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000000014

第14章 将王后推上断头台的女骗子:吹响法国大革命序曲的大骗局(1)

1789年7月14日,一个永载史册的历史时刻,法国巴黎市民攻陷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3年后,代表封建腐朽的波旁王朝的末代皇帝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伴随法国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国外反动势力对法国的围剿,一颗政治明星在法国冉冉升起。法国大革命成就了拿破仑,而“王后项链事件”则吹响法国大革命的序曲。正是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彻底地毁掉了法国王后的名声,使她和她代表的王室遭到了公众的憎恨。不可思议的是,这一事件居然是一桩彻头彻尾的骗局,所有参与这起骗局的人都发了大财,而路易十六的王后却因此名声扫地,并在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一切的一切之所以开始,全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传奇的女骗子……

1、“王后项链事件”

1789年7月14日,一个永载史册的历史时刻,法国巴黎市民攻陷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1793年1月,代表封建腐朽的波旁王朝的末代皇帝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

1793年12月,法国巴黎一个特别的法庭上,一个头发花白的苍老女人正在接受审判。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路易十六的遗孀、波旁王朝的末代皇后玛丽·安托娜特。此时的她虽然只有38岁,但王朝的覆灭、丈夫的被杀等一连串的打击已经使她过早衰老了。路易十六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处死了,对玛丽王后的指控除了与敌人勾结、反革命的阴谋之外,还有滥用民众钱财、挥霍无度。关于滥用民众钱财一事,法官再次提及了大革命之前轰动全欧洲的“王后项链事件”,可是,玛丽王后再次予以否认。尽管如此,由于民愤极大,法官还是判处了玛丽王后死刑。

那么,“王后项链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会招致如此大的民愤,以致于玛丽王后非死不可呢?抛去其中的政治因素,让我们还原事件本来的面目。

在那个时代欧洲各王室的宫廷里,经常活跃着形形色色的商人,向王室兜售自己的商品,以期从王室赚取高额的回报。在路易十六的宫廷里就活跃着这么两位珠宝商,他们的名字叫博梅洱和巴森吉。早在路易十五时期,他们两人就设计了一条镶有64万多颗钻石、总重量达2800克拉的钻石项链,希望路易十五能买下来,可是,这条项链的设计品位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因此路易十五并没有买他们的项链;后来他们找到西班牙王室,结果对方也不愿意购买。到了路易十六当政之时,珠宝商博梅洱又向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娜特兜售他那丑陋的项链,要价160万法郎。可王后嫌贵,拒绝购买。也就是说,这条价格不菲但设计品位一般的项链在这两个珠宝商手中捏了十几年无法出手,几乎要成为这两个人的鸡肋了。可就在这时,突然冒出一位德·拉·默特·瓦罗亚夫人,她自称是玛丽王后的座上客,代表王后来购买这条项链,由于怕引得民众非议,王后不方面露面,因此让红衣主教做中间人代为付款。喜从天降,这两位珠宝商高兴过头了,在签订了购买协议,看到王后的签名后,还没收到第一笔款就迫不及待把项链交了出去。可是,王后拒不承认购买了这条项链,拒绝付款。在没有调查清楚事件的真相前,玛丽王后就擅自做主逮捕了红衣主教。在她的施压下,红衣主教被流放。可是,这一蛮横愚蠢的做法却激起了民愤,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面前,民众宁愿相信法国王后的奢侈放荡也不愿意相信她是无辜的。这就是1785年轰动全法国,轰动整个欧洲的“王后项链事件”。

事实上,玛丽·安托娜特对所谓的“王后项链事件”真的一无所知,就此事而言,她完全是无辜的。可是,正是这个大丑闻彻底地毁掉了她的名声,使她遭到了公众的憎恨,最终也成为她的死因之一。

说到底,这一事件不过是一桩彻头彻尾的骗局,所有参与这起骗局的人都发了大财。一切的一切之所以开始,全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传奇的女骗子——德·拉·默特·瓦罗亚。

