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黑潮出版社,2007年版)
Hopper & Thompson(1980)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及物性假说(Transitivity Hypothesis),但这一假说的普遍性多年来不断经受质疑和修正。本书即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以论文集的形式与读者见面,通过考察世界上20余种语言的及物性(Transitivity)表达方式,对及物性假说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观点。本书日语书名为『他動性の通言語的研究』,由「くろしお出版」出版社2007年11月26日首次出版发行,主编角田三枝、佐佐木冠、盐谷亨,全书共374页,定价4200日元。
一、本书目录
前言
执笔者一览
序章:及物性研究概略(角田太作)
南美、太平洋篇:
玛雅诸语中可见的间接构成要素的表达(八杉佳穗)
夏威夷语中的关系从句和及物性(盐谷亨)
他加禄语前缀ma-的功能和及物性(平野尊识)
卡庞潘干①语的语态和及物性(北野浩章)
邵语(台湾)中的焦点词缀和二项谓词阶层(新居田纯野)
赛德克语中动词的态及二项谓词阶层(月田尚美)
欧洲、高加索篇:
现代冰岛语中的相互动词及及物性(入江浩司)
立陶宛语中状况语的过去分词与主动词的组合(樱井映子)
罗马尼亚语中虚词宾语句(卡尔雅诺?德尼艾拉)
教材中俄语副动词及物性的特异性(北上光志)
从谓语类型看阿瓦尔语二项谓词的格组合(山田久就)
格鲁吉亚语的逆被动句(儿岛康弘)
亚洲、非洲篇:
“及物性”的解剖②(帕鲁德西?普拉香特)
内瓦尔语中的格和及物性(桐生和幸)
孤立语的及物性与随意性(峰岸真琴)
黏着语与孤立语中及物性表达形式的语法化(堀江薰、村上雄太郎)
以班图语支?西班牙语为中心看“宾语”的模糊性(中村涉)
使役句top-down式派生(寺田宽)
日本篇:
北海道方言中形态反使役的成立条件(佐佐木冠)
日语中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有对性和及物性(山田敏弘)
琉球语公古方言的直接宾语的标识和及物性(克洛斯科娃?尤利娅)
日语中及物和不及物动词对的有标性差异的动机设定(纳罗克?哈伊)
表达“不可能”的“naranai”诸相(佐藤琢三)
关于再现动画的语篇的及物性与重要度?连续性的关系(萨特罗斯基?波利)
从句的连续与可控性(角田三枝)
附录:
角田太作教授研究业绩一览表
索引
二、主要执笔者介绍
本书为纪念著名语言类型学家角田太作博士花甲之年而策划出版。角田太作博士于1946年生于日本群马县的赤城山麓,大学时代在东京大学文学系学习语言学,后远赴澳大利亚,在墨尔本的莫纳什大学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通过研究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瓦劳古语 ,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通过研究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澳大利亚土著语言(赤安语 ),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生涯结束后,角田太作博士先后在澳大利亚的格里菲斯大学、日本的名古屋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任教,现任职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多年来,由于角田太作博士在大学内外的指导和帮助,成就了多位优秀的语言研究者。
角田太作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a)澳大利亚土著语言:瓦劳古语、赤安语、万吉拉语;
(b)语言类型论:及物性,二项谓词阶层、所有倾斜、语序等;
(c)语言消亡的危机和语言再激活。
角田太作博士的学术活动还包括致力于瓦劳古语的复活运动。角田太作博士的主要著作有《世界上的语言和日语》(くろしお出版,1999)、《濒危语言的当地调查研究》(東京大学,1996—1998,1999—2000)、《形容词分句和体词结句:名词语法化》(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13)。
本书主编角田三枝现为筑波日语教室 主持人和立正大学外聘讲师,自2002年以来也致力于瓦劳古语的复活运动。亲眼目睹角田太作博士与当地居民建立起深厚友谊和信赖关系,角田三枝深受感染和鼓舞,不仅认识到角田太作博士常年田野调查的重要性,更深深感怀语言学家背负的社会责任,这也成为策划本书的原动力之一。除本书之外,还有著作《日语从句和主句的连接以及情态》(くろしお出版,2004)。
本书主编佐佐木冠现为札幌学院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危机语言、日语方言、罗马尼亚语等,另著有《水海道方言中的格和语法关系》(くろしお出版,2004),《方言的语法》(岩波書店,2006),并参与翻译《欧洲语言事典》(東洋書林,2003)。
本书主编盐谷亨现为室兰工业大学教授,常年从事语言类型学研究,主要研究南岛语系的语言,包括夏威夷语、萨摩亚语、波利尼西亚语、古代塔希提语以及日语方言阿伊努语等,另著有《夏威夷语法基础》(大学書林,1999)、《关于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关系节结构的对比研究》(室蘭工業大学,2003)等。
本书的其他编写者均为来自日本各地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青年语言学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及物性、语言类型学或濒危语言,通过本书展示了长期积累的学术成果。本书也提出一些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在2007年本书付梓后,这些学者亦有专著继续探索。
三、关于及物性的研究
及物性的概念兴起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后来也被认知语言学 和文体学 所采用。
