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是格萨尔文化的遗留文化,目前主要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流传,尤其是色达的格萨尔彩绘文化最具代表性。
色达县位于四川西北部,相传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乡,所以当地格萨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人称为“格萨尔艺术之乡”,闻名于世的格萨尔彩绘便在两个世纪之前产生在这片草原上。格萨尔文化,主要是用来歌颂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王,那么它有怎样的奇闻趣事呢?
当地盛传的史诗中记载,英雄格萨尔王出生在公元1038年,病逝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小家境贫寒,因为叔父的离间,父母之间关系破裂,他被迫和母亲漂泊在外,在现在的阿须、打滚等地放牧。
16岁的时候,格萨尔通过赛马当选为国王,得以住进岭国的都城森周达泽,还娶到贵族小姐珠姆为妻。格萨尔极富智慧,他文韬武略,一生南征北战,统一了岭国大小150多个部落。格萨尔去世之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城改为格萨尔的家庙,将格萨尔王一生显赫的功绩昭示于世人。
公元1790年,在今阿须的熊坝协苏雅给康多地区,人们重新修建了“格萨尔王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以原先的“格萨尔王庙”为基础,重新修建了“格萨尔王纪念堂”。如今的格萨尔纪念堂,由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为主体构架,四周以墙壁围合,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高大威猛的将士和翩翩起舞的美女雕像,整个纪念堂端庄典雅,雄伟壮观,令人惊叹。而格萨尔彩绘石刻便产生在色达县。
2002年,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等地的彩绘石刻,先后被挖掘出来,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学术界的轰动。
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以英雄史诗《格萨尔》为核心内容的主要表现形象,融合了精湛的石刻艺术和传统的绘画技艺,两种艺术合为一体,展现了格萨尔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格萨尔王为岭国人民造福、不畏强暴、不畏邪恶、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石刻主要的材料是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主要材料,在进行彩绘时,先依照着石料自然开采时的形状,按照线描结构绘图、按照刮刻等雕刻手段进行彩绘石刻。雕刻的走线如行云流水,石刻形象生动。石刻的色彩多以红、黄、黑、绿等6种颜色为主。中间一般不涂色彩。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含义,每一种色彩都和《格萨尔史诗》中,格萨尔王手底下的一位将士形象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眼便能认出来。
格萨尔彩绘石刻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或者家族传承,石刻作者一般不在作品上署名。目前的传承人主要有秋、觉热、扎洛、切邛等17位艺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作品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等乡镇之中,尤其以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区的彩绘石刻流传年代最为久远,而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则是传承技艺最好、流传下来数量最多、保存规模最大的石刻群,该地方保留下来的格萨尔彩绘,在全国地区最具代表性。
由于格萨尔彩绘石刻对传承的艺人素质有极高的要求,而且石刻技术的传承人员主要是牧民或者寺庙僧人。但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工业的发展,大多数的僧人还俗,牧民们放弃传统的游牧生活,进入现代社会的工厂当中。所以技术精湛的专业彩绘艺人已经很少,而业余的彩绘石刻者,却不能掌握真正的石刻技艺。当前的格萨尔彩绘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指以广东潮州地区为中心,广泛流传的一项木雕艺术,主要用在装饰建筑物、家庭用具和祭祀用具上。目前,潮州木雕主要在潮州的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西都村和饶平、汕头、潮阳、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沿海一带流传。
潮州木雕的具体起源时代已经不可考察,根据潮州开元寺流传下来的一件“草尾”服装和悬挂的木龙,可以知道潮州木雕至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北宋治平年间的许驸马府,它的建筑装饰和木雕也是以“草尾”为主。公元1054年,这个时代是潮州木雕艺术日臻完善的时代。明朝末年,全国各地的寺庙石窟艺术基本上已经停顿,取而代之的是木雕技术,各地寺庙、殿堂中的雕像、佛教器具、案几等物品,都是用潮州木雕做成,潮州木雕技艺至此,发展到了巅峰地步,现如今流传下来的潮州木雕作品都是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
潮州木雕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民间艺人。1957年,著名潮州木雕艺术家张鉴轩、陈舜羌创作的木雕作品,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展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大反响。1962年1月28日,中国《人民日报网络版》(副刊)中,全面地介绍了《潮州木雕》艺术,为全国人了解潮州木雕,起到了重大作用。潮州木雕还在人民大会堂的装扮上大放异彩,在大会堂筹建之时,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召集了黄帜明、陈雨田、吴江冷等民间艺人,并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了两件大型金漆木雕《雉鸡梅雀图》、《鱼虾海味图》,成为潮州木雕技艺中划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潮州木雕的主要材料以樟木为主,雕刻的形式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雕刻手法丰富,雕刻出来的作品,多剔透玲珑,极有层次感。同一件雕刻品上的结构分布,利用山水亭阁,将曲折、连续的故事巧妙地布置在一起,虽然人物繁多,但是场面不乱,并且情节生动有趣。
