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20452000000007

第7章 民间舞蹈(2)

在我国古代文学巨著《论衡》中,对社火有这样的记载:“炎帝作火,死而后社(土地)神”,后来古人又增添了祭祀火神的活动,由此便产生了社火这一民间风俗活动,据民间传说,炎帝、神农氏便是出生在陕西宝鸡。因此可见,在我国原始社会时代,社火活动已经流传开来,并在商周时代在西秦大地盛行。

关于社火,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上古有一位被称为苗庄王的君王,有一天,他的都城被外敌包围,敌军声势十分浩大。苗庄王不疾不徐地召集众大臣商讨破敌之计。有一位大臣提出一个计策:找两个机灵智巧的大臣,假装成两个家财万贯的财主,身后率领两位领兵大将,其中一位大将后面跟着若干名身背小鼓的人。另一位大将身后则跟着几个男扮女装、敲锣打鼓的人。皇上则是装扮最自由的人,他反穿羊皮袄,脸画鬼符,一只手提着一个墨水瓶,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根毛笔。正好皇后怀孕,便让皇后装扮成一个麻子脸大肚婆,走在最前面打起大旗。

苗庄王听了,立马龙颜大悦,下令好好装扮。装扮完成后,整个队伍活跃了起来,闹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敌人一见苗庄王就用这阵势迎敌,一时都蒙住了,直到苗庄王他们快到了阵前,才反应过来了。敌人误以为两位财主当中,有一位是苗庄王,便首先抓住了两个财主,察看了一会才发现这两个财主不是苗庄王。而苗庄王这时候则又唱又跳,在敌人追来前逃了出去。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用类似的舞队,来纪念苗庄王脱险,最终演化出社火的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宝鸡社火活动也逐步的壮大,成为陕西宝鸡地区传统的民间活动,并融入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祭祀上。同时,宝鸡社火活动还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社会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特点和形式。起初的音乐形式是集音乐、狂欢舞蹈和诗歌、龙舞、杂耍和锣鼓为一身的戏剧形式,再发展到固定特性的造型形式。后来又受到西周、秦汉、唐朝时期的白戏、散乐、古代铜锣及民间艺人的世代革新,音乐技巧更加的美妙绝伦。

近年来,宝鸡市在发展和保护民间文化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并投入巨资聘请省和国家级别的导演进行改编和排练,让社火音乐成为具有广场文化的民间艺术,并且搬上了舞台表演。从2002年以后,宝鸡社火活动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多次出访德、法、泰等亚欧国家和地区,社火活动遂成为驰名国内外的一项民间文化。2003年,陕西省将宝鸡县命名为“民间社火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宝鸡社火种类众多,节目丰富,令观赏的人目不暇接。据统计,社火共分为昼社火和夜社火两大类,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种形式。从古至今,各村各寨从正月十五闹元宵到二月二日古会这段时间,都有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社火活动,社火种类和内容沿革至今,当地还流传下几句歌谣,大体可以概述出当地的社火活动:“昼社火、夜社火、大头娃娃抬社火;步社火、马社火、跷腿芯子车社火;背社火、转社火、高跷秋千山社火,竹马旱船赶犟驴,舞龙耍狮打社火;要看恶人啥下场,剖肠刮肚血社火。”

但是,尽管社火舞蹈种类繁多,内容形式丰富,但发展至今,却最终能够形成独具特色和规模的种类却不多,现在传承下来的和永久表演的社火主要有天王村的车社火、高跷社火会、曹家沟的马社火会、磻溪镇双基堡村的高芯等。

现在的年轻人对社火了解得少之又少,他们的思想中充斥着现代流行因素,比如街舞、现代舞、拉丁舞等,其传承工作很难继续。

米粮屯高跷

米粮屯高跷是丰台地区久负盛名的花会,在北京地区的各种高跷活动中独树一帜,拥有独特的特点,它的独腿高为1.6米,动作难度大,并流传下“夜叉探海”、“苏秦背剑”、“蹲裆”、“弹跳”、“怀中抱月”、“鹞子翻身”、“蝎子摆尾”、“挟麦个”、“端盘子”等绝活。

据了解,米粮屯高跷源于清乾隆年间创建的“同乐高脚会”,距今已经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乾隆初年,一位名叫马四爷的人,他在天桥地区打把势卖艺。他当时是靠全村人一家一户攒下了一些粮食换来的白银,他拿着这些来之不易的银子置办了一些服装、头饰、胭脂、锣鼓等高跷工具,在一大帮穷人当中自娱自乐,并组建了一个名为“同乐会”的组织。后来被南巡的乾隆帝看到,便大加封赏。

