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20452000000006

第6章 民间舞蹈(1)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在北京西部的门头沟地区流传极广,太平鼓取“太平”的意思。每年年末的时候也会有击打太平鼓的习惯,用以展示太平,所以这种大鼓也被称为“迎年鼓”,表现出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历史记载,北京门头沟地区几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打太平鼓。京西太平鼓在明朝时已经成形,清朝初期,随着清朝社会的逐步稳定,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

相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太平鼓已经有了雏形,据《燕京今古琐闻录》记载,太平鼓又可以称为“单鼓”和“猎鼓”,是用于祭祀、狩猎等民俗活动中的歌舞表演,后来又用在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形成了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表示人们追求“太平”的心意。

到了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在每年年末的时候百姓都会日夜玩鼓。明朝著名大臣刘侗、于奕在他们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清朝是太平鼓日渐成熟的时代,有很多史籍记载了当时太平鼓当时的盛况。

相传,在北京城门头沟的大峪村,当时清朝的九门提督在大峪村购置了一块坟地,因此,京城很多人给他干活,这些干活的人,他们的太平鼓技艺超群。当地人就学会了京城的太平鼓技艺,京城的大鼓技术也因此在门头沟地区流传。

门头沟琉璃渠村老艺人彭松年曾经说过,他的外祖父是太平鼓的第四代传人,据此推断,太平鼓在京西门头沟地区流传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到民国时期,打太平鼓的人多为妇女,她们很少走街串巷进行大规模的演出活动,只是在家中和街巷中结伴玩耍。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军的迫害,很少再有人玩太平鼓了,以至于这项民间艺术几乎销声匿迹。1949年,全国获得解放,北京城的人民欢欣鼓舞,于是重新拿出这项艺术走上大街,加入欢庆的海洋之中。由此,太平鼓获得新生,并在新中国政府的保护下逐渐地壮大起来。据说年末的时候,太平鼓表演队伍足足排了十三里之长。

1953年,西店村的老艺人樊宝善,他十分注重对太平鼓的传承,为了太平鼓能够发展下去,他专门举办了两期太平鼓的学习班,亲自编排太平鼓的表演舞蹈《和平鼓》,并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演出,太平鼓从此被搬上舞台。1984年,在国庆35周年时,门头沟地区组织了三百多人的太平鼓队伍进行游行表演的活动。1990年,在北京闭幕的第十届亚运会上,800人组成阵形庞大的太平鼓队伍,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从此,太平鼓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项文化活动。

太平鼓是一种用大鼓为道具的表演舞蹈,击打太平鼓是舞蹈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手柄、有环的单面鼓,鼓面由羊皮、牛皮纸做成,大鼓的边缘配有几根红色绒球,大鼓鼓柄下端拴有几个闪亮的小铁环,在起舞时发出“咚咚”等声响,清脆悦耳。京西太平鼓的表演方式有打鼓、有唱歌,歌词也十分的广泛,他们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为现代社会的衣食住行而歌唱。太平鼓的鼓点也很丰富,流传下来的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圆鼓》等。

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独特的民间肢体语言,比如,因为过去缠足等陋习形成的“扭劲”“颤劲”,男性所特有的“劲”、“艮劲”,以及你追我赶、男追女逐的情趣,都在表演中展现得极为形象。另外,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等方面,均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太平鼓扎根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茂于民间,老百姓对太平鼓的喜爱和太平鼓在民众心中强大的生命力,使得这项民间文化得以继续延续下去,并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太平鼓不断地获得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井陉拉花

石家庄市的井陉县位于河北同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深处,地形独特险要,素有“天下九寨,井陉其一”的说法,它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早在先秦时期就成为沟通南北的“燕晋通衢”。因此,井陉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交流地带。井陉人民爱好文化艺术,各种文化艺术得以在井陉地区发展、流传。

明朝时,太祖朱元璋制定了移民屯田的政策,大量的山西人口移民到了井陉地区,很多外来文化同本地固有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很多风格独特的文化,拉花文化便是这诸多文化中的一种。

井陉拉花成形于明清更迭的时代,并在冀中地区广泛流传,源远流长,它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当地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之说。关于拉花称谓的由来,也存在着很多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拉运牡丹花而得名,另一种则是因为逃荒的缘故,“拉花”即“拉荒”之意。还有传说是因为一个名叫“拉花”的姑娘,是这个姑娘创造了这种舞蹈,所以才叫拉花。

