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项谓词阶层”的启发
正如例句(1)—(7),一个具体的动作在一种语言中可能被认同为及物动词,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被认同为不及物动词,这并非无规律可循。Tsunoda/角田三枝(1981:395)列举出二项谓词阶层,就很好地描述了英语和日语中的这一现象。二项谓词阶层(「二項述語階層」)的含义,概言之,就是表示“影响性”的程度。Tsunoda/角田三枝(1981:395)将动词分为7类,1A类影响性最高,动作(「殺す」「蹴る」)直接影响对象,而且引起对象变化。(因此,1A类动词是原型及物动词。)但是,越是接近第7类,动作(「ある」「得意」)就越不影响对象。靠近1A类的动作容易被认同为及物动词,靠近第7类的动作容易被认同为不及物动词,甚至是形容词。如果运用这种方法考察其他语言中及物性原型的设定,则比较容易寻找具有普遍性的及物性原型。本书(平野尊识)在讨论他加禄语前缀“ma-”的功能和及物性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3. 语言类型和及物性的关系
如例句(4)所示,“有”的概念,在汉语和英语中虽然被认为及物性较低,却仍然以以及物动词形式出现,而日语中则明确将“有”认同为不及物动词,这和语言类型有关。汉语和英语属于宾格语言,日语属于作格语言,但是世界上还存在像菲律宾语(他加禄语)这样的既非宾格、亦非作格型的第三种语言。本书涉及了这种边缘性语言的及物性研究。
4. 对濒危语言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现存语言中,有一半的语言只有不到一万名使用者,四分之一的语言只有不到一千名使用者,本书涉及了一些濒危语言研究。例如台湾邵族使用的语言,居住于台湾中部日月潭周边的邵族是台湾行政院2001年公示的第10号土著,邵族的语言即邵语属于南岛语系,邵族现有人口约600人,而且,现在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台湾语和汉语,使用邵语的人实为凤毛麟角,并且,邵语也仅限邵族人之间偶尔使用;再比如赛德克语的使用状况,据说由亲子相传的母语继承方式,20年前已经消失。赛德克语是台湾土著之一的赛德克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比较接近菲律宾诸语,其三种方言可分为Teruku、Te’uda、Tekedaya。月田尚美文中涉及的是Teruku方言,这种方言主要分布在花莲县,占赛德克族人口全体的三分之二。这些濒危或者已经不能自然传承的语言,在本书中不但有记载,而且还有对其某一侧面的深入描写和分析,令人深感欣慰。
五、本书的不足和展望
本书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本书中,由于关于及物性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出现,而每位研究者的研究各有特色,文章结构和针对内容也不尽相同。虽然本书整体都针对及物性假说的10个特征,但涉及Affirmation(肯定)、Mode(现实性)、Agency(动作能力、动作主性)的内容很少。
2. 本文在及物性研究存在问题中提出的第3点,“一些语言中,不管是及物动词句还是不及物动词句,或倾向于使用及物动词句的形态,或倾向于使用不及物动词句的形态”,即为何在涉及宾语时,语言存在宾格语言和作格语言这两大类型,由于本书局限于狭义及物性研究,所以并没有尝试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
3. 本文在及物性研究存在问题中提出的第4点,“及物性在不同语言中以何种形态体现,每种语言更侧重从哪个方面表现,有多少种类型”,在本书中缺少综合性描述,当然,这可以作为及物性跨语言研究的长期课题加以考虑。
4. 本书将及物性假说的10个方面不同程度地代入了20余种语言并进行验证,多次证明了Hopper & Thompson(1980)的及物性假说存在漏洞,但破而不立,没有提出及物性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是否能达成一个跨语言的比较理想的认识模式。
作为一个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尚不可能面面俱到,以下三个课题,角田博士认为今后值得继续研究。
1. 被动作性、意图性、控制性(Affectedness of O):角田三枝博士主张,要实现不及物动词句的格结构,被动作性十分重要,有时意图性比被动作性还重要。但是,Malchukov(2005)认为,有时意图性比被动作性更重要。另外Hopper & Thompson(1980)虽然没有列举,实际上还存在可控性(control或者controllability)的意义特征。这也和意图性(动作者有意图地进行的动作)相当接近,也应当加以区别。被动作性、意图性、控制性等意义特征,在具体的语言中,在怎样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2. 认知(Recognition):人类的认识中及物性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举例来说,二项谓词阶层纯粹基于语言事实。但是,心理学家村上隆曾表示,这个阶层也许表示的是现象事件典型性的程度 。换言之,二项谓词阶层中,「destroy/壊す、beat/たたく」很容易被认识为事件,相反,「Capable/できる、Good/得意」通常不容易被认识为事件。
在这个问题上,神户大学的西光义弘教授和本书的作者之一帕鲁德西?普拉香特编写的《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对照》(2011年出版)一书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3. 言语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Slobin(1982)认为,儿童可能先认识典型性高的事件,最先习得表达事件原型的表达。他所说的表现事件原型的表达,实际上是Hopper & Thompson(1980)所说的及物性高的及物动词句,即具有“直接影响”动词的句子。
此外,笔者认为还有可以再补充两点,作为及物性研究领域需继续关注的课题。
