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000000013

第13章 耶稣的裹尸布:中世纪最完美的骗局(2)

早期拜占庭绘画显示,与“爱德萨之布”不同,“曼迪兰”展示的似乎只有基督的头部而已。因为“曼迪兰”在希腊语中,又被称为“台特迪隆”,字面意思就是“折四折”。人们从“曼迪兰”上看到的基督头像就是将裹尸布折叠四次后看到的效果。历史学家猜测,当时人们之所以将曼迪兰“折四折”是因为当时的基督徒们害怕整个图像被展示出来后,会被教会视为异教崇拜物遭到毁灭。

据说,公元1000年左右,一支来自东方的拜占庭军队击溃了穆斯林在这一地区的抵抗力量,攻到了城门前。奇怪的是,占有优势地位的拜占庭军队居然答应放过整座城市,释放穆斯林战俘,并向对方支付巨额财宝。一切的大度和慷慨,只为了得到基督教的圣物“曼迪兰”。而当得胜的拜占庭军队高举着基督教圣物“曼迪兰”回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时,他们受到了最热烈、最隆重的欢迎。对于此事,一位编年史学家是这样记载的:“它至少像圣约中的挪亚方舟一样珍贵;当这幅图像在街道之间穿行展示的时候,人们眼中溢出了激动的泪水,口中不断重复着感恩的祈祷。他们相信,这座城市将成为神圣的城市,永远受到保护,不可征服,直到永远。”

可是,曼迪兰并没有给君士坦丁堡带来永恒的庇护。1203年,同样被西方的天主教会视为异教国度的东罗马帝国,遭到了十字军的侵扰,君士坦丁堡被洗劫一空,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神奇的“曼迪兰”也悄无声息地失踪了。它是否作为十字军凯旋的战利品被带走,人们不得而知。不过,100多年后,在犹太教圣殿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与曼迪兰疑似的神圣之布,并引发了一起重大的宗教事件。

拥有神圣之布的是十字军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圣殿骑士团。它的总部设在犹太教圣殿内。这个组织成立的初衷只是为了保卫朝圣者,后来,影响力越来越多,在短短的200年时间内积聚了大量财富,引起了各基督教国家国王和主教们的嫉妒和不满。之后,谣言四起,圣殿骑士团被指责曾举行过神像崇拜和秘密仪式,被视为异端,遭到了教皇克雷芒五世的取缔。圣殿骑士团成员遭到了教会的迫害,尽管他们都否认崇拜神像,但在严刑拷打下,一名圣殿骑士团成员供认崇拜一个“没有金银装饰,但有一脸大胡子,类似圣殿武士”的头像。另一个成员也供认“这个头像有4只脚,两只在前,两只在后。”这些含糊的供词指的似乎是曼迪兰,但又似乎不是。随着最后的圣殿骑士——雅克·德·莫雷和杰佛里·德·查尼被烧死,这块神秘的裹尸布又失去了下落。

4、千年的骗局——裹尸布真相曝光

就在两位圣殿骑士被烧死后二三十年,在法国里瑞又冒出了一个裹尸布,奇怪的是,拥有者居然跟其中一位圣殿骑士同名,也叫杰佛里·德·查尼。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他们两人之间一定有亲缘关系,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住在里瑞的这个杰佛里·德·查尼不可能是一个伪造者或骗子,他手中的裹尸布也不应该是赝品。因为这位骑士,在法国历史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和法国国王和一些公爵关系密切,备受尊重,还写过关于骑士精神的著作,后来获得伯爵称号。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只有他被授予同法国国旗合葬的荣誉。

鉴于他的威望,在查尼伯爵死后4年,也就是1357年,这块耶稣裹尸布在法国首次展出。并受到基督教徒的顶礼膜拜。1578年,这块裹尸布被送到了都灵,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都灵裹尸布就是这位法国伯爵当年的藏品。

现在,历史学家尚无法断定都灵的裹尸布与历史上曾经提到的“爱德萨之布”以及“曼迪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但它作为唯一公开展示,并实实在在存在的一块裹尸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从它公开展示以来,600多年间,对它认可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此消彼长。

