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20452000000001

第1章 民间音乐(1)

智化寺京音乐

想要了解京音乐,那么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它的原生环境——智化寺。

智化寺,听起来就知道是一个“寺庙”的名字,对不对?没错,智化寺建于公元1443年(明英宗时期),第二年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意思是说“以佛的智慧度化人”。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根本想不到,这个大名鼎鼎的智化寺,其实是当时的司礼监总管王振的家庙。

《明史》中对智化寺的描述是“穷极土木”。到了现在,我们依然能从遗留下的宏伟建筑、精美的壁画造像以及北京地区唯一留存的明代转轮藏等文物中,多少可以看出一些当年的气象。导致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人,就是开启明代宦官乱政之风的大太监王振。

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虏,王振死在乱军之中。几年后,明英宗经过“夺门之变”重新登上皇位,为了遮掩自己的羞耻,竟然在此为祸国殃民的王振建起精忠祠。明朝智化寺的地位非常高,前三代住持都是由四品以上的僧官来担任,香火非常旺盛。

直到清朝乾隆七年,山东道的监察御史沈廷芳进京述职路过智化寺,看见众多不明真相的善男信女在给王振像磕头烧香供奉。沈廷芳曾经参加过编纂《明史》,了解王振的罪行,感到十分愤慨。于是,他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乾隆很快批示,让地方官封了智化寺,拉倒王振的石碑,并且将石碑上刻有王振名字的地方统统铲掉。对智化寺而言,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之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就住在智化寺,也对寺院进行了破坏。这座寺庙阴错阳差地被历史遗忘,却为北京保留了一座最完整的明代风格的木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集音乐、佛经、壁画等佛教艺术为一体的寺院。

传统智化寺的音乐又称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来源于明代宫廷礼仪音乐,是我国现有古乐中唯一按代传袭的乐种,至今保存完好。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智化寺的工尺谱本带有纪年,最早的一本是在康熙三十三年,由15代艺僧永乾抄录完成的。20世纪50年代,一个僧人在收拾藏经柜时发现了这个珍贵的谱本,便送给了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杨荫浏先生拿着谱本和寺院里第25、26代艺僧所吹奏的音乐做比较后,发现与几百年前的音乐相比,保持得非常完整,没有一点私自加进去的内容。由此学术界推证,智化寺560年的音乐没有任何演变。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它的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智化寺音乐曲目现存共有48首,在气魄恢弘的宫廷音乐和超凡脱俗的佛教音乐中,又融合了几分民间音乐的热情活泼。这从现存的词牌名字可以看出,如《清江引》、《千秋岁》、《金字经》、《华严灯赞》、《滚绣球》、《水鸭儿》等。

从20世纪80年代起,智化寺京音乐即得到政府、音乐界人士和佛教界人士的发掘抢救,但至今仍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智化寺第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目前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第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近两年,在多方努力下,及时录制了现存的40多首乐曲。但是,智化寺京音乐传人在数目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有的规模,音色和内容上层次单一,远不能表现原有古乐的风采。智化寺京音乐如今仍然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进一步保护。

顺义曾庄大鼓

曾庄大鼓,原名大鼓,流传于北京的顺义区杨镇一带,是曾庄农村传统的花会活动,历史由来已久。研究曾庄大鼓,是了解北京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明清时代,中国各地天灾频繁,人民生活贫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到生活相对富足、安定的北京讨生活,这成为一种热潮。河南、山西等地人民常常携家带口,迁到京城居住,曾庄大鼓也因此流传到北京一带,但大鼓具体的起源、流派,直到今天,已经无法考察。

曾庄大鼓以鼓型大、分量重为特点,有别于其他鼓类乐器。曾庄大鼓遂独树一帜,形成了与其他大鼓乐队不同的演奏风格。

历史上的曾庄大鼓在北京地区可谓是声名远扬,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三庙河会、四月初一到十五的丫髻山庙会、四月二十七的麻林山庙会等,曾庄大鼓鼓队都会赴会表演,大鼓乐色新奇,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民国初年,三河县县长唐玉书,在家中过大寿,为了体现出气派,便邀请曾庄大鼓到现场演奏助兴。

为了壮大声势,唐玉书将十二面大鼓分别放置于十一二个大房间中,操演大鼓的人互不谋面,但却鼓点整齐,没有丝毫的紊乱之处,前来参加宴席的贺客大受震撼,曾庄大鼓也被誉为“京东第一大鼓”,曾庄大鼓顿时名声大噪。

