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剪纸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原始社会的质朴美感,从中折射着当地劳动妇女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如今的中阳剪纸也同样面临着艺人老龄化的局面,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项艺术的,所以传承十分的困难,随时面临着消失的危局,人们希望能够尽快落实保护政策。
第四个流派: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主要在扬州地区流传,扬州剪纸是我国最早流行剪纸的地区之一,它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扬州剪纸具有线条清秀、结构雅致、形象夸张等艺术风格,是南方剪纸艺术的代表性文化。
早在唐宋时期,扬州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当时的扬州人在立春节气时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等样式,或贴在美人脸上,或点缀于花下,以此为乐。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江南商业中心,从事剪纸艺术的艺人也随之多了起来,并涌现出很多著名艺人,这些艺人剪纸技艺超群,有“神剪”之称。
现在,扬州剪纸主要传承的艺人有张金盛和张永寿父子。父子俩从艺数十年,剪纸艺术由实用性向观赏性、装饰性转变,作品写实、夸张,艺术风格独特。张永寿一生留下了数千件剪纸作品,其中《百花齐放》、《白菊图》等,它的艺术价值极高,被人称作是“剪纸艺术中的观止之作”。1989年,张永寿去世,从此,扬州剪纸再无真正的大师出现。即使有些能够还能创造出一些多元素的剪纸,但是与前人相比,火候还比较欠缺。人们希望,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还能看见下一代剪纸大师横空出世,将剪纸艺术红红火火地发扬下去。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是一项具有藏族佛教特色的文化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内容主要以流传下来的佛教故事为主,包括藏族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糅合了一些世俗化的文艺在其中。
1958年,藏族地区实行宗教改革以后,大量的佛教徒还俗,热贡艺术得以在民间流传开来。热贡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世纪,成形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
公元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藏传佛教迎来了“后弘期”,这段时期被后世誉为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变期,同时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藏传佛教成为藏民主要信仰的宗教。因此,热贡艺术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开始自觉融入本地民族中,遗留下来比较丰富的作品。
热贡艺术发源于西藏中心地区,关于它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出生于藏拉多地区的年智合尖措三兄弟,年长后到尼泊尔学习画画,之后回到热贡地区定居,并在此传播这项佛教艺术。第二种说法认为,在公元4世纪到5世纪的时候,萨迦派智合那哇和他的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第三种说法认为,在1710年,桑俄才培在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去了热贡地区。不同的传承渊源,造成了热贡艺术的画匠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
如今的热贡艺术已经走出雪域高原,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长年累月地到外地作画,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四川、青藏、甘肃、新疆、蒙古等地区,国外到过印度、缅甸,他们接触到了西藏塑绘、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广泛地吸收了不同的艺术养料。经过艺人们的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热贡艺术细腻、极富地区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
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等藏族、土族聚居的村中,村中青年十之八九都传承者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雕塑艺术,该文化从艺人员之多,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故而该地有“藏画之乡”的美誉。
热贡艺术的题材极为广泛,常见的题材包括有佛祖释迦牟尼、菩萨、文殊、观音、白度母、罗汉、护法神以及各时期有名的法僧等。在绘画技巧上,它借鉴了汉族的重彩艺术。如今热贡艺术的创作群体,主要分布在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庄,各个村庄的绘画风格迥异,又各成体系。其中尤以五屯村的绘画最为出名。
热贡艺术的传承方式基本上是以父子和师徒之间的传承。可是,由于历史上的热贡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匿名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使得大多数的热贡艺术精品作品无法得知作者是谁。
热贡艺术凭借着精美的设计、艳丽浓重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已经是闻名于世的文艺作品,它不仅仅只具有佛教意义,对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也有重要作用,热贡艺术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地文艺爱好者的喜爱。最近十多年中,热贡艺术发展趋势一片大好。但是,随着热贡艺术老一代艺术家的相继去世,特别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4位大师级别的热贡艺术专家的相继去世,这对热贡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2006年6月,热贡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热贡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热贡艺术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连环画
我们小的时候都看过小人书,这种小书可以被握在掌心内,还可以放在口袋中。这种书是由一幅幅有趣的故事画面,然后搭配的文字呈现出来的,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连环画”。
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方式,指的是用多幅画面连续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故事的艺术,因此连环画又被称为“连续画”。这种艺术兴起于20世纪初,它在中国上海地区十分流行,题材或来自于民众生活,或来自于文学故事。人们编成简单的文字脚本,之后再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连环画多以单一色调的线条图画为主,偶然也有彩色绘画,不过价值略高一些。民间也有关于连环画的传说。
汉朝时期,造纸术刚刚兴起,很多的故事都被誊写在书本上,但是那个时候,一本书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买得起的。一些贫穷人家的孩子,父母只能给他们卖四书五经,孩子们想看故事书,那么只能去书摊子上看,等到快要上学的时候,只能将手中的书放下,最后依依不舍地去学堂。有些脾气不好的商人,往往对只看书不买书的孩子一顿臭骂。
有时候,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然后听家中的老一辈讲述上古时期那些牛鬼蛇神的神话传说,这些都让孩子们着迷不已,但是老者们的故事比较有限,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只能去买书来看。所以,书本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到了宋朝年间,书本不在价值连城,就连印刷术也普及起来。那个时候,三国英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天,一位孩童在书摊边看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他看得十分入迷,卖书的秀才见天色已晚,几番催促,孩童才放下书准备离开。
秀才问孩童:“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去看呢?”
