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字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 "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作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大苹果!"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同时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如果你是孩子,请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如果你是妈妈……
利文斯坦博士的生涯是在所有传教士中最为引人入胜的。他曾经以一种十分谦逊、毫无架子的姿态讲过他的生活故事,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他的祖先是贫困但是诚实的苏格兰高地人,据说,其中一个人以智慧和精明著称,在他临死之前,他把他的儿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他不得不遗赠给他们一件遗产,他说: "在我的一生中,我非常细致地考察了我所能发现的我们这个家族的传统,在我们的祖先中,我从没有发现一个不诚实的人,因此,即使诚实不是天生地存在于你们血液之中,你们每一个人以及你们的后代都必须诚实行事。诚实不是属于你们,而是我给你们留下了这样一条戒律:必须诚实"。
利文斯坦10岁的时候,被送进了格拉斯哥附近的一家棉花厂作为一名"穿孔工"。他用自己第一个星期的部分薪水买了一本拉丁语法书,开始学习拉丁语,后来他在一所夜校又学习了数年。为了掌握所学课文内容,他每天熬夜到晚上12点以后,每次都要让他母亲催促上床,他不能睡得太迟,因为每天早晨6点钟他就得到工厂上班。通过这种方式,他苦读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贺拉斯的作品,还广泛阅读其他各种书籍,除了他所能找到的各种小说,他还对自然科学和游记散文有特别的爱好。他的空闲时间十分有限,但是,一有闲暇,他就收集澳洲细羊毛,或到附近去采集植物标本。在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中,他甚至也能读书。他把书本放在自己操作的旋转的纺纱机上,当他转动机器时,他就能一个句子接一个句子地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这位意志坚定的少年获得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当他长大成人,他决心成为一名传教士。为达此目的,也为了更好地胜任这项工作,他开始学习医学。为了能在学习神学的同时,负担得起学习医学和希腊文所需的费用,他一方面节衣缩食,拼命节省;另一方面,在以格拉斯哥的几个冬天,也就是每年的假期里,他都到工厂去当一名纺纱工人。就这样他读完了大学,在这期间,他完全凭自己作为一名工人的劳动所得供养自己,从来没有接受过别人的任何资助。他很坦率地说:"现在再回顾过去的艰辛生活,我不禁充满了感激,因为这种生活对我的早期教育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再次从这种简朴的生活开始,经受这种吃苦耐劳的考验。"最后,他修完了医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写完了拉丁语作文,通过了各种考试,拿到了内外科行医执照。
起初,他本想去中国,但是,当时与中国的战争正在进行,他的计划无法实现。由于他在伦敦教士协会供职,于是,在1840年,他被协会派往非洲。他曾经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中国,他听说他被伦敦教士协会派往非洲时,内心惟一的痛苦是,因为"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在某种意义上,这取决于别人。"
一到达非洲,他便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工作。他把主要精力用于传教,他曾经说过:"传教使得我感到精疲力尽和不适应,就像当时我作为一名纺纱工人夜晚学习时的感觉一样。"除了传教之外,他对只投身于和其他人的共同劳动这一思想感到难以容忍,但是,当时并没有很多独立的工作可做。于是,他便从事一些建筑业的手工劳动和制作一些工艺品。在和博茨瓦纳人共同劳动的同时,他挖掘沟渠,建造房屋,耕种田地,饲养家畜,既教给当地人宗教信仰又教会他们怎样劳动。
当他第一次和部分本地居民步行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时,他无意中听到人们在议论他的外表长相和力量。他们说:"这个人并不强健,倒是非常单瘦,他显得壮实只不过是因为他穿了件肥大的裤子,他很快就会累得精疲力尽。"这席话使得这位苏格兰高地来的传教士浑身热血沸腾,也使得他忘记了疲惫,一连几天他咬紧牙关全力跟上队伍。最后,他听到了人们对他步行力量的正确的意见。
利文斯坦在非洲做了些什么,他到底怎样工作,我们可以从他自己的作品《传教士之旅》中得知。这本书是已经出版的游记类作品中最有魅力的一本。他晚年的一件为人们所熟知的事情全面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柏肯哈德"号汽艇是他从国内带去非洲的,但是由于年深日久已经无法使用,因此他捎信回国要求订做一艘新的汽艇,这笔费用估计约2000英镑。他决定从他《传教士之旅》一书的稿费中支付,这笔钱他原来是准备留给他的子女的。"子女们应该自已去赚钱,"他说。实际上,他这句话是在说他的钱是另有他用的。
二、交友须把握3条原则
我认识两位青年诗人。诗人甲成名较早,自视颇高。诗人乙虽然也有才华,但无大名。乙总想和甲成为好朋友,甲则虚伪推托。一天傍晚,甲独自出门散步,乙见了说:"咱们一道走!"于是随其后。二人在林荫路上默默地走了几分钟,甲忽然潇洒地朗诵起两句古诗:"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然后又回身问乙:"你知道这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乙当然也读过李白的诗,懂得那"意思",顿时气得面色煞白,一言不发掉头就走。从此二人就不来往了。
因此,如果你在和朋友交往当中,发现对方对你虽不失礼却有某种尊贵的表情时,就要特别警惕,可以照旧和他交往,立即打消与他交友的愿望。否则最终难免受到一场羞辱,不欢而散。
自负之人,不懂得尊重别人,必为众人所唾弃。如发现某人自负,不可与之结交,因为那只能自取其辱。
交友的三项原则是:结缘、惜缘、随缘。
凡是具有相同的条件的人,都算有缘。比如:同乡、同学、同事、同行,另一方面来看,同车、同游也构成了缘,现代社会交通便利、资讯交换迅速,人与人之间的缘大都流于"一面之缘"。如果只是见过一面,当然算不上朋友了。但是,谁规定明友需要认识多久呢?
