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紧张专注的思维活动,你会感到胸臆开阔,视透古今;会觉得模糊的远古变清晰了,神秘的世界变明朗了。你站在书籍砌成的大厦上,觉得视野中有丰富的天地万物;觉得自己浑身是劲,想对着苍山大海呼叫,想经由一种合理的渠道,实现久蕴心间的使命。可见,读书时培育的思维力,可以“力透纸背”,使人顿悟出字里行间之外别人未能发现的东西,从而达到平面书立体读的功效。
其次,要重读。人的读书是与读书者当时的认识水平、所处环境和关心的问题有直接关系的。这次不理解的问题,下次读就可能理解;这次不需要、不关注的内容,下次就可能是最急需的。因此,重读一次,便能有一次新的收获。
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温故”只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我们这里所说的重读,不是那种机械的重复。如果每一次重读都只是上一次读书活动的“翻版”,倒不如省下时间去读几本其他的书,学习一些新知识。
只读一次书,很可能只了解到书的一面,即或是了解到二面或三面,也不能算是了解到了全面。如果我们每次重读时以不同角度或视点,甚至带着不同的感情去审视所读的图书,每次就可能触及到知识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收获。如此反复读书,必然获得立体读书的效果。
再次,要多议。多议,就是找人多讨论。在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生活中,仅仅靠个人的奋斗、个人的能力,要完全做到立体思维、多方观照和对事物多角度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只有联合兴趣相投、才能不同的个人,建立立体形的知识信息网络,构成“集团冲锋”的优势,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大凡嗜书者遇在一起,总爱谈书论报。通过讨论与交流观点,使人的心志振作,促发人的激奋之情,丰富人们的精神活力。况且,一本书,几个人同时去读,各自的理解角度往往是不相同的。你注意了这一面,他可能注意了另一面。经过讨论,可以互相启发,有助于对书中内容的全面理解。
有一位著名的化学教授说,他在学生时代常常和几个志趣一样的青年,定期在一间矮小的阁楼里聚会。讨论,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于是,在思想的彼此交流、灵感的互相触动中,使他们大开眼界,很快接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于是,论文在这里孕育,人才幼苗从这里破土而出。
在议论中,可以刺激思维的热情、亢奋,可以驱除掉个人沉思冥想中往往发生的情绪,使人的思想处于兴奋状态,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敏感机智。在这种有声有色的动态氛围里,记忆力也比平时加强了。所以,有的人过了一段时间,甚至十年二十年,也能记起当时的环境特征和说话人的音容笑貌。总之,平面书,可作立体读。恰当而灵活地运用“立体读书法”,不仅会涉及到知识的各个层面,使你把书读得更深透,理解得更全面,而且思维的触角会不断地触及到平时被忽略和遗忘的每一个角落,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宝藏”。不读书,倒觉得天地不过这么大,自己无所不晓。越是读书,就越觉得书读不透,越觉得自己对世界认识的片面,越觉得自己无知,越觉得天地之博大,个人之渺小。
什么是浓缩读书法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含金量,世上许多书只有很低的含金量,甚至完全是废矿,可怜那些没有鉴别力的读者辛苦地去开凿,结果一无所获。含金量高的书,第一言之有物,传达了独特的思想或感受;第二文字凝练,赋予了这些思想或感受以最简洁的形式。这样的书自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使人过目难忘。
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的材料也是如此,要去粗取精,提炼浓缩,找出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深入钻研。作家秦牧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读过的书得择要在心里储藏起来,使它真正成为自己精神上的财富”。这里“择要———储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浓缩”的过程。对阅读材料加以浓缩,就是要处理好一个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重点信息和非重点信息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说:“托马斯?霍布斯只阅读非常杰出的著作,因此他读的书为数不多,他甚至经常说,如果他像其他学者那样阅读那么多的书籍,他就会与他们一样无知了。”宋代学者黄山谷也有类似见解,他说:“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浓缩式的读书法和做笔记、摘要、卡片有密切关系。做读书笔记实际上就是一个把阅读材料加以浓缩、提炼的过程。笔记不应该仅仅是原书的简缩本,而应该是经过反复考虑和斟酌挑选出来的重心,核心内容;摘要法是抄读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把阅读后认为重点的部分。有资料价值的部分记录下来,这样做,既能积累知识,储存资料,还能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卡片法是指用做卡片摘录资料来辅助阅读的一种方法。这些内容应该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