曾庄大鼓是一种大型的打击乐器,鼓面直径约在六七十厘米之间,约有45斤重,现存的大鼓鼓面直径为60厘米,鼓高40余厘米,重达20余斤。曾庄大鼓最大的特点是,大鼓没有鼓架,要想演奏只能通过一根绊带挎在胸前,然后用一根木槌敲打。由于大鼓鼓身沉重,因而在表演时只注重鼓点套路,对一般大鼓注重的身形步法没有任何的要求。另外,艺术套路的完整性也是曾庄大鼓的一大特色。历史上的曾庄大鼓鼓点共分为72套套路,其中有12套是基础套路。可惜,大多数的套路早已失传,如今存在的套路包括:《展翅》、《上调》、《乱点子》、《探春》、《迎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每逢重大文艺节目,大鼓必表演的曲目为《扫街鼓》。

曾庄大鼓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走会”和“定点”两种,通常以12面大鼓为一个鼓队,鼓队中有伴奏手和旗手,共计20人,分别进行走会表演和定点表演。顾名思义,“走会”的表演形式关键在于一个“走”字上,一般来说要“走”两天,第一天称为“拉街”,或者“踩街”,形式雷同于今天的“彩排”。第二天才正式“走会”,要走遍全庄的主要几条街道,从上午一直走到深夜,鼓声在十多里之外也可以清晰听到。至于“定点”表演,就是在原地不动,它和“走会”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演方式。

如今的曾庄大鼓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绝种了”,由于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整日忙于生计的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衰很少问津,这也造成了大鼓后继无人的局面。现存的表演鼓手仅有十几个人,主要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练习者,年龄都在三四十岁以上。

值得庆幸的是,北京顺义文化馆已经意识到了保存、整理曾庄大鼓的重大意义,他们认为曾庄大鼓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十分适合群众性进行的大型庆典活动,如果加以整理的话,它将会和中国著名的“安塞腰鼓”、“凤阳花鼓”等齐名。

为此,顺义区做出了三项整理和保护曾庄大鼓的意见。第一,从规范服装入手。以从民族性、地方性等特色,进行服装的规范管理;第二,对表演者的身形、步法进行规划性、统一性的管理;第三,鉴于曾庄大鼓是鼓队表演形式,为了造成更加磅礴、雄浑的气势,改“鼓队”为“鼓阵”。人们希望顺义文化馆的这些举动可以挽救濒临消失的曾庄大鼓文化,因为一个民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那些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那是用金钱也买不来的瑰宝。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提起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人们自然地联想到京杭大运河。在浩浩荡荡的江水前,船工们搬运货物,他们集体劳动的景象会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传,这种号子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在元、明、清时期特别活跃。当年,运粮食的漕船上万艘,首尾相连,浩浩荡荡,此起彼伏,气势磅礴。每当通州运河船工的号子唱起,那么就意味着新一天的劳作,无数的船工们搬运着货物,他们嘴里哼唱着当时最为流行的“音乐”。

通州是大运河北端最重要的运河码头之一,通州位于北京重要地段,更是元、明、清三朝古都的核心区。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码头边都会停留密密麻麻的船只。当年,通州码头曾停下了两万多艘漕船,被称为“通州八景之一”。

光绪末年,运漕被废除了,通州码头的地位逐渐被历史掩埋,但是运河上依旧有客货运输的交易存在。1943年,通州发生了一起大干旱,河内的水越来越少,码头才停止交易。没有了船工的身影,运河上的号子也逐渐销声匿迹。

1987年,通州郎府乡张各村,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说:“我小的时候听家里老一辈人说,当年运河日夜运送漕粮,人们累了的话,就一起唱着号子给彼此提神,所以,运河号子响彻,传遍大街小巷,有人用‘十万八千嚎天鬼’来形容。”

船工号子都是有传人的,大多数是家族传承,其次是师徒传承,或是相互学习,所以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一直流传至今。在北京的一些村庄中,时不时地还能听到一些号子。

通州区永顺镇盐滩村就有一位船工号子的演唱者,他叫赵福庆,他为我们解释了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情况。他喊出来的号子是祖传的,是自己的爷爷教会了姨夫和爸爸,然后姨夫和爸爸又教会了他。赵福庆6岁就登上了船,9岁学会了所有的运河船工号子,因为姨父曾和他说:“学会了我这号儿可以吃遍天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领导演唱号子的人在船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这些人都是有经验的船工,工薪比船上其他的师傅要高。于是,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只要能成为领号人,那么“高收入”就摆在眼前,领号者都会培养自己的后代为领号人。赵福庆的爷爷就曾经收过领号的徒弟。赵福庆老人还介绍了互学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一起干活的船工相互学号。同村的杜亮、王春荣、屈德全等人就是相互学习船号子,不过,他们一般没有家传或师徒传唱的内容多。

