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2033700000043

第43章 基于语料库的上下隐喻日汉对比研究 (2)

原始社会结束以来,等级制度就统治了人类世界。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个抽象处所,就像他作为一个实在的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一样。日本社会的纵式结构渗透到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国自封建时代起确立的“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探究上下式等级制度生成的认知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来说,高个子的人更有力量。在格斗中,胜利的一方会将失败者压在身下。这些原始体验是此隐喻拓展发生的基础。

「上」和「下」向社会等级域的拓展力度很大,分别占到了隐喻拓展总数的30%和57%,在拓展力排序中分列第二和第一位。而与之相对的,“上/下”的社会等级隐喻只占隐喻总数的8%和6%,在拓展力排序中的位置分别是第四和第五。可见,「上/下」向社会等级域的拓展力度远远高于“上/下”。可见,社会等级域在日语中大量地使用上下概念来构筑,程度远超过汉语。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上/下」的等级隐喻中大量使用「上げる」、「下さる」等待遇表达。日语敬语体系的发达似乎是导致日汉语拓展力差异的原因所在。

(三)抽象处所

抽象处所域中,处于或进入某抽象处所为上或者下。例如:

(24)学問の上には階級の差別も御座ますまい。

(25)黒人兵の注視の下にある食物籠が僕の興味を急にひき始める。

(26)在城里的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姑娘。

(27)统一战线下的独立自主政策,既须统一,又须独立。

上例中,「学問」、「注視」、“舞会”和“统一战线”都被看作有边界的实体空间,处于这个空间之内就用<上>或<下>来表达。动体TR位于陆标LM的上面(方)或下面(方)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较近。认知科学的相关实验证明,接近原则是人类完形感知的一项重要原则,即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赵艳芳2001:98)。因此,位于参照物的上面(方)或下面(方)就被认知为处于此参照物的位置,或在此参照物的范围之内。当LM进一步抽象为没有空间形体的「学問」、「注視」、“舞会”和“统一战线”时,<上/下>的意义也就拓展到了抽象处所域。

调查结果显示,“上”的抽象处所隐喻特别发达,占到了隐喻总体的43%,是“上”各类隐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进一步的考察显示,表示抽象处所的“上”在翻译成日语时绝大部分没有使用「上」,而是大量地被省略,或译为「に」、「で」、「を」、「から」等格助词。以下是来自中日对译语料库的例句:

(28)事实上,制作线路图正如指挥多兵种联合作战一样,离不开科学头脑。/実際、多様な部隊を抱えた軍隊の作戦が科学的な思考を必要とするように、路線図を作るのにも科学的な思考が要求される。

(29)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戦争状態の終結と日中国交の正常化という両国国民の願望の実現は,両国関係の歴史に新たな一頁を開くこととなろう。

(30)也难怪,30几岁上守寡,拉扯大一儿一女,容易吗?/無理もない?なんていったって三十代で後家になり?女手ひとりで一男一女を育てあげたのだから?

<上>的意象在汉译日时大量丢失,说明日语中「上」的抽象处所隐喻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远低于“上”。陈红(2002)指出,日汉语的方所表达(包括抽象处所)中,“汉语的‘上’是必随的,无条件的,而日语的「上」则是非必随的,有条件的”。这正是“上”使用频率高的原因所在。

(四)数量

在数量域中,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例如:

(31)大都市では過密、公害、物価上昇などが人びとの暮しを脅かす。

(32)貿易依存度一パーセント以下の鎖国時代だから米の輸出などまったくない?

(33)难道真会相信一亩地能产上万斤粮食?

(34)他跟祖父见面时很少谈过五句以上的话。

上例中,数量多或者变多用<上>表示,数量少或者变少用<下>表示。据Lakoff & Johnson(1980)的分析,空间域向数量域的拓展基于我们常见的物理经验:向容器中添加液体,液面会向上升高,而倒出液体,液面就会降低;向物品堆中添加物品,这堆物品的高度会随之上升,取出一件物品,高度会随之下降。这就是此拓展的认知基础。

数量域拓展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样本中没有检索到“下”表示数量的例句。这并不是说“下”没有此种拓展,因为通过内省我们也能举出诸如“产量下降”、“物价下调”之类的例子。此次样本中没有发现这种拓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拓展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五)时间