考虑到观赏者的角度视线,雕刻者常将木雕顶端的人物形象进行适当的夸张性描述,以达到突出性的效果。如,将眼部加深、将鼻子增高、将口部突出来等。在图形的结构上,潮州木雕仿照中国舞台戏剧的风格,在一个木雕面上,将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以平叙的方式同时表达出来,叙述的方式有所谓的“径路”,即用特殊的构图方式来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
潮州木雕的装饰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是门,门的横肚、枋栏、门窗、企肚、中横肚、大肚和下横肚等部位的装饰,所用的题材、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各不相同。除了用于装饰建筑物外,潮州木雕还可以用在神轿、进盒、宣炉罩、烛台、果碟等神器物品的装饰。
由于这种雕塑技艺流传地域极广,各地区吸收了当地民间的手工技艺后,在风格上出现了很多差异。如潮汕、兴梅地区的木雕,布局繁复、结构严密,而又处处精细纤巧。在表达故事上,则以情节连续性见长。此外,兴梅县地区的木雕,则以刀法简练著称,人物不是很多,故事性极为突出。
自清朝末年以来,潮州木雕行业中出现了很多艺人,黄开贤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高超的技艺,使得潮州木雕工艺驰名千里。后来张鉴轩、陈舜羌等人传承了他的技术。由于现代人居住环境的改变,很多人放弃了以前的宅院,搬进了居民楼,潮州工艺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上传统民俗的改变,各种传统物品逐渐地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潮州工艺很难再有存在价值。
除此之外,潮州工艺创作难度很大,加工程序多,工艺要求精细,一番辛苦之后,经济效益很差,所以从事木雕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将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很容易看出潮州木雕如今的发展趋势。
滩头木版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起源于湖南省隆回县的滩头镇,这个小镇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手工业十分发达,先后出现过造纸村、色纸、花纸、香粉纸等文化特产,而木版年画则是这其中的代表。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境内唯一的手工木版年画,因为具有浓厚的湖南地方特色而自成派系。
据了解,古时滩头地区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中用到的祭品品种繁多,同后来在湖南境内广泛流传的滩头木版年画有着传承关系。关于木版年画的起源,至今仍然说法不一,据《隆回县志》载,滩头木版年画,流传至今起码要有三百多年了,并因此流传下来两个有关年画起源的故事。
第一种说法,在明朝末年,当时湖南长沙地区有一个名叫王东元的秀才,绰号“王猴子”,此人十分的聪明,拥有过人的绘画才能,靠着画画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平地一声雷,清兵入了关,顿时天下大乱。整个明朝,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王猴子夫妻俩因为兵祸无法生存下去,只好到了滩头地区投奔亲戚。可是王猴子自然不能在亲戚家白吃白住啊,为了谋生,王猴子靠着自己过人的绘画才能和这里生产的竹纸、颜料等条件,在当地开办了年画作坊,先后创作出《秦叔宝》、《尉迟恭》、《和气致祥》、《老鼠娶亲》等数十种年画产品,并流传到全国各地,滩头年画因此名声大振。
但是民间传说总是有它的局限性,为了塑造个人英雄主义,经常将历史功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为什么在滩头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并不重要、文化氛围并不浓厚的地区,产生了木版年画这种艺术性的文化呢?关于此,当地还流传着另外一段民间传说。
相传,邵阳一地,古时候被称为宝庆。自明清时代以来,这里的雕版印刷业便十分的发达。按说,印刷业业绩出众是好事,可是,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就是没有人宣传,如此,再好的商品也是惘然啊!于是,老板就让很多搞印刷的技术工人,充当临时的产品推销员,四处宣传自己的印刷产品,于是他们走南闯北。
很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一种彩印的画纸,在新年时贴在门窗上,增添喜庆效果,这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的“年画”。这些年画色泽鲜艳,画中人物形象丰满,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他们认定这种年画是一种可以赚大钱的好生意,于是便悄悄地将年画的刻版套印的技术学了回去,并在离宝庆城五十多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滩头镇里进行经营,果然没多久,滩头木版年画畅销全国,成为一项颇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
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共可以分为四十多个品种,可以分为门神画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在滩头木版年画所有的工艺中,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也为滩头地区所独有。其中,“开脸”也是有别于其他年画的独特技艺。
