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
20585300000019

第19章 进退要做好抉择(2)

原来,楚庄王即位时尚未成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又名子仪)和公子燮拥有很大的权力,并结伙作乱。庄王即位后,他们假传王命派尹子孔和潘崇出兵作战,而当子孔、潘崇出征后,他们又将子孔、潘崇两家的财产分掉,并派人刺杀子孔。当阴谋败露后,斗克和公子燮便挟持庄王出逃。庄王在庐地获救后才回到国都亲政。在这种形势下,庄王只有以不飞不鸣做掩护。如今羽翼已逐渐丰满,庄王接着对成公贾说:“我知道该做什么了,你就等着看结果吧。”

第二天,庄王上朝理政,提拔了5名有才德的官吏,惩办了10多名为非作歹的赃官,百姓欢欣鼓舞。接着,庄王又发布号令,派郑公子归伐宋,派药贾进攻晋军,以解救郑国的危难。结果都告捷而还。郑公子归战胜了宋人,抓获了宋国执政华元,还打败了晋军,俘获了晋军将领解扬。从此以后,楚国的实力日益强大,庄王也开始准备争霸中原,后来一举成为了“五霸”之一。

楚庄王之所以不肯过早的暴露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最终实现自己的霸业。当他成事之后,敢于公开问鼎,因为已无人能改变他的霸主地位,便也不必行韬晦之策了。为此,是否行韬晦之策,只是对自己当时所处形势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可见,做事要主动避开“正邪之变、利害之冲”,耐心的等待时机,相机而动。否则,勇往直前可能会使自己搞得人仰马翻,只有“静观时变、养精蓄锐”才是根本的道理所在。

故事三:刘邦“忍气”方成大事

项羽巨鹿之战荡平了秦军,成为了天下无敌的英雄,他分封诸王,但只是给了刘邦一个小小的汉王。不仅如此,项羽还派了三个秦朝的降将在关中带兵以牵制刘邦的势力。如按楚王之约,刘邦本是关中王,现在不但没做成关中王,连封地也都变了,于是大怒,要与项羽拼命。在众谋士的劝说下他忍住了,并且休养生息后终于成就了大业。如果当时刘邦不忍,而是冲动地带兵与项羽交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按楚王的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刘邦抢先人关,可是项羽却气势汹汹的来兴师问罪,并摆下鸿门宴,更有项庄舞剑,欲伺机刺杀刘邦。刘邦几近死关,项伯拔剑起舞,以身护之,后来刘邦身边的谋士张良想出了一条脱身之计才得以逃脱。如果刘邦此时不忍,而与项羽相抗衡,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刘邦一统天下,做了大汉的皇帝,紧接着匈奴犯边。他为了扬国威,亲率大军北上抗击匈奴。匈奴人不光善战,而且计多,设计将刘邦困于白登山,后用陈平之计才得以脱身。由于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抑制匈奴,于是刘敬提出了和亲之策。从后宫挑了宗室之女,送予匈奴和亲。这样最终稳住了边疆,使边塞人民免受刀兵之苦。以和亲致天下太平,不失为高明之策,如果刘邦不忍而兴师,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被困的惨象。

刘邦在沛县起兵,势力一直很弱,但他有自知之明,处处忍让,终于一统天下,成就霸业。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要做到善于忍耐,善于等待时机,这样才是顺利走上成功之路最好的决策。

故事四:刘备后园种菜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写的是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这正是刘备使用韬晦之策而显示人生智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时刘备被吕布击败,不得已投奔了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着朝廷的生杀大权,汉献帝实际上是个傀儡。于是刘备就在自己住处的后园中种菜,以示“胸无大志”,甚至将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都瞒住了,关、张二人曾说:“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其实刘备用的是“潜龙,勿用”之计,以此来提防被曹操看破而加以谋害。在曹操面前,刘备竭力装出无所事事的样子,每天在菜园中浇水种菜,锄地松土。因为刘备知道曹操是一世奸雄,不能容忍和他竞争的英雄存在,只有表现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才不会引起曹操的注意,以便积蓄自己的力量。

曹操何等的精明?他想刘备突然种起菜来了,一定有原因。于是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将刘备请至丞相府,“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演绎出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戏剧。

