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岩波书店,2003年版)
语言研究的众多领域中,侧重于从语言使用者,即“人”的角度研究语言,主要有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三大方向。其中,认知语言学中的“人”,是不考虑年龄性别等社会属性的“同质的人”,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中的“人”,是考虑性别,身份等社会属性的“类型人”。金水敏教授的『ヴァ-チャル日本語:役割語の謎』(角色语之谜)一书,其关注点也是语言与“人”的关系,但这里的“人”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阶层,时代,外貌,性格等)。这些“人物形象”既包括现实世界中的某类人(如大阪人,东京人等),也包括虚拟世界中的某类人(如漫画《铁臂阿童木》中的茶水博士,宇宙人等),而与某类特定的“人物形象”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即为“角色语”。
一、作者学术背景介绍
金水敏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国语学专业的科班出身,研究专长包括日语的存在表达,时体表达,被动句,指示词,格助词等。主要以现代语,方言,古代语为研究材料,从事日语的理论研究和描写研究。已出版的代表作有《指示詞》(金水敏1999),《意味と文脈》(金水敏2000),《時?否定?取り立て》(金水敏2000)等。其研究特点可归纳为如下两点:一是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的研究理论或研究方法,为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揭示语言的多面性,综合运用各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二是虽然主要研究对象为日语,但始终站在一般语言学的视野高度来观察研究日语。至今,金水敏教授在传统的日本国语学领域已有丰富的研究积累,而本文介绍的『ヴァ-チャル日本語:役割語の謎』(角色语之谜)一书,看似与日本传统的国语学研究颇为异色,但其研究渊源其实来自于其国语学研究。即在调查日语方言中的存在表达时,发现了日语中“人物形象”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而提出了“角色语”这一崭新的研究视角。
二、主要内容
该书由一个导入部分和六大章及一个附录组成,目录如下。
役割語の世界への招待状(角色语世界的邀请)
(第一章) 博士は〈博士語〉をしゃべるか(博士说〈博士语〉吗)
(第二章) ステレオタイプと役割語(刻板印象与角色语)
(第三章)〈標準語〉と非〈標準語〉(〈标准语〉与非〈标准语〉)
(第四章) ルーツは〈武家ことば〉―男のことば(源头来自〈武士语言〉―男性语)
(第五章) お嬢様はどこにいる―女のことば(大家闺秀在哪里―女性语)
(第六章) 異人たちへのまなざし(对外国人的眼光)
第一章为导入部分,以“博士语”为例,引入了“角色语”的概念。书中定义如下:ある特定のことばづかい(語彙?語法?言い回し?イントネーション等)を聞くと特定の人物(年齢、性別、職業、階層、時代、容姿?風貌、性格等)を思い浮かべ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き、あるいはある特定の人物像を提示されると、その人物がいかにも使用しそうな言葉づかいを思い浮かべ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き、その言葉づかいを?役割語?と呼ぶ。(p.205)(当听到特定的语言表达(词汇?语法?措辞?声调等)能联想到特定的人物形象(年龄、性别、职业、时代、容貌?风采、性格等);或者提到某一特定人物形象时,能联想到该人物会使用的语言表达,这样的语言表达即为“角色语”)。该章以“博士语”为例,探讨了“博士语”的语言特点,使用“博士语”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博士语”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首先,所谓“博士语”,是指手塚治虫的漫画《铁臂阿童木》中的茶水博士使用的独特日语。相比于标准日语,如例:お茶の博士?親じゃと?わしはアトムの親代わりになっとるわい!?/?アトムどうじゃ?/人間のふりをして煙にとっつかれてみんか。(p.3)下划线所示,“博士语”在人称代词,句尾断定词使用方面有诸多特点。其次,使用“博士语”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倾向,即多为有智慧的为人指点迷津的老人形象。更重要的是,现实世界中真正使用“博士语”的人几乎不存在,而多存在于漫画及文学作品中。最后,该章还梳理了“博士语”的历史起源,细致追溯了“博士语”的形成与手塚治虫的漫画,日本的SF小说,《少年俱乐部》杂志,《立川文库》和演艺速记本等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和第三章为“角色语”概念的理论探讨部分。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角色语”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作者介绍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概念,并论述了“角色语”的实质是语言层面的一种“刻板印象”。例如在漫画,文学作品中,“角色语”经常被用来塑造某类特定的人物形象。