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000000015

第15章 将王后推上断头台的女骗子:吹响法国大革命序曲的大骗局(2)

他们买通了王宫中一个的侍女,根据玛丽王后的画像,将她扮成玛丽王后的样子,去凡尔赛宫与红衣主教见面,并把一朵玫瑰花和一封信交给红衣主教。1784年8月11日午夜时分,借助夜幕的掩护,让娜的骗局再次得逞了。红衣主教把穿着玛丽王后服装的女人当成了真的玛丽王后,激动地跪在了王后脚下,亲吻她的裙边。还没等“王后”说话,让娜的同伙兼情人雷托·德·维莱特扮成王后仆人的样子来传递消息了。有人过来了,王后必须离开了。于是,王后顺理成章地与红衣主教见了一面又逼不得已离开了。不过,从此以后,红衣主教的疑虑完全消失了。他和王后又开始了通信。此后,王后更加变本加厉,不停地向红衣主教索要更多的钱。而红衣主教也百依百顺。

3、被骗的钻石项链

1784年岁末的最后几天,当女骗子让娜听说了宫廷珠宝商博梅洱那条卖不出去的钻石项链的故事后,萌生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好戏终于上场了。

她找到了博梅洱和巴森吉,说要看看这条项链。那时候,由于让娜到处张扬,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位伯爵夫人是王后身边的人,她来看项链,意味着他们的项链马上要出手了。两位珠宝商心中无比高兴。

看完项链,让娜一句话也没说,直接就去找德·洛瀚红衣主教,告诉红衣主教说王后想买那条项链,但国王不同意,因此她准备偷偷用自己的钱来购买,希望红衣主教做中间人,出面跟两位珠宝商谈价钱,并促成交易。

红衣主教再次相信了这位伯爵夫人的话,因为在人们的评价中,玛丽王后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女人,她的花费比路易十五所有情妇的花费还要多。买个项链有什么奇怪的呢?

1785年1月初,让娜再次找到了博梅洱。她向博梅洱解释说王后想通过德·洛翰红衣主教作为中间人来购买此项链。大家就价格达成一致:160万法郎,货款在两年内分四次付清,第一笔款在8月1日付。

1月20日,德·洛翰红衣主教交给博梅洱一封他手写的协议。上面有让娜伪造的王后批示:“同意。玛丽·安托娜特,法国王后。”看到王后的批示,珠宝商再无他虑,把项链交给了红衣主教,而红衣主教又把项链乖乖交给了让娜这位伯爵夫人。之后,伯爵夫人又在所谓的“王后的仆人”雷托·德·维莱特德陪伴下,跟红衣主教一起确认这项买卖。雷托带来了一张便条,上面的笔迹和写给红衣主教的信中的笔迹一样,而且红衣主教也认出了和王后会面那天晚上出现的男人就是雷托。一切可能的破绽都被让娜弥补了,无论是红衣主教,还是珠宝商都天真的以为玛丽王后真的购买了那天项链。

接下来,三个骗子把项链上64万7000颗钻石都拆了下来。有将近8个月的时间,他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项钻石处理掉。

起初他们想把这些钻石卖给巴黎的珠宝商。不过在卖的时候,出了意外。由于这么好的钻石他们居然要价不高,因此引起了对方的怀疑,负责售卖钻石的德·拉·默特被警察抓了起来,不过,由于没有人报案说丢了钻石,他还是被他放了出来。鉴于此教训,德·拉·默特觉得去英国卖更稳妥些。当他准备以24万的价钱将其中有损伤的钻石先卖掉时,意外又发生了:英国的珠宝商怀疑这些钻石是从一条项链上扯下来的,因此通知了法国大使馆,将他抓了起来。不过,和上次一样,由于没有人报案说丢了项链,德·拉·默特又被放了出来。

拿到钱的德·拉·默特回到了法国。女骗子让娜也离开了凡尔赛宫。之后,他们找了一个城市定居了下来,过上了奢华的生活。没有人对他们产生任何的怀疑。

不过,骗局还是一点点浮出了水面。

4、无可挽回的名声

时隔7个月后,珠宝商博梅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既然王后买了项链,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不佩戴呢?1785年7月12日,博梅洱趁着给王后送珠宝的机会,交给了王后一张便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吃惊。可是,玛丽王后并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最要命的是,她居然把这张足以证明自己清白的便条给烧掉了。

时间到了8月1日,按照协议,该是玛丽王后第一期付款的日子。可是,博梅洱并没有等来那笔盼望已久的40万法郎,却等来了红衣主教的延期付款通知。红衣主教把3万5000法郎的延迟利息交给了博梅洱,答应他在10月1日付70万。可是,博梅洱已经不能等了,因为他已经把钱付给了供货商,如果不能马上拿到钱,他就要破产了。这个时候,博梅洱已经猜到了一切:王后根本就没有购买自己的项链,要不她买了以后怎么从来不戴呢?并且还对他的纸条也不加理睬呢?看来王后对此根本不知情。