2、女骗子的宫廷冒险

德·拉·默特·瓦罗亚,真名让娜·德·瓦罗亚。在波旁王朝之前,让娜·德·瓦罗亚的先祖瓦罗亚伯爵腓力六世曾继承法王王位,建立起长达270年的瓦罗亚王朝。因此,让娜·德·瓦罗亚的身世并不简单,尽管如此,她的家族毕竟没落了,而且陷入的贫困。小时候的让娜一度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从她27岁那年嫁给一位名叫马克·安东尼·德·拉·默特的宪兵军官后,她的传奇生涯也就开始了。

让娜和她的丈夫都是野心勃勃而又做事果断利落的人,为了实现他们的发财梦,他们来到了法国王室所在地巴黎。在那里,漂亮迷人的让娜频繁地穿梭于法王宫廷中那些上层人物之间,期望他们注意到她这个有瓦罗亚血统的孤儿的悲惨命运,经过不懈努力,夫妻二人得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认可,被封为德·拉·默特·瓦罗亚伯爵和伯爵夫人。可是他们并不满足。很快,他们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当时赫赫有名的红衣主教德·洛瀚身上。

这位红衣主教尽管拥有显赫的头衔和宗教地位,但并不遵守清规戒律,喜欢追逐女人。最重要的是,他还很天真,很容易相信别人。正是由于这一点,他的身边也聚集着一些冒险分子,利用他的轻信和仁慈来敛财。法国大革命前在巴黎上流社会红极一时的著名江湖骗子、炼金术士约瑟夫·巴尔萨莫就是其中之一。

知识链接:约瑟夫·巴尔萨莫

江湖骗子、术士、冒险分子,化身卡廖斯特罗伯爵。在法国大革命前,曾在巴黎上流社会中红极一时。

拉·默特·瓦罗亚夫妇也不例外,利用大人物的慷慨大方是他们惯用的伎俩,正是利用这种伎俩,这位伯爵当上了国王弟弟的龙骑兵队长,而伯爵夫人则用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编织了一个令红衣主教大感兴趣的谎言。

原来,红衣主教曾经因为举止轻浮惹恼了玛丽王后的母亲,受到了惩罚,之后十多年,一直被路易十六夫妇冷落。而让娜却到处散布说她经常能见到王后,这让失意的红衣主教燃起了希望。于是,红衣主教找到了让娜,希望这位神通广大的伯爵夫人能在王后面前说一些他的好话。

为了从红衣主教身上捞到更多的好处,深谙欲擒故纵之道的让娜装先是拒绝,后是犹豫,之后终于装模作样地答应了红衣主教的请求。过了一段时间,让娜给红衣主教带来一个好消息:王后松动了,希望主教能亲自写信请求原谅。红衣主教高兴照办了,信由让娜带给了王后。之后,王后居然给主教回信了,不过语气依然冷冰冰的,不管怎么,王后还是原谅了红衣主教。此后,让娜就成为红衣主教与王后之间的信使,两人之间鸿雁传书持续了3年之久。红衣主教毫不怀疑这一切,因为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期待的事情。

实际上,所谓王后的信都是由一个名叫马克·安东尼·雷托·德·维莱特的宪兵写的,此人是拉·默特·瓦罗亚伯爵的手下,深得伯爵的赏识,后来成为让娜的情人。他们三人狼狈为奸,以王后的名义将可怜的红衣主教玩弄于股掌之间。

初时,王后给主教的信还是冷冰冰的,后来渐渐变得温柔了。这让红衣主教喜出望外。在这种温柔陷阱下,王后时不时向红衣主教要些钱来解决燃眉之急。而红衣主教居然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许多人眼中,玛丽王后就是一个大手大脚的人,她总是缺钱。对于红衣主教而言,王后能向他要钱是他的荣幸。因此,每次这位红衣主教都是兴高采烈地把钱交给让娜这位王后的中间人,私下里一遍遍亲吻那些所谓的王后的信。

不过,时间长了,德·洛瀚红衣主教还是难免会产生疑虑。因为既然王后已经在信中对他表示出极大的好感,可是为何每次当面见她时她却还是那样的不屑一顾呢?当他质问让娜时,女骗子让娜却另有说辞,“考虑到国王和宫中的其他人,王后还是愿意与你保持私下的谅解。”

为了弥补这一失误,胆大包天的女骗子让娜伙同自己的丈夫和情人谋划了一次王后与红衣主教之间的秘密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