之后,“同乐会”每年都被招进宫中,为皇家进行娱乐表演活动,于是,米粮屯高跷在当地闻名遐迩。从此,米粮屯高跷在北京丰台地区流传下来。

2006年,相关人员到米粮屯地区采访了米粮屯高跷尚在的民间艺人。在一间平房里,人们见到了一位已经有八十多岁的米粮屯高跷第五代传人王连。提起米粮屯高跷,老人欷歔不已。他向记者介绍了米粮屯高跷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现在村中仍然设有表演队伍,王连老人因为年老,已经不再上跷,只是作为指导人员,对年轻一代的高跷表演人员进行培训。

据王连老人介绍,由于高跷会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管理,平时缺乏活动经费,演出也只是出于自娱自乐。如果进行社会公益性的活动,一般是不收取报酬,因此,高跷会的会员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在没有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在城市的不同行业中自谋职业,只有遇到庆典或者村镇的组织活动,才会集中到一起进行训练。另外,高跷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表演活动,而村中没有资金为大家买相应的保险,演员们的人身安全不能获得保障。

总之,高跷队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的问题,道具、服装以及会员们的经济补助,都在制约着高跷队伍的向前发展。目前全村长期活动的会员只剩下三个人,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外面打工,他们对高跷也没有多少兴趣。

2007年,在丰台组办的民间花卉大赛上,来自米粮屯高跷会的王佐等八位民间艺人,踩着1.5米的高跷,用高超的技巧,从一张高达1.5米的板凳上跃过,平平稳稳地落在地面。他们几人动作连贯,毫无阻滞、生硬的地方,让围观的观众们赞叹不已。他们还为观众带来了“夜叉探海”、“苏秦背剑”、“怀中抱月”、“蝎子摆尾”等绝活。

米粮屯高跷历史较为悠久,深受高跷同行的推崇,在表演技法、人物设置、音乐伴奏、会礼会规和高跷的制作工艺上,米粮屯高跷保持了传统的风貌。它的表演自然风趣,技巧极高,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表演艺术,因此在民众当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极受当地民众的欢迎。

米粮屯高跷的表演角色共有十三人,旗手、伴奏共有25人,还有几个在演出时负责保卫的勤杂人员,一支高跷队共有45人。全程表演分大场引入、头跷指挥,分跑大场、个人现计亮绝活等多个环节。

如今,米粮屯高跷正在逐步地衰落,甚至有成为“绝唱”的危险,对这项文化活动进行抢救、挖掘、整理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好在国家意识到这一情况,该文化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奉贤滚灯

奉贤滚灯起源于中国的上海地区,有近七百多年的流传历史。它是具有汉族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也显示村坊实力的竞技表演。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范成大,在他的诗作中,曾有过“掷烛腾空稳(小球滚灯),推球滚地轻(大球滚灯)”的记载。明朝时的田汝成所编写的《西湖游览志余·偏安佚豫》中,也曾经提到“以纸灯内置关报放地下,以足沿街徽转之,谓之滚灯”。清朝诗人彭孙贻在他的《轮灯》诗作中,也有“儿童缚竹为轮,辗转相环,旋转飞覆,而灯不倾灭。壮士运之,衢中腾掷不休,曰滚灯”的描述。这些古人们描述的是奉贤滚灯表演的情形,大致是:小孩子们在用竹子编制的滚灯上玩耍,他们用脚站在上面,表现着各自的绝活,而大人们则投掷滚灯,动作危险,但却精彩绝伦。

清朝前期,乾隆皇帝即位,普天同庆,百姓们举行灯会表示庆祝。清末,中国农民掀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进展迅速,很快打到了奉贤地区,当地百姓欢欣鼓舞,用滚灯的形式来欢迎太平军,表达心中的欢喜之情。

“文革”之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滚灯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奉贤区文化部深入到全县的乡乡镇镇,人们四处拜访仍然健在的滚灯老艺人,并对滚灯的舞蹈、音乐进行了收集、整理,创新了滚灯音乐,使传统的滚灯艺术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并在此后被搬上舞台。

1997年,奉贤滚灯到北京参加全国第八届运动会开幕仪式的文化演出,受到江泽民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2004年,奉贤滚灯荣获全国“四进社区”的文艺展演金奖。从此滚灯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

奉贤滚灯是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等为一体的运动。舞灯的人以男子居多,初时以单人、双人的表演形式为主,现在发展为多人群体的舞灯活动,女子也参加其中。目前主要在今天的浙江及江南农村地区流传。

传统的奉贤滚灯表演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中国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奉贤地处入海口处,当地洪涝成灾,严重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此,迷信的奉贤人民,他们每年都有表演滚灯的人,表演者戴上传说中主司水利的大神二郎神的面具,然后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第二年能够风调雨顺。

第二种说法是,训练身体素质。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地区频遭倭寇袭扰,奉贤地处入海口处,成为倭寇活动猖獗的地方之一,为了防备倭寇,奉贤地区驻有大量的驻军。滚灯成为他们强健体魄的一种训练方式。为了提高训练的强度,便在滚灯内部的滚球中挂上了铁锤石,当地人称之为“武灯”。后来部队经常进行滚灯擂台比赛,并对胜利者进行嘉奖。

