调整心态,接受批评意见。
2.辩证剖析,一分为二
运用这种方法要善于对人对事进行辩证剖析,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帮助对方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对己,不仅看到所长,更要看到所短;对人,不仅要看到所短,更要看到所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对方打开心结。
3.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运用这种说服技巧,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既有实事求是的批评帮助,又有满腔热忱的激励关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说服效果。
4.投其所好,顺其所爱
投其所好,既是一种说服技法,又是一种劝导他人的思路。也就是说,根据被说服一方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人生经历,选择他爱听、中听,迎合他胃口的话或事例,并顺着他的感情倾向、审美意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加以诱导与启发,使之对劝说一方产生“无话不可对君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心悦诚服地改变初衷,接受对方的观点,按照对方的观点去行动。
此法适用于劝说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心高气傲、孤芳自赏、个性强烈之人。运用此法与思路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摸透对方的脾气、喜好; 恰当地选择好“投”的方向和“顺”的突破口;巧妙地处理好两者的衔接点与转换的契机:在如何“投”、如何“顺”两个关键问题上下功夫; 努力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