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上帝哭了”这个笑话吗?有人问上帝,日本足球队什么时候能获世界杯,上帝说要10年,日本球迷哭了;问韩国队要多少年,上帝说要20年,韩国球迷哭了;问中国队要多少年,这回上帝哭了,上帝说恐怕我都看不见了……这个所谓的笑话,几乎使中国足球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其实,在现代足球诞生之前,世界上球踢得最好的是当属中国宋代的人们。假如当时举办世界杯,冠军恐怕非大宋皇帝的臣民们莫属。
不可思议指数:★★★★☆
1、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自豪。”2006年4月,作为德国世界杯的一部分,德国汉堡足球博物馆正式开馆,向观众展示丰富的足球历史文化,包括作为足球起源地的灿烂的中国蹴鞠文化。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指的是踢的动作,“鞠”指的是用牲畜皮和毛制成的足球。“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意思就是说,齐国有二千里土地,数十万军队,仅临淄一个城市就有七万户,人民富庶殷实,都喜欢以吹竽、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为乐。由此可以看出,距今2300年前的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期,在我国的临淄城(今山东淄博市)就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足球活动。
经过战国、秦汉的发展,蹴鞠运动在西汉时期已相当发达。汉代皇室中的蹴鞠规模很大,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较为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十二名队员参加,以踢进球门之球数的多少决定胜负。西汉时期的项处,可谓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到了唐宋时期,蹴鞠的形制有了很大的改变,蹴鞠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一些古籍记载,唐宋时的蹴鞠有家庭中二三人玩的小型蹴鞠比赛,也有皇室宫廷中玩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蹴鞠活动。北宋时,蹴鞠运动较之前朝有了空前发展,成为城市社会性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其实,不论足球究竟起源于何处,但中国古代的“蹴鞠”与今天现代足球确实存在着惊人的相通之处。
首先,都是双队竞技法。双队竞技法可分为“跃打法”、“七人制法”、“十二人制法”、“三十二人制法”等。“跃打法”是指不用球网、球门,两队相互追逐奔走,以踢球次数多且高者为胜。“七人制法”是指在球场上设一个球门,球门两根立柱设在场地中央,高约三丈。每队7人,规定只站在自己球位上踢,不准跑动换位。由一个队的“球头”将球抛踢过门,而另一队球员用规定姿势接住球,若能将球回踢过门则为胜,双方交替进行。“十二人制法”形制为两边各6个蹴鞠门,比赛双方共有两队参加,每队只允许12人上场;比赛有裁判,裁判要秉公执法,不循私情;双方都要遵守裁判的裁决;如双方不服裁决,则由本地执事来最终判决。总之,不论场地多大,不论球门多少,不论上场人数多寡,最终都表现为双队竞赛,这和现代足球的“双队竞技”规则是相同的。
其次,中国古代蹴鞠很早就形成了中线开球、边线发球、底线罚球的规制,这与现代足球的开球、发球与角球的的规则雷同。
第三,唐代的蹴鞠能手把踢球的方法归结为“六蹴法”,即筑、拐、蹑、搭、蹬、捻。“筑”的含义是“助”的意思,是指传球、送球的技法;“拐”是指身形变化的技法;“蹑”是指脚法的灵动;“搭”是指给队友创造进球之胜机;“蹬”类似于现代足球的“铲”;“捻”是指带球的高超技术。古人还把“六蹴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十二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海底捞月”、“阴阳分手”、“五行轮转”的十二蹴球法。而这其中的“筑球法”便与现代足球的传球法十分类似。宋代的蹴鞠家曾把“筑球法”归结为“十踢法”,即肩法(肩如手中持重物)、背法(用背慢下快回头)、拐法(拐要控膝蹲腰取)、搭法(用伸腰不起头)、控法(控时须用双眼顾)、捺法(用肩尖微指高)、拽法(时且用身先倒)、膝法(右膝左手略微高)、拍法(胸拍使了低头觑)、月兼法(何必频频问绿杨等。这样的踢球技术,已经相当接近于现代足球运动的技术了。
2、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现代人说起蹴鞠,首先就会想到这是宋朝的“国球”。的确。蹴鞠运动在宋代迎来了一个大高潮,并由此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那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没有不对这项比赛着迷的。宋代名画家苏汉臣绘有一幅《宋太祖蹴鞠图》(原画已佚,元代画家钱选临摹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描绘的便是宋太祖与其弟赵光义、宰相赵普等六人用白打方式(相当于现代的花式足球)蹴鞠嬉戏的场景。所谓上行下效,蹴鞠运动因此空前高涨。
在当时的北宋首都开封城,蹴鞠活动几乎随处可见,还有几处固定的球场。每逢节假日,包括游春踏青、给皇上祝寿、官员过生日、民俗节日等等,几乎是“无鞠不成节”。
宋代的足球活动有两种不同的踢法,在不同的场合举行。用球门的比赛叫做筑球,是朝廷盛大宴会中的表演节目。筑球的比赛方法是分成两队,每队十二人或十六人,隔着球门站在两边,球门是用两根三丈高的长竿,竿上面“杂采结络,留门一尺许”。队员的名称有球头(即队长)、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比赛开始,先占阄决定开球的队,由球头开球,按一定顺序踢球,最后传球给球头,球头用大脚射门。如果一次射门不过,撞网落下,由竿网接住还可以再踢,再次射门。如球落地即输一球。球过门后,对方接住球,也按一定顺序踢球,最后由球头射门。双方以过门多者为赢。这种比赛,输赢的关键在于球头射门的一脚,所以赢球的队赏赐归于球头,输球的队处罚也由球头承担。赏赐的奖品有银盌锦锻,处罚的办法是在球头的脸上抹白粉,用麻鞭子抽打,以示侮辱。筑球比赛大多是在朝廷重大宴会中进行,比赛中还会有鼓乐队和拉拉队,现场摇旗呐喊助威,热闹异常。据《宋史·礼志》和《宋史·乐志》上记载;“每春秋三大宴”要由筑球军表演。招待外宾的筵宴“金使来阙”,也要用“筑球军三十二人”。册命亲王大臣的礼仪,有教坊乐工和百戏的表演,其中也有筑球节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徽宗的寿辰,“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在喝完第六盏御酒后,就是“左右军筑球”。南宋人吴自牧写的《梦粱录》,周密写的《武林旧事》,在“赐宴”和“圣节”中,也都记有筑球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