及物性的概念既然来自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早期通常被作为系统认识和研究。Halliday认为语言有3大纯理功能系统,分别为概念、人际和语篇,及物性属于概念功能系统,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过程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Halliday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区分出6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类似的,Simpson(1993)把及物性分为物质、心理、言语和关系4种过程。这些早期研究可以看做是对及物性语义的分类。
在针对及物性特征的研究中,Hopper & Thompson(1980:252)将及物性规定如下:
[1]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句不能明确分别,具有连续性;
[2] 及物性如表1所示,由10个意义特征构成,各个意义特征表示及物性的“高”和“低”;
但是,角田三枝(2007:4)认为Hopper & Thompson的及物性假说在有必要解释及物性的形态、句法以及意义的时候往往不能达意,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及物性定义从形态出发,将形式上有宾语的句子一概看成及物动词句,将形式上没有宾语的句子一概看成不及物动词句。以英语或汉语等SVO型语言为例,像“John saw Mary.”和“Bill has many books.”,以及“王冕死了父亲”和“我有三个苹果”这样的句子,形式上确实为及物动词句,但“see”和“have”、“死”和“有”究竟是否具有及物性,却很难给出确切的回答。针对这一现象,Tsunoda/角田三枝(1985:387,1991:72,1994:4671,1999:5,2007:5)对及物性做出了新的定义:有施事者和受事对象。动作波及受事对象或引起受事对象变化。
另外,角田三枝(2007:5)认为Hopper & Thompson的及物性假说还存在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即及物性假说认为如果一个动词及物性越高,则代表及物性高的特征更倾向同时出现。但是,英语的及物动词句“I hit him”和“I hit at him”,前者不一定具有意图性,却有较高的影响性,而后者则相反,有很明确的意图性,至于影响到什么程度,却无从判断。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及物性高的特征有时并不共现,而是交错显现,“意图性”和“影响性”并非及物性的基本条件,而是附加条件。
通过上述先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及物性研究起源于对句式结构的观察,并被作为语义问题加以考察,近年的研究逐渐涉及语言结构原型和语言类型。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历来的及物性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及物性的提出和研究往往仅局限于一种语言,因此历来的定义往往在普遍性上有所欠缺;
2. 及物性的提出起源于对句式形态结构的认识,但是很多语言形态上的及物动词句式并不完全由及物动词构成,研究中需要将这种伪及物动词句与真及物动词句区别对待,规定出及物性研究的明确范围;
3. 一些语言中,无论是及物动词句还是不及物动词句,或倾向于使用及物动词句的形态,或倾向于使用不及物动词句的形态,及物性研究应该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
4. 及物性假说从10个方面提出了及物性的特征,但是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有些语言中,及物性并不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达(例如通过名词的格变化表达),因此及物性在不同语言中以何种形态体现,每种语言更侧重从哪个方面表现,有多少种类型,这不但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及物性跨语言研究的一个长期课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语言学中动词的及物性研究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
[a] 在广义的条件下,及物性是偏重形态的概念,凡是形式上有客体的动词都具有及物性,认知语言学认为从施事到受事有一种物质能量的传递,因此主体对客体的间接影响也应该看成及物。例如 :
(1)他删掉了一些细节。
(2)你违反了校规。
(3)他去北京了。
(4)我有三个苹果。
(5)王冕死了父亲。
(6)僕は雨に降られた。
(7)Ed bumped into Sue.
在广义的及物性概念中,(1)—(7)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b] 在狭义的条件下,及物性偏重语义的概念,仅仅指施事者针对受事对象的行为(此时只有(1)和(2)是研究对象)。在某种特定的语言中,动词的及物性有程度的差别和意义上的连续性,有必要通过完善及物性假说来衡量这种差别和连续性。本书是针对狭义及物性的研究,同时各篇论文都力争对及物性假说的某个方面提出完善和补充。
四、本书对于及物性假说的贡献
笔者认为,本书对于及物性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通过跨语言对比,更容易明确及物性研究方法和考证及物性的本质。首先参考以下例句:
(7’)a. 我有三个苹果。
b. I have three apples.
c. 私にはリンゴが三つある。
(8) a. 下雨。
b. It rains.
c. 雨が降る。
形态上,(4’a)和(4’b)都是及物动词句,但是又正如王志军(2004、2007)指出,不是典型的及物动词句,这可以(4’c)为参考。(8)中,“下雨”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表现为作格,也可以表现为形式上的宾格。
另外,及物性在不同语言中以不同形态出现,这使针对每种语言的及物性研究有不同的内容。例如,在玛雅诸语言中,有些语言存在A类人称词和B类人称词区别,A类人称词可以作为不及物动词的主语使用,用B类人称词来表示宾语的间接构成要素。因此,在玛雅语系中,有必要以人称词为基准,重新考察区分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方法,这是与形态和功能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