第三种说法是,奉贤滚灯是通过祭神走向娱神,以娱神走向民间娱乐。每逢奉贤各地区的灯会、节庆或者丰收时,庆祝活动都要靠滚灯来进行。滚灯体积极大,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只要是滚灯一开始舞动,周围围观的人立刻闪到两旁,为后面庞大的滚灯灯队让开一条通道,民间称之为“百灯之首”、“灯中之王”。

奉贤滚灯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大滚灯直径为1.2米、1.5米两种,中型滚灯直径为0.7米、0.95米两种,小滚灯有0.26米、0.34米、0.45米三种。奉贤滚灯的各种动作套路,经过了好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演风格。传统的“大灯缠腰”,“白鹤生蛋”、“鲤鱼卷水草”、“蜘蛛放丝”、“合兔子”等15个高难度动作,集合了跳、爬、窜、旋、转、腾、跃等各种人体的肢体语言。中滚灯又有“彩云拱月”、“嫦娥盘头”、“大雁伸腰”等表演动作。小滚灯加入了“小花”、“大小甩手”、“打花”、“双叉抛球”、“大刀花”等动作。

奉贤滚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滚灯艺人们的努力和创新精神。自20世纪80年代起,奉贤滚灯先后在全国的文艺舞台上多次亮相表演,平均每年的大型文艺演出不下于四十多场,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也曾观看了奉贤滚灯的表演,并称赞不已。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改变,滚灯的表演不再如以往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滚灯是一项有益于人们身心发展的民间活动,它的发展和传承意义重大。

马灯舞

马灯是一门纸扎的艺术,马灯舞是中国地区流传甚广的一个舞种。从平原到山区,再到海岛,几乎在中国南方都有马灯舞的痕迹。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向前发展,最初的马灯形式已经被抛弃。马灯成为欢庆太平盛世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增强重大节日和重要庆典热闹气氛的民间活动。

关于马灯舞起源的历史背景说法很多,第一种说法是,在北岙三盘地区的人们,他们创造出马灯舞用来纪念昭君出塞。第二种说法是,大门寨楼的马灯是由民间收妖的陈十四娘创造出来的。第三种说法是,北岙小朴地区,传说唐三藏的白龙马为百姓祈雨,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于是便创造出了马灯舞。

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方腊,他是名噪一时的大人物,方腊发动起义,但是以失败的结果而告终,他被擒获。但是方腊在杭州淳安县用自己的白马坐骑布下了疑阵,于是,人们便用马灯舞来迎合方腊的传说。

另外,在浙江杭州、嘉兴、宁波等地盛传着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的故事。赵构被金兵追赶,他选择南逃,之后来到了钱塘江,面对钱塘江的水势,赵构十分着急,而身后更是追兵无数。就在这时,钱塘江边上出现了一匹泥马,于是,这匹泥马驮着赵构渡了江,摆脱了金兵的追赶。赵构的事迹就是当地流传广泛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赵构当了皇帝之后,为了纪念泥马渡江的事情,他在当地涂纸马进行庆祝。当地马灯中的白马,即是赵构的坐骑。传说,赵构渡江下水的地方在海盐县,至今,当地民间仍然流传的一匹白马为演出单位的马灯。

马灯舞所形成的习俗,也和民间各种传说有关。清朝乾隆年间,永春地区的颜、林两家出海捕鱼,为了能够在出海时风调雨顺,便年年拜祭白马庙,每年除夕都举办马灯舞游街的游艺活动。

关于马灯舞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马灯是光明的象征,跑马灯是万马奔腾、气象万新的意思,跑马灯跑到谁家,谁家就要家业兴旺。另一种说是,马灯舞源于当地农历正月的灯节俗物,各种属性的彩灯高照旋转,人们从马灯高悬奔跑中得到启示,便产生了马灯舞。

在每年春节时,马灯都会走街、串乡、过村进行表演,它是农村人喜欢的表演。樟树下村祖传的“马灯舞”,是用篾竹等物品扎成四只马架和四盏擂地灯,分别用红、花、黄、白、蓝等不同颜色的布蔓皮罩。黄色的纸马上,乘坐的是穿黄衣服的武将裴云庆,花马上乘坐的是裴云庆的亲生母亲。白色、蓝色的两匹大马上乘坐的是武生模样穿着的裴云庆的两个儿子,同时每一匹马的后面,都跟着一位马夫。马夫的后面又紧跟着两对官差,表示是在为朝廷押运公车上的皇粮。

当地马灯舞的表演共需要13人,表演时的头牌上有古篆体的“宋”字,两边各挂了两盏小灯,表示用来照明开路。表演时的动作包括:八角阵、四角阵、十字阵、龙喷水、绕篇等动作,并伴有各种击打音乐,先后歌唱宁海平调“裴云庆解粮”,再唱“马上歌”、“打花鼓”、“鲜花调”等民间小曲,整个的马灯舞队的表演需要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