最初,梵蒂冈对这块裹尸布并不认可,因为曾经有一位不知名的艺术家承认是他伪造了这块裹尸布,因此,梵蒂冈要求只准在承认这块麻布不是耶稣真正的裹尸布,而是艺术品的情况下才能向基督教徒们公开展示。

尽管天主教会给这块裹尸布定了性,但广大信徒们还是坚信这块裹尸布是真的。而怀疑者依然不依不饶,提出一个又一个疑点。譬如,既然尸体是平放在墓穴中的,人像的头发就应该是散开的,可是,裹尸布上人像的头发却是整齐地垂直向下的;又如,陈年血迹应该呈黑色,而裹尸布上的血迹却红得好像是有人刻意弄上去的;另外,如果它真的是包裹尸体的尸布,就应该留下由于包裹而造成的皱褶痕迹,而这块裹尸布上面却看不到一点这样的印迹;还有,这块布上的“耶稣”的轮廓与中世纪法国哥特式绘画中的耶稣形象太像了,都是身体偏长偏瘦,鼻子比一般人长,手臂长度也不符合正常比例,而且还留着在当时以色列被坚决禁止的长发,这让人不由怀疑,这块所谓的裹尸布会不会是中世纪的人们按照他们当时对耶稣形象的理解而仿制出来的赝品?

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1898年,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社会各界对裹尸布进行研究。

当时的研究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当时,为了对其进行存档,科学家对这块裹尸布进行了拍照。在冲洗底片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感光板上居然清晰地显示出一幅头部的正片,而不是我们通常在底片上看到的那种黑白颠倒的图像。这意味着裹尸布上的图像本身是底片图像,也就是说,裹尸布上的图像是根据一张照相的底片绘制的。可是,那个时代还没有摄影术,谁能有本事绘制出这么一个照相底版来呢?看来,裹尸布人像的底片效果是包裹其中的尸体的血污印上去的。这一发现让质疑裹尸布真实性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

可是,质疑的声音依然存在,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历史、化学、绘画、纺织、生物医学、解剖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究这件圣物的真实性,每一种研究结果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漏洞。关于都灵裹尸布的真实性,社会各界依然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1986年,在科学界与宗教界人土长达10年的接触和协商后,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由科学家采用改进了的碳一14年代测量法对“裹尸布”进行分析。

1988年,裹尸布的一小部分被剪下作化验,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Ox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Laboratory for Archaeology)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科技学院(the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这三个举世闻名的实验室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这三个实验室的科学家都得出了相当一致的结论:这块都灵的裹尸布绝对不早于公元1200年,只有约六、七百年历史。

7-17,都灵的裹尸布尽管已经被宣布为赝品,但是关于其真伪的争吵并没有终结。

1988年10月13日,红衣主教在都灵大教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存放在都灵大教堂的所谓的“裹尸布”是中世纪的赝品。那么,究竟是谁有如此高超的技巧和才智,几经周转,与宗教信徒和千年后的科学家开了这样的玩笑?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这块裹尸布堪称中世纪最完美的骗局。

延伸阅读:关于都灵裹尸布真伪的新研究

1988年科学家对都灵裹尸布的碳一14测定使得教会对都灵裹尸布盖棺定论,宣布它是中世纪的赝品。可是,关于裹尸布真伪的争吵并没有因此终结。有科学家指出碳-14测定法测定的结果不可靠。首先是隐藏在裹尸布上数百年的细菌及真菌,它们自身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单糖和多糖容易使测定法低估了裹尸布的历史;另外,有科学家证明高温能改变碳的结构,而都灵的裹尸布曾经在中世纪遭遇大火,高温可能影响测定结果。

另外,最近又有科学家使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发现198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用的样品只不过是大火之后裹尸布的一块补丁,主体部分显然要比这块补丁早得多。因此,那次测定算不得数。而梵蒂冈可能要组织下一次科学考察,对主体部分进行研究。

另外,又有一位意大利女科学家声称用高精密探测仪在在裹尸布上耶稣头部印记的左右两侧,发现用希伯来文写成的“拿撒勒人耶稣”字样。以及大大小小700多处耶稣留在裹尸布上的伤痕印记。

可是,又有艺术学家研究认为该裹尸布是达芬奇的杰作。而考古学家最近首度发现来自基督受难时期的耶路撒冷裹尸布。此一证据也强烈动摇了著名的都灵裹尸布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