关于拉花的传说有很多。第一种说法是一位名叫“拉花”的村姑,她根据自己曲折的爱情经历,编成了这种舞蹈。第二种说法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名叫杨名举的人,他在县令任期满了之后卸任归乡,在路过洛阳的时候,当时的洛阳城正在举行牡丹花节,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牡丹花枝招展,杨名举大为心动,便将这些牡丹带回来了老家井陉县,放在村子中的“老君庙”敬神。

牡丹花的娇艳,吸引着当地人的眼球,每到了花开季节,便吸引很多的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了纪念牡丹花在井陉县地区扎根,一些民间艺人便专门编制了舞蹈。因为当时交通条件不便,在上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只能由人力拉送,所以这种舞蹈被称为“拉花”。时至今日,井陉拉花的表演中,演员们仍是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装束。

第三种说法认为,拉花是“拉荒”的谐音。因为井陉地区十年九旱,加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引起兵家的争夺,造成了长期的战乱,迫使井陉地区的百姓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在外面靠乞讨度日。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向人们述说自己满肚子的苦水,祈求好心人的施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有特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现在的一些老艺人,仍可以收集到“拉荒”中的很多传说趣闻。

井陉拉花起源于民间的节日、庆典、拜神等风俗活动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唐朝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但具体产生于何时何地,却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在宋金,有人说是在明清时代,有的说是自外面流传进来的文化,有的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文化,这些说法都全无确凿的证据可以证实。

传统的井陉拉花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蹩脚”等主要的动作,作为舞蹈语汇,它形成了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善于表现出悲壮、凄婉等不同的情绪,每次表演的人数都有不同。拉花道具的内涵也很丰富,并且不同的道具象征着不同的寓意,如伞象征着未来一年内风调雨顺;包袱象征着丰衣足食,等等。

井陉拉花的音乐,作为独立的乐种,它既包含了河北地区独有的吹歌韵味,也包含了宫廷音乐、寺庙音乐的色彩,同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等不同的风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更见美感,让我们以及后代,还能见到井陉拉花那翩然曼妙的舞姿。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在今天冀中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同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一同称成河北最具特色的民间歌舞。因为它最早的起源地在南皮县,因此沧州落子又被称为“南皮落子”。根据沧州县志的记载,沧州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

据考证,1730年前后,沧州落子在南皮县地区已经有了活动与组织,到了清末民初,落子活动已经达到鼎盛时期,同南皮县民间的小戏、武术、吹歌等民间活动共同发展,成为彼此影响的文化活动,并在南皮县周围的沧州等地四处流传。

著名的民间舞蹈学家周树棠,他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曾经有过突出的贡献。他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炼,周树棠将沧州落子发展成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此外,周树棠注重吸收我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的优点,不断地获得进步和发展,并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这些足以增强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对沧州落子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同时联合多家媒体进行宣传工作,并走出国门,到意大利、新加坡、朝鲜、马来西亚等地参加演出,多次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奖,享誉国内外。

传统的沧州落子,女的脚踩寸跷,手持花扇、小竹板等表演道具,男的则手打霸王鞭。沧州落子的舞蹈风格潇洒俊逸,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明快。

内容大多是反映旧社会的生活艰难和青少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曲目,通过对这些曲目的加工、整理后,舞蹈造型变得更加优美动人。新中国成立后,很多的民间落子艺人被请到专门的艺术院校任教。20世纪50年代,经过民间艺人周树棠对沧州落子的整理、改进,使得沧州落子在表演上更加显得舞姿瑰丽多彩、动作千姿百态。

沧州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唱为主;“武落子”将武术与戏曲里的筋斗穿插在一起。“文落子”由女角表演,扭动的舞姿,就像是随风飘摇的柳枝一样轻柔优美,婀娜多姿,因此又被人称为“小风流”,而“武落子”表演起来尽显干劲的一面。表演“武落子”时,只用鞭和板两种道具,表演文落子时,鞭、板、扇等道具齐用。单独进行扇舞表演时,则以男女对扇的形式,叫做“撇扇”。

落子的舞姿、动律,以及在节奏上的运用,都离不开武术,有着“走似水上漂,跑似草上飞,跳似凌空燕,转似燕翻身”的说法。因此,老一辈的沧州落子表演者,必须要有武术的功底,否则在表演中,就不能更好地体现出沧州落子独有的韵味。在表演中,男性的武术动作有英武、健美的形象,如男性最基本的贯穿动作“捋鞭”,其做法又可分为“缠头捋鞭”、“裹头捋鞭”、“挽花捋鞭”等,这些不同的表演方式,主要体现在上身动作和下肢动作。