浓缩记忆法也是浓缩读书法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把一些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用具有代表性的字或词改成简练的语句,来进行记忆。浓缩记忆法的关键在于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字或词,这些简练的语句能起到提示作用,使记忆的知识像串珠一样被由点带线地回忆起来。
比如,为记历史上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则将概括为“税重、役多、法酷”。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该物质是氧化剂。”这段话记忆起来很不方便。如果浓缩成“失———氧———还,得———还———氧,”意思是“失电子(的物质)———被氧化了———(该物质即是)氧化剂”这样复杂的氧化———还原规律一经浓缩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掌握。
所说还有一种更广义的浓缩,它表现在选择读物上。前人留下那么多书籍,读遍是不可能的,只能加以精选。
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阐述读诗如何精———《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做诗,黛玉说:“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照黛玉的讲法去做,果然她做诗有了很大的进步。
浓缩和精选,同博览并不矛盾。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博览解决的是知识广度问题,它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确定怎样精选,怎样浓缩,从而解决知识的深度问题。读书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人就不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但是没有广度,也就难有深度。因此,读书的博与精是相辅相成的。
什么是质疑读书法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孟子说过的一句话。这里说的书,虽然指的是《书经》,但仍有着普通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常用孟子的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目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他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他存世的大量读书批语中,提出许多新颖的见解。可以说,这与他采用“质疑读书法”不无关系。在明代,有一个医生给病人诊完脉后,随手开了一个药方,其中有药引子“锡”。一个叫戴元礼的医生见了这个处方,感到怀疑,就问那个医生开处方的依据是什么。那个医生拿出一部医书,理直气壮地说:“你拿去自己看吧。”戴元礼拿过书来一看,书上确实是这样写的。但是,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翻阅了大量的医书。结果发现在另一版本上写的药引子是“饧”。那时,“饧”是糖的古体字。戴元礼终于弄清了这是翻版重印时的错误。由于戴元礼的质疑,避免了一次“医疗事故”。
这则故事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凡事只有大胆质疑,才能取得进步。小疑有小进步,大疑有大进步。疑,是觉悟之机,觉悟才能有长进。做事是这样,读书更是这样。
人类的进步,离开了书籍便不可想像。人不读书,就很难从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变得充实、聪明,但是,并不是任何一本书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在汗牛充栋的书海中,也还存在不少的坏书;在一些基本上是较好的书中,仍然夹杂着不太健康、不太正确的部分或观点。我们不能由于怕受欺骗而“因噎废食”,不去读书,更不能莠美不辨地统统接受,盲目“信书”。这就需要我们在读书时运用“质疑读书法”。
对干坏书,人们都能持质疑和批判的态度;对于一般的书,因为数量占有比例较大,尤其是古代书籍,受历史的局限,常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行。以《醒世恒言》、《二刻拍案惊奇》等为例,书中既有歌颂男女青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也有许多色情淫秽的描写。因此,对于这些书,不能以纯欣赏的态度去读,而要大胆地质疑,才能学到其中精华。
那么,对好书是否需要质疑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书也不例外,它不可能绝对完善无瑕。如《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界权威性的经典著作。可是,清朝的解剖生理学家王清任却指出了它的错误之处。针对错误之处,他写了一本《医林改错》,对《黄帝内经》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质疑。众所周知,《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解释文字的巨著,这是一部“体例精密,考证赅治”的书。但也被清代学者王夫之看出问题,经过认真考证,指出该书有二千五百八十八条失误之处。