孩童回答:“家中双亲不许,只让读四书,学五经。这书本太大,不好藏起来,要是能有一本放在衣兜里的书该多好!”
秀才点头后,他沉思起来,因为家中生计都靠他卖书而来,一些有钱人家都去大商店去买书,他的书摊子只卖小孩子看的故事书,靠做孩子们的生意过日子。他在家中左思右想,忽然脑中一个灵光,秀才试想,为何不将这些故事和图画缩小呢?这样成本不仅少,还方便携带。
于是,孩子们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卖书的秀才,他们的故事书还没有看完呢。终于,这一天,秀才背着一包书来摆摊子,这次的包裹比起以前小了数倍。他将缩小了好几倍的书放下后,孩子们立马围了过来。秀才的小书不仅有文字说明,而且还有简单的图画,孩子们十分喜欢。
仅仅一天,秀才的小书销售一空,隔壁摆摊的见了这情况,纷纷回去制造小书,从此,小人书在民间流行起来,最后被人起名为“连环画”。
民间故事没有被记入史料之中,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历史上,它是怎样描述连环画的演变过程呢?
中国连环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时期的画像石,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用连续的画卷来叙述一个完整性故事的文化艺术了。不过那时多是以画壁形式来展现这种文化艺术。如中国汉朝马王堆的漆木棺上,就刻有“土伯吃蛇”、“羊骑飞鹤”等故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已经具有中国连环画的特点,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等,都是将故事展现在卷轴上,图片旁还有解释文字。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民间出现了用绢幡来传播佛教文化的形式。所谓绢幡,是指条形形状的细绢,上面绘有图画和注有文字说明,它常常被悬挂在佛教道场或经台的两侧。宋朝时,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利用,连环画的发展形势由石画像转移到了图本形式。由于连环画故事形象生动,内容精彩,所以很受民间百姓们的欢迎。北宋嘉祐年间的《列女传》,便是最早的插图故事书,连环画在这一个时期基本成型。
明清时期,随着封建文化的发展,小说、《三国演义》等通俗文学在民众之间逐步地受到欢迎,线描插图被广泛地用到小说当中,并分为多种种类,如章回小说卷头人物被称为“绣像”,将每一回的故事都展现出来被称为“全图”;每一回前都附有多幅图画,被称为“回回图”。
清末,西方列强入侵,在瓜分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文化,各地成立了很多的新闻报社。1884年成立了《申报》,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读性,《申报》出版了新闻连环画《点石斋画报》,内容多是反映时政的,作为报刊的赠品,随买随赠。因为当时的摄影技术还不成熟,这些连环画报较为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政局的状况。
民国时期,各地对连环漫画称呼不一,在中国北方,连环画被称为“小人书”,南方则有公仔书、菩萨书、伢伢书等称呼。1925年到1929年的四年当中,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等连环画书,这些被称为“连环图画”。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改称为“连环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因为社会还不是十分的繁荣,娱乐方式较为单一,小孩子们对连环画很是喜爱,常常一本小人书能让一个小孩沉迷一整天,不能自拔。从1932年起,连环画在国内兴盛起来,50年代以后,连环画到达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作品内容百花齐放,精彩纷呈。那时候的连环画反映了中国革命,人们绘制出了《地道战》、《地雷战》等连环画。从80年代以后,连环画才融入了很多新时代的元素。
在中国连环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培育了众多的知名画家,其间也伴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不过,如今社会进步飞速,电子书几乎取代了连环画的市场。很多“70、80”后的年轻人只能用回忆的方式祭奠连环画,他们怀念那些小书揣在口袋里的日子。
面花