此外,作者还论述了“角色语”概念与社会语言学中的“位相语”概念之间的异同。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关注语言使用者的性别,年龄,地域等差异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但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位相语”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类型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而“角色语”不仅关注现实世界的,也关注非现实世界中的人物类型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从“标准语”和“非标准语”的角度,探讨了“角色语”现象背后的语言学基础。作者认为“标准语”和“非标准语”内部尽管有众多类型,但都可以看作是“角色语”,其中的差异可以用“角色语度”这一概念来衡量。即“角色语度”数值越低时,其与特定的人物形象的关联度越低,“角色语度”数值越高则与特定的人物形象的关联度越高。书中还追溯了日语标准语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方言(特别是西日本方言)的势力盛衰变迁关系,并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大阪方言的地位变迁与大阪人形象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四,五,六章分别为为“角色语”的个案研究。第四章考察了男性用语中的“书生语”,接尾词“たまえ”,人称词“ボク”“オレ”的起源及其使用变迁过程,并分析了这些“角色语”与“男性形象”之间的关系。例如,“ボク”“オレ”都是男性的第一人称代词,但这一人称代词在听者脑中唤起的男性形象是不一样的。前者“ボク”给人以柔弱的被保护的印象,后者“オレ”给人以有野心的有攻击性的印象。有意思的是,根据作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同一男生,会根据场合区分使用“ボク”“オレ”,例如有的男学生在家人面前会用“オレ”,但在学校老师面前则倾向于用“ボク”。还有学生在小时候使用“ボク”,成为中学生后开始使用“オレ”。基于这些语言使用事实,作者进而指出,“角色语”还和语言使用者的自我形象的设定和选择密切相关。第五章考察了女性用语中的?お嬢様ことば?(大家闺秀语)的起源及其历史变迁过程。众所周知,日语的女性语有诸多语法特点,如感叹词,终助词,人称词,避免断定等等。但其中像?欠点がよくわかってよ??まあいいこと?这类女性语,在现代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几乎已很少使用,而多见于文学作品。书中将这类女性语称为?お嬢様ことば?(大家闺秀语),指出其产生于明治时期的下层女性,后来成为“女学生语”在全国范围流传扩散,最终在二战后逐渐衰退。因此?~てよ??~こと?现在已经成为漫画,文学作品中用于塑造大家闺秀人物形象的典型“角色语”。第六章同样作为“角色语”个案研究,考察了?アルヨ言葉?( 洋泾浜日语)的语法特点,产生渊源及其历史变迁过程。在鸟山明的『Drスプラン』及前谷惟光『ロボット三等兵』等漫画中,其中的中国人角色使用的日语具有如下特点:(1)句末谓语后直接接?ある?或?あるよ??あるか?;(2)句末谓语动词后直接加?よろしい?用于表示命令要求等;(3)助词常被省略。具有上述语法特点的特殊日语,是在贸易港口,外国人居留地的使用者们创造的一种混合语言,即洋泾浜日语。书中结合丰富的语言资料,指出洋泾浜日语的源头是19世纪的“横滨方言”。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使用此类洋泾浜日语的既有美国人也有中国人,但此后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洋泾浜日语”成为带有某种偏见的,用于专门塑造中国人形象的“角色语”的一种。
三、价值和意义
《役割語の謎》一书,无论在理论创新方面还是语言事实的挖掘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书从日语的语言现象出发,提出了 “角色语”这一语言研究的新视角,并通过若干个案研究,验证了“角色语”这一概念对语言研究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评价一个新概念的价值,要看该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和应用性。从这点而言,“角色语”概念是具有极大的理论辐射力的。下面将以“角色语”本身的研究,基于“角色语”概念的翻译研究,和基于“角色语”概念的外语教学研究三方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角色语”本身的研究方面。语言是一个多面体,对不同侧面的研究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工具。如本文开头所述,从语言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关系这一角度研究语言,在以往的语言研究中是关注不够的。“角色语”概念的提出,犹如一盏探照灯照亮了这一层面,不仅可以将漫画语言,洋泾浜语这些以往被视为周边现象的语言事实纳入研究范围,同时也为我们从重新审视“标准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汉语为例,一些电视剧中的特定人物形象往往使用方言,那么使用这些方言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究竟哪些方言被经常使用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角色语”的角度来研究。