因此,惜缘成为关键环节。若能珍惜,一刹那就是永恒;若不珍惜,天天见面也是枉然。如何才能珍惜?首先要定下心来,避免好高骛远。我在交友上从不贪多,却以投缘最为重要。每一个人都有自我,这个自我若是生在动荡年代,"一时多少豪杰",固然可以一展鸿图,快慰平生;但是如果生不逢时,眼前所见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时代大不相同,也不必抱怨,因为"自我"的当下自觉,才是一切意义的开始。
我最喜欢的作文题目之一是"我们这一班"。平常不大注意的同学,在彼此笔下变得栩栩如生,有如历史人物的缩型。"温文尔雅"、"豪气干云"、"谦冲为怀"、"志行高尚"等令人钦佩的形容词,可能落在班上一个不大起眼的同学身上。这是"痴人说梦话",还是"慧眼识英雄"?我宁可相信后者。理由很简单:人都有潜能,十几岁的中学生如果立志努力,成就岂是可以限量的?孔子15岁立志向学时,谁会注意他?谁又想到他将会成为"万世师表",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同班同学若是惜缘,自然可以找到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经常在课余及假期相聚畅谈。别有一番乐趣。在回忆的书面上,我常想起"促膝夜谈"的一幕。年轻时,所谈的未必是成圣成贤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不须多说,"一言以蔽之"就可以了,因为再谈也无法立即做到。当时谈的是自己的理想。较为具体的是:将来我们一起环游世界吧?较为抽象的是:我们能否一起努力改变社会?
理想的崇高,不在于它能立即改善现实,而在于它使人抱着希望,面对现实的挑战而勇敢的活下去。什么是理想呢?人有思维,可以胡思乱想,也可以针对现实情况,想像一个更好的情况,然后督促自己去逐步实现。年轻人涉世未深,许多理想有如空中楼阁,现在写下来,过几年再看连自己都会觉得天真。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天真的理想,人类社会将会毫无动力。沉默黑暗或是原地踏步,也就没有现代的文明了。
因此,重要的是,在陈述理想时,应该了解自己的能力,就是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特长,以便他日可以朝着理想前进。有理想的人最怕失望的打击。这时需要朋友。交友之道的"惜缘",此时可以发挥力量。我遇到小学及中学的同学,总会回忆起大家一起念书的情景。有些时候留下的印象,使我懂得:无论遭遇到任何打击与挫折,都有昔日同窗在鼓励我、期待我坚持下去。
惜缘使我们走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亲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的生命经络,使我可以循线追寻自己的每一步人生历程。我在这样的脉络中,寻到定位,可以反省生命的方向,修正自己的观念。朋友就是和我一起制造回忆的人。校园生活的回忆是最单纯、最真挚的,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最可贵的则是成长的点点滴滴。面临毕业时,真是令人依依不舍。
这时需要随缘。该道别时,就勇敢的说再见,有缘还会相见。再相见时,会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可以延伸为无穷的想像空间,我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的前程。现在一般学校在欢送毕业生时,总要提醒他们:"你们曾以母校为荣,将来母校要以你们为荣。"这句话在许多人的身上得到了印证,也可以在你我身上加以印证,在所有彼此成为朋友的人身上互相印证。"以友辅仁",在人生道上携手同行,共同奋进。
培养一份真挚的"友谊",最重要的心理准备就是相互尊重。要求朋友做违背正道的事最要不得,反之,对于朋友的不合理要求,亦应立刻严辞以拒。
和懂得尊重别人的朋友交往,不但能使友谊持续,我们也会因此获得成长。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交往情形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如果你交往的都是卑贱、狡猾的朋友,必然也会被当做无耻之徒。想想与你亲密来往的朋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
凡事能轻松自在的交谈,也能共同去完成,这样还不算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不但可以使你放心,同时可以让你得到清静。
一生能拥有三五个知己好友是一件幸福的事。自古以来有太多的哲人强调这一观点,希望你也能拥有。
三、要用纪律约束自己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人还是对已。我一直把它看成优点,认为可以免生许多闲气。但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那是1993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时,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我和我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
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行人灯转成了"止步":灯里那个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
如果在另外的时候,我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可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500米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我们转过身,歉然地望着那对老人。
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道:"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
老先生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在以原则为准的社会里,你看见处处是方便之门;而在一个不大重视原则的社会里,生活却是一件相当累人的事。我的朋友老徐一家,在德国住了8年后举家回国,他最感叹的不是住房小、噪音大、空气污染严重等,而是生活中没有原则。比如,很大的事情,夫人的工作,有关部门说不能解决,但领导一发话,事情就办了;很小的事情,上公交车,过马路,在邮局寄信汇兑等,明明排队很快,人们偏爱挤作一团。老徐叹:只要办事,就得出身汗,活得真累。
原则,看似对人的约束,实际却让人更自由。没有原则反而让人更受约束,活得更累。因为社会是由各有私心的个人组成,需要原则来协调。
"洛城法网"电视剧的主题,环绕着美国洛城一家律师事务所而展开,将法律与生活结合,已经成为美国民众最喜爱的法治观念与法律教育的参考资料了,最近有一集描写一对夫妻开车时被警察拦截,理由是他们在经过"停车"标志的路口没有减速也没有停车。开车的男士因而接受酒醉测试,发现稍有问题之后,立即带回警局,照相、按指印,先关一天再说。他的太太正好是个律师,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按照法定程序申请保释,折腾了一天才能见到他。