曹操几乎明知故问,要刘备承认自己本是怀英雄之志的人。而刘备则故意拉扯旁人,先抬出最让人看不起的袁术,曹操斥之为冢中枯骨。刘备又举出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唯独不提讨曹联盟的马腾和他自己。

曹操自然不满意,干脆直言相告:“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所担心的就是讨曹联盟之事的暴露,听到曹操称自己为“英雄”,以为事情已经暴露,手中的匙勺也被吓得掉在了地上。为避免曹操怀疑自己,只好推说是听到打雷吓掉的。

曹操想,这样一个连雷声都害怕的人,也许根本不能算是什么“英雄”,反而放松了对刘备的戒备心。为后来刘备借讨伐袁术为名领兵出发,“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奠定了日后成就大业的基础。

韬晦之策是精明人假装糊涂的一种策略,正确使用韬晦之策,是把握中国古代人生智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自己力量尚无法达到追求的目标时,为防止别人的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制造出假象。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的退却和忍让,却更显示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

【吉言】

我们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灵活地掩藏自己,同时观察时机,关键时刻再出手以赢得胜利。有时退是为了进;有时守是为了攻;有时的抱头藏尾,是为了适时而勃发。人生处世,就要学会通权达变,因时进退,而不能固执迂腐,盲目进取。静水深流,剑锷藏锋,含而不露才是避祸的妙诀。

智慧之人都善于将自己的意图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当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耐心的等待机运的到来。忍耐既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修炼。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者,都善于忍耐,在忍耐中生长壮大,在忍耐中寻求发展的机会。

在没有积聚足够强大的力量时,就不要贸然的行事,要知道水不够深,大船就不能行。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这种隐忍处世的意志力。为了获得更加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要做到谨慎做人,隐忍处世。

“时机不成熟,不可强出头。”“强”在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勉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强去做也可能会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种可能性不大,通常的结果是做失败了,折损了自己的壮志,也惹来一些嘲笑。在别人的眼中,你的失败却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的体现。第二个意思是“强力”,自己虽然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客观环境却还未成熟时去做事也是不好的。大环境的条件如果不合,以自身的能力强力而行,会多花很多的力气。周围对你支持的程度不够,想强力做事,必会遭到别人的打压和排挤,也会伤害到别人。

所以,当客观环境对你不利时,当你处于弱势时,就很难有施展自己的空间,仿佛困兽一般。在这种情形下你必须学会忍耐。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形,常常任凭自己的性情,顺着自己的情绪行事,虽然不敢说这么做就会毁了人的一生,但没有忍性,绝对会给你的事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不善于忍的人“因祸得福”者并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甚如意,总是到了中年才会感叹地说:“那时真是年轻气盛啊!”这里倒不是说不能忍的人命运不好,而是不能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骂。

生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懂得如何去忍。智慧的一半真谛即藏在其中,智者能洞穿这世间的一切,也有逃身的巧智。能忍辱负重者,方可受大任,成大业。忍耐是一种力量,帮助我们战胜自我。忍耐还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正是智慧的源头,也是世间的福祉。

学会在等待中坚持

--需于郊,利有恒,无咎

【原典】

初九,需于郊,利有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易经·需》

【释义】

《需》卦初九爻说:在郊外等待,利于坚持,持之以恒,就有利,就没有灾难,没有过错。

《象传》说:长久地在郊外等待,是不冒险往前走。利于坚持,没有灾害,这是理智的行为。耐心等待就是理智,有了理智就能控制前进的步伐,所以就不会失常。

“需”在这里是与“须”同义的,是等待的意思,《说文》上说:“需,须也,遇雨不进,止须也。”意思是说,下雨了,你必须等雨停了以后再行路,这就是等待,等待雨过天晴,方可“利涉大川”。

现实中,我们要做某一件事或某项事业的时候,在最初的阶段必须耐心等待时机。当然,耐心等待是要有信心的。此外,等待的时候还必须善于抓住恰当的时机,因为时机对了,才会出现更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来运转”。

【事典】

故事一:安陵君等待良机

战国时,安陵君是楚王的宠臣。有一天,江乙对安陵君说:“您没有一点土地,宫中也没有你的骨肉至亲,然而身居高位,接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都整衣下拜,无人不愿接受您的指令,这是什么原因呢?”

