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26

第26章 教皇也爱看“黄历”:文艺复兴时期的占星风尚(1)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可能已经对“黄历”非常陌生了。其实在旧社会,这东西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假如有人在某天诸事不顺,就会感慨说“出门没看黄历”。因为在这本小小的历书上,每一天都已经事先标明了适合做什么、忌讳做什么。有趣的是,欧洲人也曾盛行过这样的特殊风尚。有记载表明,中世纪欧洲曾出现过一种与中国黄历类似的东西——“占星年历”,它是由占星家根据其主顾的出生时刻经过推算后编写出来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占星年历”都不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股风尚最盛行时,就连被视为上帝“执行人”的教皇居然也曾热衷于请占星家算命卜卦。

不可思议指数:★★★★☆

1、教皇热衷看“星座”

对于当今社会中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星座”可能并不陌生,你是不是也对此颇有兴趣?在许多报刊杂志或互联网的论坛上,有关星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话题经常成为谈论的热点。其实,这一切都属于占星术的范畴。大致来说,所谓占星术,就是通过对星象的观测,进而将结果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最终得出某种结论,或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或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这当然属于一种迷信活动,不过在另一些人看来,这却是一种探寻宇宙玄机的超能力。据历史记载,远在3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人们便发展出最早的占星术。据说在那个时代,不管是王位继承还是对外作战,都要参考占星家的预测结果。后来,这种神秘文化传播到了欧洲,并在希腊罗马时期得到发扬光大。各种文献记载表明,当时占星术已迅速渗透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去。特别是罗马时期,几乎从上到下都信奉占星术。甚至在医生给人看病时,都要参考占星的结果来进行治疗。

罗马帝国灭亡后,在漫长的中世纪,尽管基督教会曾对占星术予以压制,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最终到文艺复兴时期,占星术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而对它的迷信也成为当时最显著的社会风尚之一。尤其是社会上层,人们对占星术的重视程度几乎到了荒诞的地步。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氛围中,欧洲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占星学家,而各国的统治者也对他们非常器重,使后者得以介入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例如在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国时,据说正值哈雷彗星出现,人们认为正是这颗彗星“引导着公爵取得胜利”。而威廉自己也非常笃信占星术,在远征时就带着自己的宫廷占星家。接着占星家又为他择定了加冕为英国国王这一仪式的吉时——公元1066年圣诞日中午,这一时刻被认为非比寻常,它可能为英格兰带来幸运。而在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期间,占星家们还积极预测战役的胜负、国王的死期以及王位继承人的命运等。

13世纪以后数百年间,笃信占星术的风尚在欧洲达到了巅峰时期。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甚至许多教皇也对占星术深信不疑。而原本按照教会的观点,只有上帝才能决定世界的一切,像占星术这样的江湖伎俩一向被视为异端学说。然而在这股风尚的影响下,甚为教会领袖的教皇对算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据历史记载,教皇克雷芒六世(Pope Clement VI,1291~1352年)就曾命占星家穆尔斯为其排算了“占星年历”。而教皇保罗三世对占星术痴迷的程度甚至达到了“在占星学家为他定出时间之前是从不召开枢机主教会议的”的地步。与我们中国“黄历”的通用性不同,欧洲的这种“年历”只适用于个人,它实际上是一份预言编年表,即由占星学家根据其人出生时刻的算命天宫图,推算出此人今后逐年的祸福、健康、奇遇、注意事项等等,有时可以长达数百页。当时的欧洲人相信,占星家为某人所排算的占星年历有多少年,就意味着此人能活多少岁。

欧洲这种风尚的盛行,最集中地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各国的君王贵族等上流社会人物普遍沉迷于占星术。例如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占星术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地区,以至于当时意大利的上层社会几乎家家都雇有一位占星学家。那时,每个地方君主的宫廷里都有占星学家充当顾问,为他们的大小事务出谋划策。例如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其举行加冕典礼的日子就是请占星学家约翰·迪专门推算选定的。有趣的是,据说在佛罗伦萨等“自由城市”中,甚至有市政府正式任命的占星学家。而在许多大学里,居然出现了专职的占星学教授。就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年轻时也曾买过关于占星学的书。

除了借助占星术来预测吉凶、挑选良辰吉日外,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还将其运用到医疗活动中。例如,公元13世纪下半叶著名的意大利医生彼得在其《安抚者》中提出,关于天体运行的知识,对于医学而言不仅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根本的”;而每一次服药,都应该在研究了日、月和五大行星的位置之后再进行。如果今天的医生看到那个年代的同行所使用的仪器,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包括:一种专供医生使用的星盘,星盘周围刻有黄道十二宫、昼夜二十四时等;一套同轴圆盘用来指示日、月、五大行星位置。医生们之所以准备这些仪器,是为了帮助他们在施治时了解天象内容,从而对病人“对症下药”。在那个年代,医学界的“大佬”判定一位医生的优劣,其主要标准便是看其在占星术方面的造诣。例如16世纪最著名的医生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年)就对后辈们强调,医生必须通过星辰获取苍穹的判断,以此来解释病症、病因、病理等,假如一名医生不具备这种用占星学进行解释的技艺,那他就是一个“冒牌货”。

知识链接:帕拉切尔苏斯

帕拉切尔苏斯,原名特奥弗拉斯特斯·博姆巴斯特·冯·荷恩海姆,1493年生于瑞士, 1510年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后周游欧洲各国,在意大利的费拉拉城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527年,他被任命为巴塞尔大学的医学教授。荷恩海姆自负而又傲慢,对从前的医生批评十分尖刻,他自称帕拉切尔苏斯,意思是超过“切尔苏斯”,部分著作翻译为“塞尔苏斯”。他是古罗马时期百科全书《De artibus》(这部原著至今仅存八册,被称为《医学》)的编纂者,一位著名的医生。据说,帕拉塞尔苏斯还十分看不上当时被人们奉为权威的古代医生盖仑,有一次上课时,他把盖仑的著作连同硫磺和硝石一起放在黄铜盘子里烧了。

既然市场的需求如此之大,自然就催生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占星学家,例如文艺复兴晚期的第谷、开普勒、卡尔达诺等人,他们同时还是杰出的科学家。而到16、17世纪,英国的福尔曼(1552~1611年)、利利(1602~1681年)以及布克(1603~1667年)等人更开始将占星术作为一种商业。他们像律师、医生一样开办事务所公开营业,通过为公众提供咨询来收取费用。由于业务非常繁忙,其收入也甚为可观。

2、为占星术献出生命的卡尔达诺

在占星术盛行于欧洲期间,那些达官贵人们之所以热衷此道,无非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过对于众多的业内人士而言,维护的自己的职业声望甚至要比生命还重要。16世纪著名的占星家卡尔达诺,就用其悲壮的一生诠释了欧洲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