面花也被人们称为“面塑”或者“捏面人”,生活在豫东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蒸花馍”,而在豫西的人们叫它“窝窝花”。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称为“糕花”,但是在河南大部分的地区,叫得最多、最普遍的就是“捏面花”。
面花是一种面食,它是中华民族沉淀多年、酝酿多年的饮食文化艺术。因为河南地区盛产小麦,所以以面食为主,这种面花食物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地位。在旧社会,面食是劳动人民的高等食物,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顿白面。孩子们喜欢这种食物,所以,母亲们把来之不易的面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或者是小物件,这样既好玩,又好吃,这种面花也体现出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
面花的历史悠久,早在宋朝的《东京梦华录》等书中就有提到,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记载,书中提到了面花的制作工艺、销售效益等情况。到了明代,面花依旧盛行,在《宛署杂记》中有记载,在当时的南阳一带,每年的农历正月,人们为了祈祷来年能够有大丰收,便用面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面食,这种面食被称为“果实”,花样可以用“奇巧百端”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果实被人们相互赠送,或者是挂在田地里犒劳天地之神。
在众多的面花艺术中,豫西的灵宝和豫东的沈丘顾家的面花最为有名。
根据豫西灵宝的老人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庙会的时候,这种面花都会用来祭祀,成为贡品。凡是参加庙会的人们,都需要到庙里祭拜神灵,对神灵特别虔诚的人,他们的宗族便会被安排主持下一次的庙会仪式。轮到哪家,那么就得负责筹备资金,并在进入腊月的时候,把当地有名的面花巧手请到自己家中捏面花。
这些巧手们大都是一些男子的媳妇或者是未出阁的少女们,她们心灵手巧,格外虔诚。在捏面花之前,都需要吃斋沐浴,精心捏出不同样式的面花,有龙、凤、狮子、老虎、花鸟鱼虫等,有时候还会捏出十二生肖。这些面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面花做好后,分别插在用麦草绑成的3个2米高的草塔上。到了庙会这天,各地前来拜祭的人们会放起鞭炮,主持庙会的家族会点起檀香,之后把带有面花的草塔摆在庙院内,供给神灵享用,以求保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面花有两种样式,一个叫做“高花”,一个叫做“平花”。“高花”的制作方式是:首先调匀面粉,之后再用手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放入蒸笼蒸熟后用画笔描彩,最后再用竹签插在面花上,整个看上去华美秀丽,形态逼真,在男女订婚的时候,女方就会赠送男方,表示姑娘的心灵手巧。“平花”相对要简单些,这种面花不会染色,看上去浑厚、朴素、大方,表示小伙子体魄健壮。
面花对人们来说意义重大,做得好的面花师傅不计其数,但是在沈丘县的“顾家花馍”就不得不说。这家面花做出来的糕点在国内小有名气。
传说,这家店的祖师爷叫做顾二别子,他是第一个创造出“顾家花馍”的人。顾二别子的手艺出神入化,一斤面粉到了他的手中,就能捏出四十个葫芦形状的小馍馍。他制造寿桃的手法也很独特,一个寿桃三两下就成形,之后再用木梳子在上面刻出一道道的花纹,最后馍尖儿用桃仁一点,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寿桃便出现在面前了。
顾家花馍最大的特点是蒸熟后干透,经久不坏,不霉不裂。食用的时候,只要蒸一下,便会复原如初。传说在清末的时候,窃国大盗袁世凯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他曾经拿着“顾氏花馍”进清宫,这种糕点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慈禧太后吃过后念念不忘。从此,沈丘的“顾家花馍”名声大振,据说从那以后,“顾家花馍”又叫“贡馍”,顾名思义,就是进贡给皇宫的糕点。
“顾家花馍”的形状很广,样式繁多,有家畜,有鸟雀,还有水中的鱼类,这些捏出来的面花形态各异,变化多姿,让人忍不住称赞师傅的手艺高超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