安陵君说:“这都是大王抬举我,不然哪能这样?”江乙指出:“用钱财相交的,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绝;靠美色结合的,色衰则情移。如今你掌握着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正处在危险之中啊!”

安陵君恍然大悟,恭敬地拜请江乙:“既然这样,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江乙说:“希望你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你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安陵君说:“我谨依先生之见。”

但是过了几个月,安陵君依然没有对楚王说这句话。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我对你说的那些话,至今也没有说出,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再不敢和你见面了。”言罢就要告辞,安陵君急忙挽留,说:“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还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

又过了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临了。楚王到云梦去打猎,一千多辆奔驰的马车接连不断,旌旗蔽日,野火如霞,甚为壮观。这时,一条狂怒的野牛奔了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野牛射死。百官和护卫欢呼雷动,齐声称赞他的箭术。

楚王抽出箭,用箭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啊?”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我进宫后就与大王同席共座。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做褥草为大王阻挡蝼蚁,哪有比这种的快乐更宽慰的事情啊?”

楚王闻听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的宠信。

人们都说:“江乙善于谋划,而安陵君善于等待时机。”尽管江乙眼光锐利,料事如神,毕竟事情的发展不会像他设想的那样顺利;而安陵君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候楚王欣喜而又伤感的那个时刻,这时进行表白,无疑是雪中送炭,温暖君心,因此收到奇效,保住了长久的荣华和富贵。

《淮南子·道应》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等待时机的到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准备,等待时机决不等于坐视不动。三国初期正是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年代,众多有志者莫不投身世间,展现身手。而怀有治世奇才的诸葛亮却甘心隐居隆中,表面看来,这是不合情理的,然而诸葛亮此举正是在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诸葛亮在分析天下的形势后,既不想投奔势力强大的曹操、袁绍,也不想在江东孙权手下为官,他需要的是一位慧眼识英雄而又宽厚的君主,因此,在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出山,最终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故事二:项羽不过江东之误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之下,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千子弟兵冲出重围,马不停蹄地往前奔去。

到了天亮时,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5000骑兵紧紧追赶。

项羽在逃命的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时只有28名骑兵相随了。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有余,经历了七十多场的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的霸王。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亡啊,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后来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来到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边。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道:“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的土地,几十万的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

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再见他们呢?”

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自己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一代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冷静的想想,项羽的死必要吗?要是他当时回到了江东,痛定思痛,重新积蓄力量,并非没有了再起的机会,何必一定要急着去当“鬼雄”呢?

不管是王侯将相也好,平民百姓也罢,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任何人都会遭遇各种的挫折和各种各样的困境。问题在于,当外界环境对你不利的时候,你该如何处置呢?这就需要等待,因为等待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

故事三:赵充国以静待哗

汉宣帝时,西羌族与匈奴联合起来,侵入汉地。公元前61年春,汉宣帝任命赵充国为帅,率骑兵万余阻拦羌族入侵。为了防止羌人的,赵充国命三名军校率队乘夜先悄悄渡河,在对岸扎营,再指挥大军依次渡河进驻。

正在这时,对面来了数百骑羌兵围绕着汉军来回奔驰,口中还“嗷嗷”乱叫。诸将见羌兵少,纷纷请求出战,要将这些羌兵撵跑,免得其扰乱汉军渡河。但赵充国认为,汉军长途跋涉,不可追逐此敌,消灭敌人应以全歼为上,不能贪小失大。同时,他认为这些羌兵骑术高超,如果追赶,必中其诱兵之计。因此,赵充国对这些羌兵的挑衅置之不理,仍然镇定地指挥自己的军队加快渡河的步伐。

事后探马来报,离汉军30里有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那里埋伏了万余羌兵。原先来挑战的少数羌兵正是想通过挑衅,诱使汉军进入埋伏圈。由于赵充国沉着机智,以静待哗,使敌人无功而返。

在汉军全部渡河之后,赵充国对羌兵作战始终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首先派小股的骑兵进行广大范围的深入侦察,洞悉敌情,然后在行军的途中,防止遇伏。同时还要求部队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战斗,所宿的营垒也要求必须十分坚固。汉军稳步的推进到金城后,羌兵再三挑战,汉军坚壁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