4. “二项谓词阶层”的研究方法也应该采用跨语言的方法加以验证和推广,认识不同的语言如何界定及物和不及物动词,可以深化对及物性的了解,也有助于解释宾格语言、作格语言形成机制等语言类型的问题。
5. 本书虽然涉及的语种非常丰富,甚至包括一些弱势语言,但是如果能加入对英语、汉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强势语言的及物性研究,则会使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更为充实。
综上,在关于及物性的跨语言研究方面,本书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虽然受篇幅和题材限制,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局限,但是在同一题材中,很难找到另一部涉及语种如此丰富、语系跨度如此宽广、论述如此精辟深入的书籍。同时,本书对涉及的各个具体语言、方言、语言接触以及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Givón, T. Syntax: A Functional – Typological Intruduction Vol I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2]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A]. In: Lyons, J. (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C],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0.
[3] Halliday, M. A. 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rd, 1973.
[4]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rd, 1985; 1994.
[5] Hopper, Paul J. & Sandra A. Thompson. “Transitivity in grammer and discourse” [J]. Language 56, 1980: 251-299.
[6]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7] Langacker, R. W. Gramme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8] Malchukov, Andrej L. “Case pattern splits, verb types, and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 [A]. In M. Amberber & H. de Hoop (eds.), Competition and variation in natural languages: The Case for case [C], Amsterdam: Elsevier, 2005: 73-118.
[9] Simpson, P. Language, Ideology and Point of View [M]. London: Routledge, 1993.
[10] Slobin, Dan I. “The origins of grammatical coding of events” [A]. In: Paul J. Hopper & Sandra A. Thompson (eds.), Studies in Transitivity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409-422.
[11] Tsunoda, T. “Split case-marking patterns in verb-types and tense/Aspect/Mood” [J]. Linguistics, 19, 1981: 389-438.
[12] Tsunoda, Tasaku. “Remarks on transitivity”.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1, 1985: 385—396.
[13]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4] 李明.语言变化的过程、原因和机制[J].外语研究,2001(1),pp. 33—38.
[15] 刘光正、崔刚.语法原型与及物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pp. 8—12.
[16] 潘章仙.及物性分析在描写问题特征时的表现力[J].山东外语教学,2003(4),pp. 19—23.
[17] 王志军.及物性的典型研究[J].外国语,2004(4),pp. 41—45.
[18] 王志军.论及物性的分类[J].外国语,2007(6),pp. 28—31.
[19] 徐一平、谯燕.日汉英语言学术语对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0]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
[21] 周晓康.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J].当代语言学,1999(1),pp. 36—50.
[22] 小泉保ほか.日本語基本動詞用法辞典[M].東京:大修館書店,1989.
[23] 角田太作.他動性の研究の概略[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7.
[24] 角田太作.他動性の通言語的研究[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7.
[25] 角田三枝?佐々木冠?塩谷亨.他動性の通言語的研究[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7.
[26] 西光義弘、プラシャント?パルデシ.自動詞?他動詞の対照[M].東京:くろしろ出版,2011.
(汪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