我们认为: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又要有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这样才能保护正确的东西。我们提出“质疑读书法”,是指在读书过程中,通过思考发现疑点,进而通过探索,分析,研究,解决这些疑点。因此,开动脑筋,善于提问,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质疑读书法”对我们有哪些帮助呢?首先,它对开发思路有帮助。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从人的神经功能上看,疑点会促使大脑出现高度兴奋状态,随之产生一种“优势灶”,引起定向,也就是探研反射,从而使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最佳的读书效果。在这种状态下读书,能使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说,疑问是开启未知王国宝库大门的钥匙。疑问是人生的老师。朱熹曾把疑问说成是读书过程,它是一个从无疑到生疑,从释疑到前进的过程。读书善于质疑,就能开发思路,与“装筐式”、“填鸭式”相比,质疑读书法的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东汉时有个叫郑玄的经学家,他在学习期间从不放过书中的疑难问题,遇到问题及时请教,以至于几乎找不到能帮助自己释疑解难的老师了。为了求知,他千里迢迢来到西安,拜当时最著名的学者马融为师,向他请教了许多疑难问题。因而,郑玄的学问大有长进,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我国著名的汉代经学家。由此可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郑玄正因为不断地深入质疑,才获得了好的成就。其次,利用“质疑读书法”,能打破知识旧框框的束缚,促进新的发明和创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显然,质疑是读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质疑,能否定旧的传统观念;质疑,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血液循环论”就是通过质疑而产生的学说。最初,古希腊的大学者亚里土多德认为:人的动脉血管里充满着空气。而古罗马医师盖仑对这种观点产生了怀疑,他做了大量实验,证明了血管里流的不是空气而是血。因此,他创建了“心潮血流说”。但没有解决血液流向问题。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在对前人质疑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规律。以上事实说明,只有对旧学说、旧理论质疑,才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质疑读书法,需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阿伯拉尔说过:“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质疑读书法就是读书时要提出疑问,同时还要深入实践,通过实践解决疑问,产生新观点。也就是说,把书本上的疑点带入实践中,从实践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行医中,通读了明代之前的药物书籍。在读书过程中,对当时被奉为标准药典的《证类本草》产生了疑问。于是他用了27年时间,对该书和其他多种“本草”书中的中草药,详细分析,认真研究,遂条订证,对其中谬误的记载,进行了修改补订。最终写出了52卷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一书共收药品1892种,附药方11096个、图1160幅,是全世界著名的中医药宏著。而且,目前已有日、英、俄、德、法、拉丁等文本在世界各地风行,为人类的健康作着巨大的贡献。
试想,如果李时珍在披阅明朝以前的各种“药物”著作时,凡书皆信,师古不变,不进行质疑,不在实践中加以考证、修订、完善,能有鸿篇巨著《本草纲目》问世并造福于子孙万代吗?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通过实践验正质疑,就可得出大家所信服的正确结论。当然,我们要掌握“质疑读书法”的原则,大胆使用“质疑读书法”,还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在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如果我们没有对真理的向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一定的气魂胆略,要想疑人所未疑,疑人所不敢疑是绝对办不到的。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上帝只创造了整数和分数。但不断出现的数学的概念却不断地冲击着这一认为。由此可见,读书要提倡破除迷信,坚持真理,勇敢质疑的精神。对于质疑对象,则要反复推证,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深入分析疑点产生的原因、背景及表现形式,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还可以对别人的质疑进行反质疑。
数学家华罗庚在休息之余爱读唐诗。他不光是读,还常提出疑问。唐朝诗人卢纶有一首《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读这首诗时,心中觉得纳闷:群雁在北方下大雪时早已南归了,即使偶有飞雁,月黑又如何看得清呢?于是就做五言诗质疑:“北方大雪时,雁群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此诗一发表,立刻被许多报刊转载。
过了不久,又有一些人提出反质疑。他们认为卢纶的诗是对的,而华罗庚的质疑是错的。理由是,唐朝时,许多边塞诗人都写过大雪天有飞雁的诗句。如高适写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李颀的“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样的反质疑有根据,也能使人信服。不难看出,正确的质疑离不开丰富广博的知识。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使用“质疑读书法”的时候,请记住培根的名言吧:“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