沧州落子的服饰也比较独特,初时只用生活服装束。随着落子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美感,所以表演者经常穿着戏服。落子的动作、节奏都有独特的特点,它每一个动作都抢占两拍,抢拍的后半拍“起法儿”,弱拍为动作的运动过程,到下一小节强拍的前半拍完成整个动作,后半拍又是下一动作的“起法儿”,依次反复,直到结束。

如今的沧州落子,仍然活跃在冀中一带的民间当中,它独特的艺术氛围深受民众们的喜爱,很多市民经常聚在一起进行表演活动,希望这项民间艺术能够得到永久的传承和发展,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项伟大的文化艺术。

蒙古族安代舞

据史料记载,一场安代舞持续最长的时间可达四十多日,它的组织和规模空前的繁盛,参与人数众多,可谓是中国民间歌舞之最。由此可见,蒙古族安代舞会在蒙古人民心中极受欢迎。

据考证,安代舞起源于蒙古库伦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之际。当时的库伦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当地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到了清朝的中期,民间兴起了闯关东的热潮,大量的移民涌入草原各部落中,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同库伦地区固有的民族文化相糅合,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性质的安代舞。

关于安代舞的起源共有三十多种说法,其中最能让广大群众接受的是,安代舞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性舞蹈,也有祈求神明保佑、消灾祛病的解释。

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方有一个很古老的地方,统治这片地区的是哈日苏大可汗,大可汗与他的皇后生下了三个美丽的公主,大公主叫扎兰都贵,二公主名叫乌森海洛尔,最小的公主叫额勒格西拉。这三位公主的身份可不一般,她们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白鸠!相传这三位鸠公主都生有一对彩色翅膀,拥有无边的魔法,她们经常抖动翅膀,翱翔于九天之中。她们的影子从地面上掠过,被她们的影子遮住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会染上一种不知名的怪病,谁都救不了,只能在痛苦中煎熬着。

恐怖的阴影吓得草原上的女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她们成天躲在屋中不敢出来。后来,这事情让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祖知道了,便下凡来拯救人间的苦难。他变成巴布伦师傅,向聪明的歌手嘎达苏传授了治病方法,这种治病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病人们围绕着歌手嘎达苏,打着鼓和镲坐着,然后嘎达苏唱歌,这样就能治好病。这就是安代舞的来历了,因此有人又称“安代”为“唱鸠”。

此外,关于安代舞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广袤的科尔沁草原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有一天那姑娘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的神情恍惚,几番医治都没能治好。父亲着急之下,便用牛车拉着女儿四处求医。

没想到,真应了那句“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连喝凉水都塞牙缝,父女两人走到半路,车轴断了。老父亲非常着急,绕着车子一圈圈地走来走去,可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悲痛之下以歌代哭。歌声引来了无数围观的人,见到这等情景,无不潸然泪下,于是都跟在这位父亲的身后和他一起绕车高唱。就在这时,那姑娘悄然下车,跟着众人边歌边舞,等到众人发现她的时候,那姑娘已经是落汗如雨,病愈如初了。

这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便效仿这种方式,载歌载舞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并取名为“安代”。后来在蒙古秋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等活动中,都会用上这种舞蹈。

安代舞常在节庆或者闲暇时进行,由一人领唱,然后众人应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幼在一起载歌载舞,具有强烈的自娱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舞蹈轻松愉快,通俗易学,演唱的歌曲歌词也是随编随唱,极富感染力,男女老幼皆可以入场跳舞,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安代舞音乐曲调也别具一格,除开固定场所,如祭祀等礼仪场合外,歌词可以根据歌手个人感情随意抒发,或赞美,或嘲讽,嬉笑怒骂,不拘一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库伦地区在人民政府的协助下,全面开展了对安代舞的发掘和整理工作。1958年,民间艺人额尔敦巴拉到北京进行安代舞的表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如今的安代舞,已经成为蒙古文化的代表,而内蒙古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

宝鸡社火

什么是社火呢?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舞蹈,而在这活动中,人们会戴上绘制的脸谱,在一起庆祝。

宝鸡社火在陕西最为出名,它主要在潘溪、天王、钓渭、虢镇、千河、周原、慕仪、贾村、桥镇、县功乡村县镇等流传,并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衍生出高跷、车社火、马社火、高芯山社火等民间文化。

宝鸡社火历史悠久,它起源于远古时代,发源于西秦宝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在《诗经》当中,就有对社火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