在时间域中,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晚为下。例如:

(35)少なくも村岡は彼より四つ五つ上だ。

(36)二月下旬だから鴨も堤に群れていた。

(37)但凡死者家属是上岁数的,十有八九难对付。

(38)明娃是老大,下面六个都是小子。

在这些例句中,时间较早或者年长用<上>来表示,时间较晚或者年幼用<下>表示。Gluckberg,Keysar & McGlone(1992)指出,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来自幼儿语言习得的证据(H.Clark 1973)表明,时间词汇总是在空间词汇之后习得。历时研究(Traugott 1982)也证明,时间词汇是空间词汇派生而来的。这种投射之所以能够成立有其相应认知基础。生理上,人类的视觉系统可以感知物体及其方位和运动情况,但却无法感知时间,因此必须通过某种概念来计量时间。而在物理学上,时间正是通过天体移动和振子的运动这些空间量来计量的。

总体上来讲,时间域并非上下隐喻拓展的主要目标域。即使是数量较多的“下”的时间隐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足20%。相比较而言,“下”的时间隐喻使用频率远远超过「上」、「下」和“上”。进一步的考察发现,表示时间的“下”有很多是趋向动词用法,例如:

(39)她被丈夫塞进地瓜窖子里藏起来,天凑地巧活了下来。

(40)觉慧把刚才中断了的话接着说下去。

汉语中,“……下去”、“……下来”等表达常常被用来表示时间的延续。而相应的意义在日语中通常使用「~ていく」、「~てくる」等水平轴概念,并不涉及<下>的概念。这就是“下”时间隐喻相对发达的原因所在。

(六)量词

汉语的“下”还有一种特殊的拓展,就是用作量词。例如:

(41)隔壁房里的钟声传过来,是九下。

(42)倪藻稍稍放松了一下自己。

上例中,动量词“下”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或者构成“一下”等副词修饰谓语部分。这种用法是由趋向动词“下”衍生而来的。

“下”的量词用法在隐喻总体中占了36%,是“下”所有隐喻拓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一拓展路径是“下”独有的,「上」、「下」和“上”都没有此路径。

四、结语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日汉语的上下隐喻在拓展路径上存在较多共性,都主要向状态、社会等级、抽象处所、数量和时间域拓展。Clark(1977:534)曾指出,“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有着类似的看法和感受,人们根据相似的经历对某事做出相似的结论,这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是直立行走的生灵并且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缘故”。人类共通的认知能力,加上日语和汉语长期相互影响的历史背景,造成了日汉语上下隐喻共性明显的现状,这些对于促进日语和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正迁移有所助益。但基于语料库的量化考察显示,上下隐喻也存在一些独特的拓展路径(如“下”的量词拓展),而且各隐喻在拓展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显示出两种语言在构筑其他概念时对空间概念的独特运用。这些细致的相异之处才是学习者的最大难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加以注意以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关注要点。

参考文献:

[1]Clark, H. “Space, time, semantics and the child” [A]. T. E. Moore (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76-104, 1973.

[2]Clark, H. & E. V. Clark.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77.

[3]Gluckberg, S, B. Keysar & M. S. McGlone. “Metaphor understanding and accessing conceptual schema: Reply to Gibbs”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2.

[4]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Traugott, E. C.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s: 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 W.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eil (eds.).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pp.245——271, 1982.

[6]陈红.汉日语方所表达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3).

[7]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8]李文莉.“上下结构”的隐喻点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9]李瑛.“上下”域方位隐喻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10]林荔凡.从语境角度解析“上/下”空间隐喻的认知思维[J].赤峰学院学报,2009(6).

[11]徐昌华.试析日、汉语中“上/下”的隐喻义[A].日本语言文化论集(3)[C],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

[12]左咏梅.「上」と「下」の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A].大学院論文集[C],杏林大学大学院国際協力研究科[編],2007.

[13][中]徐莲.日本語と中国語における上?下メタファーの認知的構造について[A].国际化视野中的日本学研究[C],王铁桥,姚灯镇[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4]瀬戸賢一.空間のレトリック[M].東京:海鳴社,1995.

[15]山梨正明.比喩と理解[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