其次,任何一种“角色语”都有一个产生,流传的过程。例如书中在考察“博士语”的形成过程时,涉及当时的漫画杂志和文学作品对其形成的影响。对这一过程的考察,其实是对语言的动态使用过程的还原和追溯,其中涉及到语言,语言使用者,语言的受众,语言的传播媒体等众多因素,“角色语”概念可以提供这样一个综合的视角。因此,“角色语”概念虽然来自日语研究内部,但对汉语,英语等其它语言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可以说,无论是单语言内部的“角色语”研究,还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角色语”对比研究,都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有待开拓。
第二,基于“角色语”的翻译研究方面。不同的语言中,都会有“角色语”存在,但其在语言形式上显现程度会有所不同。在对文学,影视作品等进行翻译时,如何翻译“角色语”便是一个重要课题。例如日语中的“女性语” “男性语”区别明显,主要体现在人称代词,终助词等方面。那么这些“女性语”“男性语”翻译到中文或者英语之后,是如何保持其性别特点的,亦或者是消失了。笔者观察了日语小说『坊ちゃん』的日中对译文,发现主人公「ぼく」在有的版本被翻译成“我”,有的版本被翻译成“俺”。这其实体现了不同译者根据小说人物形象特点对人称词的选择分歧。另外,在方言的翻译方面,例如日本影视剧中的大阪方言,京都方言等翻译成英语,中文之后是如何体现其方言特点的?如果语法上没有体现,是否在音声上有所体现?总之,“角色语”概念为这些翻译领域的课题的提出和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三,基于“角色语”概念的外语教学研究方面。以中国人学日语为例,笔者认为“角色语”概念的导入,至少可以改善目前日语教学中存在的如下两个问题。其一,由于目前的教科书会话中的人物角色大多性格不明显,人物形象特色不鲜明。这容易导致所谓的“教科书式日语”的出现。尽管教科书中也会出现多种人称代词和终助词,但由于缺少有关其使用者具体人物形象的提示,学生或是对其趋避使用,或是大胆尝试使用但却导致误用。例如有的女学生爱用“まあ、いいでしょう”的“まあ”,但“まあ”其实中年男性更常用。如果从“角色语”的概念来重新审视教科书日语,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表达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其二,与“教科书日语”相对的是,现在的日语学习者有条件大量接触日本动漫和漫画。动漫和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特点鲜明,语言形象生动,学习者不知不觉中会模仿某些表达方式。但其中有些语言虽然在动漫等虚拟世界中被经常使用,若在现实会话中使用则不自然。如果把“角色语”概念应用于教学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感性的动漫语言进行梳理。正如金水敏(2011)指出的那样,除了动漫,漫画中的特殊日语,几乎所有的日语会话都带有某种“角色语”的性质,学习者学习日语的过程,其实是对自身形象的设定和选择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教科书编写还是教学策略研究方面,“角色语”概念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很大的可能性。
以上,主要从角色语本身的研究,基于“角色语”概念的翻译研究,基于“角色语”概念的外语教学研究三方面,粗略地探讨了“角色语”概念的应用前景。事实上,“角色语”概念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涉及音声学,日语教育学,语言心理学,漫画研究等诸多领域的一个综合性研究视角。作为《角色语之谜》的后续研究,论文集《役割語の地平》(金水敏2007)《役割語研究の展開》(金水敏2011)中已经有了上述各个方向的展开和深入。目前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限于日语学界,在汉语界还鲜为人知,因此非常有必要介绍引入。当然,“角色语”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其定义内涵和外延本身也在逐步完善发展过程中,但这丝毫不影响其作为一个崭新的语言研究视角所具有的高度的理论前瞻性和广阔的理论辐射力。
参考文献:
[1]金水敏.ヴァーチャル日本語?役割語の謎[M].東京:岩波書店,2003.
[2]金水敏.役割語研究の地平[C].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7.
[3]金水敏.役割語としてのピジン日本語の歴史的素描[C].金水敏.役割語研究の地平,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7.
[4]金水敏.日本マンガにおける異人ことば[C].伊藤公雄.マンガのなかの<他者>,東京:臨川書店,2008.
[5]金水敏.役割語と日本語教育[J].日本語教育,2011(150):pp. 34—41.
[6]金水敏.役割語研究の展開[C].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11.
(李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