滩头木版年画在滩头镇绝无仅有,从造纸到生产,所有的工序都在滩头当地完成,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这在全国各地区的年画生产、制造中,很是少见。
清末民初,滩头木版年画的发展生产,达到了全盛时期,当时年画画坊共有108家,年产量达三千多万份年画,除了在江南各省畅销外,还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一带。1984年,滩头镇被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荣誉称号。之后,滩头木版年画艺术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文艺比赛,并多次获奖。1994年,滩头木版年画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美术——绝银奖”。滩头年画已经远渡重洋,被英法德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博物馆所收藏。
滩头年画一直恪守着“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如今的艺人也是遵循着这一规矩,也许有一日,滩头年画会和其他艺术一样面临失传。只是民间艺术的失传已很频繁,疾呼久了就会心生麻木。
剪纸
剪纸又被称为“刻纸”、“窗花”或者“剪画”,所用的工具有剪刀、刻刀。剪纸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西周时代,到大唐王朝时迎来了大发展时代。宋朝时,随着中国造纸业、印刷术的昌盛,剪纸艺术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到明清时代,剪纸艺术达到了鼎盛的局面。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各地民间文化的影响,剪纸衍生多个派流。
第一个流派: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源于河北蔚县,并在当地流传,它是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至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蔚县剪纸一开始是集多种花卉于一类的吉祥纹样,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融合了天津杨柳青年画、武强年画的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蔚县剪纸起源于当地民间生活当中,是当地人民生活场景的缩影。蔚县剪纸题材极为广泛,在表现形式上,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吉禽瑞兽等。蔚县剪纸集合了中国南北方地区剪纸艺术特色,既有粗犷豪放的北方质朴特性,又包含南方剪纸婉绣的特点。蔚县剪纸色彩浓艳,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气,体现出蔚县剪纸妩媚娟秀的艺术风格。
第二个流派:丰宁满族剪纸。
丰宁满族剪纸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了。河北丰宁县是满族的一个自治县,因此,当地的剪纸艺术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到清朝乾隆年间,丰宁剪纸已经发展成剪工精细、风格独特的剪纸文化。清末民初,丰宁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丰宁满族剪纸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这时候反映的主题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丰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人民政府的感激喜悦之情。1960年之后,丰宁满族剪纸的创作陷入了低谷。“文革”后,丰宁剪纸才一度获得振兴。1982年,丰宁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剪纸作品多次到国外参加展览,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从此,丰宁剪纸文化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名享海内外。1993年,丰宁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丰宁满族剪纸表现内容十分丰富,按照表现内容来分,有吉祥剪纸、花虫鸟鱼、山水风光、人物、动物、植物、瓜果等类型。从表现形式上看,丰宁满族剪纸又可分为单色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类别。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又可以分为窗花、祭神祖吊签、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种类。
如今丰宁满族剪纸艺术主要面临着艺人老龄化等困难,随时有失传断代的危险,保护力度刻不容缓。
第三个流派:中阳剪纸。
中阳剪纸起源于中阳地区。中阳县位于吕梁山区,这里文化积蕴深厚,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为中阳剪纸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条件。目前,中阳剪纸主要在中阳县境内的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流传。根据各地的风俗、民风,中阳各地区的剪纸艺术,也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如南川河流域的剪纸风格细腻,是中阳剪纸文化的主体。而刘家坪地区的剪纸,风格淳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则风格粗犷。这些不同的艺术风格更加丰富了中阳剪纸的特色。
中阳剪纸的产生发展同当地民俗文化有关,主要表现内容有当地的民俗信仰、礼仪、神话传说。中阳剪纸材料多以红纸为主,以增添剪纸的喜庆、热闹的民俗氛围。从事中阳剪纸的艺人,多为当地农村的劳动妇女,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割除的一部分,也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智慧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