当他告诉红衣主教可能被骗了时,红衣主教尽管已经明白了一切,还是发了假誓,声称是自己直接和王后联系的,钱也是王后当他的面从她的写字台里拿出来的。

之后,红衣主教赶紧找来他的朋友卡廖斯特罗,他给红衣主教出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并不算坏的主意:“去找国王,把一切都告诉他,乞求他的原谅。”可是主教却犹豫了,他想自己来垫付这笔钱。不过这笔钱的数目实在太大了,为此他还得先卖掉家里的一些重要东西。

可是,时间不等人。珠宝商博梅洱很快找到了王后身边的侍女坎潘夫人,一切都明了了!

知道事态严重,坎潘夫人立刻把珠宝商的话告诉了玛丽·安托娜特王后。王后立即召见了这位珠宝商。听到这么一个令人瞪目结舌的故事,玛丽·安托娜特简直气疯了,她从来都没有召见过那位红衣主教,更不认识什么拉·默特·瓦罗亚伯爵夫人!

气急败坏的玛丽王后做了一件草率的决定。在她的一味坚持下,路易十六不听红衣主教德·洛翰的辩解,也未进行深入调查就逮捕了红衣主教。而红衣主教在被捕之时,通知自己的同伴毁掉了他和假王后之间那些不雅的信件。这样一来,能够证明玛丽王后清白的所有有利证据都被毁掉了。

红衣主教的被捕,犹如一声惊雷,震动了全国。随后的几个星期,全法国人甚至全欧洲的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时隔不久,女骗子让娜也落网了。不过,那些关键性的证据——红衣主教写给王后的信也被她给烧掉了。审讯之时,她否认了一切罪行,把事情都推到了红衣主教及其朋友,那位著名的冒险家卡廖斯特罗身上,还有当初被她收买来假扮王后的宫女也被她咬了出来,结果这两个人也被投入了巴士底狱。至于让娜的丈夫德·拉·默特伯爵,此时正在英国伦敦卖他的最后一批钻石。英国政府对于法国发生的这起尴尬事件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样子,拒绝引渡德·拉·默特伯爵回国。

此时,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按大臣们的意见,应该把这件事看成一件普通的诈骗案,交由司法部门处理,可是被仇恨冲昏头脑的玛丽王后却坚持把这件事定性为政治事件,要求议会来审判。而那时候的议会一直以来都是跟王室针锋相对的。他们对王后的挥霍无度早就心存不满,这次当然不愿错过这么一次送上门的报复机会。于是,宫廷被卷进了这场纷争。满城都是流言蜚语:有人说,王后背着国王大肆挥霍民众的钱财,为了得到一个红衣主教的阿谀奉承,王后竟然一直与他保持不体面的书信往来,甚至答应晚上与他约会!有人说逮捕红衣主教是因为王室的独裁;甚至有人认为王后知道买项链的事,要不她干嘛要烧掉博梅洱写给她的纸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都是对王室和王后不利的言辞。

结果,憎恨王后的议会以26票赞成,22票反对,取消了对红衣主教的所有指控,他的朋友卡廖斯特罗和那位假冒王后的宫女也无罪释放。而女骗子让娜也仅仅被判处终身监禁,并在双肩上烙上小偷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V。要知道在那个暴政的时代,偷一个子儿的贼都会被人们吊死,这位女骗子可谓幸运之至。最不可思议的是,她也仅仅在牢里待了几个月,就买通了一些人逃跑了。之后辗转到了英国,和她的丈夫会了面,风光依旧。

玛丽王后对骗子让娜的逃走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反倒是对德·洛翰红衣主教的无罪释放感到非常恼怒。在她的授意之下,路易十六将德·洛翰发配到了德·拉·雪兹·迪尤修道院。这件蠢事让王后再次与议会和民众的矛盾加剧。从此玛丽王后完全失信于人民,将整个波旁王朝拖向了深渊。

法国大革命初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米拉波的一句话深得后来历史学家们的赞同:项链事件是法国大革命的序曲。4年后,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玛丽王后彻底被人民唾弃,被推上了断头台。

知识链接:米拉波

米拉波(Mirabeau,公元1749年~1791年),法国作家,大革命初期政治活动家,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后自动放弃伯爵称号。为了革命,米拉波长期流亡国外。1789年初,米拉波代表第三等级出席三级会议。他的雄辩才能和革命意志使他成为国民议会的主要领袖之一。米拉波反对君主专制,曾提出《人权宣言》草案,主张按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制定宪法 ,同时又认为国王应有绝对否决权,议会应授权国王统率军队,反对惩处流亡者。1790年米拉波背叛革命,曾秘密会见王后,为宫廷出谋献策,接受国王的恩赏和年金。1791 年1月29日成为国民议会议长,任职仅2周,即被政敌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