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25

第25章 一杯饮料带来全民狂热:近代英国的下午茶(2)

在英式下午茶文化的熏陶下,英国文学家更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之讴歌不断。18世纪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自称是“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典型顽固不化的茶鬼”。 他创立的文学俱乐部便曾以茶会友,风靡一时。剧作家皮内罗(一八八五—一九三四)对品茶的精神文明更是赞赏备至:“茶之所在,等于但愿之所在。”其他如诗人华兹华斯、作家狄更斯等,无一例外地对茶文化礼赞有加。《傲慢与偏见》中的众多主角们,用完餐后必有本土茶会。在这些大师们的推动下,“英式下午茶” 已成为英国的象征之一,完美诠释了英式的典雅与悠闲。

有人甚至认为,饮茶不仅形塑了英国中上层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了英国人的膳食结构,而且对促进英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人曾下过这样的结论:“英国工人饮用热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变以及经济与社会基础的重建。”在工业化初期,机器尚未普及,工人的体力劳动在工厂或矿山生产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极为繁重。让工人集中精力且保持充沛的体力,是提高产量、保证安全的重要一环。茶叶加面包的组合不仅提神解乏,而且价廉物美,恰恰符合这一需要。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威廉逊就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活干下去。”杰出的社会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也曾说过,“一杯甘甜温热的茶可以让人心情舒畅,重新恢复精力。在以人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一杯美好的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它的重要性犹如非人力机械时代的蒸汽机”。对收入非常有限的劳动阶层来说,“面包+茶叶”是他们非常理想的食谱。如果没有更便宜而且能够提供足够热量的日常消费品,在肉和啤酒价格飞涨的时代,很难预测能发生什么。18世纪的一位牧师曾这样写道:“感谢上帝赐我茶叶,若无茶叶,世界不知将若何!余生逢此有茶叶时代,深以为荣也。”相关研究表明,到18世纪后期,茶叶已经成为英国工人阶级新的饮食习惯中的主要食品之一;到19世纪后期,英国劳动者阶层一般要花费其食物总开支的10%在茶叶和糖的消费方面,相比之下,肉的支出为12%,啤酒的支出仅为2.5%,茶叶以及面包和奶酪已构成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

英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新鲜事物也都与茶叶有关,广告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的伦敦媒体(主要是报纸)上出现的第一个广告就是关于茶叶的广告,此后广告成为市场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17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前,英国仅有北美、西印度殖民地及部分对印度和远东的贸易。而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而且还拥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人们确信,饮茶能保证战士的身体健康,增强其战斗力,茶叶因此代替酒类成为英军重要的必需品。当时就有人说,如果没有茶叶,英国人根本无法打赢这场战争。在给人们带来好的身体、好的心情、好的文化的同时,茶叶也随着大英帝国的铁蹄迅速传遍全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饮料”。

3、茶叶改变了世界

小小的一片茶叶,看似毫不起眼。然而,就是这个小东西,却悄无声息的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世界:它在亚洲引起了一场战争,使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向衰落;而它的西进之路,又在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战争,使一个国家走向了独立。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但在19世纪的百年间,两个国家的关系却是异常密切,联系的契机主要就是因为茶叶。

随着税率的降低,茶叶逐渐成为英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由于进口量巨大,茶税仍然是英国政府的重要财政支柱。在东印度公司垄断的最后几年,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为每年330万镑,相当于英国国库总收入的1/10和几乎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东印度公司结束后的多年内,英国政府每年从国内茶叶消费中获得的税收仍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一旦茶叶供应不能保证,英国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有可能受到影响。而中国是唯一的茶叶供应国,因此,英国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大,从18世纪末开始就一直试图采取各种手段建立同中国商业往来的通畅渠道。

而此时的中国处在大清帝国的统治下,发达的手工业和国内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欧洲产品的中国市场非常狭小。曾经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书中曾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想要购买中国茶叶,只能用中国较为缺乏的白银直接支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解决从中国购买茶叶的问题,英国人发现了一种可以解决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的绝佳商品——鸦片。在1854到1858年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每年仍将近720万镑,而鸦片贸易每年约630万镑——仅此一项就可弥补逆差总额的89%!于是,在中英双方的较量中,便爆发了两次著名的鸦片战争。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太多的东西:主权的不完整,领土的支离破碎,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一个曾经辉煌的帝国,一个曾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民族就此陷入了长达百年的沉沦之中。

茶叶贸易不但为英国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而且英国人通过饮茶身体素质大为提高,各种传染病如痢疾、血吸虫病、鼠疫等大幅度减少。很多学者指出,在十七八世纪生活和医疗水平提高有限的情况下,英国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减少,与养成了良好的饮茶习惯有莫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人说,“为了一壶小小的茶叶,中国文化几近毁灭”。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中国茶叶,如果英国人民没有养成饮茶的习惯,那么英国也许不会对中国有如此大的兴趣;如果不是因为想得到中国的茶叶,也许就没有鸦片这个荼毒国人百年的物件,中国社会还可能会继续在原来的轨道上行进。当然,一切都只是“如果”。

自17世纪至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而茶也已经成为殖民地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根据18世纪中期到访北美的彼得卡尔姆记载,茶代替了牛奶作为早餐饮料。喝茶由家庭走向了社会。由于喝茶为相互结识提供了机会,年轻的男女们都非常喜欢它。喝茶已经变成了许多社会集会的借口,被邀请去喝茶也成了殖民地居民的重要事情。

由于意识到茶叶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英国政府开始在北美殖民地对茶叶征税,先通过1765年的《印花税法案》,规定凡殖民地所用茶叶及其他物品均需课税。两年后,又通过了《汤文森得》法案,在废除其他物品税的同时,对北美人民喜爱的中国茶叶,每磅仍需课税3便士。

1773年,为帮助濒临破产的垄断殖民地茶叶运销权的英属东印度公司,英议会又通过救济该公司茶叶的条例:调低销价,准许他们在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的茶叶专利,坚持输往北美50万磅的计划。同时重申禁止殖民地人民购买走私茶。这个法案引起了殖民地居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试图通过不喝茶或改喝别的饮料来抵制该法案,富兰克林就曾经用胡桃木的叶子来代替茶。但是,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象中国茶一样可口美味。

1773年11月27日,第一艘运载茶叶的“达特默斯号”到达波士顿港口,波士顿群众便在范乃依教堂集会,愤怒要求原船将茶叶运回,不得卸茶上岸。相继到达的“爱琳娜号”、“河狸号”也一直停泊在港内无法卸货。12月16日,数十名印第安打扮的人手持短斧,分三组登上了茶叶船,打开船舱,劈开木箱,将3艘船上价值18000英镑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到入海。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知识链接:波士顿倾茶事件

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又称波士顿茶党事件,是1773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和税收方面的极大优惠,还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其输入的茶叶价格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极大地冲击了殖民地人民自己的茶叶市场,这引起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纽约、费城、查尔斯顿人民拒绝卸运茶叶。在波士顿,出现了专门抵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波士顿茶党。1773年12月16日,一批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被运到波士顿港口,打扮成印地安人的波士顿茶党偷偷摸到三艘船上,将船上货物捣毁,并将342箱茶叶倒入港口内。此举被认为是对殖民政府的挑衅,英国政府派兵镇压,终于导致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声枪响。

这一事件激化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仅仅一年半之后,列克星敦的第一枪爆发,北美独立战争正式展开。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1783年9月,英国正式承认这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一个新兴的国家诞生了,并迅速崛起为世界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