运河船工号子与漕运船工的劳作有着紧密的关系,它鼓舞着劳动人民,给他们最大的动力。运河船工号子的种类让人眼花缭乱,现在搜集出来10种,一共22首。包括: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仓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演唱形式各异,有合唱,有单唱,有附和唱法。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其余的都是附和唱法,就是领号人主唱,其余的船工们伴奏。

历史在进步,通州船工们的号子已经变成了记忆,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抢救性保护也是刻不容缓。尽管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现在仍然有继承人,但是学者们对它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研究,让它失去了原本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不仅要将船工号子的精髓给保护起来,最好能挖掘一批传承人。正如拉纤号子所唱的那样:“大家用劲拉哟,嗨哟……”

五台山佛乐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佛教的教义。佛门以净化为主,它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对人类文明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佛门内有很多的传承,其中就有佛乐。最为著名的是五台山佛乐,它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听过佛乐后都会感觉佛门是个圣境。

五台山佛乐与南风少林寺佛乐存在很大的区别,它有着北方人直爽大气的特点。而且,五台山佛乐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史料记载,五台山佛乐来自印度的佛教音乐。唐朝时期,佛教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由于佛教礼仪日益集中化、规范化,佛乐迅速繁盛,形成了多种演唱方式。元明时期,乐器从印度引入五台山佛教,使五台山佛教礼仪艺术性大大地提升。

中国的佛教音乐分为南北两个门派,每个门派都有不同风格的乐色,各有千秋。南方佛乐委婉、清秀。北方佛乐受到古印度佛乐和北方人性格的影响,曲子有些古朴、庄重。五台山佛乐可以说是北方佛乐的代表。

北魏北齐时期,五台山佛乐十分流行和重要。有些文人为了佛乐专门作诗。“箫笛箜篌,琵琶筝瑟,吹螺振鼓,百戏喧闻,舞袖云飞,歌梁尘起,随时供养……”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五台山名字的由来。话说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是太行山山脉中的一支。五台山有五座山峰,山峰看起来像个平台,于是便取名“五台山”,至今一直沿用。

五台山是全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所谓的“声乐”就是,作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4种形式。“器乐”是由很多的乐器和法器来演奏,这些器具组合成一个小队,然后用经文诵咏部分曲调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这种线谱即便是看得懂,但是没有师父在一旁指导的话,也不能完全演奏出音乐。所以,五台山佛乐的传承方式是“口传”,由师父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下一代。

五台山佛乐在发展过程中“取长补短”。它不仅沿用中国的“歌赞”、“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还保存有唐宋以来各种流行的歌曲和乐曲。五台山佛乐的曲目分时段演奏,一天中有好几种风格。和尚们做早课时,其中常见的曲目有《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晚课曲目有《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文》等。

五台山佛乐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在北方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五台山佛乐申请为文化遗产后,在当今已经受到重视,人们将这种佛乐的风格融入各种流行音乐中。比如大型舞蹈《千手观音》,从歌星李娜皈依佛门的神秘故事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元素。五台山佛乐是音乐和宗教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地演变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成为社会发展中一种文化现象,价值含量颇高,值得我们将烟火继续延续下去。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内蒙古、新疆是文艺部落中的典型代表。说到蒙古族舞蹈,就不得不提伴奏的乐器——马头琴。

顾名思义,马头琴是一种整体看起来像马头的乐器吗?答案是否定的,马头琴不是一种像马头的琴。那么,它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蒙古高原上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无数匹马儿在奔腾,好不热闹。所以,传统的制作师们,他们在制作马头琴时,都会在琴的顶端雕刻出半匹马身,“马头琴”由此而来。

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头琴逐渐演变成一种异族风格的乐器,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传说,马头琴最初是由一个小牧童做成的,这个小牧童生活在察哈尔草原,名字叫苏和。苏和是由奶奶养大的,祖孙两个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生活还算自给自足。苏和每天都会出去放羊,然后回来给奶奶做饭。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小苏和已经长到17岁大了,俨然就是一个小伙子了。苏和的嗓音嘹亮,有着非凡的歌唱天赋,每每苏和展开歌喉,附近的牧民们都会跑来听他唱歌,苏和对这样的日子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